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和改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密切相关。所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做好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为主,虽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有的区域初见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各区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不少,特别是县域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山区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遇到的难点更多。现结合禄劝县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初期面临的难点和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禄劝县是云南省昆明市的郊县区,位于昆明市北部,东北接东川市,东临寻甸县,南连富民县,西、西南和武定县毗邻,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的会理、会东相望。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有46万人口,县辖16个乡(镇),有194个村民委员会、2606个村民小组。面积424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达98.4%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31%。
一、推动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急需解决的难点
(一)政府推动给力不足,创建氛围不浓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地方政府牵头主导,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从政策、制度、管理和服务等多方面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和服务。而目前地方政府部门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实质推动作用的工作还未展开,协调各方共同创建诚信社会的氛围不浓。
(二)筹集工作经费有难度
贫困不发达地区多数处于“吃饭财政”、甚至是“要饭财政”的现状,地方财政基本不可能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单独安排一笔预算经费,况且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所需费用并不是笔小的数目,我们根据禄劝县的情况进行测算:禄劝全县农户数110836户,目前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表和信用等级评价表为7页,按每张复印在0.5元计算,每户制作成本至少3元,全县共需此项费用33万元,召开会议(多次)和培训费用(含资料费)10万元,用工工资、误工费、补贴、差旅费、制作信用证、信用牌、奖品等,必要时各乡(镇)配置一台电脑(录入采集数据,生成电子文档),这多种费用需求达50万元,总费用至少需要90万元,还不含对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奖励。另外因为没有一个标准或比例,人民银行难以强行要求涉农金融机构承担相应的经费开支,并且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受益者不仅是金融机构,而是利益整个社会各级部门对农村农户生产、生活及其他信息等情况进行查询,更有利益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参考。
(三)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难
1.交通不便,农户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给信息采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比如禄劝县山区面积占98.4%,有的村或户距乡(镇)政府所在地数十公里,给信息采集人员和宣传员带来很大不便,就算工作人员艰难跋涉到了农户家,有的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轻的、年壮的都到外打工,给信息采集工作的带来的麻烦不少。
2.农户信用信息采集项没有规范统一的模式。从目前全国情况看都是各吹各打的局面,步调和时间不统一,而且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内容项五花八门,有的多则一百多项,少则几十项,全国没有一套标准化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表,这也是不发达地区农户信用体系建设进度慢的原因之一。
3.部分农户信用意识不强给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带来困难。一些人为了逃避信用记录的制约,不愿参与信用信息征集,或者消极对待信息征集,提供虚假信息等。
4.信息共享平台缺失,使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展开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决定,其宗旨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几年来好几个部门也加快了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比中工商、税务、统计、财政、农业、文明办、劳动保障、公安、司法等都有各自一些信用体系方面的东西,不过相互间的信用信息基本上无法共享,由于部门间权限的局限性,加之网络共享软件方面难题,给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的协调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做好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明确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沟通和协作机制
在国家提倡建立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下,应自上而下的成立“政府牵头和主导、人行主建、各部门及金融机构参与”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合办公室,职责分工明晰,一方面可以确保各部门信息的完整、真实、资料采集圆满,另一方面也确保了信息采集和更新的制度化及连续性。
(二)寻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经费来源渠道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年国家对新农村建设都有很大的投入,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拨付的新农村建设资金非常多,不过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资金支持几乎是空白,其实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仅是信息采集初期投入费用,后续信息维护所需资金很小。我们建议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只需从新农村建设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支持一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期工作,就能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征信宣传,培育农村信用文化
在广大农村推行诚信教育,培育信用能致富的观念。要把强化诚信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要广泛宣传道德规范,大力提倡诚实守信,培养人们的诚信美德,营造出以讲诚信为荣,以不守诚信为耻的浓厚的舆论环境。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短信(手机)、报纸、标语等媒体工具,进行长期和固定的大量宣传,建立信用及相关部门知识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充分调动政府基层组织(如共青团、村委会、村小组、大学生村官)、基层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形成宣传合力。还可以符合农村地区特点搞一些丰富多彩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比如组织宣传队、文艺队,也有机会结合家电、文化、法律、科技、卫生等下乡活动,利用民间大小节日进行也是种很好的宣传方式。使诚信、信用意识深入民心,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征信信息对其生活、经济活动等方面的有利影响,感知征信的内涵及意义,从而能自觉、自愿地参与、促进并维护信用体系建设。
