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2月20~22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连续播放了专题片《权教授下乡记》上、中、下3集。介绍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教授权朝鲁深入山东农村,对农村少年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活动的事迹。其实,这只是权教授多年来进行心理学研究及实践的一个侧面。权教授是文化部优秀科技成果奖获得者、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实验室主任、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门诊部负责人。在“趵突泉”泉涌如潮的季节,记者专程来到济南,采访了权教授。
理想之花结硕果
权教授今年54岁,在他身上,没有知天命之年的某些知识分子的文弱书生样,有的只是一副健康的身板。权教授出身于山东单县农村,小时候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可他从小就非常爱学习,上高中时正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许多同学都忍受不了饥饿而退了学,他却坚持发愤读完高中。并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他很喜欢心理学,想在这一领域干出一番事业。大学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心理学在我国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给扣上了资产阶级伪科学的帽子,致使他没有干上自己喜欢的事业。直到1980年调入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权教授才重新回到了自己一直梦想的天地,而这一千便一发不可收拾。
80年代初,权教授开始了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研究,但因没有固定的地方,使他没有发挥才能的余地。随着改革的深入,随之而来的快节奏生活和竞争环境,使我国心理疾病患者日益增多。权教授面对这一情形,感到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光是搞理论研究及教学是不行的,而且,心理治疗在我国很薄弱,还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1988年,他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校医院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将自己的心理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无数的大学生排除了心理隐患。之后,心理门诊规模扩大,对外开诊。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并在全国高校引起了反响,引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的各地高校人员。
心理门诊的创办成功,使权教授的事业如日中天,他在心理学这方天地里辛勤耕耘着,硕果累累。
支撑人的精神世界
权教授在心理门诊中,接治了各类心理疾病患者,其中有忧郁症、强迫症、同性恋等等,他特别在独生子女心理治疗及家庭心理治疗方面独有创见。
某法院正在审理一件离奇的离婚案:原告张某称,自己怕伞,不堪忍受丈夫李某要其拿伞的虐待,要求离婚。法院无法判其离婚,将原告介绍到权教授的心理门诊部。原来,张某年幼丧母,继母阴险心狠,一天下雨,张某到继母房里拿了一把伞,一出门打开伞,一条小青蛇掉了下来,张某当时就吓晕了过去。从此以后,她见伞就怕,只是天长日久,她已将引起恐惧的起因忘记了。权教授运用联想法,诱导张某回忆起幼年的经历,指出她这一怪癖的成因,消除了她心理上的阴影。张某多年来第一次从权教授的手中接过了一把花伞,与此同时,也挽救了一桩婚姻。
山东师大一女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可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同学见她不爱说话,也不怎么理她。她在学校没有朋友,感到很孤独,心情郁闷,非常苦恼,终于有一天她离校出走,不想上学了。该女生被校方找回以后,经权教授多次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痊愈后顺利地读完大学,并考上了研究生,现在也已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一14岁的男孩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他经常用头撞墙,用脚踢自己,用拳头打自己,全身伤痕累累,家长苦不堪言,看了许多家医院也没有效果。权教授认为孩子的“自伤行为”与家长很有关系。他认为,对于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应该分析其个性特点、家庭人际关系以及父母的人格特点,通过家庭心理治疗可从根本上改变产生自伤行为的环境条件,通过个体心理治疗可改善本人的人格结构,增强适应能力。经过权教授的“行为矫正疗法”,孩子的“自伤行为”基本好转。
