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出发,利用话语分析工具对丁仲礼在采访中建构的身份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丁仲礼同时构建了科学家、国家利益辩护者和国际公平维护者三重身份。文章旨在通过对丁仲礼多重身份的分析,为日后相关学者身份建构研究及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提示和启发。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学者身份;身份建构;丁仲礼
1 引言
目前国内提出了一系列诸如长江学者、“千人计划”、青年学者等学术性荣誉称号,以鼓励和嘉奖在学科内有一定建树、推进国家科研学术水平提高的优秀人才。然这些称号从评选、考核到职责,均主要围绕学术方面,对其在国家利益和国际公民意识的培养却不甚考量。另外,目前已有的一些关于学者身份的研究主要围绕:学者身份在海外的传播(张千 2019)、学者职业身份的建构和转型(徐昉 2017)和女性学者的身份建构(郭亚东2016)等,均未对学者的如上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和探讨。因此,本文将对丁仲礼的身份建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关于学者多重身份建构和改进目前人才培养状况的启示。
2 理论框架
2.1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一词最早由Harries在1952年提出。随着话语分析的不断发展和批评的转向,Fowler等人在1979年出版的《語言与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这一概念。Fairclough和Wodak为批评话语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们(1997)认为批评话语分析并非单纯分析语言,而是主要关注语言使用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权力关系是其关注核心,学者们分析说话者和受话者如何通过语言实现权力差异,并试图抵制以此带来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现象(黄国文、徐珺 2006)。
2.2 James Paul Gee话语构建任务及分析工具
James Paul Gee 强调话语的构建作用,即话语是在积极主动地构建社会主体、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而非只是单纯地传递意思或是被动的选择(张婷娟2017)。这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对话语的功能理解一致。James Paul Gee(2011)认为语言能够完成七项构建任务:重要性(Significance)、行为(Practices)、身份(Identities)、关系(Relationships)、权力(Politics)、关联(Connections)以及符合系统和知识(Sign System and Knowledge)。根据Tracy对身份的理解,在交际发生之前,交际者就已拥有较为稳定的身份特征,但同时身份也根据话语和交际场合而进行动态变化(2002: 17)。因此,为对不断变化的身份进行准确分析,本文将采用James在《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一书中提供的六个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即社会语言(Social Languages)、语篇(Discourses)、会话(Conversations)、互文(Intertextuality)、情境意义(Situated Meaning)和图示世界(Figured World)。
3 丁仲礼多重身份建构分析
丁仲礼在学术和政治上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较其他一般学者来说更具代表性。且其本身身份具有多重性,因此分析其身份建构更为必要。本文选取了2010年3月21日《面对面》节目中柴静采访IPCC大会中国代表团顾问科技顾问丁仲礼的部分为语料来源,对其多重身份建构进行分析。
3.1 科学家
节1:
“它不是实验室,是计算机。你怎么知道它可信不可信?”
“科学家有主流吗?科学是真理的判断。”
“为什么不能指责,科学就是可以批评,既然你承认你是科学,你就得能经受得住人家的批评。”
“我是地质学家。我研究几亿年以来的环境气候演化。……地球温度比现在高几十度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浓度现在高10倍的时候有的是。地球都是这么演化过来的,都好好的。……地球用不着你拯救。” (柴静 2010;余池明 2015)
(1)社会语言。社会语言可被定义为语言变体,即人们可通过不同的说话方式和不同的语言类型达到不同的目的。节1为丁仲礼向柴静解释“地球温度升高两度会带来危险”这一英国研究小组提出的论断中“两度”这一数据的来源以及其对这一论断的看法。可以看出,丁院士对数据的来源十分清晰,并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知识对其提出质疑,如是使用计算机模拟而不是实验室实验等。其次,丁院士批判性对待科学的态度,使其完成了科学家身份的建立。另外,丁院士质疑该论断的可信度显现了其对伪科学的批判、真理的追求,这种品质也帮助其建立科学家身份。
(2)图示世界。图示世界主要指从人类世界当中抽取出来的简化世界,具备人类世界常规或典型的情况。这些情况也以具体情境和人们的社会及文化群体的不同而改变。节2为丁院士针对柴静未来地球是否会更加糟糕问题做出的回答。可以看出,丁院士对地球未来的看法十分乐观,在他的图示世界当中解决全球变暖这一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地球本身,而是主要依靠人自身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丁院士的图示世界依旧围绕地质科学而展开。因此,丁院士的科学家身份构建也更加明晰。
3.2 国家利益辩护者
节2:
“你(发达国家)定指标就是你要切一块更大的蛋糕。那我可以这样定指标行不行:我以后的人均排放跟你一样多。这我不过分吧。我历史上比你少排很多吧?……或者中国说得更白,我从1990年2050年,我的排放只需要你的人均排放的80%。那行不行?”
