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爱精神为导向 加强大学班级建设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爱是大学的根本,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营造健康、和谐、优雅的班级文化氛围是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以大爱精神为导向,加强大学班级软文化建设,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阐述了大爱精神与大学班级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大学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班级管理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并针对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大爱精神;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219-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大会上指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環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爱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与基础,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河南理工大学将大爱理念融入育人过程中,提出了“以大爱精神为导向,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的历史任务。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师生在思想道德、心灵、情感等方面交流共鸣的精神场所。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他(她)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指导者,不仅在学风建设、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和榜样的作用。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思想等方面有自己独立、成熟的想法;同时,随着文化观念日益多元化,如今“95后”大学生又具有他们自身的特点,因此,班主任要想管理好学生必须紧随时代潮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本文从班级文化建设角度入手,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班级凝聚力,提升学生幸福感,激发每个同学服务班级的责任感及发展自我的紧迫感。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加强大学班级软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为大学班主任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
  一、大爱精神与大学班级文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早在战国时期就提出了爱的广泛性。《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亲、善”就是指大学里面应有仁爱、大爱。大爱是一种充满了理性的爱,是人类最高境界的爱,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与基础,是教育力量的源泉。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班级软文化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文化环境和群体氛围,是有效的教育因素和手段。班级文化作为一种软性约束,对班级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凝聚、制约、激励和导向作用。班级核心文化建设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造就高尚的情操。
  二、大学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和参与者,班主任要深知自己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职责担当。
  1.要具有热爱学生的情感品质。罗曼罗兰有句名言:“要散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使学生以积极情绪接受教师,教师应首先成为关爱、尊重、赏识学生的“有情人”。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炽热的情感,那么,在其工作过程中就无从产生长久的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动力。《学记》中说:“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2.要将大爱理念深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以大爱之理教育引导学生、大爱之心精心培育学生、大爱之德熏陶感召学生、大爱之举关心帮助学生,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大爱理念教育。爱就像一股清泉,它能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洗掉孩子们心灵上的尘埃,开启学生心灵的闸门。因此,班主任要在晓之以理,以理服人的同时,重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用师爱融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通过广泛深入的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感悟大爱之理念,做富有爱心之人。
  3.要用心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我从学习、生活上关心学生,为他们答疑解惑,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有益活动,锻炼他们的能力。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即使学生牢骚满腹、怨气冲天,我也面带微笑,积极专心倾听。对于特殊的学生采取个别交流的方式,及时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疙瘩,做好心理辅导。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1.健全班委选拔机制,发挥班干部的监督管理带头作用。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班主任要经常保持与班干部联系,召开班委会,商议班级的发展目标,了解班级的发展状况。我所带班级的班委选拔实行“民主集中制”,即通过召开班干部民主选举会,自我或他人推荐、学生投票,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审核把关确定班委。班级管理过程中,同学们参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较高,而班委名额有限,采取灵活措施,针对工作量较大的岗位设置了若干副职或小组。例如,班级设置了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学习兴趣小组,每个小组由具有该方面特长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长由学习委员统一负责管理。宿舍长与宿舍同学接触时间最长,为减少班级管理的盲区,将宿舍长纳入班委范围。宿舍长除了做好安全卫生工作之外,还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宿舍同学的思想动态上,针对思想及行为异常的同学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2.建立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促进班级规范有序发展。“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机构或团体都需要有自己的活动纲领。班集体成立后,建立了《班规》。在《班规》的约束下,班级成员的个人意志整合为集体的意志,学生的自我管理转变为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和义务。班级的制度化管理使民主精神真正深入人心,学生自觉维护班级的集体利益、班规的权威。班级的制度化管理是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在自我管理中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
  3.建立以活动为载体的班级文化建设机制。以班级为平台、大爱精神为指导,通过班委会的领导,充分发挥班级内部协调机制,开展一系列班级主题班会、文体等活动。在班级活动过程中,班主任要以“学生”的角色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贴近学生。主题班会是学生与班主任之间联系的纽带。班会召开之前,班主任先进行广泛调研,征求大家的意见,针对某一主题,召开启发式主题班会。
  4.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学期初和学期末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学长和班级学习优秀者为同学们提供学习经验、答疑解惑,再针对每学期的课程特点进行重点讲解。通过学习经验交流,同学们懂得了如何合理分配学习和活动时间。此外,还组织学生集体上自习,同学们相互监督,克服了惰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班级文化取得初步成效,同学们领会到了大爱精神的内涵,生活上相互关心,学生上相互帮助,形成了“团结友爱、你争我赶”的班级文化,但在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
  1.优化班委选拔机制。通过近一年的锻炼,部分班委已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而另外一些班干部工作能力不强,没有团结向上的意识,带头作用不够明显。分析原因在于:班委是由全体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的,同学们之间由于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选择自己熟悉、与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这样选拔出的班委不一定非常符合客观实际。一年的磨合期之后,班长对班委及同学们的情况都有所了解,因此,下一步计划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改变现有的班委选拔机制,先选出班长,然后由班长对班委进行提名,全体同学投票,超过半数同意,即视为通过。
  2.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经历初入大学后的短暂迷惘之后,同学们开始有目标,能够科学有效地投入到紧张的大学学习中,自我定位、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约束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学们结伴上自习、共同探讨问题、相互鼓励、经常交流学习心得蔚然成风。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大部分同学从刚入校时的不会学习、不适应新的学习模式的困境中走了出来,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3.加强网络班级的运行与管理。班级组织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对网络班级的运行与管理,网络班级建设并运行之后,首先需要有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防止消极信息流入,对班级实体组织发展产生破坏性影响。其次,加强网络班级和实体班级组织之间的互动。如果能利用网络班级组织平等地、匿名地进行沟通,并借用网络上的正向事例进行引导和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工作展望
  综上所述,“95后”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使每一个学生个体存在差异,班级文化建设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因此,班主任作為学生心灵的沟通师,要践行“大爱”的育人理念,秉承尊重、认同和宽容的态度,因材施教,深入了解分析“95后”新生鲜明的时代特点,要充分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立足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要求,把握现阶段大学生的兴趣所向,不断丰富班级文化建设内涵,创新班级文化建设形式,形成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规程,最终促进学生真正成长成才,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共产主义的坚定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王盛琳.以学生发展为导向推进高校班级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1):18-19.
