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吉祥语研究 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_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祥语是吉祥文化的载体。出土文献中的吉祥语内容非常丰富,并且折射出当时人们求福、求长寿的传统思想以及君王的统治思想。本文将以《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部分吉祥语进行分类及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商周吉祥语产生的文化土壤以及与吉祥文化之间的联系,并简要阐述现今吉祥文化对商周吉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吉祥语;分类;吉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说文》:“吉,善也。”《毛传》:“吉,善也。”《文选》:“祚灵主以元吉。”薛综注:“吉,福也。”《说文》:“祥,福也。”《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汉书·宣帝纪》:“神光并见,咸受祯祥。”颜师古注:“祥,福也。”《文选》:“卜征考祥,终然允淑。”李善注引薛综曰:“祥,吉也。”《易·系辞下》中记载:“吉事有祥。”《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祥焉在?”后来专指吉兆。唐成玄英在《注疏》中曰:“吉者福善之事, 祥者嘉庆之征。”\+①可见,吉祥就是好兆头。吉祥语是表达美好祝愿、意愿的言辞,是蕴含吉祥意义的话语。吉祥语与吉祥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吉祥语既属于语言范畴,也属于文化范畴。
  一直以来,平安、吉祥、幸福是中华民族的追求和愿望。就国家而言,国盛民强、疆域辽阔是统治者所追求的。就百姓而言,依照旧的世俗观念,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加官进爵,子孙满堂,长命富贵。\+②
  关于吉祥语的产生,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吉祥语起源于灵物崇拜。在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缺乏认识自然界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界带给他们的苦难无能为力,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希望通过祈祷能得到神灵的庇佑,这种祈祷又恰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久而久之,人们开始认为语言可以使他们获得幸福,为此,吉祥语产生。
  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吉祥语分类研究
  《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以下简称《释文》)是在《殷周金文集成》(以下简称《集成》)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释文》按照《集成》十八分册顺序号排列,分为六卷收录铭文资料。材料包括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类青铜器,也包括宋代以来各公私著录,海内外主要博物馆和各地新出土的,以及尚未发表的发掘和采集品,是一部翔实准确的先秦青铜器铭文数据汇编。
  《尚书·洪范》有云:“五福, 一曰寿, 二曰富,三曰康宁, 四曰攸好德, 五曰考终命。”“福”字,是古今人间最为美好的字,是吉祥意义最丰富、最淳厚、最集中、最典型的字。与“福”有关的词一直被认为是吉祥语而受到大家的欢迎。根据《释文》中“五福”的具体表现,本文粗略得对《释文》中部分吉祥语作出如下分类。(注:为书写方便,以下铭文皆采用宽式隶定)
  (一) 福类
  福类在《释文》中主要表现为“多福”、“大福”、“多釐(禧)、”“纯鲁”、“纯嘏”。
  朱大宰鐘铭文:“介眉寿多福万年无疆。”
  鲜鐘铭文:“上下用乐好宾用祈多福子孙永宝。”
  丼人女鐘铭文:“厚多福无疆女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虢叔旅鐘铭文:“降旅多福,旅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说文》:“福,祐也。从示,畐声。《礼记·祭统》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人们进行包括劳动、祭祀等各种社会活动,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使自己和家人能生活得富足、平安、吉祥、健康。因此,人们参加种种社会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追求“福”的过程,自古以来,“福”始终都是人们所热切追求的。
  士父鐘铭文:“降余鲁多福亡疆唯康祐纯鲁用广启示。”
  克鐘、克镈:“鐘用介纯嘏永命克其,子子孙孙永宝。”
  《尔雅·释诂上》:“纯,大也。”《诗·周颂·维天之命》:“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毛传》:“纯,大。”林义光《文源》:“(古鲁字)从口,不从白,彝器每言‘鲁休’,‘纯鲁’,阮氏元云:‘鲁本义盖为嘉,从鱼入口,嘉美也。’”《广韵·马韵》:“嘏,福也。”《诗·周颂·我将》:“伊嘏文王,既右饗之。”《毛传》:“嘏,赐福也。”又《鲁颂》:“天赐公纯嘏,眉寿保鲁。”郑玄笺:“受福曰嘏。”因此,“纯鲁”,“纯嘏”即“大福”。
  秦公鐘铭文:“福纯鲁多釐(禧)大寿万年。”
  《说文》:“釐,家福也。”段玉裁注:“釐字从里,里者家居也。故许释为家福。”徐灏笺:“许训釐为福者,缘受釐之字通作禧故云尔。”朱骏声《通训定声》:“许以字从里,故曰家福。愚按:福者禧字之训。古多借釐为禧。”因此。“多釐”即“多福”。
  (二) 康寿类
  康寿类在《释文》中主要表现为“康”、“万年”、“眉寿无疆”、“万世无疆”、“万年眉寿”等。
