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想办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职业学校“职业”性的特点,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终身体育意识 自我锻炼能力 发展性评价
一、让学生对运动充满欲望和满足感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如何设计才能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获得快乐,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设计这环节,从而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比如:足球运动是世界体育运动中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运动项目,号称“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每次观看时能都让众多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这种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交融,参与的需求得到满足就够了。那么,体育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从中得到乐趣,多营造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重要举措。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每天的主要活动,每一个学生都迫切希望自己每次考试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体育运动可以使大脑获得积极的休息,同时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头脑保持清醒,工作、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现代运动心理学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渐降低其强度,激烈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最后会平静下来。体育锻炼在减轻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机理为:压抑使能量抑制在体内,造成紧张和其他有害影响,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这种被抑制的能量,有助于头脑转向其他事情而忘掉郁积的失意和压抑。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就能激发锻炼的自觉性。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开始走进课堂,体育教学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的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同样的运动能力而不同的锻炼方法,所导致的锻炼效果也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锻炼方法用到课外,从而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教学中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使之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不仅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避免运动损伤发生,还能体现力与美的有机结合,达到精神上愉悦与艺术上享受的效果。因此,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进行体育锻炼。
四、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学生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零距离的。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至师德与师能都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优美的形体、乐观积极的情绪、良好的教学状态、优秀的运动能力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教师这种无形的影响,会直接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
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启迪智慧并发展理性思维、开发潜能并激励创新等功能,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但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运动习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不再将评价作为筛选和淘汰的工具,而是作为一种积极因素优化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多种潜能,促使学生不断学习,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总之,在新的学校体育工作形势下,学校体育要转为快乐体育、健康体育、成功体育相结合的机制,成为迈向终身体育的桥梁与基础。因此,广大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挖掘学生的潜力和运动中内在的情感因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在校的活动时间,采取各种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更加自觉、积极、主动、持久地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与体育为伴,终身享受体育。
参考文献:
[1]王慧丽.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3(01).
[2]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终身体育意识 自我锻炼能力 发展性评价
一、让学生对运动充满欲望和满足感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如何设计才能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获得快乐,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设计这环节,从而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比如:足球运动是世界体育运动中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运动项目,号称“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每次观看时能都让众多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这种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交融,参与的需求得到满足就够了。那么,体育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从中得到乐趣,多营造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重要举措。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每天的主要活动,每一个学生都迫切希望自己每次考试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体育运动可以使大脑获得积极的休息,同时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头脑保持清醒,工作、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现代运动心理学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渐降低其强度,激烈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最后会平静下来。体育锻炼在减轻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机理为:压抑使能量抑制在体内,造成紧张和其他有害影响,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这种被抑制的能量,有助于头脑转向其他事情而忘掉郁积的失意和压抑。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就能激发锻炼的自觉性。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开始走进课堂,体育教学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的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同样的运动能力而不同的锻炼方法,所导致的锻炼效果也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锻炼方法用到课外,从而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教学中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使之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不仅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避免运动损伤发生,还能体现力与美的有机结合,达到精神上愉悦与艺术上享受的效果。因此,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进行体育锻炼。
四、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学生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零距离的。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至师德与师能都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优美的形体、乐观积极的情绪、良好的教学状态、优秀的运动能力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教师这种无形的影响,会直接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
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启迪智慧并发展理性思维、开发潜能并激励创新等功能,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但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运动习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不再将评价作为筛选和淘汰的工具,而是作为一种积极因素优化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多种潜能,促使学生不断学习,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总之,在新的学校体育工作形势下,学校体育要转为快乐体育、健康体育、成功体育相结合的机制,成为迈向终身体育的桥梁与基础。因此,广大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挖掘学生的潜力和运动中内在的情感因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在校的活动时间,采取各种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更加自觉、积极、主动、持久地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与体育为伴,终身享受体育。
参考文献:
[1]王慧丽.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3(01).
[2]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