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每年春节,王安石老先生的诗句总会被人翻出来,贴出来。
“曈曈日”,其实是“彤彤日”。即使在很多年前,在偏僻的乡村,有钱没钱,人家都要把门前、屋里乃至树上贴得红彤彤的,图个吉利、喜庆。
“换旧符”,简单一个“换”字,背后至少还有三个相关动作:搜集或创作、书写或印刷、张贴。
贴春联,要算是春节最有仪式感的一道程序了。新春佳节,走村串户,看一遍农家春联,往往有一种错觉,像是在观摩一场“年度语文盛典”。
春联上,到底要写些什么文字?应该说,这才是“年度语文盛典”的重点,乡下人只要应景、喜庆,他们不去咬文嚼字,识字或不识字的常常也能达成共识:带上“福禄寿喜财”几个字,够了。
我的父亲,人称“奎爹”,他没读过几年书,认字不多,但多年上海滩的闯荡经历,赋予他不小的自信,在文盲和半文盲堆里,他很有底气。别的人家最多从日历簿或者报纸杂志上摘抄现成的几副,他不,他要“原创”,准确地说,是“独创”——和周边邻居门前不一样。
父亲一开始好像更喜欢旧式版本:春满乾坤福满门,天增岁月人增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去年才写,今年又写,年年都写,不安分的父亲某一年突发奇想,令我将一句乡村俗语工工整整写到红纸上:没钱打肉吃,睡觉养精神。——苏中、苏北地区,买肉一般叫“打肉”,如同买酱油说成“打酱油”也。
这……这个也是春联?认得几个字的,在我家门前都愣住了,然后再读一遍,又都读出很大的笑声。那个春节,父亲不停地给上门拜年的邻居、亲友解释,每次他都带着得意的笑容……从此,他似乎一发不可收,时有惊人之俗语、俚语脱口而出。而我在出来读书之后,他也有了更加开阔、自由的“创作”空间。
子女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女不如我留錢做什么。——那年,我刚到省城南京求学,父亲亲自磨墨挥毫书写春联,看似推介、分享优秀的教育理念,其实也是为自己没有太多的积蓄做些铺垫。当时,一学期家里也就只能给个三四百元,父亲还常常忽悠我说这是哪里哪里“借”来的,怕我在外面“旷为”(家乡土话,浪费的意思)。
柜中鱼肉儿女带,老远闻到一阵香。——20世纪80年代未,我走上工作岗位时,单位还流行发年货,带鱼、牛肉、羊腿,全都带回老家。当时,父亲喜欢喝酒,一次,我特意从邻近的村经销店买了一扎分金亭白酒,低档的。父亲很开心,逢人就显摆。春节时,他又有感而发,手书这么一副对联。
不要儿孙孝敬我,只要我孙像我儿。——等我也做了父亲,回老家次数渐渐少了。儿子刚出生的那几年,每到农历年底,我们都准时去医院急诊室“报到”,小子不是咳嗽,就是发烧。几个大年夜,都不能回去陪父母吃顿团圆饭。父母那时心里有多失落,我现在才悟到,而他们嘴上总是说“没事”“你忙”。不过,父亲还是想到用他的春联“敲打”我。彼时,我不动声色、无动于衷,如今,才感同身受、感慨万千。
父亲自制的春联,未必原创,但来自民间,源于生活,在村里、乡里乃至县里也可能独树一帜。那些不像春联的春联,土生,土长,土味,最初接触时,是抵触的,甚至是鄙夷不屑的。可是,蓦然回首发现,那些文字,犹如种子,早已发芽,在自己进入社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的时候,悄然生长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力量。
“曈曈日”,其实是“彤彤日”。即使在很多年前,在偏僻的乡村,有钱没钱,人家都要把门前、屋里乃至树上贴得红彤彤的,图个吉利、喜庆。
“换旧符”,简单一个“换”字,背后至少还有三个相关动作:搜集或创作、书写或印刷、张贴。
贴春联,要算是春节最有仪式感的一道程序了。新春佳节,走村串户,看一遍农家春联,往往有一种错觉,像是在观摩一场“年度语文盛典”。
春联上,到底要写些什么文字?应该说,这才是“年度语文盛典”的重点,乡下人只要应景、喜庆,他们不去咬文嚼字,识字或不识字的常常也能达成共识:带上“福禄寿喜财”几个字,够了。
我的父亲,人称“奎爹”,他没读过几年书,认字不多,但多年上海滩的闯荡经历,赋予他不小的自信,在文盲和半文盲堆里,他很有底气。别的人家最多从日历簿或者报纸杂志上摘抄现成的几副,他不,他要“原创”,准确地说,是“独创”——和周边邻居门前不一样。
父亲一开始好像更喜欢旧式版本:春满乾坤福满门,天增岁月人增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去年才写,今年又写,年年都写,不安分的父亲某一年突发奇想,令我将一句乡村俗语工工整整写到红纸上:没钱打肉吃,睡觉养精神。——苏中、苏北地区,买肉一般叫“打肉”,如同买酱油说成“打酱油”也。
这……这个也是春联?认得几个字的,在我家门前都愣住了,然后再读一遍,又都读出很大的笑声。那个春节,父亲不停地给上门拜年的邻居、亲友解释,每次他都带着得意的笑容……从此,他似乎一发不可收,时有惊人之俗语、俚语脱口而出。而我在出来读书之后,他也有了更加开阔、自由的“创作”空间。
子女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女不如我留錢做什么。——那年,我刚到省城南京求学,父亲亲自磨墨挥毫书写春联,看似推介、分享优秀的教育理念,其实也是为自己没有太多的积蓄做些铺垫。当时,一学期家里也就只能给个三四百元,父亲还常常忽悠我说这是哪里哪里“借”来的,怕我在外面“旷为”(家乡土话,浪费的意思)。
柜中鱼肉儿女带,老远闻到一阵香。——20世纪80年代未,我走上工作岗位时,单位还流行发年货,带鱼、牛肉、羊腿,全都带回老家。当时,父亲喜欢喝酒,一次,我特意从邻近的村经销店买了一扎分金亭白酒,低档的。父亲很开心,逢人就显摆。春节时,他又有感而发,手书这么一副对联。
不要儿孙孝敬我,只要我孙像我儿。——等我也做了父亲,回老家次数渐渐少了。儿子刚出生的那几年,每到农历年底,我们都准时去医院急诊室“报到”,小子不是咳嗽,就是发烧。几个大年夜,都不能回去陪父母吃顿团圆饭。父母那时心里有多失落,我现在才悟到,而他们嘴上总是说“没事”“你忙”。不过,父亲还是想到用他的春联“敲打”我。彼时,我不动声色、无动于衷,如今,才感同身受、感慨万千。
父亲自制的春联,未必原创,但来自民间,源于生活,在村里、乡里乃至县里也可能独树一帜。那些不像春联的春联,土生,土长,土味,最初接触时,是抵触的,甚至是鄙夷不屑的。可是,蓦然回首发现,那些文字,犹如种子,早已发芽,在自己进入社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的时候,悄然生长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