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莱坞恐怖类型片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于某些恐怖核心元素进行了保留、复制、发展和创新。这些核心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好莱坞恐怖类型片的发展趋势和创作规律。因此本文从好莱坞恐怖片的发展分期、勃兴原因以及封闭性空间和类型化人物塑造等方面来探讨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核心元素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詞】:好莱坞;恐怖类型片;核心元素;封闭性空间
一、好莱坞恐怖片的发展分期
好莱坞恐怖片和好莱坞绝大部分类型电影一样,也被划分为两大发展区间,即1931—1960年经典好莱坞时期和新好莱坞时期。将其进一步细化可分为初创期(20世纪30年代以前);类型形成期(20世纪30—40年代);转型分化期(20世纪50—80年代);类型融合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四个阶段。
初创期,处于默片草创时期的好莱坞恐怖片深受当时舞台剧和魔术等艺术范式的影响,重视舞台布景和演员化妆,影片内容也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其代表作品有《科学怪人》、《吸血鬼》、《剧院魅影》等。
类型形成期,随着声音作为一种重要创作元素的加入以及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好莱坞迎来了第一次飞速发展。这一时期的好莱坞恐怖电影深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电影创作者利用夸张的布景、反常的色彩、不规则的构图、失去方向感的对角线以及强烈的明暗对比为观众打造出一个恐怖阴森的噩梦之国。电影中的恐怖形象也由早期的吸血鬼和科学怪人拓展为幽灵、僵尸、人形动物、异域魔怪等各种类型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恐怖家族。其代表作有勃朗宁导演的《德拉库拉》和詹姆斯·惠尔导演的《弗兰肯斯坦》,它们的成功也宣告了好莱坞恐怖电影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而最终确立。
转型分化期,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随着派拉蒙判决宣告了好莱坞大制片厂生产体制的解体,电视对于电影日益激烈的冲击和竞争以及观众对类型化模式的逐渐厌倦,好莱坞也不得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这一时期是好莱坞恐怖类型片的转型分化期,其类型特征持续弱化,题材逐步扩大,个人化风格日益凸显。影片《精神病患者》是这一时期好莱坞恐怖类型片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自此,好莱坞恐怖类型片的表现对象转为对“人”以及人类内心异变给社会所带来危害的描写。这也开创了所谓“心理恐怖片”的先河。
类型融合期,九十年代之后随着技术和艺术手段日渐成熟,好莱坞恐怖类型片的题材更加广泛,类型日趋多样,导演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了淋漓极致的表现。特别是对于恐怖核心元素运用方面,推陈出新使人惊艳。
二、好莱坞恐怖类型片勃兴的原因
恐惧作为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一种普遍情绪也是没有国界的。人们虽然对引起内心恐惧的事物和因素有着千差万别的界定,但是恐惧作为一种人类所共有的普遍情绪早已刻在人类整体族群的骨髓中了。恐怖片具有超越国别、民族和文化的心理共识,这也为好莱坞恐怖类型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勃兴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心理认同和受众基础。
好莱坞恐怖类型片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各种矛盾和问题开始出现并不断堆积,它们带来的压力让人感到焦虑。惊悚的剧情、诡异的悬念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恐惧都暗示着观众的内心感受和焦虑的根源。从恐怖片的观赏过程中受众可以排解内心的愤懑和焦虑,并反省电影中的恐怖和悲剧让其不再重现。
三、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核心元素的继承与创新
1、封闭性空间
在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封闭性空间常常作为一个核心元素,为导演讲述故事、塑造人物、设置情节、渲染气氛提供一个人为设定的独特平台和宏观环境。我认为封闭性空间可分为外部环境、心理世界和象征意义这三个层面。首先是与外部环境,例如影片《无名女尸》中只有一部老式电梯与外界相连的地下解剖室,《关灯之后》里一家人困守其中不得而出的阴暗大宅。正是这种封闭性空间营造了一种“场”和内在的戏剧张力。恐怖类型片中还常常会对这种封闭性空间进行极端化的改造和变形,使其原本逼仄的空间变得更加狭小和压迫。如《关灯之后》中的衣柜,影片中它不仅是异灵戴安娜的栖身之所也是主人公童年不可磨灭的阴影。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对于衣柜、浴室、地下室、床下等狭小空间的描写,因为这种对于狭小空间的生活化处理,因此片中的恐怖情节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联想和共鸣。
心理世界的隔绝。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心理世界的锁闭与隔绝恰恰撕裂了这些社会关系。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的主人公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执念和心理问题。比如《布莱尔女巫》中对姐姐亚瑟失踪耿耿于怀执意去调查的詹姆斯,《潜伏2》中为了驱除附身女儿的恶灵而承受巨大压力频临崩溃的母亲等。
象征意义。恐怖片存在外部环境和心理世界的封闭性空间,因此就有了某些与现实相对应的象征意义。比如《布莱尔女巫》中对于历史中集体暴力的暗示,《无名女尸》中对于现行科学与理性局限性的反映,《关灯之后》中对于传统家庭解体的担忧。因此我们可以说,好莱坞所制造的一系列人类影史上的恐怖梦魇,都可以看作是美国不同时期文化心理和社会危机的艺术性投射。
