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国家的宏观调控
经济常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而且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才能克服市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政治常识:经济职能是我国对内职能的主要内容之一,即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经济常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政治常识: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既是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原则,又是正确认识公民与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还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常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的完成和主要矛盾的解决共同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哲学常识:①辩证法: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解决决定了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认识论: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政治常识:①经济职能是我国最主要的对内职能,即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发展经济和科技是世界各国最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经济常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财、物,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
哲学常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因此要重视内因的作用。我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政治常识: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5.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经济常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哲学常识: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是一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同时提倡艰苦奋斗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6.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
哲学常识: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它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进而发展。但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一致的情形也会经常发生。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调节作用。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政治常识: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是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为公民着想,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也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在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7.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哲学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政治常识:①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②国家:坚持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之一。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8.坚持对外开放
经济常识: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这就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哲学常识:①辩证法: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必要条件,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②认识论:实践具有社会性。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越来越表现在国际关系上,国际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对外开放,就是基于现代生产实践的社会性。
政治常识:国家的主权属性决定国家具有对外交往的职能。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实行对外开放是履行国家对外职能的需要。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经济常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而且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才能克服市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政治常识:经济职能是我国对内职能的主要内容之一,即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经济常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政治常识: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既是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原则,又是正确认识公民与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还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常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的完成和主要矛盾的解决共同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哲学常识:①辩证法: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解决决定了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认识论: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政治常识:①经济职能是我国最主要的对内职能,即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发展经济和科技是世界各国最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经济常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财、物,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
哲学常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因此要重视内因的作用。我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政治常识: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5.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经济常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哲学常识: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是一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同时提倡艰苦奋斗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6.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
哲学常识: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它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进而发展。但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一致的情形也会经常发生。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调节作用。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政治常识: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是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为公民着想,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也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在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7.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哲学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政治常识:①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②国家:坚持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之一。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8.坚持对外开放
经济常识: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这就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哲学常识:①辩证法: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必要条件,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②认识论:实践具有社会性。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越来越表现在国际关系上,国际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对外开放,就是基于现代生产实践的社会性。
政治常识:国家的主权属性决定国家具有对外交往的职能。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实行对外开放是履行国家对外职能的需要。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