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运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提升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liuxie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灵活运用安全管理手段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整体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来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并在此基礎上为企业的现代化高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分析了双重预防机制的概念及重要性,针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提升的策略,旨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双重预防机制;企业安全管理
  引言
  企业高效化安全管理水平既有助于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又能为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提供基本保障,有效降低企业可能面临的经济财产损失。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可以有效控制各种安全风险隐患,甚至是达到零风险的目的。而安全管理手段的运用方式又与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情况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必须对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情况进行更深层次地研究和分析。
  1 双重预防机制的概念及重要性
  双重预防机制指围绕着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方面内容采取的双重预防安全事故措施。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目的,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强化风险意识,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排查治理演变成事故。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第二,以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为首要目标。第三,企业自辨自控风险、自治自查隐患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控清单、隐患清单信息库,并通过动态管控的方式及时更新。第四,在电子地图的支持,下重大风险数据直接反映到信息平台,使自动化分析与智能化预警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企业积极建设双重预防机制不但能整体提高自身风险防控能力,还能将重大风险管控与重大隐患的治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从源头上避免了各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助于整体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员工缺乏风险识别意识
  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普遍需要面临着火灾、触电、生产事故等多方面的安全隐患,若未事先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预警措施,很可能无法及时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是对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险,进而形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企业一线生产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可以正确识别生产现场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解决风险问题。但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同层级员工的素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性,尤其体现在风险识别能力、职业道德素养、责任心等方面,而无法正确识别风险、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必将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未全员参与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在于调动全体员工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使其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但部分企业过度追求日常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仅由主管领导、管理层、技术人员参加这项工作,而其他一线生产人员尚不具备安全意识,也无法正确识别风险源,使这项机制的作用无法得以有效发挥。因此,企业必须充分意识到引导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培训活动,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 运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提升的策略
  3.1 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为企业提供外部动力
  积极构建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既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又能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的职责落实到位。这就需要企业严格按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的文件精神和实施细则,在政策导向的支持下生成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实时追踪企业达标情况并建立相应的通报机制。与此同时,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奖惩措施,不断促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落实。此外,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企业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营造生动热烈的工作氛围,积极借鉴与学习先进的推广方法和经验,从而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3.2 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保证风险分级管控效果
  通过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可有助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一是通过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提高安全可靠性;二是员工对所在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四是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得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3.3 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在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时,必须以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为主体对象加大双重预防机制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安全监管人员、员工参加专业培训活动,有效提高安全监管人员、员工风险评估水平,切实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人力支持,同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设备,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保证安全生产监管覆盖的全面性。
  3.4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双重预防机制
