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逻辑学是研究人类正确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在思维形式方面,它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解数学应用题,要遵循逻辑规则,综合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逻辑是应用题结构的脉络,把结构的脉络搞清楚了,各教量间的联系,繁杂的内在联系,解题的线索,就了然若揭,隐蔽的、错综复杂的探求脉络的过程,也能显露出来,故而解应用题时既要分析它的数量关系,又要分析它的逻辑结构。
一、明确应用题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与解题的关系
如:“甲数是12、乙数是13、丙数正好等于甲乙两数的和,求甲、乙、丙三数的和。”这道题涉及的概念“和”是什么意思?“和”在题里出现了几次?(两次。)第一次出现的“和”指的是什么?(丙数的多少。)丙数是怎样得到的?(甲数与乙数合并而成。)要合并,用什么方法算?(加法。)这说明甲、乙、丙三个数的关系非常密切,到底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丙数=甲数 乙数,甲数=丙数-乙数,乙数=丙数-甲数。)这道题的第二个“和”指的是什么?(甲、乙、丙三数合在一起的数。)这个“和”与第一个“和”表示的会意有没有区别?(第一个指两个数合并,第二个指三个数合并。)有没有相同的地方?(都表示合并、用加法计算。)“和”还有其它意思吗?(还可以当连词讲。)通过以上的分折,才可以做到题意清楚。
二、探索判断的形成,认识已知条件的严密性与准确性
判断,就是对涉及对象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论断。在数学里,判断包括判定运算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应用题里的条件基本上都属于关系判断,如:2小时走6千米路,第一天完成了全部工程的1/3,侧面积比底面积大2.5平方厘米等。
教学时,要使学生弄清题中各判断究竟反映的是哪些事物,这些事物的关系怎样。如: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2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它的25%,第三天又读了12页,正好读完了全书的一半还多2页,这本书共多少页?
这道题,有四个判断,即二、三、四、五分句。其中第四分句是直言判断,其余三个分句都属关系判断。
第一天读完了全书的20%,这个关系判断涉及的事物即运算对象是什么?(第一天、全书。)它给我们肯定了第一天读书页数与全书页数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第一天读书页数占全书页数的比率。)如果说第一天读书页数为20页,全书的页数为100页,让学生试试把两个运算对象的位置交换一下,看判断结果有没有变化?(有。)从这个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已知条件涉及对象的关系判断是非常严格的,运算时,不能随意调换对象的位置。)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它的25%,这个判断肯定了第一天读书的多少与第二天读书量有什么关系?(肯定了第二天读书量比第一天多,多的量是第一天的25%。即第二天读书量是第一天的“l 25%”。)
“正好读了全书的一半还多2页”这个判断(已知条件)涉及的运算对象是什么?(三天共读书页数与全书页数)。这个判断又肯定了哪些对象的什么关系?(第一天读书页数+第二天读书页数+第三天读书页数=全书页数的一半+2页)。从上述三个判断提示的各量间的关系看,三个判断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第一判断给第二判断创造了前提,一、二判断又为第三判断创造了前提)。这样层层创造前提,就为求解打通了思路。
三、使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培养推理能力
推理,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条件)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如何进行推理,教应用题时要精心培养。如:“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东城到西城,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9千米,甲在途中办事停留了4小时,所以比乙迟到1小时,问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这道题,教师要在学生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将推理步骤、推理方法当做应用题教学的重点精心传授,其推理过程如下:
1. 演绎推理
(l)按应用题的要求问题,确定推理规则:
甲速度,甲行车时间,两城距离,
或乙速度,乙行车时间,两城距离。
(2)按已知条件,确定推理方向:
速度已知(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9千米),
关键是要推出甲(或乙)的行车时间。
(3)根据推理方向,找推理条件。
甲中途有事停车4小时,比乙迟l小时。
2. 归的推理
(1)根据推理条件,可求出两人到站相差时间为3(小时)。
(2)根据相差时间和题中告知的乙的速度,可求出者甲中途不停车,则甲到达西城时,已经比乙行了9×3=27(千米)。
(3)根据题中告知的甲乙两人的行车速度,可求出速度之差为每小时12-9=3(千米)。
(4)根據上述(2)、(3),可求出甲到西城实际行车时间为27÷3=9(小时)
(5)根据甲实际行车时间和已知的甲速度,遵循推理规则求出西城之间的距离,即得到所求答案:12×9=108(千米)。
从“逻辑”入手分折应用题,符合条统论的观点。学生不光能从纵的方面掌握方法,而且能从横的方面剖开应用题的细胞,从理性的原则上对每一步方法加以认识,从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上把握应用题的结构,以及已知条件之间和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这种教法,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
