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量独立学院教育培养成本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费标准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从独立学院进行生均成本测算的意义和可能性谈起,详细阐述了独立学院生均成本构成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核算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 生均成本 成本测算
生均成本,是一学年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的总数与学生人数的比值,它对学校总体的办学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学费标准逐年提高,生均培养成本越来越备受关注。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无法用量化评价,需要通过某些指标来反应,如生均教育成本,便是一个可以评价办学质量优劣、评价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一个指标。正确计算生均成本,不但可以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也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能得到政府、社会、家长等的支持和理解,从而获得更多优质生源,提高办学的总体效益。
一、独立学院生均成本测算的意义及可能性
独立学院是利用其校本部(申办方)的各种办学资源,借助社会资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它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合理计算生均成本有利于教育成本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为国家、社会、家庭补偿教育成本的额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促进高校内部资源合理分配。只有与成本相比才能计算出收益率或回报率,出资人获得的回报才合法合理。公办高校的学费实际上是与教育成本脱节的,但独立学院却不同,学费是教育成本分担、补偿最主要的来源,学费标准过高、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办学的成败。办学成本及效益是每所独立学院最为关注的,他们在每一个办学环节上追求精益求精,及时掌握成本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合理使用人、财、物力,降低办学成本。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短,运行的又是新机制、新模式,在测算生均成本时具有一些公办高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条件。独立学院测算因素较公办高校简单,没有过多的行政、后勤、离退休人员负担,测算工作量及过程大大简化。此外,生均成本测算的学生总人数基本都是同一办学层次,不存在不同层次的培养成本存在的差异,从而导致生均成本存在差异的现象。
二、生均成本计算的范围和特点
教育培养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教育成本含国家、社会和家庭耗费的全部费用,狭义的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培养每个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我们这里讨论狭义的教育培养成本。从教育成本管理范围看,有学校总成本、学校生均成本,各分院(系)生均成本等。为加强成本管理,把教育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用于教学、科研、公共辅助教学和学生补助等方面的费用;间接成本一般是指用于完成学校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发生的费用。計算范围一般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折旧等。其计算范围和公办高校没有本质区别。但教育培养成本测算一直备受关注,至今仍有许多计算方式没有达成共识。
三、核算方法
独立学院的收入主要是投资者投入、学生学费收入、少量地方政府补助。由于不同的专业学费标准不同,常常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关注甚至质疑,必须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科学合理的核算出生均成本。培养成本的核算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各项费用进行汇总和合理分摊,计算出学校培养总成本和生均成本。由于人才培养周期长,共同费用多,直接费用少,所以在核算时需要把握几个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性原则,即与培养无关的收支活动不计入培养成本;分类核算原则,即按学校性质分类核算,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独立学院具有企业和高校的双重性质,可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和高校办学的具体业务进行办学成本核算。以下是笔者调研云南某独立学院后,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料,认为计算生均成本应包括以下支出项目,以及按照支出项目计算出的近三年来的生均办学成本:
以上计算得出的是单一数值,没有按照学科类别及年级来进行计算。但区分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独立学院的建设资金基本来源于贷款和融资,其利息费用也需要合理分摊。从这个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其极具民办特点:第一,按照高校教学质量评估要求生师比为18∶ 1计算得出独立学院教职工工资标准明显低于公办高校。第二,社会保障和福利过低,独立学院实行全员聘任制,社保支出基本按最低要求购买。第三,用于学生的各种奖助学金支出也有限。第四,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更具积极性,以及贷款和融资利息支出是生均教育成本中一项重要的支出。在调研中还发现,由于独立学院起步晚,受办学背景及办学定位的影响,科研工作处于次要地位,故教学科研开支较少,是否计入教育成本也可以大大简化。
四、计算生均成本时的难点及改进措施
(一)办学成本核算意识不强
独立学院虽然是企业投资负责,但其教学管理者基本上是校本部(申办方)委派过去的,校本部大都是靠财政拨款,管理者没有企业管理的经验,也没有成本核算的意识。只有加强效益观念,才能科学地配置资源,强化内部管理,同时根据自身贷款或融资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制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防范债务风险给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带来的影响,使学校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二)合理分配间接费用
行政管理费用、后勤服务、维护维修费,以及其他间接用于教学和科研的支出,属于间接费用。这些费用需要用适当方法比如实质重于形式等分配计入办学成本。
(三)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扩大了专业培养成本之间的差距
专业的不同生均成本也不同,同一学生不同学年培养成本也可能有差异。成本测算时因采用的分配因素单一,一些共享资源难以区分和分配,只通过学生数量和系数折算方法来修正不同专业投入成本的区别,不能真实反映出学校各专业实际的办学成本,严重制约了专业自身的发展规划,需要政府和学术界达成共识。制定一个合理分配标准,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是当前独立学院生均成本核算面临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胡军勇,刘国,王世泽,林雷,施红英,周瑜琛.高校生均培养基本成本测算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8(05):124—127.
[2]陈露露.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8,17(02):6—9.
[3]耿庆春.新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生均培养成本计量问题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3):15—18.
[4]何一冬.民办高校生均收入与生均成本的研究——以广西某民办高校为例[J].绿色科技,2017(09):228—231.