一对夫妇向权教授诉说,他们的儿子经常逼他们叫他“爸爸”,如不叫就又哭又闹,并威胁他们,夫妇俩非常苦恼,请权教授救救他们的孩子,救救他们的家。经过权教授的全面诊断,认为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长身上。权教授认为,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谁家的孩子有了“问题行为”,仅从孩子本身论来论去是论不出什么真正原因的,只有从家庭这个系统本身去分析。这个孩子就是从小被父母宠坏了,使他产生了严重的人格缺陷和心理疾病。对这个孩子,权教授没有采取个体心理治疗,而是采取了家庭心理治疗的办法,对整个“问题家庭”进行指导,使这个家庭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自权教授的心理门诊开设以来,他不分上班和下班,有的来访者直接到他家里进行心理咨询,他也经常上病人家进行心理疏导,使许多人的心理状况大大改善。
放眼未来看农村
在中央有关部门提出的“科学技术下乡”、“文化下乡”、“医疗卫生下乡”三下乡指示精神的启发下,权教授又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清醒地看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国家要富强,农村首先要富起来。而农村发展的好坏,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农村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让广大农民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权教授说:“目前在我们国家,城市人对心理健康已日渐重视,而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比较贫穷的地方,对心理健康有足够认识的人很少很少,心理卫生知识远没有普及。我作为一名心理学教授,要带头走出城市,深入到农村,将心理学知识带给农民,让农民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教育子女。”
去年冬天,权教授来到山东某农村,由村委会牵头,召集了农民群众大会。在会上,权教授向农民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并进行现场咨询,使许多农民第一次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不仅只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权教授还深入到许多农民家庭,了解独生子女的成长情况,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或家长进行疏导。春节到了,权教授没顾上回济南过年,他与农民吃住在一起,了解农民,也让农民了解了他。村上人都说,我们村来了一个大教授,是个大好人,他说话特别和气,心里有啥问题,给他一说就没了。很快,消息传到了与山东交界的河北农村,河北的农民也纷纷来找权教授进行心理咨询。在农村,权教授的心理咨询受到了农民的热情欢迎,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权教授说:“我这次下乡,感触很深,农村太需要科学、农民太需要心理卫生知识了。我决心一直沿着这条道走下去,为农村人才的培养、科学的普及做点实事。”
刻苦有志事竟成
在山东师范大学,人们都知道权教授是一个刻苦勤奋、做事认真、干一样钻一样便成功一样的人。
权教授年轻时学的是俄语,调入山东师大教育系搞心理学研究后。他发现英语负载着70%的科技文化信息,要想站在学科的前沿,必须学会英语。从那时起,他以广播电台为老师,从字母ABc学起。当时他37岁,已经错过了学外语的最佳年龄,况且还有繁忙的工作要干,要学好英语,其艰辛可想而知。
可他做到了。他征得本校英语系老师的同意,大大方方地走进本科生教室,由老师变成一个认真的学生;他家的厨房里、床头上贴满了英语单词卡片;在济南黑虎泉公园的“英语之角”,经常可以看到他与外国朋友在交谈,锻炼自己的会话能力。记者在采访时也看到,他随身带的包里,有一个学英语用的半导体收音机。他就是这样,每天带着,走路时听,外出开会时听,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英语。他刻苦学英语的精神在山东师大已被人们传为佳话,并被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请去向听众介绍他学英语的成功经验。
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收获的喜悦。通过英语,他可以了解国外心理学的动态,并将国外心理学的最新进展译介给学生和同行;他将自己研究所得《独生子女的家庭心理治疗》一文,在国际研讨会上介绍给国内外专家……。权教授说:“我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语。英语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还能让我借鉴国外心理学的方法、技术,更好地利用心理学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去年8月,权教授出席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的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会上,权教授用英语宣读了他的论文,受到了与会心理学家的一致好评,论文摘要被收入国际心理学杂志。
去年11月,权教授又应邀出访了英国,就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合作事宜与英国方面进行协商。在整个出访期间,权教授都是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
从国外回来,权教授更加感到我国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我国还没有研究或很少研究。于是,他又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目光放在了电子计算机,电化教育手段,研究的选题、设计、量化分析等方面,他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世界心理学论坛上有新的发言权。