2、类型化人物塑造
类型片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拥有固定的类型人物。在好莱坞恐怖类型片长达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有一些典型人物形象作为核心创作元素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在当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经历着进一步的发展、变革与创新。
受虐的女性,女性仿佛天生就受到以恐怖灵异为题材的艺术形式的青睐。当她们在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现的时候,会引起观众更多的眼泪和同情。当她们以施暴者的形象出现的时候,观众又会不禁好奇是什么把原本温柔善良的女性变成了如此残暴的模样。比如《布莱尔女巫》中的女巫原本只是一个平凡善良的村妇,在村民的集体暴力中被折磨致死后化为怨灵诅咒小镇。《关灯之后》的戴安娜在生前也受尽世人的冷漠并最终惨死在极端的医疗手段之中。恐怖片中的女性形象以静制动,掌控着全篇情节发展、气氛营造、节奏起伏。
脆弱的儿童,儿童也是恐怖片中经常用到的一类人物形象。首先与女性相比他们更加柔弱、单纯和无助。其次,在各国的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中似乎都认为儿童因其单纯、洁净、涉世未深的特质可以看到成人无法察觉灵异世界。这就使恐怖类型片中儿童的人物形象具备了一种先天的优势,影片中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仿佛都具有了某种暗示的意味,使故事情节具有了内在的张力。孩童纯真善良的本质,在恐怖类型片所营造的紧张凶险的氛围之中更加令人爱怜和动容。
综上,好莱坞恐怖类型片的发展和勃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的是对于某些恐怖核心元素的变革与创新。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这些恐怖核心元素是连接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金钥匙,是好莱坞历代导演的智慧和心血结晶。
参考文献:
[1]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1986.12.22.
[2]李小刚.关于恐怖电影的衡量标准[J].世界电影.2003.5.4.
[3]石川、李志强.中外专家聚焦恐怖电影 探讨国产类型片发展前景[J].当代电影.2004.4.
[4](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34.
[5]黄德泉.论电影的叙事空间[M].电影艺术.2005.3.18.
[6]周登富.银幕世界的空间造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7.
[7]李志强.黑色“梦魇”的足迹——论好莱坞恐怖片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J].当代电影.2005.5.
[8](美)约瑟夫·M.·博格斯.看电影的艺术[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9.
[9]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M].中国社科院出版社.
【关键詞】:好莱坞;恐怖类型片;核心元素;封闭性空间
一、好莱坞恐怖片的发展分期
好莱坞恐怖片和好莱坞绝大部分类型电影一样,也被划分为两大发展区间,即1931—1960年经典好莱坞时期和新好莱坞时期。将其进一步细化可分为初创期(20世纪30年代以前);类型形成期(20世纪30—40年代);转型分化期(20世纪50—80年代);类型融合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四个阶段。
初创期,处于默片草创时期的好莱坞恐怖片深受当时舞台剧和魔术等艺术范式的影响,重视舞台布景和演员化妆,影片内容也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其代表作品有《科学怪人》、《吸血鬼》、《剧院魅影》等。
类型形成期,随着声音作为一种重要创作元素的加入以及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好莱坞迎来了第一次飞速发展。这一时期的好莱坞恐怖电影深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电影创作者利用夸张的布景、反常的色彩、不规则的构图、失去方向感的对角线以及强烈的明暗对比为观众打造出一个恐怖阴森的噩梦之国。电影中的恐怖形象也由早期的吸血鬼和科学怪人拓展为幽灵、僵尸、人形动物、异域魔怪等各种类型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恐怖家族。其代表作有勃朗宁导演的《德拉库拉》和詹姆斯·惠尔导演的《弗兰肯斯坦》,它们的成功也宣告了好莱坞恐怖电影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而最终确立。
转型分化期,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随着派拉蒙判决宣告了好莱坞大制片厂生产体制的解体,电视对于电影日益激烈的冲击和竞争以及观众对类型化模式的逐渐厌倦,好莱坞也不得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这一时期是好莱坞恐怖类型片的转型分化期,其类型特征持续弱化,题材逐步扩大,个人化风格日益凸显。影片《精神病患者》是这一时期好莱坞恐怖类型片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自此,好莱坞恐怖类型片的表现对象转为对“人”以及人类内心异变给社会所带来危害的描写。这也开创了所谓“心理恐怖片”的先河。
类型融合期,九十年代之后随着技术和艺术手段日渐成熟,好莱坞恐怖类型片的题材更加广泛,类型日趋多样,导演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了淋漓极致的表现。特别是对于恐怖核心元素运用方面,推陈出新使人惊艳。
二、好莱坞恐怖类型片勃兴的原因
