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中山市朗晴小学课程文化建设思考与实践
中山朗晴小学是一所由东区党工委、办事处投资兴建的现代化小学。基于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需要,我们致力于培养阳光、开朗、向上,具备21世纪核心素养的“朗晴学子”,并以成长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营造出一种促进生命成长的学校文化。
朗晴小学的校园文化核心主题为“自然、人文、变化、内生”旨在从生态环境着手,让校园的一人一物都以自己最好的状态生长,以温润的校园环境文化滋养人;旨在从温情的校园氛围着手,致力于为师生营造一个温馨港湾,使每个成员共同理解,共同维护,彼此温暖;旨在从本真的教育着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最适宜的土壤,使其个性与共性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进而形成独特的个人魅力,最终使朗晴学校真正成为一个促进生命内在成长的精神家园。
而课程文化建设正是实现上述愿景的基石工程。为此,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以课程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帮助学生“激活潜能、发展个性、发现价值”的课程体系,成为了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
“朗晴课程”规划的目标
“塑造具有朗晴心、健康体、科学脑、世界眼、民族情的21世纪‘朗晴’学子”是朗晴小学的育人目标。首先,“朗晴心”要求把培育学生的阳光心态放在首要位置,这是因为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积极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人生底色,只有具备了这一心态,才能真正享有物质进步的福祉,用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实现自我发展。第二,“健康体”是因为身心协调发展本身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学生体能的训练也是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促使其养成阳光心态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不仅增加了此要素,而且将其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第三,“科学脑”指着力培养学生形成理性缜密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分析、判断、综合运用,以及创造、创新的高级思维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未来世界,只有具备了探究事物本质的的能力,才能洞察世间规律,游刃有余地生活其间。第四,拥有放眼宇宙,胸怀世界的广阔视野,即所谓的“世界眼”,这是体味人生乐趣,增添生命色彩的重要保证。最后,变原先的“民族魂”为“民族情”,是因为我们意识到帮助学生养成阳光心态,锻炼健康体魄,培养科学思维,广泛涉猎世界知识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以及本民族在大千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因此,珍爱自己民族特性的情怀,与世界各民族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状态是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表现,也是朗晴小学育人目标的最终落脚点。
综上所述,“朗晴心”是确保学生终身健康发展的人生底色,“健康体”是学生享有愉悦生命历程的重要保证,“科学脑”是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法,“世界眼”是学生学习探索的广阔范围,“民族情”是学生终身发展、成熟自我的落脚点。从朗晴小学走出的莘莘学子,都应该具备“朗晴心、健康体、科学脑、世界眼、民族情”。
“朗晴课程”构建的体系
在学校,为学生精彩人生奠基的最重要途径就是课程。我们围绕基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构建有助于培养学生“朗晴心、健康体、科学脑、世界眼、民族情”的“朗晴课程”体系,为培养基础厚、特长强、全面发展、富有个性的朗晴英才提供课程支持。
为此,我们对原有课程进行梳理整合、优化创新,重新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这一新课程体系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多元性、选择性原则,把“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规划成四维课程。
1.第一个维度是基础课程。这以均衡性为基本原则。我们所设置的课程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在整体驾驭、深层把握其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科知识特点,与学校及所处的社区特点相联系,开展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心理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以夯实学生共同发展基础,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形成和心理品质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主要路径是:整合、优化现有教材;根据各学科的具体要求补充项目式教材。
以体艺课程为例,我们主要依据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的指引,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到两种的艺术特长。在开足开齐课程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身特点与学生兴趣爱好,用“基础课程+特长课程”方式规划课程。对美术课程,我们螺旋分阶式地推进版画、软陶两个特色项目,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常态课堂上熟练地掌握。对音乐课程,我们选择在四年级落实每周一节古典吉他课,三年级每周一节舞蹈课,对全体学生开展通识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体育课程,我们以年级项目的方式开展,一年级田径+形体,二年级健美操+形体,三年级定向越野,四年级篮球,五六年级足球。
又如语文课程,各年级备课组整合、梳理了教材内容,在落实大纲的前提下,采用了单元主题学习、同类课文整合等多种方式教学,并引进经典文章、书籍开展“大量阅读进课堂”的教学研究,不再是教材绑架了教学,而是使学生在“大语文”的框架下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 第二个维度是自主课程。“好的课程制度必然是弹性的、可选择的”,基于对这一观点的认同,依据左右脑协同与多元智能等原理,我们让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基础上彰显自己的特殊爱好,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与培养,促使学生将兴趣爱好变为特长。
