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篇大文章”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f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成渝地区的历史机遇?如何科学把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方向路径,加快形成省级层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如何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4月7日下午,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四川省第十届政协副主席解洪。
  全面深刻认识新时代的历史机遇
  记者:您作为参与者和见证人,请谈谈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
  解洪:成渝地区自古以来历史同脉、文化同源,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区域早已存在。在2000年左右,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相继建立,川渝两地政界、学界开始筹划作为经济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路径。2006年,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出台,正式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从概念走向现实,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现的是国家对成渝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突出中心城市统筹协调和引领带动的内在规律。
  记者: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促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战略之举,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理解成渝地区的历史机遇?
  解洪:在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中,成渝地区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板块。纵览整个西部地区,相邻200多公里的特大型城市只有成都、重庆,加之以这两大城市为核心所组成的若干城市群落和经济板块,拥有超1亿人口和近6万亿元经济总量,在国家经济地理中具有难以替代的战略地位。中央在经济发展新阶段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谋划,深刻把握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大势,是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战略之举,意义非常深远。就战略层面而言,我认为成渝地区的历史机遇有以下四点值得考虑。
  第一,面向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东西互济”战略。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也在不断加速推进。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中心的區域经济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而这些战略都位于东部地区。东部已经“动”起来了,西部该如何引领?如何面对新的要求?因此,中央在大的战略格局下,对西部地区,尤其是潜力巨大的成渝地区就更要加快培育竞争的新优势,与东部地区一道更好地参与国际开放合作发展。
  第二,应对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内外联动”战略。当前,中国经济全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维度和更强劲的新动力源。地处不沿边、不靠海的深远内陆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将充分开发内需动能和全方位开展国际合作有机结合起来,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特别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下,我们更要把中国的经济抓好,把中国区域发展抓实,在扩大有效内需的基础上,不仅要向东开放,更要发力向西开放、向南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第三,强化“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承转枢纽”战略。在立足“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新一轮国家西部开发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下,成渝地区作为内陆腹地的区位条件得以重塑,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也显著增强。成渝地区要主动担当引领西部地区发展和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的重任,打通“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关键节点,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第四,推动成渝地区加快发展的“跨越赶超”战略。当前,成渝地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们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把中央的部署落实到成渝地区的整体发展中去,再通过成渝地区的整体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全局当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各个经济板块的比较优势,增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推动区域城乡协调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使成渝地区自身也得到一次飞跃,一个大的跨越。
  总之,在全球经济面临大变局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正在谋划一个大的布局。这个布局就是要使我们各个区域的发展更具竞争性、协调性和创新性。这是历史赋予成渝地区的一个机遇、也是一个重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中央这篇战略布局的大文章做好。特别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需要我们在既有目标基础上更加着眼于新的挑战和变化,攻坚克难,化危为机,把挑战变成一次特殊的发展机遇,把中国的事情做好,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好,把内陆地区开发开放与深化改革做好,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来赢得新的辉煌。在这其中,成渝地区就更应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
  构建治国理政新战略的大格局
  记者:如何科学把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方向路径,加快形成省级层面系统的顶层设计,把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置于国家战略全局来统筹谋划和实施,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战略推进格局?
  解洪: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大格局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抢抓机遇,直面挑战,立足发展新阶段,把开发和开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创新的大开发,带动对外开放的有效扩大,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全方位的大开放,倒逼发展改革的深化,促进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在开发开放的深度结合当中,共同构建点、线、面协调互动的空间推进格局。在这里,我用“扇形”形象地刻画成渝地区需要统筹做好的开发开放空间。
  首先是立足大开发,构建两个“内联”的扇形开发格局。以成都和重庆这两大国家中心城市为扇柄,成渝两地间的交通轴线和经济走廊作为扇骨,中间分布的重点城市共同构成扇面,进而构建中心引领、轴带延伸和多点支撑的网格化空间格局,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其次是面向大开放,构建两个“外展”的扇形开放格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一个整体,形成更为厚重的扇柄,一面携领西部地区,形成向西、向南的扇形开放格局;一面融入中、东部地区,形成向东的扇形开放格局。我们要重点发挥好扇柄的起承转合、辐射带动作用,以区域合作搭建好坚实的扇形轮廓,装配上各具功能、亮点纷呈的扇面,做到点、线、面有机整合,使成渝地区形成对外开放合作的有机空间整体以及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就能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去开展好国际经贸和产能合作。
  记者:您提到成渝地区开发开放的“扇形”格局,形象地把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展现了出来,如何推进这一战略格局落地落实?