恐惧作为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一种普遍情绪也是没有国界的。人们虽然对引起内心恐惧的事物和因素有着千差万别的界定,但是恐惧作为一种人类所共有的普遍情绪早已刻在人类整体族群的骨髓中了。恐怖片具有超越国别、民族和文化的心理共识,这也为好莱坞恐怖类型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勃兴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心理认同和受众基础。
好莱坞恐怖类型片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各种矛盾和问题开始出现并不断堆积,它们带来的压力让人感到焦虑。惊悚的剧情、诡异的悬念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恐惧都暗示着观众的内心感受和焦虑的根源。从恐怖片的观赏过程中受众可以排解内心的愤懑和焦虑,并反省电影中的恐怖和悲剧让其不再重现。
三、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核心元素的继承与创新
1、封闭性空间
在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封闭性空间常常作为一个核心元素,为导演讲述故事、塑造人物、设置情节、渲染气氛提供一个人为设定的独特平台和宏观环境。我认为封闭性空间可分为外部环境、心理世界和象征意义这三个层面。首先是与外部环境,例如影片《无名女尸》中只有一部老式电梯与外界相连的地下解剖室,《关灯之后》里一家人困守其中不得而出的阴暗大宅。正是这种封闭性空间营造了一种“场”和内在的戏剧张力。恐怖类型片中还常常会对这种封闭性空间进行极端化的改造和变形,使其原本逼仄的空间变得更加狭小和压迫。如《关灯之后》中的衣柜,影片中它不仅是异灵戴安娜的栖身之所也是主人公童年不可磨灭的阴影。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对于衣柜、浴室、地下室、床下等狭小空间的描写,因为这种对于狭小空间的生活化处理,因此片中的恐怖情节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联想和共鸣。
心理世界的隔绝。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心理世界的锁闭与隔绝恰恰撕裂了这些社会关系。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的主人公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执念和心理问题。比如《布莱尔女巫》中对姐姐亚瑟失踪耿耿于怀执意去调查的詹姆斯,《潜伏2》中为了驱除附身女儿的恶灵而承受巨大压力频临崩溃的母亲等。
象征意义。恐怖片存在外部环境和心理世界的封闭性空间,因此就有了某些与现实相对应的象征意义。比如《布莱尔女巫》中对于历史中集体暴力的暗示,《无名女尸》中对于现行科学与理性局限性的反映,《关灯之后》中对于传统家庭解体的担忧。因此我们可以说,好莱坞所制造的一系列人类影史上的恐怖梦魇,都可以看作是美国不同时期文化心理和社会危机的艺术性投射。
2、类型化人物塑造
类型片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拥有固定的类型人物。在好莱坞恐怖类型片长达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有一些典型人物形象作为核心创作元素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在当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经历着进一步的发展、变革与创新。
受虐的女性,女性仿佛天生就受到以恐怖灵异为题材的艺术形式的青睐。当她们在好莱坞恐怖类型片中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现的时候,会引起观众更多的眼泪和同情。当她们以施暴者的形象出现的时候,观众又会不禁好奇是什么把原本温柔善良的女性变成了如此残暴的模样。比如《布莱尔女巫》中的女巫原本只是一个平凡善良的村妇,在村民的集体暴力中被折磨致死后化为怨灵诅咒小镇。《关灯之后》的戴安娜在生前也受尽世人的冷漠并最终惨死在极端的医疗手段之中。恐怖片中的女性形象以静制动,掌控着全篇情节发展、气氛营造、节奏起伏。
脆弱的儿童,儿童也是恐怖片中经常用到的一类人物形象。首先与女性相比他们更加柔弱、单纯和无助。其次,在各国的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中似乎都认为儿童因其单纯、洁净、涉世未深的特质可以看到成人无法察觉灵异世界。这就使恐怖类型片中儿童的人物形象具备了一种先天的优势,影片中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仿佛都具有了某种暗示的意味,使故事情节具有了内在的张力。孩童纯真善良的本质,在恐怖类型片所营造的紧张凶险的氛围之中更加令人爱怜和动容。
综上,好莱坞恐怖类型片的发展和勃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的是对于某些恐怖核心元素的变革与创新。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这些恐怖核心元素是连接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金钥匙,是好莱坞历代导演的智慧和心血结晶。
参考文献:
[1]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1986.12.22.
[2]李小刚.关于恐怖电影的衡量标准[J].世界电影.2003.5.4.
[3]石川、李志强.中外专家聚焦恐怖电影 探讨国产类型片发展前景[J].当代电影.2004.4.
[4](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34.
[5]黄德泉.论电影的叙事空间[M].电影艺术.2005.3.18.
[6]周登富.银幕世界的空间造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7.
[7]李志强.黑色“梦魇”的足迹——论好莱坞恐怖片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J].当代电影.2005.5.
[8](美)约瑟夫·M.·博格斯.看电影的艺术[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9.
[9]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M].中国社科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