  鄀公矛人鐘铭文:“皇考晨公,用祈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迟父鐘铭文:“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无疆宝。”
  越王者旨於赐鐘铭文:“顺余子孙万世亡疆,用之勿相。”
  邾公釨鐘铭文:“嘉宾及我正卿扬君灵君以万年。”
  子璋鐘铭文:“其眉寿无期,子子孙孙永保鼓之。”
  生老病死乃人之自然规律,即便如此,追求健康长寿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古代帝王要求臣子和百姓山呼万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让自己不和常人一样老去而永远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派多位大臣出外寻找和炼制长生药,帝王百姓忙于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神明保佑,这些都是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心理的具体体现。
  《尚书·洪范》论“五福”,以“寿”为先。列子有云:“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寿被列为人生“五福”之首位,并成为人生追求的第一要素,可见长寿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得不可动摇。   (三) 疆域辽阔类
  此类在《释文》中主要体现为“匍有四方”。
  秦公鐘、秦公镈铭文:“应受大命,眉寿无疆,匍有四方,其康宝。”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匍、敷,均当读为抚。抚与有义同。”《广雅·释诂一》:“抚,有也。”《礼记·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郑玄注:“抚,犹有也。”因此,“匍有四方”即拥有辽阔的疆域。
  以上吉祥语在诸多青铜器上出现,使用频率极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公在祈求长寿的同时,还祈求统治疆域大,这是诸侯霸气的体现,野心的体现和统治思想的体现。
  二、《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吉祥语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
  商周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开源奠基之功,因而倍受众多学者的青睐,但对商周文化中的吉祥语和吉祥文化的研究甚少。王晖先生指出商周两代之间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思想文化方面。从神权观念上看,商周神权崇拜观念的变化有三个特点:一是商人的之上神是上帝,而上帝又是商人祖先神权中地位最高的高祖帝喾和天乙成汤;而周人的至上神 “ 天”是上帝和百神的集合名词。二是商人以上帝为主的祖先崇拜是和日月星辰崇拜结合在一起的, 而周人的 “ 天”则是和祖先神群居的山岳—天室崇拜结合在一起的。 三是商人祖先祭祀权是集中辐辏型的, 而周人的祖先祭祀权是分散层次型的;商代祭祀权在商王手中, 周代则在大小不同的宗子(嫡长子)手中。\+③万变不离其宗,商周两代对上帝和祖先的崇拜是不变的。这种思想在甲骨文中就有大量反映。例如:
  癸丑卜,贞,今岁受禾,引吉,在八月。
  辛未卜 ,争 ,贞生八月帝令多雨 。
  庚戍卜 ,亘贞 ,王弗疾骨 ,王占曰 :勿疾 。
  从以上卜辞我们可以看出,在商周,大到征伐,小到求雨、种粮等生活日常之事,人们都要进行占卜,举行各种祭祀活动。
  我们认为,商周两代的思想文化以及所进行的各种祭祀活动都是远古灵物崇拜思想的延续和体现。他们认为上帝主宰一切,祖先时刻庇佑着他们,通过祭祀和祈祷,他们就能获得平安、幸福和健康。
  《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中收集了大量殷周时期铭文,而青铜器是铭文篆刻的重要物质载体。当时的上层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或婚丧礼仪时,都使用青铜器。一方面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敬重,一方面为了宣扬和彰显自己的尊贵地位和财富。因此,青铜器在当时社会作为礼器是权力、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多福”、“大福”、“多釐(禧)、”“纯鲁”、“纯嘏”、“眉寿无疆”、“万世无疆”、“万年眉寿”、“匍有四方”等吉祥语都出现在青铜器上,这些都是商周人追求平安、长寿、疆域辽阔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将诸多吉祥语刻在社会地位如此之高的青铜器上,我们可以想见商周人的求吉心理是何等强烈。这种强烈心理深深植根于商周时期浓重的神权思想和对祖先的虔诚的崇拜思想。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统治阶级向外扩张的野心。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符号和重要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和反映了该民族所特有的文化面貌。细细观察,我们可以从一个民族的语言详细了解到该民族的文化,即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和文化存在高度的一致性。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商周吉祥语了解商周吉祥文化。
  《诗经·豳风·七月》就有“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 万寿无疆”的句子,《大雅》和《小雅》也有“天子万寿”、“南山之寿”等吉祥语,这些都勾画了一幅早期人类吉祥文化的图景。同样,殷周铭文中的“多福”、“纯鲁”、“眉寿无疆”等众多吉祥语也向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商周时期人类吉祥文化的图案。
