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有效地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我们确立了“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四个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即以区域推进为中心,以课题研究和常态实施为主线,以统筹规划、先行试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为途径,全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找准科研切入点,由点及面,统筹规划,形成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
我们始终认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之中,并置于重要地位;而要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先导之路,坚持“小范围试点,大范围推进”的原则,让部分学校先行一步,全体学校跟进一步,在摸索和实践中逐步明确方向,形成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化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1、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实施典型带动策略
“十五”期间,我们以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为主体申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 10所学校被确定为省级实验学校。实验学校按照自己承担的课题任务,有计划地进行实验研究;教研培训中心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发现培养典型。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 2002年10月,该课题研究成果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验收,同时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我们认为,课题研究要真正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并不是初始时的昙花一现,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之中。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深入、规范、有效地开展,“十一五”期间,我们又和鲁东大学合作,成功申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师生心理危机的早期干预及模式的研究》,我们以师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干预为切入点,探索构建区域内师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三级预警机制。
2、以课题成果为前提,实施行政干预策略
依托于课题的有效牵动和典型的强力带动,荣成市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散到组织的发展过程,尤其是随着一些课题成果的逐步显现和推广,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也在实践的孕育和运作中逐步建立:
首先,加强组织机构的建设。2001年,我们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研员,负责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研究、培训、指导、服务;基层学校则由分管主任负责。同时为加强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每所高中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下联动、各履其责的组织机构,使全市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育人氛围。
其次,加大督导与评估力度。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区域性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宏观决策与配套措施,主要有:《荣成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分解》、《荣成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与评估方案》等文件,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终教育质量评估中,以行政干预为手段,要求全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便从机制和管理上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范开展保驾护航。
找准培训着眼点,搭建平台,层层施训,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我们以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重点,多层面、多角度搭建平台,以教师的专业化提升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高层发展。
1、搭建网上研修平台,智慧共享促提高
2006年,我们利用荣成教育信息网的网络优势,搭建网上研修平台,区域性引领学校心理骨干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技术培训,打破时空的局限,最大程度地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面和培训时效。由于平台研修功能完善、内容丰富实用,得到了网上自主研修教师的一致肯定。这种区域性、专题性开展网上自主研修与培训的形式,自主研发的网上研修培训软件,以及设计的网上研修方案和构建的培训内容,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例。
2、搭建集中培训平台,全员参与促普及
心理健康教育的集中培训坚持“三个面向”,“三个层次”。三个面向是指面向学校领导、面向专职教师、面向家长。三个层次包括:课题研究培训,培训对象是实验骨干教师;理论与实践技术的提高培训,培训的对象是学校领导和专职教师;理论与实践技术的普及培训,培训的对象是优秀班主任、学科骨干教师。每年,我市参与集中培训的人数都达到700多人。
3、搭建专业成长平台,骨干带动促发展
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树典型、塑名师等策略,让一批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形成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梯队。
请进来——我们邀请上海、济南、杭州、烟台、青岛等地的心理专家到荣成来开设讲座,使更多的教师享受与专家对话、与先进的经验对话的福利,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走出去——我们多次选派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使骨干教师到全国各地充电、取经。回来后,各学校以骨干教师为核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将先进的经验和理论第一时间传送给每位教师,达到“以一带百”的理想效果。每年,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达到百余人。
树典型——每年,我们将关注培养的10位心理骨干老师和5位优秀分管主任的工作和成长情况以经验交流的形式编成电子版的宣传材料,上传至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心育广角”栏目中。到目前为止,我市的骨干教师已从少数的十几人增至百余人,从而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榜样队伍,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标、树标提供了“活的教科书”。
塑名师——根据开展工作的需要,我们还积极组织热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骨干老师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打造专业咨询团队,构成学生心理咨询的专业支持系统。至现在我市已有16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由这些咨询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在局域网、校园网上开辟了心理咨询热线,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心理辅导,而且也面向社会,为有问题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帮助,社会反响热烈。
找准教研立足点,宏观指导,多维促研,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教研是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常态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区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措施。实践中,我市推行“联片教研、网上教研、校本教研”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使教研活动在教研培训中心的宏观指导下,实现了虚实结合、城乡融合、内外联合,多维度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1、抓好联片教研——协作中求均衡
我们以市直小学为龙头,与周边的农村学校共同建立“联谊校”,通过组织送课下乡、请课进校、现场观摩、联谊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促进城乡学校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发挥龙头学校的示范作用,实现“优化一个,带动一片”的教研机制。联片教研活动开展以来,各联谊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研讨活动,大力创新联谊校教研活动的形式,做到每次活动有专题,有课例,有研讨,有反思,有专家指导。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则适时参与到活动中来,为联谊活动进行宏观指导,并适时将优秀的经验向全市推广,这样极大地提高了集体教研的成效,也缩小了城乡学校间的差距,确保了区域推进沿着均衡化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行。
2、抓好网上教研——交流中求互补
我市早在2004年底就率先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站包括政策导向、理论导航、心育广角、心育载体、团体辅导、个别辅导、课程资源等近十个栏目,这些栏目的内容开发与维护都由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这样既做到了网站与教育实际紧密结合,又使教师成为网上教研的主角。
3、抓好校本教研——内化中求提升
校本教研最大优势是以校为本,因地制宜,因需而研,有针对性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我们着重抓两个重点:
一是内容上的宏观调控。在心理网站和研修平台上专门设立一个校本教研栏目,有规划、有文字和音像的教研内容,学校可根据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另外还开通网络应急通道,对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方面的困惑和需要进行及时地沟通答复。