其实,权教授事业上的成功,也正如他学英语的拼搏精神一样:有志者事竟成。
权教授最后告诉记者,人的最大幸福是拥有健康,而心理健康是人拥有健康不可缺少的内涵,他愿永远做一个为人们的健康播种幸福的人。
理想之花结硕果
权教授今年54岁,在他身上,没有知天命之年的某些知识分子的文弱书生样,有的只是一副健康的身板。权教授出身于山东单县农村,小时候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可他从小就非常爱学习,上高中时正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许多同学都忍受不了饥饿而退了学,他却坚持发愤读完高中。并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他很喜欢心理学,想在这一领域干出一番事业。大学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心理学在我国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给扣上了资产阶级伪科学的帽子,致使他没有干上自己喜欢的事业。直到1980年调入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权教授才重新回到了自己一直梦想的天地,而这一千便一发不可收拾。
80年代初,权教授开始了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研究,但因没有固定的地方,使他没有发挥才能的余地。随着改革的深入,随之而来的快节奏生活和竞争环境,使我国心理疾病患者日益增多。权教授面对这一情形,感到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光是搞理论研究及教学是不行的,而且,心理治疗在我国很薄弱,还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1988年,他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校医院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将自己的心理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无数的大学生排除了心理隐患。之后,心理门诊规模扩大,对外开诊。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并在全国高校引起了反响,引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的各地高校人员。
心理门诊的创办成功,使权教授的事业如日中天,他在心理学这方天地里辛勤耕耘着,硕果累累。
支撑人的精神世界
权教授在心理门诊中,接治了各类心理疾病患者,其中有忧郁症、强迫症、同性恋等等,他特别在独生子女心理治疗及家庭心理治疗方面独有创见。
某法院正在审理一件离奇的离婚案:原告张某称,自己怕伞,不堪忍受丈夫李某要其拿伞的虐待,要求离婚。法院无法判其离婚,将原告介绍到权教授的心理门诊部。原来,张某年幼丧母,继母阴险心狠,一天下雨,张某到继母房里拿了一把伞,一出门打开伞,一条小青蛇掉了下来,张某当时就吓晕了过去。从此以后,她见伞就怕,只是天长日久,她已将引起恐惧的起因忘记了。权教授运用联想法,诱导张某回忆起幼年的经历,指出她这一怪癖的成因,消除了她心理上的阴影。张某多年来第一次从权教授的手中接过了一把花伞,与此同时,也挽救了一桩婚姻。
山东师大一女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可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同学见她不爱说话,也不怎么理她。她在学校没有朋友,感到很孤独,心情郁闷,非常苦恼,终于有一天她离校出走,不想上学了。该女生被校方找回以后,经权教授多次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痊愈后顺利地读完大学,并考上了研究生,现在也已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一14岁的男孩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他经常用头撞墙,用脚踢自己,用拳头打自己,全身伤痕累累,家长苦不堪言,看了许多家医院也没有效果。权教授认为孩子的“自伤行为”与家长很有关系。他认为,对于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应该分析其个性特点、家庭人际关系以及父母的人格特点,通过家庭心理治疗可从根本上改变产生自伤行为的环境条件,通过个体心理治疗可改善本人的人格结构,增强适应能力。经过权教授的“行为矫正疗法”,孩子的“自伤行为”基本好转。
一对夫妇向权教授诉说,他们的儿子经常逼他们叫他“爸爸”,如不叫就又哭又闹,并威胁他们,夫妇俩非常苦恼,请权教授救救他们的孩子,救救他们的家。经过权教授的全面诊断,认为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长身上。权教授认为,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谁家的孩子有了“问题行为”,仅从孩子本身论来论去是论不出什么真正原因的,只有从家庭这个系统本身去分析。这个孩子就是从小被父母宠坏了,使他产生了严重的人格缺陷和心理疾病。对这个孩子,权教授没有采取个体心理治疗,而是采取了家庭心理治疗的办法,对整个“问题家庭”进行指导,使这个家庭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自权教授的心理门诊开设以来,他不分上班和下班,有的来访者直接到他家里进行心理咨询,他也经常上病人家进行心理疏导,使许多人的心理状况大大改善。
