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我们体内花繁枝茂(组诗)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簌,本名周娟娟,江西崇仁人,现居江西赣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诗作散见《诗刊》《诗探索》《作家》《诗潮》《星星》《扬子江》《中国诗歌》等,入选多个年度选本。获第八届诗探索·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第二届中国佛山长诗奖。出版个人诗集《攀爬的光》。
  时间在我们体内花繁枝茂
  金黄稻子折叠着一片暮晚,赭石色
  黏稠的眼神投向壮烈的旷远
  诚如有着高原红的忠诚的农民女儿
  一片阔叶从半空,在微妙的气旋中
  横着飞荡三秒,徐徐垂直落地
  怦怦心跳,渐弱直至消弭
  几声鸟鸣从江口U型边缘浮出
  芦花丝絮颓败。巢窠安宁于高枝
  我们无可回归,一颗心荒芜着它的荒芜
  谁也不必察觉
  时间在我们体内繁花枝茂
  时间沉淀。堆砌。拔高
  递过一排锯齿,伐倒我们的枯木朽枝
  谁配得上今夜高贵的孤独
  南野静谧的夜气里
  你搬来一枚月亮
  拴在南山黑麂的犄角上
  石头的夜,递给我驰骋的铁蹄
  旷野生风,人影复行行
  南山下的一盏盏灯火瞬息被拧小了一些
  这个倦怠的初夏,花朵凋敝
  裸陈的山脊似怀乡人的骨殖
  半边月亮舔舐着锋刃
  谁,配得上今夜高贵的孤独
  我爱的能力与日俱减
  沉默如七月的泡桐果实
  只有聒噪的蝉鸣留在绿梢头
  我用写一首诗的时间,来谈谈七月的天空
  为什么不能获得安宁
  我思想的贫穷加固了语言的门闩
  我坠落,我爱的能力与日俱减
  极富教育意义的
  幸运之神的橄榄枝没有伸向我
  我听见岑寂之中,一声寂寞的鸟鸣
  如十字镐的镐尖
  锤打影子的邮戳,欲把它寄往哪里
  时间的磨损
  曾经,我衣襟别一朵栀子走向你
  青杏有涩香,水边有花影
  你站在桐花满地的树下
  约等于一首诗
  而现在我们像两只蜉蝣
  抱头痛哭,但没有眼泪
  我为无法逃脱时间的磨损而感到羞愧
  最终我们以无言的方式对抗
  直至永远沉默
  你听,喧声渐渐远矣
  马匹归厩倦鸟归林。人心依旧孤寂
  那只翠绿的啼鸟
  叶间漫漶的翠色,薄烟一样滑动
  掀动我的裙摆
  她们隐身在自己的寂静里
  结自己的实,发祖母绿一样的光
  她们拽着小巷的腰肢
  对所有外界事物漠不关心
  我隱约可见,白色窗帷下
  一声横笛,被少年吹奏
  我站在一架青葡萄下
  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归路
  那只翠绿的啼鸟并没有回来*
  (*引自昌耀诗句)
  野  岭
  当野岭上的油桐花
  以散落的簇拥的白,有如野火
  白晃晃地缀在雨后辽阔的新绿里
  我仍旧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陷入了自己的不幸
  灵岩寺的一名扫地僧
  正在打扫石阶上的落花
  他不停地扫,花不停地旋落
  落花瓣瓣,皆为他半生的痴嗔怒怨
  他一直扫下去
  直至把这些附属之物扫出他的心际
  就可以洁净地面对佛了
  而我,已经不再对谁满怀期望了
  请把那朵火熄灭吧
  3月13日所见
  经过海棠花的清晨
  我对一个有孤僻症的诗人说:
  “拈花一笑,万物生长”
  经过波光孕育的春江,一位老人无语独坐
  人心孤独焕发的光。我是万物,万物是我
  经过蓉西路41号鲜红的对联
  与三棵老态高大的泡桐花树:“在这个春天,
  我们谈一谈诗学和美学吧”
  眼前一个跛行的人,正拖着他的左腿
  缓慢地穿过斑马线
  在黄昏的遗忘中
  风带来果实的阴影
  它的内部充满苦涩,并非当初那枚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是同一道难题
  “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就交给时间”
  说出这句话的人
  比倾听者更加困囿
  她深信这是时间所不能解决的
