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觉醒来,怀孕三十五周的准妈妈小美,竟然发现自己“尿床”了!身下湿辘辘的一大片,而且感觉体内温暖的液体还在缓缓地往外流。小美吓坏了,赶紧让老公开车送自己到医院检查,诊断为胎膜早破,需要住院治疗。
胎膜是包裹胎儿,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保护、营养、呼吸、排泄作用的胚胎辅助结构。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羊水从阴道流出,俗称“破水”,如果处理不及时,往往会给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后果。在产科临床上,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可发生在妊娠各期,大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其中发生于妊娠满28周,不足37足周的胎膜早破,称为早产胎膜早破;发生于妊娠满37足周之后的胎膜早破,称为足月胎膜早破。
早产胎膜早破可能引起早产。国外把早产划为24孕周以后,而国内划为28孕周以后。胎膜破裂孕周越早,胎儿预后越差,在28孕周前分娩的早产儿存活率极低。足月胎膜早破引起的早产,如果没有胎儿窘迫和宫内感染等异常,可以继续保胎。羊水的主要成分是胎儿的尿液,胎儿状况良好时,可产生尿液给予补充。晚期的胎膜早破,胎儿已足月,可进入临产或给予引产,一般不影响产程进展。
部分胎膜早破是因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或局部感染引起的,必要时需手术分娩。
胎膜早破危害多
危害一:宫内感染胎膜早破距分娩的时间越长,宫内感染的几率越高,一旦感染,早产不可避免,同时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感染,产褥期感染几率也会增大。
危害二:胎儿窘迫破水后,羊水大量减少,缓冲作用减弱,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脐带受压或宫内感染等因素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需加强监护。
危害三:脐带脱垂胎位不正、骨盆狭窄、先露不能与骨盆衔接等异常症状,可增大脐带脱垂危险,胎儿易发生急性宫内缺氧(宫内窘迫),甚至死亡。因此,一旦胎膜破裂,孕妇需要平卧,预防脐带脱垂。
有的放矢早预防
胎膜早破的病因,主要为胎膜病变、感染(如细菌、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羊膜腔压力升高(如羊水过多、双胞胎、持续咳嗽或外力撞击)、羊膜腔内压力不均(如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宫颈内口松弛)、创伤(如妊娠后期性交、妊娠期行羊膜腔穿刺术和外倒转术)、某些微量元素或营养物质缺乏(如铜缺乏)、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70%以上的早产胎膜早破与感染相关,且患者再次妊娠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可达16%~32%。而足月胎膜早破一般与感染无关。
预防胎膜早破,需重视孕期卫生及产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加强孕期保健,避免负重和外伤;妊娠后期禁止性交;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16周前后进行宫颈环扎术;一旦发现胎位异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纠正并提高警惕;等。
重视阴道流液及时准确应对
胎膜早破一般无阴道出血、腹部胀痛(早期)等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流液。孕妇常常在一觉醒来后发现羊水湿透床单,也有孕妇在站力、行走或静坐时突感一股暖流涌出,这时孕妇应保持平卧位,急送就诊并住院监护治疗。
但大部分胎膜早破仅有少量、间断阴道流液,常被孕妈妈们误以为是体内分泌物增多而忽视。在此请大家重视,及时就诊。
胎膜是包裹胎儿,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保护、营养、呼吸、排泄作用的胚胎辅助结构。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羊水从阴道流出,俗称“破水”,如果处理不及时,往往会给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后果。在产科临床上,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可发生在妊娠各期,大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其中发生于妊娠满28周,不足37足周的胎膜早破,称为早产胎膜早破;发生于妊娠满37足周之后的胎膜早破,称为足月胎膜早破。
早产胎膜早破可能引起早产。国外把早产划为24孕周以后,而国内划为28孕周以后。胎膜破裂孕周越早,胎儿预后越差,在28孕周前分娩的早产儿存活率极低。足月胎膜早破引起的早产,如果没有胎儿窘迫和宫内感染等异常,可以继续保胎。羊水的主要成分是胎儿的尿液,胎儿状况良好时,可产生尿液给予补充。晚期的胎膜早破,胎儿已足月,可进入临产或给予引产,一般不影响产程进展。
部分胎膜早破是因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或局部感染引起的,必要时需手术分娩。
胎膜早破危害多
危害一:宫内感染胎膜早破距分娩的时间越长,宫内感染的几率越高,一旦感染,早产不可避免,同时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感染,产褥期感染几率也会增大。
危害二:胎儿窘迫破水后,羊水大量减少,缓冲作用减弱,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脐带受压或宫内感染等因素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需加强监护。
危害三:脐带脱垂胎位不正、骨盆狭窄、先露不能与骨盆衔接等异常症状,可增大脐带脱垂危险,胎儿易发生急性宫内缺氧(宫内窘迫),甚至死亡。因此,一旦胎膜破裂,孕妇需要平卧,预防脐带脱垂。
有的放矢早预防
胎膜早破的病因,主要为胎膜病变、感染(如细菌、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羊膜腔压力升高(如羊水过多、双胞胎、持续咳嗽或外力撞击)、羊膜腔内压力不均(如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宫颈内口松弛)、创伤(如妊娠后期性交、妊娠期行羊膜腔穿刺术和外倒转术)、某些微量元素或营养物质缺乏(如铜缺乏)、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70%以上的早产胎膜早破与感染相关,且患者再次妊娠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可达16%~32%。而足月胎膜早破一般与感染无关。
预防胎膜早破,需重视孕期卫生及产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加强孕期保健,避免负重和外伤;妊娠后期禁止性交;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16周前后进行宫颈环扎术;一旦发现胎位异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纠正并提高警惕;等。
重视阴道流液及时准确应对
胎膜早破一般无阴道出血、腹部胀痛(早期)等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流液。孕妇常常在一觉醒来后发现羊水湿透床单,也有孕妇在站力、行走或静坐时突感一股暖流涌出,这时孕妇应保持平卧位,急送就诊并住院监护治疗。
但大部分胎膜早破仅有少量、间断阴道流液,常被孕妈妈们误以为是体内分泌物增多而忽视。在此请大家重视,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