二是过程中的督导引领。每个学期初,教研员都深入基层学校指导工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一线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从澄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责任、成效方面的认识入手,明确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理规范的工作格局;从分析各年龄段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心理发展危机和成长困惑入手,帮助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性和预防性功能;以“人本理论”做支撑,从分析教师的职业信念入手,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引导教师以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与此同时,教研员与教师还以对话交流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教研活动。问答式、交流式、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教研形式,民主、热烈的教研氛围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找准实施核心点,由浅入深,强化应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实践中,我们不懈追求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施,并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分别进行了内容的开发、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及活动载体的拓展,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1、开发课程资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和老师因缺少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资源作支撑,使心理辅导活动课陷入低效、盲目、无序的状态。为改变这一工作状态,保证心理辅导活动课能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我们组织部分心理骨干教师联合攻关,为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各学段开发构建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包,即为不同学段的每个年级各准备了10个最佳的活动方案和二、三十个不等的参考方案。整个资源包共包含453个活动方案近百万字。教师可根据需要,随意选取内容进行操作和实施。
2、开设心理活动课,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我们逐步确立了以常规教学为主体,以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主线的操作模式。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中构建了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团体辅导模式。创新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堂结构是:提出问题、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置情境,方法迁移;澄清认识,理解升华四环节结构。
3、坚持以校为本,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我们倡导基层学校结合实际,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将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进一步细化完善,建立导师群体负责制,以制度建设推动、协调、密切师生关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实现教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让更多的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等等。这些新方法、新途径、新举措,迎合了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操作性。
4、丰富课程内涵,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渠道
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着力研究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团队活动等学校日常工作如何融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关注问题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通过信箱、咨询电话、心理日记、面对面咨询等形式,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补救性功能。三是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我们以学校为主体,联合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力量,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员参与、全程渗透、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网络。
我们真切地希望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化推进能送给学生阳光般的心境,能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快乐的人生!
找准科研切入点,由点及面,统筹规划,形成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
我们始终认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之中,并置于重要地位;而要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先导之路,坚持“小范围试点,大范围推进”的原则,让部分学校先行一步,全体学校跟进一步,在摸索和实践中逐步明确方向,形成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化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1、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实施典型带动策略
“十五”期间,我们以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为主体申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 10所学校被确定为省级实验学校。实验学校按照自己承担的课题任务,有计划地进行实验研究;教研培训中心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发现培养典型。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 2002年10月,该课题研究成果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验收,同时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我们认为,课题研究要真正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并不是初始时的昙花一现,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之中。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深入、规范、有效地开展,“十一五”期间,我们又和鲁东大学合作,成功申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师生心理危机的早期干预及模式的研究》,我们以师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干预为切入点,探索构建区域内师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三级预警机制。
2、以课题成果为前提,实施行政干预策略
依托于课题的有效牵动和典型的强力带动,荣成市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散到组织的发展过程,尤其是随着一些课题成果的逐步显现和推广,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也在实践的孕育和运作中逐步建立:
首先,加强组织机构的建设。2001年,我们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研员,负责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研究、培训、指导、服务;基层学校则由分管主任负责。同时为加强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每所高中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下联动、各履其责的组织机构,使全市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育人氛围。
其次,加大督导与评估力度。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区域性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宏观决策与配套措施,主要有:《荣成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分解》、《荣成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与评估方案》等文件,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终教育质量评估中,以行政干预为手段,要求全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便从机制和管理上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范开展保驾护航。
找准培训着眼点,搭建平台,层层施训,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我们以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重点,多层面、多角度搭建平台,以教师的专业化提升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高层发展。
1、搭建网上研修平台,智慧共享促提高
2006年,我们利用荣成教育信息网的网络优势,搭建网上研修平台,区域性引领学校心理骨干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技术培训,打破时空的局限,最大程度地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面和培训时效。由于平台研修功能完善、内容丰富实用,得到了网上自主研修教师的一致肯定。这种区域性、专题性开展网上自主研修与培训的形式,自主研发的网上研修培训软件,以及设计的网上研修方案和构建的培训内容,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例。
