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一千个教育工作者或许会有一千个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理想的教育必须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能鼓起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潜能,激活孩子创造力,让孩子活得健康、活得主动、活得充实,促进孩子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评价;多元智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94-02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与基于学生生命发展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智能是多元的,从其基本结构来看,大致可分为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身体运动智能等类型。人的差别,主要在于其所具有的智能的组合不同。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智能理论(智商有多高)的否定,更关注“智能类型是什么”,而不是对智能的线性审视;认为学生智能的差异只存在着智能傾向的差异和强弱程度的差异;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鼓励充分发展个人的强项智能;智能的表现不能以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为依据,而要看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这一理论使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上有了实实在在的质的转变。
而“小班化”的班级授课形式,正是实施理想的教育、深入研究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理想载体。笔者在小班化教育实验中,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评价作了一些尝试,以期努力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1]。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
评价是一种对人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满足其需要的程度所做出的判断。坎贝尔等人指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应注重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反映教学信息,强调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的同等性,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评价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评价途径的多元化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类型的智能组合组成了每一个人各具特色的智能结构,而且即便是同一项智能,也具有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没有绝对适合于每一个人的评价模式或评价标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是多角度、多方式的全方位评价,使学生能通过适合其自身智能特点和学习习惯的途径来展示自我的能力。
(二)评价过程的情境化
多元智能理论对智能的定义为“一个人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制造、发明新产品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评价应服务于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要把这种能力更真实、有效地反映出来,必须在某种真实的环境或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进行。
情境化、真实性的评价,意味着教学和评价是“一体两面”的。评价本身就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应该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结合在一起,成为自然学习情境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也不再认为评价、检测是“可怕的审判”,而当作一种提升自身的契机和平台[2]。
(三)评价主体的多维化
根据“一体两面”原则,对智能重要组成部分的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的评价也应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为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对他人和自我的评价,提倡学生本人、朋友、老师、家长及社区成员的共同评价,以构建多维度的评价系统。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语文学科评价方式
(一)设立“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展示活动中获取与学生学习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开始建立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态度和原有知识、技能。如设计一份关于学生兴趣、态度、习惯的表格,请家长协助完成;收录学生的写字作品;帮助学生初步确定学习目标。
“成长记录袋”启用后,可以收入学生的与语文学习有关的一切资料。如朗读音频、绘画作品、文字记录、测验卷、日记、习作甚至一些草稿,都可以放入其中。
“成长记录袋”要发挥作用,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浏览、回顾自己的记录袋,可以让学生就所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打算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根据学习目标调整学习策略、方法等。
(二)一般观察和集中观察相结合
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就要真正关注学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学生,把学生在独立学习、合作交流、书写作业、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态度、能力表现以及人际交往等生活场景中的反应及时记录下来。既可采取全面铺开的一般观察,也可针对部分学生的某一方面进行集中观察,并做好记录。
(三)灵活运用“延时评价”
遵循“不同的个体在某一方面理应得到不同发展”的基本理念,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教师要充分认可学生经自身努力,随着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升而逐步达到的成绩。如学生对某次听写、测验成绩不满意,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新听写、解答。在学生通过努力订正错误后,教师再进行二次、三次评价,并充分发挥激励性评语的功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反复探讨某一个问题而没有结果的情况,这时要允许学生把问题放一放,几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后再鼓励学生回过头来解决问题,这时学生也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现象被称为“酝酿效应”,也就是常说的“顿悟”。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延时评价”原则,不仅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使学生集思广益,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还要促进学生个体思维的发展。
(四)多方协商,共同评价
只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促使学生充分、自由发展,因此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也要体现这一特点。在总体安排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他人和自我的评价,倡导教师、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学生家长的共同评价,形成评价共同体,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才是评价真正的主体。所以,在实施多维度评价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的自我评价者。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并评价自己的成就,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确定自己如何找到适当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在小班化語文教学中具体实践多元评价时,笔者还进行了以下思考。
1.加强个评力度,激励学生进取