“好的那么我就问你了,中国人是不是人?这就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了。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 “你(发达国家)是给你分配得大,给我们(中国)分配得小。是不是?那我说,我们如果是一样的行不行?”(柴静 2010;余池明 2015)
(3)会话。James提出的“会话”与平常义不同,它主要指的是社会或固定社会群体内,对某些热门话题大部人一致的看法或争论,也包括立场等。整期节目围绕着未来全球变暖展开,在后半部分采访丁院士时的主题或热门话题则为二氧化碳排放权。仅在这一小节中,丁院士提出了七个反问句,对IPCC提供的方案表示强烈的质疑和不满,同时对中国合理的利益要求权力据理力争。毫无疑问,丁院士所站的立场为中方,并通过话语完成了其国家利益辩护者的身份建构。
(4)情境意义。情境意义即在不同语境下词汇或表达的具体意义。说话人和作者都希望听话人和读者能够根据语境和内容获得准确意义。这里丁院士用了蛋糕一词,很明显并非真实真实意义上的蛋糕,或者常说的经济蛋糕。这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权。而根据丁院士的解读,二氧化碳排放权也就是未来国家的发展权,代表着每位国民未来能够获得的工资、福利等,因此必得据理力争。丁院士对此的据理力争,并非为了自身,而是为了整个国家和国民,体现了其国家利益辩护者的身份建构。
3.3国际公平的维护者
节3:
“根據G8的方案,27个发达国家取走的是44%,他们11亿人口;余下的55亿(人),分56%的蛋糕。你要问问默克尔本人,这个方案公平不公平?要问问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本人,这个方案公平不公平?”
“我对公平的理解:我把排放权视为发展权,视为基本人权。所以我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间。”
“我没有否定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保障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落实,这难道不是人类的利益吗?这是国家利益吗?这是个人利益吗?我从来没有这么想。”(柴静 2010;余池明 2015)
(5)社会语言。在本节中,丁仲礼的语言并非只围绕中国而展开,否认了“只关注中国利益”这一说法,而是更多关注国际事务及利益,如: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和排放空间、讨论人类的共同利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等。通过从中国的话语体系向国际话语体系的转换,丁仲礼的身份也完成了中国公民向国际公民的转变,成为了国际公平的维护者。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丁仲礼建立了科学家、国家利益辩护者和国际公平的维护者三重身份,体现了其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作为中国公民对国家利益的捍卫及国际公民对公平的守护。
正如文章开头我们指出,目前国内并未将学者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公平视野提至与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过分关注学术也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后果,如学术抄袭、人才流失、为评职称而失去扎根学术的耐心等。为此,若能从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培养理念上发生根本的转变,使学者都能建立多重身份,在关注学术问题的同时更加具备民族意识和世界眼光,上述问题也许会不再那么棘手。然从观念的转变到行动的落实通常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希望这些问题的解决能更快一些,多一些诸如丁仲礼院士这般具有学术能力,也具有国家意识和国际意识的真正学者。
参考文献
[1] Cook, G. (1998/2001). Discourse Analysis [A]. In Johnson & Johnson (eds.) 99-101.
[2] Fairclough, N. & Wodak, R.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 In van Dijk, T. A. (eds)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Discourse Studies Volume 2-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C]. London: Sage, 258-84.
[3] Fowler, R., Hodge, R., Kress, G. & Trew, T. (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4] Gee, J. P. (2011).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M]. New York: Routledge.
[5] Harris, Z. (1952). Discourse Analysis [J]. Language, (28): 1-30.
[6] Tracy, K. (2013). Everyday Talk: 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 (2nd ed.) [M].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7] 柴静. (20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0ibuy.html [EB/OL]. (2010-03-23) [2019-12-20].
[8] 郭亚东. (2016). 学术话语中女性学者的身份建构研究 [J]. 外语研究, 33(02): 29-32+38.
[9] 黄国文, 徐珺. (2006). 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0): 1-6.
[10] 徐昉. (2017). 国际发表与中国外语教学研究者的职业身份建构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01): 26-32+146.
[11] 余池明. (20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6522-871448.html [EB/OL]. (2015-03-03) [2019-12-20].
[12] 张千. (2019). 中美报刊报道中屠呦呦身份建构研究 [D]. 北京中医药大学.
