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巧刀妙勺赛厨艺,中华美食占鳌头”,这是中、日、韩、泰、印、越、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近百位厨艺高手比赛后的结论。2015年夏,美国纽约时代广场隆重举办“亚洲美食节”,亚洲各国著名餐厅主厨强将纷纷登台献艺,现场表演各自绝活,展示了亚洲美食的无穷魅力与独特的人文情怀。主持人当场公布比赛结果:冠、亚、季军以及第四名均由中国餐馆夺得,而第五名及其后获奖者分别为泰、韩、日、印度等国餐馆。
我对美食向来情有独钟,又与美食有不解良缘。我和兄妹们自组旅美团,抵达纽约的次日,正值“亚洲美食节”开幕,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大饱眼福,使这次赴美“探亲游”无意中增添了项目——味蕾之旅。
时代广场坐落于美国曼哈顿中心地带,最能反映美国典型的现代生活,每天有几十万各国人进进出出,故而号称“世界十字路口”。
我们一行刚进入百老汇的附近,已瞧见成排的洁白帐篷,中央用竹门,帐顶嵌有一个橙黄色风车,正随风悠悠旋转着。最吸引眼球的是典雅高贵、古色古香的中国展示厅,使人感觉似乎已穿越到盛唐时代,显现了唐朝古都的神韵与风采。尽管泰、日、韩、印度等国“美食展示窗口”设计花俏,五光十色,十分引人食欲,然而中华美食无论是色、香、味,还是形、式、器都更胜一筹。中国队的厨艺参赛者个个身怀绝技,精通“十八般武艺”。不管“展台”如何缤纷多姿,最实在的还是味道。
比赛当天,最引人注目和感兴趣的是中、泰厨艺赛手的个人擂台赛。首轮是泰国名厨皮·提彭(译音)当场制作泰国皇家名点“花包”。他动作简捷、快速、清新,只见他用炸花生米、嫩鸡脯肉及腌萝卜块,飞快而轻捷地或磨碎,或剁切,将三种食材配制成馅,又轻快地揉成紫色面皮,手指巧妙地转动几下,一朵漂亮的蝴蝶花瞬时“绽放”。当他双手举托展示给台下观者时,顿时掌声一片。
紧接着,一位中国帅哥、某餐厅鲍姓大厨跃上擂台,他“打”出的是“中华肉饼王”。瞧他手持锃亮的批刀,取出一大块北京某老字号的秘制酱牛肉,手起刀落,牛肉嗖嗖地被切削成纸样薄片。随即他将若干酱牛肉片放入墨西哥脆皮饼内,包裹即成。品评师评论:外脆爽、里鲜嫩,入口醇香,回味悠长。虽说外形不如泰国皇家名点“花包”,但肉味溢四方,香飘台内外。买者拥挤,人头攒动,不少食客边吃边称“赞”,或竖起大拇指叫“OK”。鲍大厨的“中华肉饼王”顿时风靡亚洲美食节。现场有记者采访鲍大厨,问:“为啥这么多人爱吃你做的饼?”大厨笑答:“因为我采用西方风格,加上中国元素老北京特色的经典熟菜‘秘制酱牛肉’,原则是中西合璧,实质是洋为中用,西式的墨西哥脆饼仅是外表,内在精华却是萦绕喉间久久不散、色味俱佳的中国菜肴酱汁牛肉的真味。”的确如此,借鉴食材不拘国界,混搭创意又适应当下都市的快生活节奏,新的理念是他成功的关键。
此语一出,我脑海中立即回放起刚抵美国洛杉矶,在波士顿品味龙虾的情景。
抵美当晚受朋友之邀,赴唐人街一家酒楼,品尝波士顿龙虾、太平洋深海大花鳕鱼以及当地时鲜蔬果等。我原以为美国厨师制龙(明)虾调料不外乎黄油、红(白)葡萄酒,黑(白)胡椒粉、精盐和白糖,将龙(明)虾先腌片刻,然后整只串在烤针上明火烧烤至壳脆肉熟后去壳,再在虾身上撒香料粉,淋些橙汁等。待服务生将一盘龙虾送到我面前,一看大惊,这哪是西式餐肴,分明是中式“红烧大明虾”啊!盘内去除虾头的大虾被分切成数段,龙虾头已经去熬煮泡饭了。只见虾段略带卤汁,且溢出一阵黄酒香。记得中式“红烧大明虾”即是将明虾先洗净,剪去须、脚,切成段,剪之前还需在脊背中心顺长剖虾壳,挑除黑色虾肠,还需在虾脑中心划开一个梭形洞,挑出脑中泥沙;烹煮时炒锅加油爆香姜片、葱结,再推入明虾段,用勺轻压,略煎,烹入黄酒,加少许生抽、盐、糖,大火烧沸;待明虾上色,翻身再煎至上色,然后加入白汤,大火烧沸后,文火焖烧3分钟左右,见虾壳红亮、胖发、稍硬,改用大火烧沸收干;用湿淀粉勾芡,颠翻至卤汁紧包虾段,淋少许熟猪油,推匀起锅装盘。