  解洪:面对大开发与大开放的“扇形”格局,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其一,要注意解决好产业空间和功能的优化配置,做到扇骨有内容、轮廓有支撑。其二,要做好城市空间和功能的优化配置。双城经济圈不仅仅包括成都和重庆,还包括四川的其他十多个城市,是一体化城市群的概念。其三,要做好生态空间和功能的优化配置。双城经济圈不仅仅要关注经济发展,还包括关注绿色生态空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人类底线,全球携手应对疫情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其四,要做好人文社会空间和功能的优化配置。双城经济圈最终是要把更多的人集聚、集中,要考虑人文环境是否宜居、宜业,是否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滿足人的发展需要,以及能否形成具备国家观念和世界眼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其五,要做好开放空间和功能的优化配置,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
  如果把这五点做好了,中央的总体战略就能在成渝地区得到更好地落地实施,地方和区域的重大探索实践也能够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唱好“双城记”    推进一体化发展
  记者: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如何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
  解洪:第一,要深刻把握和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紧跟中央在新时期发展的战略部署,做好各方面的统筹谋划。要做好基础工作,在两地合作不断深化、实化的进程中,融入国家大战略中去奋力作为。第二,要搞好体制和机制的顶层设计。紧扣全面改革创新的要求,共同设计有利于合作开展的制度框架和制定更具超前性和操作性的政策体系,实现在体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机制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第三,要统筹建设重大领域的发展合作平台。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和衷共济,把“拔河效应”变为“相扑效应”,实现合作共赢。第四,要统筹做好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注重内生动能的转换和外向开放的拓展,共同抓好外向开放水平和能力的提升。第五,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新文化。树立大文化观,培育开放包容、与成渝经济圈发展相适应的新文化体系,重塑双城经济圈的整体形象。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渝地区的发展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促进川渝两地通力协作,发挥成都、重庆作为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双城经济圈规划编制实施,加强交通、产业、城镇化、环保以及民生政策对接,携手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录音整理/杨浈浈) (责编/裴佩)
其他文献
村是乡镇的构成主体,是治理体系的最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乡鎮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完成后,今年我省顺势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让基层“末梢”变治理“前哨”,梯次分明的村级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减量”增动力,融合促发展。借助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契机,全省各地蹄疾步稳、迅捷有力,在聚资源、优治理、育产业、强队伍中补齐短板,因地制宜规划出村级建制调整幅度,改出新思路、新气象、新作为,实现村与村之间融合一体
期刊
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已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广西应如何发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刘宏武看来,广西要坚持“大保护、大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强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回补,扎实抓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短板,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与全国同
期刊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公开发布,在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少波看来,《指导意见》在特殊时期、特殊节点公开发布,这是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大举措,让贵州人民备受鼓舞。他认为“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九个字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定位,与国家批准贵州建设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大数
期刊
“大家好,我是资中县双河镇水口庙村党总支书记王华明,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水口庙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这也是我同水口庙村共同成长的故事,希望和大家多交流学习,摸索出更多适合村上产业发展的好路子。”6月3日,内江市“百名能人进千村”巡回宣讲活动讲师王华明在资中县双龙镇三柏村开展宣讲,台下村民不时报以阵阵掌声。  不仅是三柏村,5月15日,内江市“百名能人走千村”巡回宣讲活动启动后,包括王华明在内的1
期刊
5月初,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内,采购部副经理杨利急得团团转。作为重汽集团在西南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重型卡车生产任务艰巨,但面临配套零件不足的难题,这让杨利等人焦虑不已。  “‘党建联盟’成立了,我们的问题就有希望解决了。”杨利口中的“党建联盟”,是指“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党建联盟”。5月23日,青白江区、金堂县、新都区、广汉市、中江县五地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同构筑“
期刊
“成长了不少,也收获了不少。”说起自己支援武汉的经历,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组长周游感慨颇深。  2月21日,周游跟随我省第十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前往武汉。周游的驻点医院是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她的任务是开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为新冠肺炎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进行情绪安抚和心理治疗。  要让情绪有一个“出口”  “因为要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等,裹得严严实实,跟患者交流起来特别困难。
期刊
今年,成都市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不断改进检查考核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为基层减负,给干部赋能。  开展问诊式联系指导。为杜绝多头重复向基层要数据、报材料、填表格,成都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合理统筹调配机关干部投入基层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组织全市机关干部与基层干部混岗编组,主动收集基层工作情况,帮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开展调研式督导检查。市委组织部联合市纪委监委组建督查
期刊
“有林子才能生菌子,有菌子才能有‘票子’。保生态、防火灾、护林子,致富奔康才有长路子……”接地气的话语、贴人心的内容,甘孜州雅江县八角楼乡木泽西村第一书记张建红的宣讲,赢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张建红是一名颇受当地干部群众欢迎的藏族干部。然而,曾经的张建红却因为自己头上戴的“问题干部”的“帽子”深感自责,工作也没了劲头。2018年2月16日,雅江县恶古乡马益西村境内扎拉迫松山因村民举办祭祀活动后
期刊
何艳玲: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目前担任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治理经验及政府理论提升”首席专家与负责人。  四川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如何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面临哪些问题?突破口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
期刊
2020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围绕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安排部署建设“10+3”现代农业体系、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等重点任务,着力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我省农村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四川省委一号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