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改变数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状,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创造型数学能力,关键在数学课堂。
在数学课堂上,要敢放善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前提出的口号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效率,就是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增加学生负担;提高质量,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础知识,并会应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要做好这点,教师必须懂“课堂里的哲学”。笔者在教学中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
如果一个有威望的数学老师讲课,学生没听懂可能怪自己笨,可要是一个年轻教师,常常想当然地把责任归到老师身上。事实上,在课堂上,逆反心理、主现印象心理、自我成熟感、年龄心理特征等等都将集中表现出来,教师应摸索规律,掌握规律。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以自己的讲课艺术打开学生心扉,培养其求知兴趣。
二、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当学生对某位老师不信任或有误解时,对他讲的课准学不好,原因在于接受知识的心境受到了干扰。为了培养一种更易接受知识的心境,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包括教师的仪表、举止、知识面、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研成果等。学生听师者言、观师者行,教师讲起来滔滔不绝,说到概念,多方描述,形象逼真;举起例来,信手可得,典型生动。数学之美,洋溢其间,讲起课来有血有肉,日久天长,对学生就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师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把课讲“活”
书本的知识是“死”的,而人接受知识的最佳形式是“形象”的,是“活”的。为此,教师必须深钻教材备好课,课堂教学要“多法”并用,“一法”为主,体现开放型教学或创造型教学。课堂上,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按照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用自己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言,主次强调、形象描绘板书,再伴以手势、表情,多渠道的信息,来形成“活”的场面。“活”即生动,生动即形象,因而易懂。
四、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艰苦劳动的品质
教师要教育学生把课堂视为劳动和再发生的过程。听课不仅是欣赏,也是的艰苦的劳动。
1、学生启眼看明白的能力
学生获得的知识,第一步是观察和实验,这就必须启眼看明白,才能获得合乎客观实际的感性认识和具体素材,如通过学生错做填空题:在有理数8,-22/7,-2.5中,整数有(8,-2.5),分数有(-22/7),强调看明白小数点“.”和逗号“,”的区别;通过学生把算式2b+6b=6b读成26+46=66,强调看明白字母“b”和数字“6”的区别……
2、培养学生倾耳听准确的能力
学生的许多知识、方法和信息,是倾耳听来的。但有的学生把老师讲数轴定义说成: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线叫做数轴;把方程的说成: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把有理数说成:正数和分数的统称……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口述、小组同述、全班朗读等不同形式,学生便会听准确每个数学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句。
3、启发学生动脑周全考虑问题
学生获得的知识,必须想周到,这是种极其复杂应变能力很强的心理现象。通过学生误认为字母a表示正数,|a|=a,启发学生思考:a都表示正数吗?还可表示哪些数?通过学生错填“当|x|=5时,x=5;当x2=4时,x=2……”,启发学生思考,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吗?平方呢?通过学生误选择“若|a|=-a,则a<0,若x/x-1有意义,则x≥0”,启发学生思考:还有数使等式成立吗?还有数使式子无意义吗?从学生实际问题犯的不同错误,引导学生不仅要有常规思维,而且要学会逆向思维,不仅只是注意应用明显的条件,而且要注意应用隐含的条件,要考虑到问题存在的各种可能。
4、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用生动的语言传递给别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课堂上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口述,如:个别回答或齐答某概念、某方法;回答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法;进行小结和总结;回答巧妙的解法和简捷的过程是怎样想到的,充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5、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对数学实际问题,不仅要学会动手计算和推理,还要学会动手画图和制作数学模型,每一样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见效。不少学生一算就错,一推理就糊涂,想的是“东”,写下的却变成“西”,画图三不像,制数学模型不像样。教师要以自己一丝不苟的演算过程、严谨的推理步骤、迅速准确的作图技巧、精制的数学模型去影响、带动学生,督促学生模仿着去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课堂上,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把看到的、听来的、想到的,通过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把它写好、写完整、写熟练。
在数学课堂上,如果教师善教、学生善学,使教和学同步而产生“共振”,那么,每个学生都会在这种“共振”的气氛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
