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嗟叹;歌咏;舞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163—01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在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强调人的情感是“有诸内必形诸外”。今天,我们不妨用“嗟叹”“ 咏歌”“ 舞蹈”来“言”,来学习发乎情感的语文。
一、诗言志,嗟叹之
语文课本里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言思、达意的真情表达。在心里是志,发出来成为优美的文。情感鼓荡在心中,就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如果言语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发出慨叹、惊呼,从而夸张、想象。
如,教学新人教版第三册《望庐山瀑布》时,李白的诗句向我们展现了一千多年前,庐山瀑布那壮观、雄阔、秀美的景象。当李白看到这天地之大美,人间之至境,无以言表,就呼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我和学生也同样被这壮阔的气势之美而震撼了,感动这美的磅礴、美的撼动、美的无以比拟的雄渾……所以我让学生听诗句想象后,自由读、对读、分组读、朗读、表演读……来嗟叹、惊呼、想象,赞美庐山瀑布的绝美胜景。
二、歌咏言,声依咏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最能调动人的情感、陶冶人的心灵、渲染学习气氛。教师在教学中把音乐与语言文字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从而创设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鼓动性的“情绪环境”,进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人教版《金色的鱼钩》一文时,当学生理解到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时,我播放了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嘹亮的歌声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跟着哼唱,而且声音愈加洪亮,使得学生对革命者前仆后继、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更加深刻地铭刻、感动、敬佩。
三、歌咏声,舞动容
咏歌之不足,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人的情感是“有诸内必形诸外”。心理学家曾分析研究过学生学习的规律:听过就忘了,看过就有印象了,做过就学会了。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必须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造“做”的机会。
如,在教学苏教版陆羽与《茶经》时,我选取了《茶经》中描述采茶、制茶的一段:“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让七个学生上台表演,台下学生给他们打节拍:××(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如此,反复两遍之后,学生对采茶、制茶的工艺过程深记于心,并通过这样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仿佛看到一千多年前采茶、制茶的劳动场面。既加深了学生对陆羽《茶经》文本内容的了解,也延续传承了我们千年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髓。
又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课,文章篇幅较长,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按教学要求,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要怎么运用一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雨来呢?课前,我布置了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的作业。学生热情高涨,认真地研读课文、改编剧本、制作道具……课堂上,通过各组生动形象的表演,雨来那机智勇敢、聪明爱国的形象跃然眼前。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特别兴奋,参与率为百分之百。学生既可以看到,又可以听到,且具有戏剧性。学生理解充分,记忆也深刻。
情境教学是以“情”为“经”,将传统教学所淡化的情感、意志、品质、兴趣、价值观等人的因素的重要方面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以“境”为“纬”,通过创设各种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环境,拉近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163—01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在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强调人的情感是“有诸内必形诸外”。今天,我们不妨用“嗟叹”“ 咏歌”“ 舞蹈”来“言”,来学习发乎情感的语文。
一、诗言志,嗟叹之
语文课本里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言思、达意的真情表达。在心里是志,发出来成为优美的文。情感鼓荡在心中,就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如果言语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发出慨叹、惊呼,从而夸张、想象。
如,教学新人教版第三册《望庐山瀑布》时,李白的诗句向我们展现了一千多年前,庐山瀑布那壮观、雄阔、秀美的景象。当李白看到这天地之大美,人间之至境,无以言表,就呼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我和学生也同样被这壮阔的气势之美而震撼了,感动这美的磅礴、美的撼动、美的无以比拟的雄渾……所以我让学生听诗句想象后,自由读、对读、分组读、朗读、表演读……来嗟叹、惊呼、想象,赞美庐山瀑布的绝美胜景。
二、歌咏言,声依咏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最能调动人的情感、陶冶人的心灵、渲染学习气氛。教师在教学中把音乐与语言文字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从而创设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鼓动性的“情绪环境”,进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人教版《金色的鱼钩》一文时,当学生理解到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时,我播放了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嘹亮的歌声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跟着哼唱,而且声音愈加洪亮,使得学生对革命者前仆后继、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更加深刻地铭刻、感动、敬佩。
三、歌咏声,舞动容
咏歌之不足,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人的情感是“有诸内必形诸外”。心理学家曾分析研究过学生学习的规律:听过就忘了,看过就有印象了,做过就学会了。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必须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造“做”的机会。
如,在教学苏教版陆羽与《茶经》时,我选取了《茶经》中描述采茶、制茶的一段:“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让七个学生上台表演,台下学生给他们打节拍:××(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如此,反复两遍之后,学生对采茶、制茶的工艺过程深记于心,并通过这样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仿佛看到一千多年前采茶、制茶的劳动场面。既加深了学生对陆羽《茶经》文本内容的了解,也延续传承了我们千年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髓。
又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课,文章篇幅较长,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按教学要求,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要怎么运用一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雨来呢?课前,我布置了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的作业。学生热情高涨,认真地研读课文、改编剧本、制作道具……课堂上,通过各组生动形象的表演,雨来那机智勇敢、聪明爱国的形象跃然眼前。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特别兴奋,参与率为百分之百。学生既可以看到,又可以听到,且具有戏剧性。学生理解充分,记忆也深刻。
情境教学是以“情”为“经”,将传统教学所淡化的情感、意志、品质、兴趣、价值观等人的因素的重要方面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以“境”为“纬”,通过创设各种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环境,拉近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