逻辑是应用题结构的脉络,把结构的脉络搞清楚了,各教量间的联系,繁杂的内在联系,解题的线索,就了然若揭,隐蔽的、错综复杂的探求脉络的过程,也能显露出来,故而解应用题时既要分析它的数量关系,又要分析它的逻辑结构。
一、明确应用题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与解题的关系
如:“甲数是12、乙数是13、丙数正好等于甲乙两数的和,求甲、乙、丙三数的和。”这道题涉及的概念“和”是什么意思?“和”在题里出现了几次?(两次。)第一次出现的“和”指的是什么?(丙数的多少。)丙数是怎样得到的?(甲数与乙数合并而成。)要合并,用什么方法算?(加法。)这说明甲、乙、丙三个数的关系非常密切,到底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丙数=甲数 乙数,甲数=丙数-乙数,乙数=丙数-甲数。)这道题的第二个“和”指的是什么?(甲、乙、丙三数合在一起的数。)这个“和”与第一个“和”表示的会意有没有区别?(第一个指两个数合并,第二个指三个数合并。)有没有相同的地方?(都表示合并、用加法计算。)“和”还有其它意思吗?(还可以当连词讲。)通过以上的分折,才可以做到题意清楚。
二、探索判断的形成,认识已知条件的严密性与准确性
判断,就是对涉及对象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论断。在数学里,判断包括判定运算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应用题里的条件基本上都属于关系判断,如:2小时走6千米路,第一天完成了全部工程的1/3,侧面积比底面积大2.5平方厘米等。
教学时,要使学生弄清题中各判断究竟反映的是哪些事物,这些事物的关系怎样。如: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2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它的25%,第三天又读了12页,正好读完了全书的一半还多2页,这本书共多少页?
这道题,有四个判断,即二、三、四、五分句。其中第四分句是直言判断,其余三个分句都属关系判断。
第一天读完了全书的20%,这个关系判断涉及的事物即运算对象是什么?(第一天、全书。)它给我们肯定了第一天读书页数与全书页数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第一天读书页数占全书页数的比率。)如果说第一天读书页数为20页,全书的页数为100页,让学生试试把两个运算对象的位置交换一下,看判断结果有没有变化?(有。)从这个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已知条件涉及对象的关系判断是非常严格的,运算时,不能随意调换对象的位置。)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它的25%,这个判断肯定了第一天读书的多少与第二天读书量有什么关系?(肯定了第二天读书量比第一天多,多的量是第一天的25%。即第二天读书量是第一天的“l 25%”。)
“正好读了全书的一半还多2页”这个判断(已知条件)涉及的运算对象是什么?(三天共读书页数与全书页数)。这个判断又肯定了哪些对象的什么关系?(第一天读书页数+第二天读书页数+第三天读书页数=全书页数的一半+2页)。从上述三个判断提示的各量间的关系看,三个判断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第一判断给第二判断创造了前提,一、二判断又为第三判断创造了前提)。这样层层创造前提,就为求解打通了思路。
三、使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培养推理能力
推理,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条件)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如何进行推理,教应用题时要精心培养。如:“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东城到西城,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9千米,甲在途中办事停留了4小时,所以比乙迟到1小时,问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这道题,教师要在学生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将推理步骤、推理方法当做应用题教学的重点精心传授,其推理过程如下:
1. 演绎推理
(l)按应用题的要求问题,确定推理规则:
甲速度,甲行车时间,两城距离,
或乙速度,乙行车时间,两城距离。
(2)按已知条件,确定推理方向:
速度已知(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9千米),
关键是要推出甲(或乙)的行车时间。
(3)根据推理方向,找推理条件。
甲中途有事停车4小时,比乙迟l小时。
2. 归的推理
(1)根据推理条件,可求出两人到站相差时间为3(小时)。
(2)根据相差时间和题中告知的乙的速度,可求出者甲中途不停车,则甲到达西城时,已经比乙行了9×3=27(千米)。
(3)根据题中告知的甲乙两人的行车速度,可求出速度之差为每小时12-9=3(千米)。
(4)根據上述(2)、(3),可求出甲到西城实际行车时间为27÷3=9(小时)
(5)根据甲实际行车时间和已知的甲速度,遵循推理规则求出西城之间的距离,即得到所求答案:12×9=108(千米)。
从“逻辑”入手分折应用题,符合条统论的观点。学生不光能从纵的方面掌握方法,而且能从横的方面剖开应用题的细胞,从理性的原则上对每一步方法加以认识,从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上把握应用题的结构,以及已知条件之间和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这种教法,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