  她不过是折磨她自己
  不断地让自己去相信
  时间猛兽般的吞噬力和破坏力
  未被陈述的
  行进至语言的禁区,无以言
  日夜造一座建筑,无有避所
  幽幽蓝光下的战栗,无以慰藉
  我们永远对未知
  以及未知旅程所充满的危险
  褒有热情
  我们渴望刮起一阵语言的飓风
  苹果砸向词语的深渊
  劲草摇。坐在莽原中心倾听风声如缕
  水遁镜空。依然捕捉不到她翕动的羽翼
  语言之柄,太短
  未被陈述的,有神秘之美
  替我们说出的远未被说出
  你要邮一封信给我
  我偏爱南方故乡的晚冬
  农家院里的蔷薇是粉的
  豌豆花是深紫的,酒是醇香的
  鸡鸣狗吠是即时且新鲜的
  我是一个安住在此的人
  山上求签,山下采药
  成串的鸟鸣翻飞
  从一颗云杉的球果上到另一颗。
  闲时。逛市集寻野趣
  和村民说朴拙的乡音
  而身在北方的人在一场大雪里
  念念有词:再不返乡你要邮一封信给我
  我阅读她的美
  在这个奢侈的清晨
  气流小心翼翼地拧着阳光的细金线
  我一直保持这种姿势
  脸颊刚好抵住她的下巴
  仔细聆听她莽荒里的每一声钟摆的响动
  陷身一场风景,我阅读她的美
  美到暂时失语,暗生久违的感动
  我亲爱的水边的阿狄丽娜
  我的心穴绿苔生,饱含汁液的吻
  落在她的额,她的鼻尖
  当她惺忪转身背向我的那一刻
  惊愕地瞥见一枚小小的缝衣针
  在她睡卧的身下,平行地插入棉质床褥
  犹如平素我的存在
  闪耀,尖锐,但并无伤害
  给此刻的自己
  沿着小径的弯曲缓慢走到尽头
  芙蓉江的水位在枯水期以下也没关系
  韭兰紫蕨荻芦尚未萌发
  也无关紧要
  那些苦难背后隐藏的虚妄
  黑暗历尽折射的曙光
  都像叙述别人的故事一样
  被一笔带过
  我喜欢此刻的自己
  像一粒石子被河流磨平棱角
  任江水滔滔的口舌谗言
  湮没我的身体
  像一泓水有自己的意愿,沉静下来
  即使内心翻江倒海
  也要呈给你波澜不惊
其他文献
一、“丧”情绪与词语污染  每个时代有其标志性的生活方式,青年群体是时代文化的经历者,也是时代精神的演绎者,在变迁的时代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摇滚、诗歌、迪厅、看电影是青年群体的主要娱乐消遣,青年群体歌颂理想、赞美爱情,有无畏的勇气和无尽的热情。21世纪世纪之初,青年群体以上网、玩手机、打电玩、发呆等为日常消遣。他们沉浸在看似热闹的网络世界进行虚拟社交,实际上却被囚禁在以I
期刊
对于许多中国观众而言,捷克电影是个陌生的名词,印象中的捷克电影,似乎只有《好兵帅克》和动画片《鼹鼠的故事》。有人或许会把《布拉格之恋》当成捷克电影,而那其实是美国人拍摄的,尽管电影的内容源自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高晓松写过一首歌,叫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其中有这样两句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我看来,捷克电影的永恒主题正是—生活不是眼前
期刊
江西自古便是“江南昌盛之地”“文章节义之邦”,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田园山川,近现代以来更是演绎了无数革命英雄传奇,丰饶深厚的赣鄱大地为江西文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作资源。  长期以来,江西作家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鲜明的人道主义情怀立足历史,扎根大地,从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发掘题材源泉,汲取创作灵感,塑造艺术个性,为繁荣发展的中国当代文学奉献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江西风景”。回望
期刊
