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质疑问难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疑点,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去探索、解答的一种方法。它能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关键词】启发 质疑问难 课题 关键词句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取决于一定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常采用先提问,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方法。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刺激——反应”的联系过程,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忽视教学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師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显然,这是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那么,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启发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呢?
采用质疑问难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疑点,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去探索、解答的一种方法。它能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将其方法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从课题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课题犹如文章的“眼睛”,启发学生通过“眼睛”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使阅读带有浓厚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从课题入手阅读课文的能力。例如,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经过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写什么?荔枝的产地、成熟时间是什么?荔枝的内在结构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针对上述问题边读边做标记,然后同桌互议,师生交流。
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这样的释疑解难中积极地开始了,我也就这样借助学生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从关键词句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对课文的阅读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如能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了课文的重点词句,并且通过对这些词句的联想和正确推想,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不可估量”质疑问难,然后根据学生质疑,诱使学生由“不可估量”产生质疑: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有什么贡献?再引导学生围绕质疑内容解决疑难问题:恩格斯认为哪一项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贡献?理由是什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把“质疑问难”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激疑——引疑——设疑——解疑——释疑。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求知欲好奇心,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
三、从课文疑点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课文的疑点,往往是学生质疑问难的突破口,是将教学向纵深推进的突破口。例如教学《祝福》一文时,学生提出疑问:“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但为什么又说“我”是软弱和无能的?于是,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由此认识到: 小说 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其革命性还不彻底。学生疑问的产生,是由于对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缺乏连贯的思索,教师在课文内容的疑点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疑点便能迎刃而解。随后教师轻轻一点,使学生的认识再深一步,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从理解难点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课文的难点部分,往往文字含蓄深沉,余味无穷,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这时,教师不宜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解决。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语文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学习,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和形成。如教学《为了忘却的记念》,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教师问:既然是“记念”,为何是“为了忘却”?在写柔石的“硬气”和“迂”时,为什么“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儒,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五烈士被枪毙的噩耗传来,鲁迅先生的震惊悲愤是达到极点了,为什么只说了“原来如此”的四个字,其余全用省略号代替呢?这些难点犹如引线和催化剂,对学生的思维 活动 起着激发和促进的作用。
正如明代人张洪所说的“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质疑问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从无疑到有疑,是阅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经过质疑的无疑,是阅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善导”,不仅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诱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山西太原市交通学校;030013)
【关键词】启发 质疑问难 课题 关键词句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取决于一定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常采用先提问,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方法。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刺激——反应”的联系过程,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忽视教学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師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显然,这是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那么,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启发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呢?
采用质疑问难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疑点,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去探索、解答的一种方法。它能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将其方法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从课题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课题犹如文章的“眼睛”,启发学生通过“眼睛”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使阅读带有浓厚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从课题入手阅读课文的能力。例如,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经过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写什么?荔枝的产地、成熟时间是什么?荔枝的内在结构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针对上述问题边读边做标记,然后同桌互议,师生交流。
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这样的释疑解难中积极地开始了,我也就这样借助学生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从关键词句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对课文的阅读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如能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了课文的重点词句,并且通过对这些词句的联想和正确推想,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不可估量”质疑问难,然后根据学生质疑,诱使学生由“不可估量”产生质疑: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有什么贡献?再引导学生围绕质疑内容解决疑难问题:恩格斯认为哪一项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贡献?理由是什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把“质疑问难”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激疑——引疑——设疑——解疑——释疑。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求知欲好奇心,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
三、从课文疑点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课文的疑点,往往是学生质疑问难的突破口,是将教学向纵深推进的突破口。例如教学《祝福》一文时,学生提出疑问:“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但为什么又说“我”是软弱和无能的?于是,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由此认识到: 小说 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其革命性还不彻底。学生疑问的产生,是由于对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缺乏连贯的思索,教师在课文内容的疑点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疑点便能迎刃而解。随后教师轻轻一点,使学生的认识再深一步,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从理解难点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课文的难点部分,往往文字含蓄深沉,余味无穷,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这时,教师不宜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解决。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语文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学习,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和形成。如教学《为了忘却的记念》,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教师问:既然是“记念”,为何是“为了忘却”?在写柔石的“硬气”和“迂”时,为什么“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儒,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五烈士被枪毙的噩耗传来,鲁迅先生的震惊悲愤是达到极点了,为什么只说了“原来如此”的四个字,其余全用省略号代替呢?这些难点犹如引线和催化剂,对学生的思维 活动 起着激发和促进的作用。
正如明代人张洪所说的“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质疑问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从无疑到有疑,是阅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经过质疑的无疑,是阅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善导”,不仅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诱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山西太原市交通学校;03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