[13] 张婷娟. (2017). 解析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七项话语建构 [J]. 怀化学院学报, 36(02): 107-110.
作者简介:董其鑫(1995.11-),男,汉族,广东湛江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学者身份;身份建构;丁仲礼
1 引言
目前国内提出了一系列诸如长江学者、“千人计划”、青年学者等学术性荣誉称号,以鼓励和嘉奖在学科内有一定建树、推进国家科研学术水平提高的优秀人才。然这些称号从评选、考核到职责,均主要围绕学术方面,对其在国家利益和国际公民意识的培养却不甚考量。另外,目前已有的一些关于学者身份的研究主要围绕:学者身份在海外的传播(张千 2019)、学者职业身份的建构和转型(徐昉 2017)和女性学者的身份建构(郭亚东2016)等,均未对学者的如上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和探讨。因此,本文将对丁仲礼的身份建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关于学者多重身份建构和改进目前人才培养状况的启示。
2 理论框架
2.1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一词最早由Harries在1952年提出。随着话语分析的不断发展和批评的转向,Fowler等人在1979年出版的《語言与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这一概念。Fairclough和Wodak为批评话语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们(1997)认为批评话语分析并非单纯分析语言,而是主要关注语言使用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权力关系是其关注核心,学者们分析说话者和受话者如何通过语言实现权力差异,并试图抵制以此带来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现象(黄国文、徐珺 2006)。
2.2 James Paul Gee话语构建任务及分析工具
James Paul Gee 强调话语的构建作用,即话语是在积极主动地构建社会主体、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而非只是单纯地传递意思或是被动的选择(张婷娟2017)。这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对话语的功能理解一致。James Paul Gee(2011)认为语言能够完成七项构建任务:重要性(Significance)、行为(Practices)、身份(Identities)、关系(Relationships)、权力(Politics)、关联(Connections)以及符合系统和知识(Sign System and Knowledge)。根据Tracy对身份的理解,在交际发生之前,交际者就已拥有较为稳定的身份特征,但同时身份也根据话语和交际场合而进行动态变化(2002: 17)。因此,为对不断变化的身份进行准确分析,本文将采用James在《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一书中提供的六个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即社会语言(Social Languages)、语篇(Discourses)、会话(Conversations)、互文(Intertextuality)、情境意义(Situated Meaning)和图示世界(Figured World)。
3 丁仲礼多重身份建构分析
丁仲礼在学术和政治上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较其他一般学者来说更具代表性。且其本身身份具有多重性,因此分析其身份建构更为必要。本文选取了2010年3月21日《面对面》节目中柴静采访IPCC大会中国代表团顾问科技顾问丁仲礼的部分为语料来源,对其多重身份建构进行分析。
3.1 科学家
节1:
“它不是实验室,是计算机。你怎么知道它可信不可信?”
“科学家有主流吗?科学是真理的判断。”
“为什么不能指责,科学就是可以批评,既然你承认你是科学,你就得能经受得住人家的批评。”
“我是地质学家。我研究几亿年以来的环境气候演化。……地球温度比现在高几十度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浓度现在高10倍的时候有的是。地球都是这么演化过来的,都好好的。……地球用不着你拯救。” (柴静 2010;余池明 2015)
(1)社会语言。社会语言可被定义为语言变体,即人们可通过不同的说话方式和不同的语言类型达到不同的目的。节1为丁仲礼向柴静解释“地球温度升高两度会带来危险”这一英国研究小组提出的论断中“两度”这一数据的来源以及其对这一论断的看法。可以看出,丁院士对数据的来源十分清晰,并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知识对其提出质疑,如是使用计算机模拟而不是实验室实验等。其次,丁院士批判性对待科学的态度,使其完成了科学家身份的建立。另外,丁院士质疑该论断的可信度显现了其对伪科学的批判、真理的追求,这种品质也帮助其建立科学家身份。
(2)图示世界。图示世界主要指从人类世界当中抽取出来的简化世界,具备人类世界常规或典型的情况。这些情况也以具体情境和人们的社会及文化群体的不同而改变。节2为丁院士针对柴静未来地球是否会更加糟糕问题做出的回答。可以看出,丁院士对地球未来的看法十分乐观,在他的图示世界当中解决全球变暖这一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地球本身,而是主要依靠人自身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丁院士的图示世界依旧围绕地质科学而展开。因此,丁院士的科学家身份构建也更加明晰。
3.2 国家利益辩护者
节2:
“你(发达国家)定指标就是你要切一块更大的蛋糕。那我可以这样定指标行不行:我以后的人均排放跟你一样多。这我不过分吧。我历史上比你少排很多吧?……或者中国说得更白,我从1990年2050年,我的排放只需要你的人均排放的80%。那行不行?”
