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239-01
据统计高中演示实验(通过教师演示,把要研究的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结合讲解,得出结论。)占化学实验的75.9%,学生亲自参与动手的实验少之又少,试想:学生没有充分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如何发现实际问题,怎么提高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呢?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研究出一条“培养探究能力,实现自主发展”的道路。
一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探究方法
化学教学应该是化学活动的教学而不应是化学活动结果的教学。实验是从现象到某一化学概念或规律形成的一个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所形成的概念及规律教给学生,还要教学生们进一步的分析这种概念及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如果学生只是单纯机械地接受知识,这样学生不会很好的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要以实验教学为基础,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教学好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例如: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中,结合初中的知识,先提供学生实验,引导观察现象、记录、描述,讨论分析,形成结论;再让学生猜想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并实验验证,获取信息、分析原由,进而达到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目的。
二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理顺教师教学思路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课程目标的工具。教材编写的线索、切入方式、侧重点,教材的深度、广度,为实验课题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目标与方法,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实施。
通过阅读、应用新的山东版化学教材,发现新教材的编写、设计(如把高一的氯气教学内容切割为高一上了解性质,高一下学氯气的制取,高一下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程度,高二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的平衡等。)比较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使学生能体验、理解和应用科研方法,获得学习能力与构建知识结构能力。教材中的教学栏目(方法引导、知识支持、资料在线、工具栏、安全提示、化学与技术、身边的化学、拓展视野、交流与讨论、整理与归纳、专题作业)的设置在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助于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有助于充分利用学生主体、实际教学情境和充足的课内外教学资源,有助于用活教材、优化教学环境。
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现师生自主发展
在教学中不管选用哪种版本的教材,教师应以教材为本,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角度去关注知识的应用和STS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科学价值观,做到“授人以鱼而不如授人以渔”。
1.多提供动手的机会:演示实验一般都是由教師在讲台上做给学生看,学生基本没有动手的机会,由此导致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明显减少,所以我们对那些操作不过于繁琐,装置不过于复杂,安全性比较大的演示实验可进行改进。譬如高一的“Na2O2的性质”( Na2O2与CO2的实验时,取一干净的干燥管,两端放入少量疏松的玻璃棉,中间放置干燥剂(CaCl2),把干燥管的细口对准蘸有Na2O2的脱脂棉,用嘴吹干燥管的另一端,脱脂棉很快就会燃烧。);高二的“盐类的水解”应用pH仪测溶液的pH的变化;“原电池的原理”应用手持实验了解电子流动的方向等实验,增加学生动手的能力,提升实验的技能。
2.应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注重创设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它设计成探究性实验,优化课堂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设计过程为:“问题猜想-设计尝试-实验验证-记录分析-结论”的教学程序。如“Fe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①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了解Fe存在的化合价,举代表物。②设计实验:完成实验预习报告(教师先检查,结合所需药品与试剂,可罗列出来以让学生挑选)。③实验(由学生依自己的设计,挑选药品与试剂,操作实验,记录结果)。在此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实验失败,可以交流、讨论,认真倾听他人的设计方案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及意见,能反思和自评,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自己。
再如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让学生进行探究:甲同学可能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同学可能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等等,抛出问题、引发思考,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几点体会
1.教师在设计实验探究问题时要考虑学生主体的需要,教材内容难易适中,进行探究性实验已有准备,还要考虑学校是否具有实验探究的条件,需量身制衣。
2.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多采用启发探究的教学模式,多提供科学家进行实验探究的模拟情景,多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等,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3.教师也需多学习,提高自己,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教学理念。
总之,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高中演示实验(通过教师演示,把要研究的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结合讲解,得出结论。)占化学实验的75.9%,学生亲自参与动手的实验少之又少,试想:学生没有充分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如何发现实际问题,怎么提高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呢?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研究出一条“培养探究能力,实现自主发展”的道路。
一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探究方法
化学教学应该是化学活动的教学而不应是化学活动结果的教学。实验是从现象到某一化学概念或规律形成的一个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所形成的概念及规律教给学生,还要教学生们进一步的分析这种概念及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如果学生只是单纯机械地接受知识,这样学生不会很好的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要以实验教学为基础,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教学好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例如: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中,结合初中的知识,先提供学生实验,引导观察现象、记录、描述,讨论分析,形成结论;再让学生猜想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并实验验证,获取信息、分析原由,进而达到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目的。
二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理顺教师教学思路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课程目标的工具。教材编写的线索、切入方式、侧重点,教材的深度、广度,为实验课题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目标与方法,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实施。
通过阅读、应用新的山东版化学教材,发现新教材的编写、设计(如把高一的氯气教学内容切割为高一上了解性质,高一下学氯气的制取,高一下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程度,高二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的平衡等。)比较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使学生能体验、理解和应用科研方法,获得学习能力与构建知识结构能力。教材中的教学栏目(方法引导、知识支持、资料在线、工具栏、安全提示、化学与技术、身边的化学、拓展视野、交流与讨论、整理与归纳、专题作业)的设置在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助于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有助于充分利用学生主体、实际教学情境和充足的课内外教学资源,有助于用活教材、优化教学环境。
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现师生自主发展
在教学中不管选用哪种版本的教材,教师应以教材为本,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角度去关注知识的应用和STS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科学价值观,做到“授人以鱼而不如授人以渔”。
1.多提供动手的机会:演示实验一般都是由教師在讲台上做给学生看,学生基本没有动手的机会,由此导致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明显减少,所以我们对那些操作不过于繁琐,装置不过于复杂,安全性比较大的演示实验可进行改进。譬如高一的“Na2O2的性质”( Na2O2与CO2的实验时,取一干净的干燥管,两端放入少量疏松的玻璃棉,中间放置干燥剂(CaCl2),把干燥管的细口对准蘸有Na2O2的脱脂棉,用嘴吹干燥管的另一端,脱脂棉很快就会燃烧。);高二的“盐类的水解”应用pH仪测溶液的pH的变化;“原电池的原理”应用手持实验了解电子流动的方向等实验,增加学生动手的能力,提升实验的技能。
2.应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注重创设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它设计成探究性实验,优化课堂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设计过程为:“问题猜想-设计尝试-实验验证-记录分析-结论”的教学程序。如“Fe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①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了解Fe存在的化合价,举代表物。②设计实验:完成实验预习报告(教师先检查,结合所需药品与试剂,可罗列出来以让学生挑选)。③实验(由学生依自己的设计,挑选药品与试剂,操作实验,记录结果)。在此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实验失败,可以交流、讨论,认真倾听他人的设计方案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及意见,能反思和自评,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自己。
再如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让学生进行探究:甲同学可能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同学可能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等等,抛出问题、引发思考,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几点体会
1.教师在设计实验探究问题时要考虑学生主体的需要,教材内容难易适中,进行探究性实验已有准备,还要考虑学校是否具有实验探究的条件,需量身制衣。
2.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多采用启发探究的教学模式,多提供科学家进行实验探究的模拟情景,多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等,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3.教师也需多学习,提高自己,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教学理念。
总之,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