  [2]李红桃,曹云亮.弘扬大学文化培育人文精神[J].高等农业教育,2007,24(10):26-28.
  [3]赵军.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1-2.
  [4]黄保金.浅议大爱理念与人才培养[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337-341.
  [5]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
  [6]吴新林,张杰,沈兰.高校班主任工作考核体系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4):95-99.
  [7]杨东杰,延婷.基于“95后”大学生特点的深度辅导工作艺术[J].大学教育,2015,4(6):13-15.
  [8]刘钟华,李敏,梁明潜.大学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作用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7(6):213-214.
  [9]黄保金.浅议大爱理念与人才培养[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337-341.
  [10]黄曼.班级活动应当与时俱进-对新时期大学班级活动形式与意义的初探[J].考试周刊,2015,9(2):186-187.
  [11]王家云.班级管理优化与良好班级文化培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9,4(4):24-27.
  [12]郑艳菊.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注重渗透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8):111.
  [13]王晶.试论民主与集中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23(4):225-226.
  [14]丁雯,段玉玲,侯黎.知识管理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3):124-126.
  [15]陈丽静.基于主题班会活动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创新实践与探索[J].交通职业教育,2015,34(1):35-36.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音乐教育引领并渗透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与大众文艺等各个层面,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先锋,而各个层面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也反作用于大学音乐教育,推动其发展。因此,大学音乐教育改革,围绕音乐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養所进行的多方位系统研究和深入探索,意义重大。  关键词:实践能力;音乐学;课程;规划;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
摘要:课程实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目前见诸文献的各种课程实施概念主要面向学历教育系列中的课程,而社区教育有其特殊性。本文以笔者所建设并讲述的“悦读红楼”系列课程为例,探讨社区教育中课程实施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社区教育中的课程实施提供思路。  关键词:课程实施;社区教育;学习需求;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将双语教学和翻转课堂模式引入“控制工程基础”的教学过程,探讨教学方法并分析实践结果。双语教学适合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将英文原版教材、英文课件和英文微课作为主要资料;课堂研讨与小组项目作业是翻转课堂实践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控制工程基础;双语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
摘要:改革封闭的实验教学模式为开放模式,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至关重要。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实验室开放模式、开启他们的心智、培养和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我校电工电子实验室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初步建立了面向不同学生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新体系、新内容和新方法。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电工电子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高校的学风较以前有一定下滑,各高校也在千方百计加强学风建设。本文着重探讨当前新兴的独立学院的学风,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为样本,发现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并从学生管理工作角度分析探讨,以期对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本文以检验大学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效果为例,从研究设计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教学实验法在检验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给同行们在教学研究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阅读;批判性思维;教学实验;量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258-02  一、引言  近年来,对学生批
摘要: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揭示了师生间的交互关系,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为导向,加强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笔者在《基础》课教学中尝试了“主题探究”式教学,以师生交往互动、协同探研为特征,构建交互式新型师生关系,在共同探研学习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思想、知识的相互渗透,促进双方共同成长。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交往互动;协同探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381)  摘要:通过对中级中国日语学习者的作文考察,试就结构关系的误用原因做出几点推想。①“最大港湾”和“賛成理由”等由日语汉字词构成的状态性修饰词的误用,除与学习者避繁就简的心理有关外,与“友好都市”等固定短语的结构模式影响也不容忽视。②语序决定一切的汉语习惯思维的负迁移是造成“接続表現”缺失的主要原因。③不规范“並列表現”的多样化呈现与汉语排比修辞法结构模式的负
(大连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辽宁 大连 116028)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地方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发展得很快,在国际化办学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培养了大批国际化人才,提高了学校教学、科研、师资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知名度。  关键词: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52-02  一、
摘要:读书会作为一种交流平台,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英语阅读水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状况进行分析。成立华立学院英语读书会,探究英语读书会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读书会;英语阅读;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36-02  “读书会”也叫学习圈,是一群人定期聚会,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