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渗透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认识误区
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和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语言教学渗透文化,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目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力求一次讲全、讲透,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字典搬家,学生则忙于记笔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根深蒂固。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文化渗透其中只有逐步深入、不断实践、感悟提升,学生才能逐步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和文化内涵,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
有些教师可能由于自身语言水平不够,文化知识较少,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文化教学有畏难情绪。这种想法虽可以理解,但应帮助克服。我们提倡教师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可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二、课堂文化渗透的教学实践
文化渗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应抓住教材中的切入点。如针对Unit 14 Festival 的warming up 中的a Chinese festival, 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两个任务:
Task 1:What’s the Spring Festival? Read the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New Year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⑴How old is the festival?
⑵ When is it celebrated?
⑶Who celebrated the festival?
⑷Why do people celebrate it ?
⑸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
Task 2:How did you celebrate the 2005 Spring Festival?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partner and then make your own choices
□Cleaned the house □Decorated the door with a couplet □Had your hair cut□ Had a bath□Had a large family dinner□Wore new clothes □ Ate special food like Jiao zi □ Set off firecracker or fire works □ Had lucky money from parents or relations □Watched the 2004 Spring Festival program on CCTV □Visited grandparents or other relations □ Other:_______
三、在交际中实现文化渗透的途径
如何进行交际能力训练?方法可以多样。交际教学并不否认语言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并把它看成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交际法与结构主义教学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目标的不同。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他提出了课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
1、以生活为基础,以所学知识为核心开展交际
“模拟交际”,指在课内外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各种语言操练、语言实践活动;“教学交际”,指课堂内进行的再表达练习,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后,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开展模仿性对话或书面练习;“针对性交际”,指学生根据情景和语用考虑,做出得体反应;“谈论性真实交际”,指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谈,语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言语符合语用及文化规范。高中英语新教材贴近生活,适用于交际拓展,是我校高中的主干教材,它的思想性、文学性、文化性、社会性、时代性都是比较经典的,是目前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和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好教材。譬如,高中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有warming-up步骤,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交际,高一United 16“Scientist at work”中warming-up要求学生看图说话,描述一些跟学科特点有关的实验等。在“speaking”一项中,又让学生讨论科学的发现和应用的利弊,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又能危害人类,这就是“讨论性”真实交际。
2、以文化为主线,开展知情交际
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进行一些“角色扮演”活动。激情演绎,知情交融是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情感最完美的体现,以文化为主线,开展知情交际,心灵沟通,是营造课堂英语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例如,我在给学生上高一United 15“The Necklace”这课时,引导学生将剧中角色进行人物分析,和人物评价,对剧中主角Mathilde的个性心理进行理性地分析、透彻地理解,然后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学生进行充分准备,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这个机会体验了角色的真实感受,表演十分成功,学生能从中体会知识和情感的交融以及语言文化的艺术。
3、文化对比,中西合璧
中西文明各有特色,但人类文明都是相通的。在讲解和教授One step at a time时,采用文化渗透对比法,与我们常用的成语,俗语“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等进行对比欣赏,使短语学习进入文学欣赏的清新愉悦状态。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学能坚持这一原则,学生的中外文学水平、文学素养能得到长足的提高。又如高一United 18 “Speaking”对话中“Where is your great-grandfather on your father’s side from?”“And what about your great-grandmother on your father’s side?”句中“your great-grandfather on your father’s side”指的是曾祖父,按中国传统习惯,父亲直系亲属有爷爷、奶奶、姑妈、叔父等,而母亲直系亲属有外公、外婆、姨妈、舅舅等,而西方人概念较模糊,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一个细节.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确立语用学观点,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材料进行各种旨在提高语用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语言教学中的语用与文化要求是可以体现的。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交往愈发重要和频繁,外语教学的责任也就越来越重。我们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指示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使他们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贡献。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为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目标与任务,要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目标,还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奋斗。
(作者单位:611730 四川省郫县一中)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认识误区
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和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语言教学渗透文化,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目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力求一次讲全、讲透,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字典搬家,学生则忙于记笔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根深蒂固。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文化渗透其中只有逐步深入、不断实践、感悟提升,学生才能逐步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和文化内涵,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
有些教师可能由于自身语言水平不够,文化知识较少,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文化教学有畏难情绪。这种想法虽可以理解,但应帮助克服。我们提倡教师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可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二、课堂文化渗透的教学实践
文化渗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应抓住教材中的切入点。如针对Unit 14 Festival 的warming up 中的a Chinese festival, 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两个任务:
Task 1:What’s the Spring Festival? Read the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New Year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⑴How old is the festival?