为此,朗晴小学开发了八十多门自主拓展课程。相对广义的自主课程而言,由学校开发的自主课程主要是鼓励与支持学生全员参与自主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促使所有学生基于潜质,充分而和谐地发展。
这些课程的开设主要依靠协调和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如校内外师资,包括校外辅导员、社区师资资源、家长义工、学校教师等。每周固定的两节课,定场室、定人员、定课程大纲及教材,允许混龄混班参与,不但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还打破了年级班级间的界限。
3.第三个维度是探索课程。围绕“让每位学生得到卓越发展”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学生视野,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然、社会、自我的三重生态体验里自育其心,自健其德,促进学生个体的人格完善。
这一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研究的过程,培养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主要在亲子课程、游学课程、主题研究课程、未来学习项目课程(互联网+教育课程)等层面开展研究,通过课程教化、环境感化、过程内化的基本途径,凸显体验、感动生命、激发潜能、开启生态智慧、优化生命样态,促使学生德性自主、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培育健康、开朗、有朝气的精神品格。
4.第四个维度是个性化课程。个性化课程是希望让具有不同天赋和能力、兴趣的学生(指向优势潜能,特长类课程)或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某些方面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指向弱势智能,障碍类课程),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这一课程或许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需要,从潜能开发的角度(发展优势智能和激活短板智能)出发,一类是为有特长的学生开发,为某方面有天赋或个人意愿得到发展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另一类是为有各方面障碍的学生开发,包括学习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心理障碍等等的孩子。随着随班就读的推进,特殊儿童进入普校读书,学校基于他们的问题,为其提供了适合的学习机会。例如,配备了资源教室、感统室、心理咨询室、团康室、社工工作室等专用场室,开设了系列“小苹果课程”(我们把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称作“小苹果”),找社工、义工(老师、家长、大学生)做导师;开设“天天向上学习营”课程,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学习,重点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训师针对特殊学生开展深度的训练课程……这些课程的显著特征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而设计,以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与生活。
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核心课程”夯实基础,凭借“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自主课程体系”启迪智慧,“以实践探索课程体系” 开阔视野,“以关注差异发展’个性化课程体系”激活潜能。在教育的漫长道路上,朗晴小学愿意为每一个孩子的精彩人生铺设最坚实的基石,让每一个孩子更具活力、张力和潜力,都能成为具备幸福力的人。
(作者单位均系广东省中山市朗晴小学)
中山朗晴小学是一所由东区党工委、办事处投资兴建的现代化小学。基于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需要,我们致力于培养阳光、开朗、向上,具备21世纪核心素养的“朗晴学子”,并以成长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营造出一种促进生命成长的学校文化。
朗晴小学的校园文化核心主题为“自然、人文、变化、内生”旨在从生态环境着手,让校园的一人一物都以自己最好的状态生长,以温润的校园环境文化滋养人;旨在从温情的校园氛围着手,致力于为师生营造一个温馨港湾,使每个成员共同理解,共同维护,彼此温暖;旨在从本真的教育着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最适宜的土壤,使其个性与共性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进而形成独特的个人魅力,最终使朗晴学校真正成为一个促进生命内在成长的精神家园。
而课程文化建设正是实现上述愿景的基石工程。为此,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以课程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帮助学生“激活潜能、发展个性、发现价值”的课程体系,成为了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
“朗晴课程”规划的目标
“塑造具有朗晴心、健康体、科学脑、世界眼、民族情的21世纪‘朗晴’学子”是朗晴小学的育人目标。首先,“朗晴心”要求把培育学生的阳光心态放在首要位置,这是因为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积极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人生底色,只有具备了这一心态,才能真正享有物质进步的福祉,用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实现自我发展。第二,“健康体”是因为身心协调发展本身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学生体能的训练也是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促使其养成阳光心态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不仅增加了此要素,而且将其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第三,“科学脑”指着力培养学生形成理性缜密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分析、判断、综合运用,以及创造、创新的高级思维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未来世界,只有具备了探究事物本质的的能力,才能洞察世间规律,游刃有余地生活其间。第四,拥有放眼宇宙,胸怀世界的广阔视野,即所谓的“世界眼”,这是体味人生乐趣,增添生命色彩的重要保证。最后,变原先的“民族魂”为“民族情”,是因为我们意识到帮助学生养成阳光心态,锻炼健康体魄,培养科学思维,广泛涉猎世界知识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以及本民族在大千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因此,珍爱自己民族特性的情怀,与世界各民族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状态是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表现,也是朗晴小学育人目标的最终落脚点。