放眼未来看农村
在中央有关部门提出的“科学技术下乡”、“文化下乡”、“医疗卫生下乡”三下乡指示精神的启发下,权教授又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清醒地看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国家要富强,农村首先要富起来。而农村发展的好坏,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农村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让广大农民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权教授说:“目前在我们国家,城市人对心理健康已日渐重视,而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比较贫穷的地方,对心理健康有足够认识的人很少很少,心理卫生知识远没有普及。我作为一名心理学教授,要带头走出城市,深入到农村,将心理学知识带给农民,让农民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教育子女。”
去年冬天,权教授来到山东某农村,由村委会牵头,召集了农民群众大会。在会上,权教授向农民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并进行现场咨询,使许多农民第一次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不仅只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权教授还深入到许多农民家庭,了解独生子女的成长情况,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或家长进行疏导。春节到了,权教授没顾上回济南过年,他与农民吃住在一起,了解农民,也让农民了解了他。村上人都说,我们村来了一个大教授,是个大好人,他说话特别和气,心里有啥问题,给他一说就没了。很快,消息传到了与山东交界的河北农村,河北的农民也纷纷来找权教授进行心理咨询。在农村,权教授的心理咨询受到了农民的热情欢迎,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权教授说:“我这次下乡,感触很深,农村太需要科学、农民太需要心理卫生知识了。我决心一直沿着这条道走下去,为农村人才的培养、科学的普及做点实事。”
刻苦有志事竟成
在山东师范大学,人们都知道权教授是一个刻苦勤奋、做事认真、干一样钻一样便成功一样的人。
权教授年轻时学的是俄语,调入山东师大教育系搞心理学研究后。他发现英语负载着70%的科技文化信息,要想站在学科的前沿,必须学会英语。从那时起,他以广播电台为老师,从字母ABc学起。当时他37岁,已经错过了学外语的最佳年龄,况且还有繁忙的工作要干,要学好英语,其艰辛可想而知。
可他做到了。他征得本校英语系老师的同意,大大方方地走进本科生教室,由老师变成一个认真的学生;他家的厨房里、床头上贴满了英语单词卡片;在济南黑虎泉公园的“英语之角”,经常可以看到他与外国朋友在交谈,锻炼自己的会话能力。记者在采访时也看到,他随身带的包里,有一个学英语用的半导体收音机。他就是这样,每天带着,走路时听,外出开会时听,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英语。他刻苦学英语的精神在山东师大已被人们传为佳话,并被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请去向听众介绍他学英语的成功经验。
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收获的喜悦。通过英语,他可以了解国外心理学的动态,并将国外心理学的最新进展译介给学生和同行;他将自己研究所得《独生子女的家庭心理治疗》一文,在国际研讨会上介绍给国内外专家……。权教授说:“我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语。英语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还能让我借鉴国外心理学的方法、技术,更好地利用心理学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去年8月,权教授出席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的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会上,权教授用英语宣读了他的论文,受到了与会心理学家的一致好评,论文摘要被收入国际心理学杂志。
去年11月,权教授又应邀出访了英国,就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合作事宜与英国方面进行协商。在整个出访期间,权教授都是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
从国外回来,权教授更加感到我国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我国还没有研究或很少研究。于是,他又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目光放在了电子计算机,电化教育手段,研究的选题、设计、量化分析等方面,他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世界心理学论坛上有新的发言权。
其实,权教授事业上的成功,也正如他学英语的拼搏精神一样:有志者事竟成。
权教授最后告诉记者,人的最大幸福是拥有健康,而心理健康是人拥有健康不可缺少的内涵,他愿永远做一个为人们的健康播种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