⑵ When is it celebrated?
⑶Who celebrated the festival?
⑷Why do people celebrate it ?
⑸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
Task 2:How did you celebrate the 2005 Spring Festival?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partner and then make your own choices
□Cleaned the house □Decorated the door with a couplet □Had your hair cut□ Had a bath□Had a large family dinner□Wore new clothes □ Ate special food like Jiao zi □ Set off firecracker or fire works □ Had lucky money from parents or relations □Watched the 2004 Spring Festival program on CCTV □Visited grandparents or other relations □ Other:_______
三、在交际中实现文化渗透的途径
如何进行交际能力训练?方法可以多样。交际教学并不否认语言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并把它看成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交际法与结构主义教学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目标的不同。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他提出了课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
1、以生活为基础,以所学知识为核心开展交际
“模拟交际”,指在课内外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各种语言操练、语言实践活动;“教学交际”,指课堂内进行的再表达练习,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后,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开展模仿性对话或书面练习;“针对性交际”,指学生根据情景和语用考虑,做出得体反应;“谈论性真实交际”,指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谈,语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言语符合语用及文化规范。高中英语新教材贴近生活,适用于交际拓展,是我校高中的主干教材,它的思想性、文学性、文化性、社会性、时代性都是比较经典的,是目前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和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好教材。譬如,高中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有warming-up步骤,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交际,高一United 16“Scientist at work”中warming-up要求学生看图说话,描述一些跟学科特点有关的实验等。在“speaking”一项中,又让学生讨论科学的发现和应用的利弊,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又能危害人类,这就是“讨论性”真实交际。
2、以文化为主线,开展知情交际
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进行一些“角色扮演”活动。激情演绎,知情交融是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情感最完美的体现,以文化为主线,开展知情交际,心灵沟通,是营造课堂英语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例如,我在给学生上高一United 15“The Necklace”这课时,引导学生将剧中角色进行人物分析,和人物评价,对剧中主角Mathilde的个性心理进行理性地分析、透彻地理解,然后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学生进行充分准备,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这个机会体验了角色的真实感受,表演十分成功,学生能从中体会知识和情感的交融以及语言文化的艺术。
3、文化对比,中西合璧
中西文明各有特色,但人类文明都是相通的。在讲解和教授One step at a time时,采用文化渗透对比法,与我们常用的成语,俗语“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等进行对比欣赏,使短语学习进入文学欣赏的清新愉悦状态。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学能坚持这一原则,学生的中外文学水平、文学素养能得到长足的提高。又如高一United 18 “Speaking”对话中“Where is your great-grandfather on your father’s side from?”“And what about your great-grandmother on your father’s side?”句中“your great-grandfather on your father’s side”指的是曾祖父,按中国传统习惯,父亲直系亲属有爷爷、奶奶、姑妈、叔父等,而母亲直系亲属有外公、外婆、姨妈、舅舅等,而西方人概念较模糊,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一个细节.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确立语用学观点,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材料进行各种旨在提高语用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语言教学中的语用与文化要求是可以体现的。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交往愈发重要和频繁,外语教学的责任也就越来越重。我们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指示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使他们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贡献。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为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目标与任务,要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目标,还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奋斗。
(作者单位:611730 四川省郫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