  商周时期大多在龟甲上进行占卜,而龟一直以来都是长寿的象征,商周人用龟甲占卜,很有可能也是求寿心理在起作用。综合对吉祥语的分类分析和以上关于吉祥语和吉祥文化关系的论述,我们尝试着归纳出了商周时期吉祥文化的几个特点:一是以求福、求寿为主要内容;二是以青铜器为主要物质载体;三是以祭祀、占卜为主要活动。这一观点尚未成熟,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核心,而祈福观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曰:“儒者祭祀以祈福,而道者履正以禳邪。”这句话清晰得道出了儒家学说以天命观确立了封建时代吉祥文化的支柱。商周时期“眉寿无疆”、“纯鲁”、“大福”等吉祥语以及所衍生的吉祥文化都恰与儒家学说的祈福观相吻合。因此,吉祥语和吉祥文化也相应得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后期吉祥文化的内涵,商周时期的吉祥文化内涵略显单薄。也有学者指出吉祥文化是一种历史概念,它并不是一旦形成就经久不变的,它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拿商周吉祥文化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吉祥文化进行比较,其间时间跨度较大,发生的变化也大。首先,祈求内容多样化。商周时期主要是求福、求寿,现在除了这些,还有求官、求子、求升学等。其次,方式多元化。商周时期人们把吉祥语刻到青铜器上来表达美好意愿,现在我们很少甚至几乎不采用这样的方法,青铜器的地位也与商周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或者通过书信或者通过口头语向对方表达祝愿,其中以口头语居多。最后,祭祀次数减少、意义缩小化。商周时期人们通过频繁的祭祀活动祈求平安、健康、长寿等,而现在虽然仍存在祭祀活动,但次数明显减少,且大多是祭祀祖先以表达对先祖的思念和敬重之情。这些变化之下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吉祥语始终都是表达美好祝愿和希望的语言,吉祥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总结
  语言和文化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同时,两者又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商周时期的吉祥语植根于浓重的神权思想和祖先崇拜思想,商周时期一系列的吉祥语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商周时期人类的吉祥文化图景,我们尝试着从中总结出商周时期吉祥文化的三点特征。
  随着历史的演变,相较于商周吉祥文化,现在的吉祥文化发生了重大改变,而这些改变并未影响吉祥语的核心功能,即表达美好祝愿和希望,也未影响吉祥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吉祥语和吉祥文化,我们应兼顾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这样才会有更全面的理解。
  [注释]
  ①陈鸿《出土秦系文献吉祥语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②沈利华、钱玉莲《中国吉祥文化》,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
  ③王晖《商周文化比较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陈鸿.出土秦系文献吉祥语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2]宁业高、夏国珍.中国吉祥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沈利华、钱玉莲.中国吉祥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沈利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论[J].艺术百家,2009,(06)。
  [5]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论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6)。
  [6]谢耀亭.从青铜器纹饰看商周文化剧变——商周青铜器纹饰变化再探[J].兰州学刊,2009,(09)。
  [7]徐华龙.中国吉祥文化论(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第21卷,(01)。
  [8]徐华龙.中国吉祥文化论(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第21卷,(02)。
  [9]于洋.汉语吉祥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1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其他文献
摘 要:  反思教学是现代教学倡导的崭新教学方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为英语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这前所未有的优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是大学英语反思教学要把握的深度、广度和效度。  关键词: 网络环境;反思教学;大学英语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使大学英语摒弃了过去枯燥单一的、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丰富的网络
期刊
摘 要:  本文首先探讨了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测试中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从选词、时态、固定短语搭配、虚拟语气及被动语态等方面容易犯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策略,希望能给学习英语和想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带来帮助。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测试;分析  一、翻译测试概述  翻译测试由来已久。在语言测试的前科学阶段,写作——翻译法主要是通过翻译来测试学生的语言水平。\+①如今,国内外