[5]陈宏博.作业成本法在高职院校生均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4):420—421.
(龚怡丹,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独立学院 生均成本 成本测算
生均成本,是一学年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的总数与学生人数的比值,它对学校总体的办学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学费标准逐年提高,生均培养成本越来越备受关注。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无法用量化评价,需要通过某些指标来反应,如生均教育成本,便是一个可以评价办学质量优劣、评价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一个指标。正确计算生均成本,不但可以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也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能得到政府、社会、家长等的支持和理解,从而获得更多优质生源,提高办学的总体效益。
一、独立学院生均成本测算的意义及可能性
独立学院是利用其校本部(申办方)的各种办学资源,借助社会资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它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合理计算生均成本有利于教育成本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为国家、社会、家庭补偿教育成本的额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促进高校内部资源合理分配。只有与成本相比才能计算出收益率或回报率,出资人获得的回报才合法合理。公办高校的学费实际上是与教育成本脱节的,但独立学院却不同,学费是教育成本分担、补偿最主要的来源,学费标准过高、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办学的成败。办学成本及效益是每所独立学院最为关注的,他们在每一个办学环节上追求精益求精,及时掌握成本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合理使用人、财、物力,降低办学成本。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短,运行的又是新机制、新模式,在测算生均成本时具有一些公办高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条件。独立学院测算因素较公办高校简单,没有过多的行政、后勤、离退休人员负担,测算工作量及过程大大简化。此外,生均成本测算的学生总人数基本都是同一办学层次,不存在不同层次的培养成本存在的差异,从而导致生均成本存在差异的现象。
二、生均成本计算的范围和特点
教育培养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教育成本含国家、社会和家庭耗费的全部费用,狭义的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培养每个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我们这里讨论狭义的教育培养成本。从教育成本管理范围看,有学校总成本、学校生均成本,各分院(系)生均成本等。为加强成本管理,把教育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用于教学、科研、公共辅助教学和学生补助等方面的费用;间接成本一般是指用于完成学校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发生的费用。計算范围一般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折旧等。其计算范围和公办高校没有本质区别。但教育培养成本测算一直备受关注,至今仍有许多计算方式没有达成共识。
三、核算方法
独立学院的收入主要是投资者投入、学生学费收入、少量地方政府补助。由于不同的专业学费标准不同,常常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关注甚至质疑,必须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科学合理的核算出生均成本。培养成本的核算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各项费用进行汇总和合理分摊,计算出学校培养总成本和生均成本。由于人才培养周期长,共同费用多,直接费用少,所以在核算时需要把握几个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性原则,即与培养无关的收支活动不计入培养成本;分类核算原则,即按学校性质分类核算,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独立学院具有企业和高校的双重性质,可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和高校办学的具体业务进行办学成本核算。以下是笔者调研云南某独立学院后,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料,认为计算生均成本应包括以下支出项目,以及按照支出项目计算出的近三年来的生均办学成本:
以上计算得出的是单一数值,没有按照学科类别及年级来进行计算。但区分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独立学院的建设资金基本来源于贷款和融资,其利息费用也需要合理分摊。从这个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其极具民办特点:第一,按照高校教学质量评估要求生师比为18∶ 1计算得出独立学院教职工工资标准明显低于公办高校。第二,社会保障和福利过低,独立学院实行全员聘任制,社保支出基本按最低要求购买。第三,用于学生的各种奖助学金支出也有限。第四,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更具积极性,以及贷款和融资利息支出是生均教育成本中一项重要的支出。在调研中还发现,由于独立学院起步晚,受办学背景及办学定位的影响,科研工作处于次要地位,故教学科研开支较少,是否计入教育成本也可以大大简化。
四、计算生均成本时的难点及改进措施
(一)办学成本核算意识不强
独立学院虽然是企业投资负责,但其教学管理者基本上是校本部(申办方)委派过去的,校本部大都是靠财政拨款,管理者没有企业管理的经验,也没有成本核算的意识。只有加强效益观念,才能科学地配置资源,强化内部管理,同时根据自身贷款或融资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制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防范债务风险给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带来的影响,使学校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二)合理分配间接费用
行政管理费用、后勤服务、维护维修费,以及其他间接用于教学和科研的支出,属于间接费用。这些费用需要用适当方法比如实质重于形式等分配计入办学成本。
(三)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扩大了专业培养成本之间的差距
专业的不同生均成本也不同,同一学生不同学年培养成本也可能有差异。成本测算时因采用的分配因素单一,一些共享资源难以区分和分配,只通过学生数量和系数折算方法来修正不同专业投入成本的区别,不能真实反映出学校各专业实际的办学成本,严重制约了专业自身的发展规划,需要政府和学术界达成共识。制定一个合理分配标准,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是当前独立学院生均成本核算面临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胡军勇,刘国,王世泽,林雷,施红英,周瑜琛.高校生均培养基本成本测算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8(05):124—127.
[2]陈露露.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8,17(02):6—9.
[3]耿庆春.新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生均培养成本计量问题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3):15—18.
[4]何一冬.民办高校生均收入与生均成本的研究——以广西某民办高校为例[J].绿色科技,2017(09):228—231.
[5]陈宏博.作业成本法在高职院校生均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4):420—421.
(龚怡丹,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