(四)融合资源,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决定已经逐步推开,但是效果暂时显现不出来,因为信用体系是个庞大的社会软环境系统建设工程,农户信用体系仅是其组成部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之路还很漫长,目前局部的信用体系是取得一定进展(比如金融、工商、劳动保障、财政税务、卫生等),但那种想“一口吃成胖娃娃”或“一刀切”观念是不符合客观规律和要求的。我们认为国家高层应该成立专门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建设机构或管理机构,该机构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试点,并综合各部门现已创建的信用体系,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更加完善的、更加全面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信息档案,并以立法形式制定出《社会信用体系管理条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使各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能够共享,最终达到融合资源,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禄劝县是云南省昆明市的郊县区,位于昆明市北部,东北接东川市,东临寻甸县,南连富民县,西、西南和武定县毗邻,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的会理、会东相望。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有46万人口,县辖16个乡(镇),有194个村民委员会、2606个村民小组。面积424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达98.4%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31%。
一、推动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急需解决的难点
(一)政府推动给力不足,创建氛围不浓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地方政府牵头主导,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从政策、制度、管理和服务等多方面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和服务。而目前地方政府部门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实质推动作用的工作还未展开,协调各方共同创建诚信社会的氛围不浓。
(二)筹集工作经费有难度
贫困不发达地区多数处于“吃饭财政”、甚至是“要饭财政”的现状,地方财政基本不可能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单独安排一笔预算经费,况且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所需费用并不是笔小的数目,我们根据禄劝县的情况进行测算:禄劝全县农户数110836户,目前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表和信用等级评价表为7页,按每张复印在0.5元计算,每户制作成本至少3元,全县共需此项费用33万元,召开会议(多次)和培训费用(含资料费)10万元,用工工资、误工费、补贴、差旅费、制作信用证、信用牌、奖品等,必要时各乡(镇)配置一台电脑(录入采集数据,生成电子文档),这多种费用需求达50万元,总费用至少需要90万元,还不含对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奖励。另外因为没有一个标准或比例,人民银行难以强行要求涉农金融机构承担相应的经费开支,并且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受益者不仅是金融机构,而是利益整个社会各级部门对农村农户生产、生活及其他信息等情况进行查询,更有利益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参考。
(三)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难
1.交通不便,农户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给信息采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比如禄劝县山区面积占98.4%,有的村或户距乡(镇)政府所在地数十公里,给信息采集人员和宣传员带来很大不便,就算工作人员艰难跋涉到了农户家,有的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轻的、年壮的都到外打工,给信息采集工作的带来的麻烦不少。
2.农户信用信息采集项没有规范统一的模式。从目前全国情况看都是各吹各打的局面,步调和时间不统一,而且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内容项五花八门,有的多则一百多项,少则几十项,全国没有一套标准化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表,这也是不发达地区农户信用体系建设进度慢的原因之一。
3.部分农户信用意识不强给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带来困难。一些人为了逃避信用记录的制约,不愿参与信用信息征集,或者消极对待信息征集,提供虚假信息等。
4.信息共享平台缺失,使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展开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决定,其宗旨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几年来好几个部门也加快了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比中工商、税务、统计、财政、农业、文明办、劳动保障、公安、司法等都有各自一些信用体系方面的东西,不过相互间的信用信息基本上无法共享,由于部门间权限的局限性,加之网络共享软件方面难题,给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的协调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做好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明确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沟通和协作机制
在国家提倡建立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下,应自上而下的成立“政府牵头和主导、人行主建、各部门及金融机构参与”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合办公室,职责分工明晰,一方面可以确保各部门信息的完整、真实、资料采集圆满,另一方面也确保了信息采集和更新的制度化及连续性。
(二)寻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经费来源渠道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年国家对新农村建设都有很大的投入,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拨付的新农村建设资金非常多,不过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资金支持几乎是空白,其实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仅是信息采集初期投入费用,后续信息维护所需资金很小。我们建议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只需从新农村建设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支持一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期工作,就能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征信宣传,培育农村信用文化
在广大农村推行诚信教育,培育信用能致富的观念。要把强化诚信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要广泛宣传道德规范,大力提倡诚实守信,培养人们的诚信美德,营造出以讲诚信为荣,以不守诚信为耻的浓厚的舆论环境。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短信(手机)、报纸、标语等媒体工具,进行长期和固定的大量宣传,建立信用及相关部门知识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充分调动政府基层组织(如共青团、村委会、村小组、大学生村官)、基层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形成宣传合力。还可以符合农村地区特点搞一些丰富多彩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比如组织宣传队、文艺队,也有机会结合家电、文化、法律、科技、卫生等下乡活动,利用民间大小节日进行也是种很好的宣传方式。使诚信、信用意识深入民心,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征信信息对其生活、经济活动等方面的有利影响,感知征信的内涵及意义,从而能自觉、自愿地参与、促进并维护信用体系建设。
(四)融合资源,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决定已经逐步推开,但是效果暂时显现不出来,因为信用体系是个庞大的社会软环境系统建设工程,农户信用体系仅是其组成部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之路还很漫长,目前局部的信用体系是取得一定进展(比如金融、工商、劳动保障、财政税务、卫生等),但那种想“一口吃成胖娃娃”或“一刀切”观念是不符合客观规律和要求的。我们认为国家高层应该成立专门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建设机构或管理机构,该机构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试点,并综合各部门现已创建的信用体系,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更加完善的、更加全面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信息档案,并以立法形式制定出《社会信用体系管理条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使各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能够共享,最终达到融合资源,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