从皮格马利翁效应可知,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关注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如果能通过加强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教师非常关注他的成长,十分在意他的变化,愿意与他分享点滴进步带来的喜悦,随时准备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他帮助,无疑将大大激励学生,为学生的进取提供源源不断的
动力。
当学生读懂教师的评价时,这份评价已不再局限于学生语文课上表现的反馈,更是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巨大动力和重要依据。
当然,由于这是课后的反思、点评,所以在及时性上有较大的不足。对此,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的即时评价。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注重客观性、方向性与鼓励性,既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也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将自己的不足点作为发展的起点。
2.掌握评价方法,帮助学生进步
要实施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评价方法、规范的评价语言。在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时,应明确评价的意义和目的,对伙伴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借鉴、学习;为伙伴指出不足、改进建议,给伙伴提供帮助,同时给自己提醒。课后反思表中设置“精彩搜索”一栏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中最有价值的学习成果、值得学习的学习方法等。
怎样评价,是学生实践中的难点,对此,教师要进行细致指导:先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留意他人的神情、体态,观察他人的学习活动成果,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时,先肯定别人的优点,再提出不足,对相同的观点补充,对不同观点反驳。这样学生就能有条理地进行比较规范的评价。
3.个体、群体评价并重,促进和谐发展
学生个体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这个大环境,特别是他身边的小群体对其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群体的评价导向。
如在教室设置“比一比”园地,张贴各组学生设计、绘制的花朵,每个组员有属于自己的花瓣,中间的花蕊代表小组集体。让学生为自己和所在小组争取荣誉,小组成员相互激励、帮助。这样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不但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由此观之,评价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调节性功能,即检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实,调整教学活动过程;二是发展性功能,即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丰富学生的内在知识储备。
法国作家辛涅科尔说:“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完善的自己,离不开教师睿智的评价。有效的教学评价点燃学生成长的动力,帮助学生在自主、愉快的发展中绽放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Evaluation be the Magic Wand for Students’ Vitality: The Evalu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mall-Scaled Clas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Songhua Yu
(Liangzhu Experimental School of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1112)
Abstract: What should the ideal education be? A thousand educators may have a thousand answers. But there is one point to be sure: The ideal education mus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 Effective teaching evaluation strategies can increase children’s confidence, tap their potential, stimulate creativity and make them live healthily, actively and richly, which can stimulate them toward the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and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评价;多元智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94-02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与基于学生生命发展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智能是多元的,从其基本结构来看,大致可分为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身体运动智能等类型。人的差别,主要在于其所具有的智能的组合不同。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智能理论(智商有多高)的否定,更关注“智能类型是什么”,而不是对智能的线性审视;认为学生智能的差异只存在着智能傾向的差异和强弱程度的差异;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鼓励充分发展个人的强项智能;智能的表现不能以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为依据,而要看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这一理论使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上有了实实在在的质的转变。
而“小班化”的班级授课形式,正是实施理想的教育、深入研究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理想载体。笔者在小班化教育实验中,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评价作了一些尝试,以期努力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1]。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
评价是一种对人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满足其需要的程度所做出的判断。坎贝尔等人指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应注重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反映教学信息,强调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的同等性,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评价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评价途径的多元化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类型的智能组合组成了每一个人各具特色的智能结构,而且即便是同一项智能,也具有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没有绝对适合于每一个人的评价模式或评价标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是多角度、多方式的全方位评价,使学生能通过适合其自身智能特点和学习习惯的途径来展示自我的能力。
(二)评价过程的情境化
多元智能理论对智能的定义为“一个人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制造、发明新产品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评价应服务于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要把这种能力更真实、有效地反映出来,必须在某种真实的环境或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进行。
情境化、真实性的评价,意味着教学和评价是“一体两面”的。评价本身就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应该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结合在一起,成为自然学习情境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也不再认为评价、检测是“可怕的审判”,而当作一种提升自身的契机和平台[2]。
(三)评价主体的多维化
根据“一体两面”原则,对智能重要组成部分的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的评价也应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为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对他人和自我的评价,提倡学生本人、朋友、老师、家长及社区成员的共同评价,以构建多维度的评价系统。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语文学科评价方式