我叉起一段虾肉品味,觉得肉质极嫩,且有弹性,口感活色生香,那艳红卤汁还透出一股鲜活龙虾的清新感,其风味与美国的截然不同,而这种中式的波士顿龙虾更能显现食材的原汁原味,可以讲这才是美国本土中华美食的真谛。
实践证明,美国本土的中华美食(文化)之所以能在“群英会”独占鳌头,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中华饮食文化早在160多年前就在美国本土埋下种子,深深植根于美国多元化饮食文化沃野之中,萌芽、成长、发展。如果我们穿越尘封回忆,1872年9月(即143年前),中国清政府在慈禧太后圣旨批准下,正式派出首批公费“幼童出洋”赴美留学深造,其中包括当年只有12岁的詹天佑等,他们在美国本土吃着中国味道的饭菜,读着洋文长大。由于赴美华人内心抱着旅居心态,待短暂读书工作后便回祖国,故对中华餐饮原生态坚守乡愁眷恋。“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对春节年夜饭、汤圆、清明冷食、端午粽子、中秋月饼、重阳糕点等,像母亲与子女脐带相连,血脉相通,这就是美国本土中华美食(文化)草创阶段的特点。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华人定居下来,生儿育女,成了华裔,在饮食方面,与西方文化、习惯、风俗产生微妙的交流、互补、碰撞、融汇、不断变革,从而促使中华美食融入多样化西方元素,在形式上是现代西方风格,内容上依然“中国味道家乡情”。
我对美食向来情有独钟,又与美食有不解良缘。我和兄妹们自组旅美团,抵达纽约的次日,正值“亚洲美食节”开幕,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大饱眼福,使这次赴美“探亲游”无意中增添了项目——味蕾之旅。
时代广场坐落于美国曼哈顿中心地带,最能反映美国典型的现代生活,每天有几十万各国人进进出出,故而号称“世界十字路口”。
我们一行刚进入百老汇的附近,已瞧见成排的洁白帐篷,中央用竹门,帐顶嵌有一个橙黄色风车,正随风悠悠旋转着。最吸引眼球的是典雅高贵、古色古香的中国展示厅,使人感觉似乎已穿越到盛唐时代,显现了唐朝古都的神韵与风采。尽管泰、日、韩、印度等国“美食展示窗口”设计花俏,五光十色,十分引人食欲,然而中华美食无论是色、香、味,还是形、式、器都更胜一筹。中国队的厨艺参赛者个个身怀绝技,精通“十八般武艺”。不管“展台”如何缤纷多姿,最实在的还是味道。
比赛当天,最引人注目和感兴趣的是中、泰厨艺赛手的个人擂台赛。首轮是泰国名厨皮·提彭(译音)当场制作泰国皇家名点“花包”。他动作简捷、快速、清新,只见他用炸花生米、嫩鸡脯肉及腌萝卜块,飞快而轻捷地或磨碎,或剁切,将三种食材配制成馅,又轻快地揉成紫色面皮,手指巧妙地转动几下,一朵漂亮的蝴蝶花瞬时“绽放”。当他双手举托展示给台下观者时,顿时掌声一片。
