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说”

来源 :源流·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说,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促进信息交流、促进自信成长,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如能正确认识数学之“说”,并恰当处理数学之“说”,是能够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效果 “说”
  “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为语文教师所重视。但“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却不大被重视,甚至有被忽视的感觉,因为数学教师大多重视讲和练。其实数学教师如能正确认识数学之“说”,并恰当处理数学之“说”,是能够收到奇效的。
  一、“说”之作用
  1.促进思维发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不仅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数学教师也责无旁贷。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说”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学生有想法时,能说出来就说明想法已经比较成熟了,并且通过说让其变得有条理了,能够与人交流了。反之,学生如果不能顺利地说,除了个别同学确实“不善说”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属于思维不清,处于混沌状态。所以数学课堂上学生说得如何,其实体现着学生思维发展得如何。
  2.促进信息交流。现代教学提倡交流合作,“说”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只有学生把自己的信息说出来,才能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只要学生都能踊跃地有序地说,课堂就能形成大容量的“信息网”,学生就能在这“信息网”中去感知、去捕捉、去碰撞、去生成、去处理信息,自然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如果教师不善于调动学生说,只是教师的讲,则课堂肯定单调乏味,效率低下。因为信息渠道单一,量小,缺乏碰撞与生成。
  3.促进自信成长。如果一个人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这个人肯定胸有成竹,非常自信。反之如果说话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则肯定缺乏自信是其内在原因之一。所以在数学课堂让学生多说,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不怯场,敢说,是能促进学生自信成长的。
  二、“说”之内容
  1.说生活实例。新课程强调学习生活数学,借助生活经验学数学。在数学课堂中,多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实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比如在西师版二年级“感知1分钟”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1分钟能干些什么。学生的生活经验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1分钟能跳200个绳”,有的说“1分钟能做5道口算题”,有的说“1分钟能播三四个广告”,有的说“1分钟刘翔能跨4次110米栏”……在说中学生感知了1分钟的长短,也认识到了“1分钟”的作用。
  2.说多样算法。新课程强调算法多样化,通过算法多样化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所以教材往往给师生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善于把握。比如,在西师版二年级“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教学中,教学“有8袋红气球,5袋黄气球,每袋10个,一共有多少個?”时,学生很容易列出“80+50”的算式,也很容易算出得数是130。教师是否满足,是检验教师是否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的试金石。我在教学时立足于让学生多思多说,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1)8袋加5袋,得13袋,就是130个;(2)8个十加5个十,得13个十,就是130;(3)80+50=80+20+30=100+30=130;(4)80+50=100+50-20=130;(5)从80开始10个10个连续数5个数,即80、90、100、110、120、130;(6)80+50=50+50+30=100+30=130……在此进行算法多样化教学的目的,倒不是要让学生把这么多种算法都掌握,而是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认识到合作探究的力量,感受探索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说注意建议。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学生爱错的地方,老师反复说效果却并不见好。我在教学中往往采用让学生说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给同学们提建议,效果较好。如举例“生活中的长方形”时,当学生说黑板、本子、书等是长方形时,我并不急于纠正,而是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是几(一)个面,有几(四)条边。再拿出一本书,让同学们数书的边和面,学生明白了黑板、本子、书等不是长方形而是长方体,再引导同学们说出黑板面、本子面、书面等是长方形,进而提出今后学习中的注意和建议。
  4.说识记内容。小学数学中有许多需要识记的内容,如概念、法则、定律等,这些内容往往比较抽象、枯燥,学生要想准确完整地记住并不容易。我在教学中不以让学生“复制”教科书为主要目标,采取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说”这些识记内容,我说你听,你说我听。让同学们在说中认识到“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在说中加深理解,在说中加强记忆,实现“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
  5.说别人意思。小学生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爱搞小动作,不爱听别人的发言。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说别人才说过的话的意思,促使学生认真倾听,认真理解别的同学的发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6.说自己的困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勇于说出自己还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够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辅导,让自己不“欠帐”,做到“堂堂清”,不能不懂装懂。
  三、“说”之要求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说时,教师要要求、帮助、指导学生做到:
  1.站姿正确,形象挺拔,这是一个人的气质。
  2.认真思考后回答,能做有准备的尝试,这是一个人的好习惯。
  3.声音宏亮,语言通顺,能较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一个人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把小学语文的朗读巧妙地比喻成实现学生与作者心灵交接的桥梁,提出四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朗读教学技巧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构建技巧  九百多年前,苏轼就教给了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三分诗,七分读”。如今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
期刊
[摘要]笔者从激发兴趣、突出重点、实现主体、做好引导、得当评价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效率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要阵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呢?本人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
期刊
[摘要]政治图表题在高考中频频“亮相”,如今,图表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掌握解答方法,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  [关键词]图表题 材料 横比纵比  图表题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卷政治学科综合题中频频“亮相”。如今,图表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它分为客观题图表题和主观题图表题,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微积分学产生的背景、建立过程以及其产生重大的历史意义。此外,在文章中也对微积分学的理论知识、基本内容进行了介绍和与说明。  [关键词]微积分 微分 积分  一、微积分学的创立  微积分作为一门学科,是在十七世纪产生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微分学和积分学。然而早在古代微分和积分的思想就已经产生了。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研究解决抛物弓形的面积、球和球冠面积、旋转双曲體的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物理 演示实验 实验过程 动手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物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因此,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
期刊
[摘要]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精选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两个方面,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关键词]化学教学 兴趣 教学效率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化学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所以,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
期刊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性教学 学习兴趣  一、注意教学内容的创新  1.注意知识发生的过程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十分强调学生对那些规律,国家知识的把握,死记硬背,并通过无数的运用和知识练习予以强化,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过程的分析和感知,往往存在着“结果第一”、“分数第一”的至上原则。事实证明,这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教师满堂灌,学生就读出的教学方法,早已为时
期刊
[关键词]化学实验 创新教育 思维  化学实验是一种兴趣盎然的活动。实验中各种变化以及伴随变化的各种现象能强烈地刺激学生的神经中枢,使学生处于高昂的思维状态之中。教师应善于通过化学实验,优化思维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可以说,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的方法。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
期刊
[摘要]通过2011年广州一模中的一道创新题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探讨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及探究问题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 创新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学习兴趣 探索精神   何谓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法去观察、思考、想象,追求多样化解题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其显著特点在于流畅性、变
期刊
[摘要]从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学习 兴趣 七年级学生  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时,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而师生双方进行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