(一)设立“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展示活动中获取与学生学习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开始建立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态度和原有知识、技能。如设计一份关于学生兴趣、态度、习惯的表格,请家长协助完成;收录学生的写字作品;帮助学生初步确定学习目标。
“成长记录袋”启用后,可以收入学生的与语文学习有关的一切资料。如朗读音频、绘画作品、文字记录、测验卷、日记、习作甚至一些草稿,都可以放入其中。
“成长记录袋”要发挥作用,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浏览、回顾自己的记录袋,可以让学生就所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打算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根据学习目标调整学习策略、方法等。
(二)一般观察和集中观察相结合
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就要真正关注学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学生,把学生在独立学习、合作交流、书写作业、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态度、能力表现以及人际交往等生活场景中的反应及时记录下来。既可采取全面铺开的一般观察,也可针对部分学生的某一方面进行集中观察,并做好记录。
(三)灵活运用“延时评价”
遵循“不同的个体在某一方面理应得到不同发展”的基本理念,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教师要充分认可学生经自身努力,随着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升而逐步达到的成绩。如学生对某次听写、测验成绩不满意,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新听写、解答。在学生通过努力订正错误后,教师再进行二次、三次评价,并充分发挥激励性评语的功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反复探讨某一个问题而没有结果的情况,这时要允许学生把问题放一放,几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后再鼓励学生回过头来解决问题,这时学生也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现象被称为“酝酿效应”,也就是常说的“顿悟”。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延时评价”原则,不仅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使学生集思广益,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还要促进学生个体思维的发展。
(四)多方协商,共同评价
只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促使学生充分、自由发展,因此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也要体现这一特点。在总体安排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他人和自我的评价,倡导教师、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学生家长的共同评价,形成评价共同体,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才是评价真正的主体。所以,在实施多维度评价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的自我评价者。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并评价自己的成就,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确定自己如何找到适当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在小班化語文教学中具体实践多元评价时,笔者还进行了以下思考。
1.加强个评力度,激励学生进取
从皮格马利翁效应可知,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关注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如果能通过加强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教师非常关注他的成长,十分在意他的变化,愿意与他分享点滴进步带来的喜悦,随时准备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他帮助,无疑将大大激励学生,为学生的进取提供源源不断的
动力。
当学生读懂教师的评价时,这份评价已不再局限于学生语文课上表现的反馈,更是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巨大动力和重要依据。
当然,由于这是课后的反思、点评,所以在及时性上有较大的不足。对此,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的即时评价。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注重客观性、方向性与鼓励性,既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也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将自己的不足点作为发展的起点。
2.掌握评价方法,帮助学生进步
要实施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评价方法、规范的评价语言。在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时,应明确评价的意义和目的,对伙伴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借鉴、学习;为伙伴指出不足、改进建议,给伙伴提供帮助,同时给自己提醒。课后反思表中设置“精彩搜索”一栏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中最有价值的学习成果、值得学习的学习方法等。
怎样评价,是学生实践中的难点,对此,教师要进行细致指导:先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留意他人的神情、体态,观察他人的学习活动成果,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时,先肯定别人的优点,再提出不足,对相同的观点补充,对不同观点反驳。这样学生就能有条理地进行比较规范的评价。
3.个体、群体评价并重,促进和谐发展
学生个体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这个大环境,特别是他身边的小群体对其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群体的评价导向。
如在教室设置“比一比”园地,张贴各组学生设计、绘制的花朵,每个组员有属于自己的花瓣,中间的花蕊代表小组集体。让学生为自己和所在小组争取荣誉,小组成员相互激励、帮助。这样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不但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由此观之,评价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调节性功能,即检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实,调整教学活动过程;二是发展性功能,即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丰富学生的内在知识储备。
法国作家辛涅科尔说:“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完善的自己,离不开教师睿智的评价。有效的教学评价点燃学生成长的动力,帮助学生在自主、愉快的发展中绽放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Evaluation be the Magic Wand for Students’ Vitality: The Evalu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mall-Scaled Clas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Songhua Yu
(Liangzhu Experimental School of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1112)
Abstract: What should the ideal education be? A thousand educators may have a thousand answers. But there is one point to be sure: The ideal education mus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 Effective teaching evaluation strategies can increase children’s confidence, tap their potential, stimulate creativity and make them live healthily, actively and richly, which can stimulate them toward the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and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