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篮球运动对场地、道具的要求也在逐步降低。篮球运动因具有综合性、技巧性、娱乐性及对抗性等诸多特点,成功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如今,篮球运动已逐渐被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随着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体育课和篮球课教学也开始面临一些新的要求。本文从小学篮球运动教学出发,针对小学体育篮球运动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几种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运动;教学活动;篮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24X(2021)24-0086-02
引 言
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都会对他们的未来成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素质教育教学理念逐步深入的背景下,体育课程开始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篮球运动无疑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还能让他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1]。因此,篮球教学也逐渐成为我国小学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一、篮球运动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从实质上说,篮球运动其实也是一项技能。而作为一项技能,其又必然与运动技能和其他智力技能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于小学生而言,若是经常进行篮球运动,那么随着他们动作战术的不断强化、动作熟练程度的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也会更加敏捷。特别是在篮球比赛中,更是需要他们在注意力集中、转移及分配等各个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而这也将有助于学生整体智力的健康发展[2]。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篮球运动具有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并且所伴随的各种生理负荷也比较强。篮球比赛通常都会要求运动员克服自己内心的各种障碍,以坚定的战斗意志和顽强的奋斗毅力不断去克服在篮球运动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在小学体育中引入篮球运动,对培养学生坚定的运动目的性、勇敢的自制力等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同时,这对加快形成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等,也有一定的好处。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篮球运动是一项常见的集体体育运动。在篮球比赛中,要想取得胜利,篮球队员们必须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只有每个人心中都有集体意识,集体才能够为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充分发挥创造更多机会。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集体团结协作的学习环境中,不论是小组,还是班级,都应重视团队精神。而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则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并处理自己与劳动集体、自由与劳动纪律及个性与集体共性的关系,这样不仅能有效增强他们的纪律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4]。并且,篮球运动是一种大众化的体育运动、全身性的体育运动、集体性的体育运动,所以对于那些正处于身心高速生长发育的小学生来说,其不仅可以强壮他们的体魄,还可以加强他们的日常人际交往,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交际综合能力,培养其开朗、乐观的性格。
二、当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场地设施方面存在缺陷
绝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篮球场,篮球场已经成为所有学校必备的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的场地。在某些篮球资源十分充足的学校,因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可以用于购买很多新型的篮球器材,从而保障学校篮球教学的规范开展。但是,在某些学校中,也可能会因为篮球教学经费的严重缺乏,只能购置简单的器材,不仅无法及时更换新的篮球器材,还无法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球,几十名学生共用几个篮球的现象更是常见。另外,有些学校的篮球场地的整体设计布局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身高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全校学生只能共用同等高度的篮球架。在这样的情况下,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在身高、力量等各个方面存在不足,练习投篮时连篮筐都碰不到,只能练习一些基本的、枯燥的运球技术。这样不仅影响低年级学生篮球技术的提升,还会影响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缺陷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且活泼好动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性。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好奇心较强,对身边的新奇事物总是充满探寻的欲望。体育课基本上是在室外开展,室外的活动场地比室内更为宽阔,不可控因素非常多,所以也可能存在更多分散学生体育学习注意力的不可控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若是仍沿用较为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有些学校对小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也经常出现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情况,导致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从而直接影响实际的体育教学效果。
(三)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缺陷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某些小学里,篮球教学只是体育教学的一小部分,一位体育教师不仅要开展篮球教学工作,还要开展田径、体操和足球等多项教学活动,再加上学校并没有聘请专业的篮球教师,导致小学篮球教学工作不够专业。
三、改善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投资力度
当前,依旧有部分小学在篮球场地和器材配置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篮球练习中,对篮球运动缺乏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必须加大投资力度,重视篮球设施的建设,为篮球教学及课后学生参加篮球活动提供足够的场地和器材支持。同时,学校体育教师也应积极研究学校篮球场地、设施及学生情况,向学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怎样规划场地,如何有效利用学校的土地,以及更换老旧器材,引入新型篮球器材等。另外,学校还应为低年级的学生配备小篮球架,以此来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5]。 (二)创新教学方式
对于任何课程的教学来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都比一直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自身的讲解,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篮球教学中采用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如游戏、竞赛等,以此使学生体会到篮球的魅力,并积极进行学习。同时,这也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并及时纠正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三)完善体育教师队伍
当前,许多小学篮球教学都是由体育教师来教授的,但是大多数体育教师并不是篮球专业毕业的。他们虽然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而且也具备一定的篮球技能,但是对篮球的深入认识和具有的篮球方面的先进技术远远比不上篮球专业教师。加之他们还会承担其他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所以在篮球教学方面也不会全身心投入,从而导致小学篮球教学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优化,努力建设一支专业能力更强的篮球教师队伍。例如,学校可以加强对现有体育教师的篮球专业技能教学的培训,提升他们在篮球理论方面的知识水平及相应的教学能力。另外,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外聘专业的篮球教师来负责学校的篮球教学工作也是可以考虑的。
(四)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对于任何课程而言,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都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而在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还可以培養他们对篮球的兴趣。小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需要考虑到这一问题。另外,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骨骼还比较脆弱,还不能进行一些高强度的练习活动。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也要考虑到这些问题,不能过于强调篮球运动的竞技性,而是应在竞技的原则下,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增强篮球运动的娱乐性。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篮球运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丰富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是,小学篮球教学效果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过程。学校必须为篮球教学的开展提供足够的场地、器材设施,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吴丽群.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3):120-122.
徐孝龙.浅谈快乐体育理念中的小学篮球教学[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3):42-43.