2、搭建集中培训平台,全员参与促普及
心理健康教育的集中培训坚持“三个面向”,“三个层次”。三个面向是指面向学校领导、面向专职教师、面向家长。三个层次包括:课题研究培训,培训对象是实验骨干教师;理论与实践技术的提高培训,培训的对象是学校领导和专职教师;理论与实践技术的普及培训,培训的对象是优秀班主任、学科骨干教师。每年,我市参与集中培训的人数都达到700多人。
3、搭建专业成长平台,骨干带动促发展
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树典型、塑名师等策略,让一批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形成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梯队。
请进来——我们邀请上海、济南、杭州、烟台、青岛等地的心理专家到荣成来开设讲座,使更多的教师享受与专家对话、与先进的经验对话的福利,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走出去——我们多次选派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使骨干教师到全国各地充电、取经。回来后,各学校以骨干教师为核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将先进的经验和理论第一时间传送给每位教师,达到“以一带百”的理想效果。每年,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达到百余人。
树典型——每年,我们将关注培养的10位心理骨干老师和5位优秀分管主任的工作和成长情况以经验交流的形式编成电子版的宣传材料,上传至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心育广角”栏目中。到目前为止,我市的骨干教师已从少数的十几人增至百余人,从而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榜样队伍,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标、树标提供了“活的教科书”。
塑名师——根据开展工作的需要,我们还积极组织热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骨干老师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打造专业咨询团队,构成学生心理咨询的专业支持系统。至现在我市已有16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由这些咨询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在局域网、校园网上开辟了心理咨询热线,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心理辅导,而且也面向社会,为有问题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帮助,社会反响热烈。
找准教研立足点,宏观指导,多维促研,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教研是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常态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区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措施。实践中,我市推行“联片教研、网上教研、校本教研”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使教研活动在教研培训中心的宏观指导下,实现了虚实结合、城乡融合、内外联合,多维度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1、抓好联片教研——协作中求均衡
我们以市直小学为龙头,与周边的农村学校共同建立“联谊校”,通过组织送课下乡、请课进校、现场观摩、联谊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促进城乡学校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发挥龙头学校的示范作用,实现“优化一个,带动一片”的教研机制。联片教研活动开展以来,各联谊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研讨活动,大力创新联谊校教研活动的形式,做到每次活动有专题,有课例,有研讨,有反思,有专家指导。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则适时参与到活动中来,为联谊活动进行宏观指导,并适时将优秀的经验向全市推广,这样极大地提高了集体教研的成效,也缩小了城乡学校间的差距,确保了区域推进沿着均衡化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行。
2、抓好网上教研——交流中求互补
我市早在2004年底就率先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站包括政策导向、理论导航、心育广角、心育载体、团体辅导、个别辅导、课程资源等近十个栏目,这些栏目的内容开发与维护都由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这样既做到了网站与教育实际紧密结合,又使教师成为网上教研的主角。
3、抓好校本教研——内化中求提升
校本教研最大优势是以校为本,因地制宜,因需而研,有针对性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我们着重抓两个重点:
一是内容上的宏观调控。在心理网站和研修平台上专门设立一个校本教研栏目,有规划、有文字和音像的教研内容,学校可根据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另外还开通网络应急通道,对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方面的困惑和需要进行及时地沟通答复。
二是过程中的督导引领。每个学期初,教研员都深入基层学校指导工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一线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从澄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责任、成效方面的认识入手,明确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理规范的工作格局;从分析各年龄段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心理发展危机和成长困惑入手,帮助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性和预防性功能;以“人本理论”做支撑,从分析教师的职业信念入手,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引导教师以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与此同时,教研员与教师还以对话交流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教研活动。问答式、交流式、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教研形式,民主、热烈的教研氛围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找准实施核心点,由浅入深,强化应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实践中,我们不懈追求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施,并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分别进行了内容的开发、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及活动载体的拓展,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1、开发课程资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和老师因缺少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资源作支撑,使心理辅导活动课陷入低效、盲目、无序的状态。为改变这一工作状态,保证心理辅导活动课能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我们组织部分心理骨干教师联合攻关,为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各学段开发构建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包,即为不同学段的每个年级各准备了10个最佳的活动方案和二、三十个不等的参考方案。整个资源包共包含453个活动方案近百万字。教师可根据需要,随意选取内容进行操作和实施。
2、开设心理活动课,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我们逐步确立了以常规教学为主体,以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主线的操作模式。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中构建了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团体辅导模式。创新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堂结构是:提出问题、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置情境,方法迁移;澄清认识,理解升华四环节结构。
3、坚持以校为本,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我们倡导基层学校结合实际,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将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进一步细化完善,建立导师群体负责制,以制度建设推动、协调、密切师生关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实现教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让更多的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等等。这些新方法、新途径、新举措,迎合了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操作性。
4、丰富课程内涵,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渠道
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着力研究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团队活动等学校日常工作如何融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关注问题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通过信箱、咨询电话、心理日记、面对面咨询等形式,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补救性功能。三是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我们以学校为主体,联合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力量,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员参与、全程渗透、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网络。
我们真切地希望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化推进能送给学生阳光般的心境,能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