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探索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运用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自己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学习”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目标,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辅导者”的基础之上。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阵地,整合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努力使学生走“自主探索学习”之路,这样可以让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走向创新。基本课堂教学的流程如下:教师活动—导入—设疑—探索—研究—操作;学生活动—带疑入境—自学探索—质疑问难—发展能力。从这一流程中可以看出,教师活动以导为辅,学生活动以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得积极,学得主动;老师则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
一、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体现“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是指就课堂要讨论的问题设计疑问,提出问题,即教师要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探究性、发散性问题,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为“自主探索学习”做充分的心理和智能准备。让学生在“我要学习”强烈意识的驱动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中去。例如在教牛津英语模块Unit One 中的School life in the UK时,我们可以给出学生这样一个topic:What i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作为课堂导入,其实每个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向往的校园生活方式,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尽力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当然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努力创设一种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喜爱学习。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从而感染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课堂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状况,而应该通过实物演示、录像动画、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情感闸门,使他们在课堂一开始就能集中注意力,形成课堂的最佳状态。
二、探索,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体现“活”
所谓探索,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教材内容,探讨问题。现代教育理论强调,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创造问题情境和条件,提供辅导材料。通过学生多种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在这个步骤中,教师既是学生活动的示范者,又是一名普通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调查研究,善于启发引导:当学生思维断裂时,教师要及时引导衔接;学生思维散乱时,要帮助梳理;学生思维堵塞时,要进行疏导;学生思维模糊时,要适当点拨。通过观察和推测,准确把握学生探索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自主探索,或者是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索,努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SEFC Unit 10 saving the Earth 时,可以让学生探究以下问题:What problems are the earth facing?What effects did the problems have on the earth?And what should w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s?这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以及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了课文的概要,同时第三个问题是训练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和自己的常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体现“灵”
研究,是指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活动中出现错误、疑难,以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难以处理和把握时,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引导、交流讨论而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手记教学反馈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解决疑难,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1.提示点拨。当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疑难,教师要给予适当地点拨。这点拨的过程也是学法指导的过程,从而使教与学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的提示点拨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学生似懂非懂处,在学生忽略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给予适当点拨。例如在平时的阅读或者完形填空训练时,有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一个谚语来点题或者来结尾,学生很多时候不能理解,教师就可以在这个时候为学生介绍谚语的背景或者来源,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2.引导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或者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故意地弄出点错误来,让学生发现错误,并且去改正,这样的情境下一定会有学生不确定的因素,学生也可能有争论,最后在事实胜于雄辩的情况下,让学生尝到争论胜利的喜悦。学生争论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此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不管问题大小、价值如何,都应该鼓励。其次要创造条件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四、操作,落实反馈迁移训练——体现“实”
所谓操作,就是培养、发展学生能力。也就是说,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典型的、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练习,包括观察、表达习题等,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口头的、书面的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及时整理、归纳有关知识,使之系统化,并通过拓展性训练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牛津版的高中教材中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进行归纳语法知识的用法,阅读课后可以让学生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迁移性的材料。
自主探索教学的课堂模式,重视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创设了最佳的学习精神状态;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独立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自主探索学习”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阵地,整合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努力使学生走“自主探索学习”之路,这样可以让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走向创新。基本课堂教学的流程如下:教师活动—导入—设疑—探索—研究—操作;学生活动—带疑入境—自学探索—质疑问难—发展能力。从这一流程中可以看出,教师活动以导为辅,学生活动以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得积极,学得主动;老师则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
一、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体现“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是指就课堂要讨论的问题设计疑问,提出问题,即教师要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探究性、发散性问题,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为“自主探索学习”做充分的心理和智能准备。让学生在“我要学习”强烈意识的驱动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中去。例如在教牛津英语模块Unit One 中的School life in the UK时,我们可以给出学生这样一个topic:What i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作为课堂导入,其实每个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向往的校园生活方式,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尽力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当然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努力创设一种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喜爱学习。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从而感染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课堂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状况,而应该通过实物演示、录像动画、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情感闸门,使他们在课堂一开始就能集中注意力,形成课堂的最佳状态。
二、探索,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体现“活”
所谓探索,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教材内容,探讨问题。现代教育理论强调,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创造问题情境和条件,提供辅导材料。通过学生多种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在这个步骤中,教师既是学生活动的示范者,又是一名普通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调查研究,善于启发引导:当学生思维断裂时,教师要及时引导衔接;学生思维散乱时,要帮助梳理;学生思维堵塞时,要进行疏导;学生思维模糊时,要适当点拨。通过观察和推测,准确把握学生探索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自主探索,或者是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索,努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SEFC Unit 10 saving the Earth 时,可以让学生探究以下问题:What problems are the earth facing?What effects did the problems have on the earth?And what should w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s?这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以及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了课文的概要,同时第三个问题是训练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和自己的常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体现“灵”
研究,是指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活动中出现错误、疑难,以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难以处理和把握时,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引导、交流讨论而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手记教学反馈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解决疑难,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1.提示点拨。当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疑难,教师要给予适当地点拨。这点拨的过程也是学法指导的过程,从而使教与学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的提示点拨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学生似懂非懂处,在学生忽略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给予适当点拨。例如在平时的阅读或者完形填空训练时,有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一个谚语来点题或者来结尾,学生很多时候不能理解,教师就可以在这个时候为学生介绍谚语的背景或者来源,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2.引导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或者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故意地弄出点错误来,让学生发现错误,并且去改正,这样的情境下一定会有学生不确定的因素,学生也可能有争论,最后在事实胜于雄辩的情况下,让学生尝到争论胜利的喜悦。学生争论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此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不管问题大小、价值如何,都应该鼓励。其次要创造条件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四、操作,落实反馈迁移训练——体现“实”
所谓操作,就是培养、发展学生能力。也就是说,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典型的、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练习,包括观察、表达习题等,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口头的、书面的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及时整理、归纳有关知识,使之系统化,并通过拓展性训练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牛津版的高中教材中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进行归纳语法知识的用法,阅读课后可以让学生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迁移性的材料。
自主探索教学的课堂模式,重视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创设了最佳的学习精神状态;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独立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自主探索学习”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