刘超.体育核心素养下篮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8(04):80-81.
邱少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生篮球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9):1+5.
安源.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6(09):81-83.
作者简介:李正林(1988.5—),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篮球基础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运动;教学活动;篮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24X(2021)24-0086-02
引 言
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都会对他们的未来成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素质教育教学理念逐步深入的背景下,体育课程开始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篮球运动无疑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还能让他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1]。因此,篮球教学也逐渐成为我国小学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一、篮球运动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从实质上说,篮球运动其实也是一项技能。而作为一项技能,其又必然与运动技能和其他智力技能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于小学生而言,若是经常进行篮球运动,那么随着他们动作战术的不断强化、动作熟练程度的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也会更加敏捷。特别是在篮球比赛中,更是需要他们在注意力集中、转移及分配等各个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而这也将有助于学生整体智力的健康发展[2]。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篮球运动具有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并且所伴随的各种生理负荷也比较强。篮球比赛通常都会要求运动员克服自己内心的各种障碍,以坚定的战斗意志和顽强的奋斗毅力不断去克服在篮球运动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在小学体育中引入篮球运动,对培养学生坚定的运动目的性、勇敢的自制力等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同时,这对加快形成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等,也有一定的好处。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篮球运动是一项常见的集体体育运动。在篮球比赛中,要想取得胜利,篮球队员们必须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只有每个人心中都有集体意识,集体才能够为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充分发挥创造更多机会。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集体团结协作的学习环境中,不论是小组,还是班级,都应重视团队精神。而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则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并处理自己与劳动集体、自由与劳动纪律及个性与集体共性的关系,这样不仅能有效增强他们的纪律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4]。并且,篮球运动是一种大众化的体育运动、全身性的体育运动、集体性的体育运动,所以对于那些正处于身心高速生长发育的小学生来说,其不仅可以强壮他们的体魄,还可以加强他们的日常人际交往,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交际综合能力,培养其开朗、乐观的性格。
二、当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场地设施方面存在缺陷
绝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篮球场,篮球场已经成为所有学校必备的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的场地。在某些篮球资源十分充足的学校,因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可以用于购买很多新型的篮球器材,从而保障学校篮球教学的规范开展。但是,在某些学校中,也可能会因为篮球教学经费的严重缺乏,只能购置简单的器材,不仅无法及时更换新的篮球器材,还无法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球,几十名学生共用几个篮球的现象更是常见。另外,有些学校的篮球场地的整体设计布局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身高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全校学生只能共用同等高度的篮球架。在这样的情况下,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在身高、力量等各个方面存在不足,练习投篮时连篮筐都碰不到,只能练习一些基本的、枯燥的运球技术。这样不仅影响低年级学生篮球技术的提升,还会影响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缺陷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且活泼好动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性。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好奇心较强,对身边的新奇事物总是充满探寻的欲望。体育课基本上是在室外开展,室外的活动场地比室内更为宽阔,不可控因素非常多,所以也可能存在更多分散学生体育学习注意力的不可控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若是仍沿用较为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有些学校对小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也经常出现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情况,导致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从而直接影响实际的体育教学效果。
(三)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缺陷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某些小学里,篮球教学只是体育教学的一小部分,一位体育教师不仅要开展篮球教学工作,还要开展田径、体操和足球等多项教学活动,再加上学校并没有聘请专业的篮球教师,导致小学篮球教学工作不够专业。
三、改善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投资力度
当前,依旧有部分小学在篮球场地和器材配置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篮球练习中,对篮球运动缺乏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必须加大投资力度,重视篮球设施的建设,为篮球教学及课后学生参加篮球活动提供足够的场地和器材支持。同时,学校体育教师也应积极研究学校篮球场地、设施及学生情况,向学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怎样规划场地,如何有效利用学校的土地,以及更换老旧器材,引入新型篮球器材等。另外,学校还应为低年级的学生配备小篮球架,以此来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5]。 (二)创新教学方式
对于任何课程的教学来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都比一直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自身的讲解,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篮球教学中采用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如游戏、竞赛等,以此使学生体会到篮球的魅力,并积极进行学习。同时,这也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并及时纠正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三)完善体育教师队伍
当前,许多小学篮球教学都是由体育教师来教授的,但是大多数体育教师并不是篮球专业毕业的。他们虽然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而且也具备一定的篮球技能,但是对篮球的深入认识和具有的篮球方面的先进技术远远比不上篮球专业教师。加之他们还会承担其他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所以在篮球教学方面也不会全身心投入,从而导致小学篮球教学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优化,努力建设一支专业能力更强的篮球教师队伍。例如,学校可以加强对现有体育教师的篮球专业技能教学的培训,提升他们在篮球理论方面的知识水平及相应的教学能力。另外,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外聘专业的篮球教师来负责学校的篮球教学工作也是可以考虑的。
(四)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对于任何课程而言,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都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而在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还可以培養他们对篮球的兴趣。小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需要考虑到这一问题。另外,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骨骼还比较脆弱,还不能进行一些高强度的练习活动。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也要考虑到这些问题,不能过于强调篮球运动的竞技性,而是应在竞技的原则下,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增强篮球运动的娱乐性。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篮球运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丰富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是,小学篮球教学效果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过程。学校必须为篮球教学的开展提供足够的场地、器材设施,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吴丽群.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3):120-122.
徐孝龙.浅谈快乐体育理念中的小学篮球教学[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3):42-43.
刘超.体育核心素养下篮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8(04):80-81.
邱少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生篮球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9):1+5.
安源.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6(09):81-83.
作者简介:李正林(1988.5—),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篮球基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