期刊
摘 要:  《玉米》不是一部长篇小说,它是由三部中篇小说构成的,分别是《玉米》、《玉秀》和《玉秧》,这三篇不是毫无关系而是紧密相连的,讲述了三姐妹在生存困境中的抗争与追求。本文运用社会学批评的方法,对《玉米》产生的社会环境,其内容中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社会学批评;毕飞宇;《玉米》  社会学批评理论起始于19世纪的法国,随着法国大革命风潮的平息,在法国越来越
期刊
摘 要:  历史上的郑成功,曾经在波澜壮阔的战争中处于反清复明的前线。关于他的身世,很多文献都有清楚的记载,父亲郑芝龙,母亲田川氏。作为赶走荷兰侵略者,成功收复台湾,对于中国人来说他是民族英雄。在日本净琉璃作家近松门左卫门的戏曲里面,却是另外一个复杂的双重身份。  关键词: 郑成功;近松门左卫门;国姓爷;民族英雄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小名
期刊
英语考试中决定阅读速度的当然是词汇,但是阅读策略也是至关重要的。综观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初中英语升学试卷中的阅读理解试题,不难看出阅读理解文章对于广大考生获取理想成绩确实已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取得好成绩的主要题型,因为试卷分值在试卷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较大。从词汇量到信息量,从内容到结构形式,从考查题型到考查要求等等也都有新的要求和新的变化。  一、初中英语升学考试阅读理解命题特征  (一)阅读文章题材广
期刊
摘 要:  谚语是用简单通俗的话语概括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体验与观察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谚语结构固定、语义完整、内容精辟、语言生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感染力强。本文简述了学习谚语的重要性;分析了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通过大量的例子重点介绍了英汉谚语内涵差异的表现形式。分析、学习和使用英语谚语不仅能使我们学习到地道的英语知识,还能帮助我们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增强交际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课程体制的开发也成为重要的主题之一。本文从我国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开发体制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三个层级大学英语课程开发的现状,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思路和实施策略,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课程体制;课程开发;实施策略  1.前言  目前我国课程开发体制分为三个层级,指国家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和学校课程开发三个层级。19
期刊
摘 要:  随着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对课余田径训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学课余田径训练不仅是发现和培养田径运动竞技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因素和发展对策进行研究,为提高中学课余田径训练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影响因素;发展对策  田径项目是学校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基础美术教育的改革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提高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来适应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当今高等师范院校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高师美术教育的改革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围绕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进行改革。树立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发展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美术课程标准;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一、美术教育的定位  在21世
期刊
摘 要:  丽江市白沙乡作为足球运动旅游文化经典特色来开展活动,使其吸引广大的足球爱好者,与对外交流相结合,促进丽江旅游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紧密相结合,不断扩大丽江市白沙乡足球运动的开展。本文通过对白沙乡足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找出白沙乡足球运动水平下降的原因,以及丽江足球运动影响的因素有哪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丽江足球运动更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丽江市白沙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