  在新时代发展常态下,企业可从管理目标、管理体系、管理内容、管理原则、管理过程等方面着手创建安全管理模式,全面贯彻落实双重预防机制。首先,在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目标上,应以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主。其次,在安全管理体系上,企业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时,还需要科学掌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正确看待风险管理体系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其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处于同等地位,有效促进以上几个因素的相互融合。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从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方面着手树立安全防线,以此形成两道坚固的防护屏障。最重要的是,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时,还需要严格遵循风险优化、系统性、全员参与、持续整改四个原则。其中风险优化原则指以风险防控为首要目标,正确识别风险、管控风险;而系统性原则指基于安全系统工程,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系统化发展;全员参与原则指督促全体员工不断强化自身安全意识、明确自身职责与使命;持续整改原则指第一时间发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问题,旨在整体提高该机制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结语
  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深度融合,既有助于充分发挥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方面的功能,又能在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下保障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将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甚至实现零隐患。这就需要企业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动态性监测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情况,保障机制建设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企业的长效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献增. 明确隐患排查工作的重点[J]. 劳动保护. 2018(06)
  [2]张德彬. 如何有效推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J].  现代职业安全. 2020(06)
  [3] 本刊编辑部.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意义非凡[J].吉林劳动保护. 2016(02)
  [4]黄典剑.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探讨[J]. 中国安全生产. 2017(0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户的隐私安全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其中未成年人作为互联网的一大群体且由于该主体自身的特殊性,生理和心理上都未发展成熟,认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隐私泄露问题更容易为这一群体带来侵害。因此,研究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未成年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目前未成年人隐私保护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同时进行我国和域外的相关法条的对比比较,从不同角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航空制造行业以及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与进步,冲压模具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创新性的突破与进展。但是目前我国在冲压模具的设计以及制造上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与不足,例如在生产时间上周期过长,使用的寿命时间过短,精确度比较低等等。然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水平比较低,因此,展开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的数字化技术运用具备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冲压磨具
期刊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全球民航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必将深刻影响未来发展格局。面对疫情常态化的不利局面,航空公司必须从提升航空服务质量入手,切实拿出吸引旅客的具体措施手段,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一、强化创新服务的理念  (一)落实人性化航空服务理念  針对特殊旅客,对老人主动提供毛毯服务,并提供热水,对儿童主动告知洗手间位置、饮品种类属性等,以免过热过凉引起小朋友身体不适
期刊
摘要:当代社会因对无限度“自我实现”的鼓励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被诟病为“功绩社会”。涂尔干式的道德个体在主要特点上正与缺乏精神屏障而陷入自我榨取的功绩个体相对立:前者包括纪律精神,对个人欲望的节制和限度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对涂尔干式道德个体两种生成模式的分析为理解和应对当代功绩社会困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与真正他者的联系对健全的道德特质的生成具有关键意义,在今天同质化严重的社会场景中重新寻求与真正
期刊
摘要:目前,关于非破产情形中是否适用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问题,学界存在各种争议,司法审判实务中也观点不一。故本文对非破产情形中股东出资是否加速到期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学界现有的三种观点以及司法实践中支持加速到期与不支持加速到期的理由。同时,笔者思考了非破产情形中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制度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论证非破产情形中股东出资加速到期适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认缴制 加速到期 出资责任 债权人利益  一
期刊
摘要:黄梅戏是安徽省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深受人民群众热爱,是一张靓丽的安徽文化名片。如何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计划为契机,提高黄梅戏的国际知名度,提升安徽文化影响力,成为亟待研究的话题。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借助网络新媒体推广黄梅戏,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提供新路径的思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梅戏 传播策略  引言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
期刊
摘要:《斗牛》是管虎导演的经典作品之一。本文即主要从农民视角诠释底层人物的生存理念、空间设计表现出叙事风格与影像风格和人物与动物形象的隐喻与解构三个方面,来展开对电影《斗牛》的叙事学解读。  关键词:《斗牛》;叙事风格;隐喻与结构  2009年管虎导演的《斗牛》,采用的是中国类型片的形式、反类型的叙事,这种叙事内容与叙事形式本身存在的张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视觉享受。一个全新的解读角度,并在故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和5G数据时代的到来,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社交APP应运而生,这些APP满足了大部分正常人的社交需求。但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因为身患自闭症,无法像其他正常人一样与别人交流,他们的内心对于日常社交是十分恐惧的,因此,网络社交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最好的社交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自闭症,社交  一、本文研究的背景  根据国际统计比例,
期刊
摘要:仁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上一脉相承的范畴,对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谭嗣同的“仁学”作为其思想的核心,吸收了墨家、佛学以及西方思想的影响,有别于传统仁学。在传统仁学中将“仁”放置在伦理道德范畴,而在谭嗣同这里,“仁”被视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其内涵被扩大。“平等”是“通”到达“仁”的显像,被视为“仁学”最为重要的境界。  关键词:仁学;通;平等;传统仁学  一、谭嗣同“仁学”思想产生的时代
期刊
摘要:汽车生产是我国重要产业,其中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尤为重要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汽车冲压工艺实施,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设计,而且难以实现信息化发展。而冲压工艺则可改善上述情况,此技术主要是在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中运用以模板为基础的设计方法,此技术应用对汽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对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