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第一天,美国的《新闻周刊》、英国的《独立报》、日本的《读卖新闻》等世界各大主流媒体,都将中国作为新年特刊的关键词:在世界的东方,一个大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在新年钟声刚刚响起的时候,世人便又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马不停蹄的脚步,中国又将惊喜传递给了全世界。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将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而且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泱泱大国,十几亿中国人每天不知道要用掉多少塑料袋?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是出现了问题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将一些问题斩断于萌芽状态。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并不容易,更何况要改变一个国家所有人的习惯。国务院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这一命令极具前瞻性。
中国对环保的空前重视
十七大会议明确地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写进了报告当中。
中国对环保的重视程度空前,而将于今年施行的“限塑令”与之相得益彰。
据去年年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首部《超市节能问题报告》显示,在我国快速消费品零售全行业每年消耗的塑料袋数量约为500亿个。一家营业面积在8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综合超市,年消耗的包装袋成本高达40万元,全国超市行业仅包装袋一项的年消耗额就高达50亿元,这还不包括用作其他用途的塑料袋。
看到这个数字,消费者往往是一副吃惊的表情,但这恰恰发生在每个消费者的每一天。“节能减排”,虽然国家在大力倡导、民众也自觉给予了配合,可是有多少人真正在意过每日提在手中的袋子?
其实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在民间也有人发起过这一倡议。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曾有一些超市推出过塑料袋收费的办法,可最后都因招致消费者的不满,而不得不被迫取消。
可见,这是整个群体多年来形成的消费习惯,若想改变这一固有的消费习惯,一定的强制力则必不可少,正如我们今天看到的“限塑令”。据估算,实施塑料袋收费以后,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望减少2/3,这也就意味着新政每天将给国家减少1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经济因素除外,最为显著的效果莫过于对环境的影响,而其造成的危害也远不止白色污染这么简单。
目前,市场上的塑料袋一般以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如果用填埋的方式,需要200年以上才会腐烂,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易渗入地下,危及周围环境;如果用焚烧的方式,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有害烟尘,便无可避免地造成大气污染。
“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都是大问题。”人们不禁想起了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更何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1/5的人口。“限塑令”正是力求从个人的小处着手,减少使用量,从而可以扭转全局——这也将是践行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最有力的举措。
同时,我们欣慰地看到,小小的塑料袋也拉开了全民改变“消费模式”的序幕。从习惯塑料袋到适应重复、循环利用环保工具,“限塑令”正使人们向文明、生态化的生活方式转变,继而引导全国的生产方式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的转变。每一天,消费者都能切身感受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发生的变化。
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在祖国最北端的黑龙江,6月1日前,各大超市、卖场为消费者免费提供的塑料袋上,须加印(贴)QS(QualitySafety,质量安全)标志;在祖国最南端的海南,传统的菜篮子销售旺盛;在首都北京,白领们利用周末的时间走上街头向市民发放耐用的布袋。……
全民环保、新的消费运动,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风靡。中国,13亿民众勇敢地对“塑料袋”集体说不!
从环保看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中国踏出了环保的这一步,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响应,更在国际舆论中激起了万层波澜,似乎中国在环保领域因“限塑令”而突然间具有了世界影响力。
联合国环境署便极力赞赏这一举措,其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就此向外界如此公开表示道:“这是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决定,突显出治理塑料袋污染的国际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治理塑料袋污染的决定对亚洲乃至全球都可能产生影响。”
阿希姆•施泰纳此番言论并非没有事实依据。在我国政府宣布实施“限塑令”后的第三天,澳大利亚新任环境部长彼得•加瑞特便宣布,澳大利亚也将禁止在超市使用塑料袋;紧接着,1月18日,罗马尼亚环境部长阿蒂拉•科罗迪表示,接下来他将以立法的形式致力于推广环保包装;而法国也随即宣布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在中国之后,众多国家均将“限塑”提上日程,足可见中国作为一个日渐崛起的大国的非凡影响力。在这个进程中,中国从一个环保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的舆论领袖,世界见证着中国崛起中发出的声音,中国正以切实的行动引导着世界的潮流。
“DigitalJournal”
杂志网站就这样评论道:“中国这个正在成长中的超级大国在这个有争议问题上向前迈出了自己的步伐。中国禁止塑料袋、鼓励使用布袋的举动让整个世界为之惊讶。”《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对此更以“中国大胆的举动”为题,并在报道中援引一位受访者的话说,“我希望其他国家都能效仿。如果加拿大能鼓励每个人使用布袋,我想我们会有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走中国的路吧!”
“限塑令”让中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世界。
而这倒是让人联想起美国对于《京都议定书》的态度:“如果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不在节能减排上做出努力,美国是不会先作出让步的。”虽然中国在最近20年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已经实现了能源消耗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对于美国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人们除了些许的无奈外,更多的是恐怕是失望吧!
于是人们禁不住思考:究竟何为大国?何又为大国影响力?