“好的那么我就问你了,中国人是不是人?这就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了。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 “你(发达国家)是给你分配得大,给我们(中国)分配得小。是不是?那我说,我们如果是一样的行不行?”(柴静 2010;余池明 2015)
(3)会话。James提出的“会话”与平常义不同,它主要指的是社会或固定社会群体内,对某些热门话题大部人一致的看法或争论,也包括立场等。整期节目围绕着未来全球变暖展开,在后半部分采访丁院士时的主题或热门话题则为二氧化碳排放权。仅在这一小节中,丁院士提出了七个反问句,对IPCC提供的方案表示强烈的质疑和不满,同时对中国合理的利益要求权力据理力争。毫无疑问,丁院士所站的立场为中方,并通过话语完成了其国家利益辩护者的身份建构。
(4)情境意义。情境意义即在不同语境下词汇或表达的具体意义。说话人和作者都希望听话人和读者能够根据语境和内容获得准确意义。这里丁院士用了蛋糕一词,很明显并非真实真实意义上的蛋糕,或者常说的经济蛋糕。这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权。而根据丁院士的解读,二氧化碳排放权也就是未来国家的发展权,代表着每位国民未来能够获得的工资、福利等,因此必得据理力争。丁院士对此的据理力争,并非为了自身,而是为了整个国家和国民,体现了其国家利益辩护者的身份建构。
3.3国际公平的维护者
节3:
“根據G8的方案,27个发达国家取走的是44%,他们11亿人口;余下的55亿(人),分56%的蛋糕。你要问问默克尔本人,这个方案公平不公平?要问问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本人,这个方案公平不公平?”
“我对公平的理解:我把排放权视为发展权,视为基本人权。所以我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间。”
“我没有否定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保障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落实,这难道不是人类的利益吗?这是国家利益吗?这是个人利益吗?我从来没有这么想。”(柴静 2010;余池明 2015)
(5)社会语言。在本节中,丁仲礼的语言并非只围绕中国而展开,否认了“只关注中国利益”这一说法,而是更多关注国际事务及利益,如: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和排放空间、讨论人类的共同利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等。通过从中国的话语体系向国际话语体系的转换,丁仲礼的身份也完成了中国公民向国际公民的转变,成为了国际公平的维护者。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丁仲礼建立了科学家、国家利益辩护者和国际公平的维护者三重身份,体现了其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作为中国公民对国家利益的捍卫及国际公民对公平的守护。
正如文章开头我们指出,目前国内并未将学者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公平视野提至与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过分关注学术也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后果,如学术抄袭、人才流失、为评职称而失去扎根学术的耐心等。为此,若能从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培养理念上发生根本的转变,使学者都能建立多重身份,在关注学术问题的同时更加具备民族意识和世界眼光,上述问题也许会不再那么棘手。然从观念的转变到行动的落实通常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希望这些问题的解决能更快一些,多一些诸如丁仲礼院士这般具有学术能力,也具有国家意识和国际意识的真正学者。
参考文献
[1] Cook, G. (1998/2001). Discourse Analysis [A]. In Johnson & Johnson (eds.) 99-101.
[2] Fairclough, N. & Wodak, R.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 In van Dijk, T. A. (eds)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Discourse Studies Volume 2-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C]. London: Sage, 258-84.
[3] Fowler, R., Hodge, R., Kress, G. & Trew, T. (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4] Gee, J. P. (2011).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M]. New York: Routledge.
[5] Harris, Z. (1952). Discourse Analysis [J]. Language, (28): 1-30.
[6] Tracy, K. (2013). Everyday Talk: 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 (2nd ed.) [M].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7] 柴静. (20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0ibuy.html [EB/OL]. (2010-03-23) [2019-12-20].
[8] 郭亚东. (2016). 学术话语中女性学者的身份建构研究 [J]. 外语研究, 33(02): 29-32+38.
[9] 黄国文, 徐珺. (2006). 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0): 1-6.
[10] 徐昉. (2017). 国际发表与中国外语教学研究者的职业身份建构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01): 26-32+146.
[11] 余池明. (20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6522-871448.html [EB/OL]. (2015-03-03) [2019-12-20].
[12] 张千. (2019). 中美报刊报道中屠呦呦身份建构研究 [D]. 北京中医药大学.
[13] 张婷娟. (2017). 解析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七项话语建构 [J]. 怀化学院学报, 36(02): 107-110.
作者简介:董其鑫(1995.11-),男,汉族,广东湛江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