紧接着,一位中国帅哥、某餐厅鲍姓大厨跃上擂台,他“打”出的是“中华肉饼王”。瞧他手持锃亮的批刀,取出一大块北京某老字号的秘制酱牛肉,手起刀落,牛肉嗖嗖地被切削成纸样薄片。随即他将若干酱牛肉片放入墨西哥脆皮饼内,包裹即成。品评师评论:外脆爽、里鲜嫩,入口醇香,回味悠长。虽说外形不如泰国皇家名点“花包”,但肉味溢四方,香飘台内外。买者拥挤,人头攒动,不少食客边吃边称“赞”,或竖起大拇指叫“OK”。鲍大厨的“中华肉饼王”顿时风靡亚洲美食节。现场有记者采访鲍大厨,问:“为啥这么多人爱吃你做的饼?”大厨笑答:“因为我采用西方风格,加上中国元素老北京特色的经典熟菜‘秘制酱牛肉’,原则是中西合璧,实质是洋为中用,西式的墨西哥脆饼仅是外表,内在精华却是萦绕喉间久久不散、色味俱佳的中国菜肴酱汁牛肉的真味。”的确如此,借鉴食材不拘国界,混搭创意又适应当下都市的快生活节奏,新的理念是他成功的关键。
此语一出,我脑海中立即回放起刚抵美国洛杉矶,在波士顿品味龙虾的情景。
抵美当晚受朋友之邀,赴唐人街一家酒楼,品尝波士顿龙虾、太平洋深海大花鳕鱼以及当地时鲜蔬果等。我原以为美国厨师制龙(明)虾调料不外乎黄油、红(白)葡萄酒,黑(白)胡椒粉、精盐和白糖,将龙(明)虾先腌片刻,然后整只串在烤针上明火烧烤至壳脆肉熟后去壳,再在虾身上撒香料粉,淋些橙汁等。待服务生将一盘龙虾送到我面前,一看大惊,这哪是西式餐肴,分明是中式“红烧大明虾”啊!盘内去除虾头的大虾被分切成数段,龙虾头已经去熬煮泡饭了。只见虾段略带卤汁,且溢出一阵黄酒香。记得中式“红烧大明虾”即是将明虾先洗净,剪去须、脚,切成段,剪之前还需在脊背中心顺长剖虾壳,挑除黑色虾肠,还需在虾脑中心划开一个梭形洞,挑出脑中泥沙;烹煮时炒锅加油爆香姜片、葱结,再推入明虾段,用勺轻压,略煎,烹入黄酒,加少许生抽、盐、糖,大火烧沸;待明虾上色,翻身再煎至上色,然后加入白汤,大火烧沸后,文火焖烧3分钟左右,见虾壳红亮、胖发、稍硬,改用大火烧沸收干;用湿淀粉勾芡,颠翻至卤汁紧包虾段,淋少许熟猪油,推匀起锅装盘。
我叉起一段虾肉品味,觉得肉质极嫩,且有弹性,口感活色生香,那艳红卤汁还透出一股鲜活龙虾的清新感,其风味与美国的截然不同,而这种中式的波士顿龙虾更能显现食材的原汁原味,可以讲这才是美国本土中华美食的真谛。
实践证明,美国本土的中华美食(文化)之所以能在“群英会”独占鳌头,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中华饮食文化早在160多年前就在美国本土埋下种子,深深植根于美国多元化饮食文化沃野之中,萌芽、成长、发展。如果我们穿越尘封回忆,1872年9月(即143年前),中国清政府在慈禧太后圣旨批准下,正式派出首批公费“幼童出洋”赴美留学深造,其中包括当年只有12岁的詹天佑等,他们在美国本土吃着中国味道的饭菜,读着洋文长大。由于赴美华人内心抱着旅居心态,待短暂读书工作后便回祖国,故对中华餐饮原生态坚守乡愁眷恋。“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对春节年夜饭、汤圆、清明冷食、端午粽子、中秋月饼、重阳糕点等,像母亲与子女脐带相连,血脉相通,这就是美国本土中华美食(文化)草创阶段的特点。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华人定居下来,生儿育女,成了华裔,在饮食方面,与西方文化、习惯、风俗产生微妙的交流、互补、碰撞、融汇、不断变革,从而促使中华美食融入多样化西方元素,在形式上是现代西方风格,内容上依然“中国味道家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