文学叙事规律是年长且阅历丰富者优先,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由长及幼的讲述次序。以外国作家群体为样本的调研结果显示,作家创作最佳年龄在31—40岁之间,为了迎来创作黄金时代一般需要十年左右的准备期[1],即一般要经过十年左右的积累,在40岁左右才会长成一个成熟而令人信服的叙述者。中国作家的成长状态也大抵如此,不到一定的成熟年龄且没有丰富成长经历的作家很难立足文坛。“90后”文学显然不符合以往文学史经验,
期刊
为历史人物写传记小说,在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尺度把握上,往往会构成一个令人挠头纠结的问题。如果过于向壁虚构,人物则可能凌空蹈虚;太拘泥于“实”,人物可能因为没有什么戏份而失去足够的生动性,尤其是当所書写的历史人物不是那种有着文治武功或风流韵事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时,就很可能会因为乏“善”可陈而遭遇无趣之讥。拿北宋一代名僧佛印禅师来说,其为常人所熟知的大抵就局限于是苏轼、黄庭坚的好友等一类身份信息和
期刊
在一个后工业时代钢筋水泥和机器动力所建构的物质世界上,人类生活日趋同质化:在相似的都市背景下过着貌似殊途而实则同归的生活,表面的多元掩盖着本质上的单调……看上去是人建造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实际上这样的城市包括新农村建设后的城镇化乡村,都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场域和社会伦理。  作为拥有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覆盖面积最大的农耕文明的中国,仅仅三四十年的时间,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带领大部分人脱离了跟泥土相依
期刊
每个人的诗写,都是一面多棱镜,折射着作者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一面面多棱镜由自己的纹理、光泽、色彩,构成属于自己的谱系,构成诗人抒写的生态系统。  读诗歌文本,仿佛就是读一个人的成长史、心灵史。阿多尼斯在《夏之书》里说:“门豁然洞开,我要把门后呈现的奇迹,讲述给尚未来临的童年。”诗歌是区别于其他体裁的文字,更强调自我、自由的性灵抒发。它用隐秘的符号,记录俗世生活里诗人的另一个自我,用一种近乎谜
期刊
长期在基层从事行政工作的黄志清先生,以炽热的文学热情在业余时间从事小说创作,曾创作出版了系列长篇小说《痕迹》三部曲[1],描写了主人公从校门走向社会的成长与奋斗,再现了社会改革发展后的历史变迁。2020年1月,黄志清40万字的长篇新作《凤凰洲》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以凤凰洲严、范两大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呈现出百年社会嬗变中的人生悲喜剧,推崇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赞美了艰苦创业、建设美
期刊
锦 瑟  1  我从暮色里起身  将河流与风揣进口袋  牛唇穿过了蒲公英的叶子  生活卷起粗糙的舌头,将柔软的心事  反刍  飒飒作响的,不仅仅是岸边的芦苇  也不仅仅是停在苇叶上拍打翅膀的蜂鸟与蜻蜓  还有暮色下赶路的灵魂  2  突然想起,这些年来  有几个词反复出现在我的诗歌里  譬如暮色。譬如露水。譬如月亮与落花……  想起凡·高与莫奈的画。想起《月亮与六便士》。想起《远大前程》  想起许
期刊
发现苦楝花开的那一天  我同时发现  路边的这棵苦楝树  已被我视而不见、忽略经年  这是一条我进出家门的路啊  我的目光把我拷了起来  拷在苦楝树上  整天整夜,直到我喊出痛来  多美的花啊、多美的树  生活的路边我又被谁视而不见  有一天,我若花开  谁会心痛、谁会怜爱  (雁飞《发现苦楝花开的那一天》)  “发现”是这首诗的关键词,是当事人心机一动的眼疾手快式反应,但还不是这首诗的主题,其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