(作者单位:075400河北省怀来县沙城实验中学)
在数学课堂上,要敢放善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前提出的口号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效率,就是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增加学生负担;提高质量,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础知识,并会应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要做好这点,教师必须懂“课堂里的哲学”。笔者在教学中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
如果一个有威望的数学老师讲课,学生没听懂可能怪自己笨,可要是一个年轻教师,常常想当然地把责任归到老师身上。事实上,在课堂上,逆反心理、主现印象心理、自我成熟感、年龄心理特征等等都将集中表现出来,教师应摸索规律,掌握规律。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以自己的讲课艺术打开学生心扉,培养其求知兴趣。
二、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当学生对某位老师不信任或有误解时,对他讲的课准学不好,原因在于接受知识的心境受到了干扰。为了培养一种更易接受知识的心境,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包括教师的仪表、举止、知识面、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研成果等。学生听师者言、观师者行,教师讲起来滔滔不绝,说到概念,多方描述,形象逼真;举起例来,信手可得,典型生动。数学之美,洋溢其间,讲起课来有血有肉,日久天长,对学生就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师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把课讲“活”
书本的知识是“死”的,而人接受知识的最佳形式是“形象”的,是“活”的。为此,教师必须深钻教材备好课,课堂教学要“多法”并用,“一法”为主,体现开放型教学或创造型教学。课堂上,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按照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用自己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言,主次强调、形象描绘板书,再伴以手势、表情,多渠道的信息,来形成“活”的场面。“活”即生动,生动即形象,因而易懂。
四、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艰苦劳动的品质
教师要教育学生把课堂视为劳动和再发生的过程。听课不仅是欣赏,也是的艰苦的劳动。
1、学生启眼看明白的能力
学生获得的知识,第一步是观察和实验,这就必须启眼看明白,才能获得合乎客观实际的感性认识和具体素材,如通过学生错做填空题:在有理数8,-22/7,-2.5中,整数有(8,-2.5),分数有(-22/7),强调看明白小数点“.”和逗号“,”的区别;通过学生把算式2b+6b=6b读成26+46=66,强调看明白字母“b”和数字“6”的区别……
2、培养学生倾耳听准确的能力
学生的许多知识、方法和信息,是倾耳听来的。但有的学生把老师讲数轴定义说成: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线叫做数轴;把方程的说成: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把有理数说成:正数和分数的统称……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口述、小组同述、全班朗读等不同形式,学生便会听准确每个数学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句。
3、启发学生动脑周全考虑问题
学生获得的知识,必须想周到,这是种极其复杂应变能力很强的心理现象。通过学生误认为字母a表示正数,|a|=a,启发学生思考:a都表示正数吗?还可表示哪些数?通过学生错填“当|x|=5时,x=5;当x2=4时,x=2……”,启发学生思考,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吗?平方呢?通过学生误选择“若|a|=-a,则a<0,若x/x-1有意义,则x≥0”,启发学生思考:还有数使等式成立吗?还有数使式子无意义吗?从学生实际问题犯的不同错误,引导学生不仅要有常规思维,而且要学会逆向思维,不仅只是注意应用明显的条件,而且要注意应用隐含的条件,要考虑到问题存在的各种可能。
4、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用生动的语言传递给别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课堂上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口述,如:个别回答或齐答某概念、某方法;回答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法;进行小结和总结;回答巧妙的解法和简捷的过程是怎样想到的,充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5、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对数学实际问题,不仅要学会动手计算和推理,还要学会动手画图和制作数学模型,每一样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见效。不少学生一算就错,一推理就糊涂,想的是“东”,写下的却变成“西”,画图三不像,制数学模型不像样。教师要以自己一丝不苟的演算过程、严谨的推理步骤、迅速准确的作图技巧、精制的数学模型去影响、带动学生,督促学生模仿着去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课堂上,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把看到的、听来的、想到的,通过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把它写好、写完整、写熟练。
在数学课堂上,如果教师善教、学生善学,使教和学同步而产生“共振”,那么,每个学生都会在这种“共振”的气氛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
(作者单位:075400河北省怀来县沙城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