孔子曾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如果想得到赞美,他必然是有贡献的)。”或许正是这个道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不是一味地指责、苛求他人,而更需要以自身感染全球的脚步——这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姿态——中国目前的姿态。
不仅如此,在2008年,中国也必将吸引更多的目光;中国也必将在国际舞台上更具洒脱与魅力。正如美国《新闻周刊》海外版主编扎卡里亚所说的那样:“对美国人来说,2008年关乎选举;对世界而言,则关乎中国。当奥运会最终揭开它的帷幕,中国将步入国际舞台的中心。”这将是中国迎来的全球另一大盛事。目前,北京在市政、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北京在申奥报告中向世界承诺的7项绿化指标,更在去年下半年提前实现。
谈及一个大国的崛起,可能耀眼的经济数据更有说服力。而在今天环保与经济发展一同成为世界性难题时,或许从某些层面来看,环保比经济发展更具影响力。
在新年钟声刚刚响起的时候,世人便又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马不停蹄的脚步,中国又将惊喜传递给了全世界。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将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而且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泱泱大国,十几亿中国人每天不知道要用掉多少塑料袋?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是出现了问题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将一些问题斩断于萌芽状态。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并不容易,更何况要改变一个国家所有人的习惯。国务院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这一命令极具前瞻性。
中国对环保的空前重视
十七大会议明确地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写进了报告当中。
中国对环保的重视程度空前,而将于今年施行的“限塑令”与之相得益彰。
据去年年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首部《超市节能问题报告》显示,在我国快速消费品零售全行业每年消耗的塑料袋数量约为500亿个。一家营业面积在8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综合超市,年消耗的包装袋成本高达40万元,全国超市行业仅包装袋一项的年消耗额就高达50亿元,这还不包括用作其他用途的塑料袋。
看到这个数字,消费者往往是一副吃惊的表情,但这恰恰发生在每个消费者的每一天。“节能减排”,虽然国家在大力倡导、民众也自觉给予了配合,可是有多少人真正在意过每日提在手中的袋子?
其实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在民间也有人发起过这一倡议。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曾有一些超市推出过塑料袋收费的办法,可最后都因招致消费者的不满,而不得不被迫取消。
可见,这是整个群体多年来形成的消费习惯,若想改变这一固有的消费习惯,一定的强制力则必不可少,正如我们今天看到的“限塑令”。据估算,实施塑料袋收费以后,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望减少2/3,这也就意味着新政每天将给国家减少1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经济因素除外,最为显著的效果莫过于对环境的影响,而其造成的危害也远不止白色污染这么简单。
目前,市场上的塑料袋一般以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如果用填埋的方式,需要200年以上才会腐烂,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易渗入地下,危及周围环境;如果用焚烧的方式,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有害烟尘,便无可避免地造成大气污染。
“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都是大问题。”人们不禁想起了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更何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1/5的人口。“限塑令”正是力求从个人的小处着手,减少使用量,从而可以扭转全局——这也将是践行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最有力的举措。
同时,我们欣慰地看到,小小的塑料袋也拉开了全民改变“消费模式”的序幕。从习惯塑料袋到适应重复、循环利用环保工具,“限塑令”正使人们向文明、生态化的生活方式转变,继而引导全国的生产方式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的转变。每一天,消费者都能切身感受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发生的变化。
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在祖国最北端的黑龙江,6月1日前,各大超市、卖场为消费者免费提供的塑料袋上,须加印(贴)QS(QualitySafety,质量安全)标志;在祖国最南端的海南,传统的菜篮子销售旺盛;在首都北京,白领们利用周末的时间走上街头向市民发放耐用的布袋。……
全民环保、新的消费运动,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风靡。中国,13亿民众勇敢地对“塑料袋”集体说不!
从环保看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中国踏出了环保的这一步,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响应,更在国际舆论中激起了万层波澜,似乎中国在环保领域因“限塑令”而突然间具有了世界影响力。
联合国环境署便极力赞赏这一举措,其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就此向外界如此公开表示道:“这是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决定,突显出治理塑料袋污染的国际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治理塑料袋污染的决定对亚洲乃至全球都可能产生影响。”
阿希姆•施泰纳此番言论并非没有事实依据。在我国政府宣布实施“限塑令”后的第三天,澳大利亚新任环境部长彼得•加瑞特便宣布,澳大利亚也将禁止在超市使用塑料袋;紧接着,1月18日,罗马尼亚环境部长阿蒂拉•科罗迪表示,接下来他将以立法的形式致力于推广环保包装;而法国也随即宣布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在中国之后,众多国家均将“限塑”提上日程,足可见中国作为一个日渐崛起的大国的非凡影响力。在这个进程中,中国从一个环保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的舆论领袖,世界见证着中国崛起中发出的声音,中国正以切实的行动引导着世界的潮流。
“DigitalJournal”
杂志网站就这样评论道:“中国这个正在成长中的超级大国在这个有争议问题上向前迈出了自己的步伐。中国禁止塑料袋、鼓励使用布袋的举动让整个世界为之惊讶。”《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对此更以“中国大胆的举动”为题,并在报道中援引一位受访者的话说,“我希望其他国家都能效仿。如果加拿大能鼓励每个人使用布袋,我想我们会有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走中国的路吧!”
“限塑令”让中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世界。
而这倒是让人联想起美国对于《京都议定书》的态度:“如果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不在节能减排上做出努力,美国是不会先作出让步的。”虽然中国在最近20年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已经实现了能源消耗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对于美国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人们除了些许的无奈外,更多的是恐怕是失望吧!
于是人们禁不住思考:究竟何为大国?何又为大国影响力?
孔子曾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如果想得到赞美,他必然是有贡献的)。”或许正是这个道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不是一味地指责、苛求他人,而更需要以自身感染全球的脚步——这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姿态——中国目前的姿态。
不仅如此,在2008年,中国也必将吸引更多的目光;中国也必将在国际舞台上更具洒脱与魅力。正如美国《新闻周刊》海外版主编扎卡里亚所说的那样:“对美国人来说,2008年关乎选举;对世界而言,则关乎中国。当奥运会最终揭开它的帷幕,中国将步入国际舞台的中心。”这将是中国迎来的全球另一大盛事。目前,北京在市政、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北京在申奥报告中向世界承诺的7项绿化指标,更在去年下半年提前实现。
谈及一个大国的崛起,可能耀眼的经济数据更有说服力。而在今天环保与经济发展一同成为世界性难题时,或许从某些层面来看,环保比经济发展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