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对高中生物教材编写,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教学目标、实施、评价,高中生物结业考试、升学考试的试题命制的指导性文件,简而言之,就是高中生物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试题命制的依据。
关键词:课程价值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原有的高中教学大纲相比有了改变,其中最根本的改变是对高中生物课程价值和任务判定的改变,如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这直接指明了我国新世纪生物课程的方向,直接影响课程理念的形成、课程目标的阐述和课程选材原则的制定、教学方法的确定等方面。为了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新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之中,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当今高考的命题原则之一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能力测试是目标,知识的正确理解、掌握和应用是实现能力为基础。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首先还是要强调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能够合理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之中。在命题中,主要是通过教材知识的变式来体现的,通过对学生提取各种来源信息及使用信息的考测来体现。命题应主要突出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运用,而不是纯粹的记忆和背诵,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试题呈现方式考查学生,力求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以便更多地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尽量避免以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的方式来考查学生,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培养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以引导教学朝着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 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所有学生,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要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高中学生通过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必修部分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是具备最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的保证。
面向全体学生就要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面向每个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那些在生物学的学习上有特殊要求和特殊爱好的学生。在处理教材、整合资源、活动设计等方面教师要尽可能为那些有兴趣、有精力、希望深入学习生物学的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特长、展示才华。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公正的。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评价。一句好的评价可能造就一个天才,反之,一句不公正的评价可能扼杀一个天才。对学生的创新欲创新火花,要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加以肯定,给予保护。教师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善于运用表扬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及时评价。教师在做出评价时,既要有及时评价,还要有过程评价;既要有对个人的评价,还要对集体的评价;既要有方法的评价,还要有成果评价等。
在命题中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必须指出的是,“试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试题的难度越小越好,应根据考试的性质和要求、合理规划试题的整体难度。试题的难易要有层次、有梯度,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和水平。在命题过程中要做到:在难易程度上,易、中、难试题要有合适的比例,不能一概难题、易题或中等题。在能力要求层次上,了解、理解、识记和掌握等层次水平的试题应该按一定比例编排,不能乱无层次。对一些综合试题的命题上,要落实“入题容易深入难”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挥,从而真实地反应出学生领会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情况。
3 倡导探究性学习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学习基本程序包括“现象→假说→验证→结论”。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力图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展开教学内容,对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设立了相应情景,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探究与交流,以使学生经历“做科学”的过程。
作为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它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导演’的作用,其备课的内容加大,不仅需要考虑教授的内容,还要考虑到实施的细节。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时间的掌握,课堂的组织也颇具挑战性。其次,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程度也不好把握,作为强调调动学生能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到底能给学生多大的自由度也是一个难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做观察;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源;设计调查和研究方案;运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对所作解释加以检验;对这种解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等,并据此掌握认识事物的研究方法。探究性学习能较好体现题目能力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等特点,将会是今后试题设计的新的方向。
4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作准备。
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包含着大量的有关生物科学的直观印象,如农村的学生对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对酿酒工艺和做腐乳的过程都有感性认识,因此,在讲水分的吸收、矿物质的吸收、酶的特性等内容时,很容易将内容引向深入。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与现实生活也是紧密联系的,我们要从自己的饮食方面出发,使学生理解消化与吸收以及营养物质与人体的健康,这样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
在教学中应突出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支持,在讲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适当介绍与生物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的技术,如亚显微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杂交育种技术、太空育种技术等。在教学中还应体现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基因工程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等问题。
总之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我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的容易,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就能更好的应对考试。
关键词:课程价值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原有的高中教学大纲相比有了改变,其中最根本的改变是对高中生物课程价值和任务判定的改变,如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这直接指明了我国新世纪生物课程的方向,直接影响课程理念的形成、课程目标的阐述和课程选材原则的制定、教学方法的确定等方面。为了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新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之中,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当今高考的命题原则之一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能力测试是目标,知识的正确理解、掌握和应用是实现能力为基础。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首先还是要强调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能够合理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之中。在命题中,主要是通过教材知识的变式来体现的,通过对学生提取各种来源信息及使用信息的考测来体现。命题应主要突出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运用,而不是纯粹的记忆和背诵,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试题呈现方式考查学生,力求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以便更多地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尽量避免以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的方式来考查学生,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培养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以引导教学朝着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 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所有学生,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要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高中学生通过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必修部分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是具备最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的保证。
面向全体学生就要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面向每个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那些在生物学的学习上有特殊要求和特殊爱好的学生。在处理教材、整合资源、活动设计等方面教师要尽可能为那些有兴趣、有精力、希望深入学习生物学的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特长、展示才华。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公正的。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评价。一句好的评价可能造就一个天才,反之,一句不公正的评价可能扼杀一个天才。对学生的创新欲创新火花,要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加以肯定,给予保护。教师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善于运用表扬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及时评价。教师在做出评价时,既要有及时评价,还要有过程评价;既要有对个人的评价,还要对集体的评价;既要有方法的评价,还要有成果评价等。
在命题中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必须指出的是,“试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试题的难度越小越好,应根据考试的性质和要求、合理规划试题的整体难度。试题的难易要有层次、有梯度,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和水平。在命题过程中要做到:在难易程度上,易、中、难试题要有合适的比例,不能一概难题、易题或中等题。在能力要求层次上,了解、理解、识记和掌握等层次水平的试题应该按一定比例编排,不能乱无层次。对一些综合试题的命题上,要落实“入题容易深入难”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挥,从而真实地反应出学生领会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情况。
3 倡导探究性学习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学习基本程序包括“现象→假说→验证→结论”。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力图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展开教学内容,对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设立了相应情景,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探究与交流,以使学生经历“做科学”的过程。
作为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它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导演’的作用,其备课的内容加大,不仅需要考虑教授的内容,还要考虑到实施的细节。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时间的掌握,课堂的组织也颇具挑战性。其次,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程度也不好把握,作为强调调动学生能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到底能给学生多大的自由度也是一个难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做观察;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源;设计调查和研究方案;运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对所作解释加以检验;对这种解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等,并据此掌握认识事物的研究方法。探究性学习能较好体现题目能力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等特点,将会是今后试题设计的新的方向。
4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作准备。
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包含着大量的有关生物科学的直观印象,如农村的学生对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对酿酒工艺和做腐乳的过程都有感性认识,因此,在讲水分的吸收、矿物质的吸收、酶的特性等内容时,很容易将内容引向深入。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与现实生活也是紧密联系的,我们要从自己的饮食方面出发,使学生理解消化与吸收以及营养物质与人体的健康,这样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
在教学中应突出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支持,在讲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适当介绍与生物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的技术,如亚显微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杂交育种技术、太空育种技术等。在教学中还应体现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基因工程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等问题。
总之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我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的容易,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就能更好的应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