综上所述,“朗晴心”是确保学生终身健康发展的人生底色,“健康体”是学生享有愉悦生命历程的重要保证,“科学脑”是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法,“世界眼”是学生学习探索的广阔范围,“民族情”是学生终身发展、成熟自我的落脚点。从朗晴小学走出的莘莘学子,都应该具备“朗晴心、健康体、科学脑、世界眼、民族情”。
“朗晴课程”构建的体系
在学校,为学生精彩人生奠基的最重要途径就是课程。我们围绕基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构建有助于培养学生“朗晴心、健康体、科学脑、世界眼、民族情”的“朗晴课程”体系,为培养基础厚、特长强、全面发展、富有个性的朗晴英才提供课程支持。
为此,我们对原有课程进行梳理整合、优化创新,重新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这一新课程体系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多元性、选择性原则,把“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规划成四维课程。
1.第一个维度是基础课程。这以均衡性为基本原则。我们所设置的课程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在整体驾驭、深层把握其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科知识特点,与学校及所处的社区特点相联系,开展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心理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以夯实学生共同发展基础,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形成和心理品质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主要路径是:整合、优化现有教材;根据各学科的具体要求补充项目式教材。
以体艺课程为例,我们主要依据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的指引,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到两种的艺术特长。在开足开齐课程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身特点与学生兴趣爱好,用“基础课程+特长课程”方式规划课程。对美术课程,我们螺旋分阶式地推进版画、软陶两个特色项目,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常态课堂上熟练地掌握。对音乐课程,我们选择在四年级落实每周一节古典吉他课,三年级每周一节舞蹈课,对全体学生开展通识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体育课程,我们以年级项目的方式开展,一年级田径+形体,二年级健美操+形体,三年级定向越野,四年级篮球,五六年级足球。
又如语文课程,各年级备课组整合、梳理了教材内容,在落实大纲的前提下,采用了单元主题学习、同类课文整合等多种方式教学,并引进经典文章、书籍开展“大量阅读进课堂”的教学研究,不再是教材绑架了教学,而是使学生在“大语文”的框架下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 第二个维度是自主课程。“好的课程制度必然是弹性的、可选择的”,基于对这一观点的认同,依据左右脑协同与多元智能等原理,我们让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基础上彰显自己的特殊爱好,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与培养,促使学生将兴趣爱好变为特长。
为此,朗晴小学开发了八十多门自主拓展课程。相对广义的自主课程而言,由学校开发的自主课程主要是鼓励与支持学生全员参与自主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促使所有学生基于潜质,充分而和谐地发展。
这些课程的开设主要依靠协调和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如校内外师资,包括校外辅导员、社区师资资源、家长义工、学校教师等。每周固定的两节课,定场室、定人员、定课程大纲及教材,允许混龄混班参与,不但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还打破了年级班级间的界限。
3.第三个维度是探索课程。围绕“让每位学生得到卓越发展”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学生视野,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然、社会、自我的三重生态体验里自育其心,自健其德,促进学生个体的人格完善。
这一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研究的过程,培养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主要在亲子课程、游学课程、主题研究课程、未来学习项目课程(互联网+教育课程)等层面开展研究,通过课程教化、环境感化、过程内化的基本途径,凸显体验、感动生命、激发潜能、开启生态智慧、优化生命样态,促使学生德性自主、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培育健康、开朗、有朝气的精神品格。
4.第四个维度是个性化课程。个性化课程是希望让具有不同天赋和能力、兴趣的学生(指向优势潜能,特长类课程)或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某些方面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指向弱势智能,障碍类课程),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这一课程或许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需要,从潜能开发的角度(发展优势智能和激活短板智能)出发,一类是为有特长的学生开发,为某方面有天赋或个人意愿得到发展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另一类是为有各方面障碍的学生开发,包括学习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心理障碍等等的孩子。随着随班就读的推进,特殊儿童进入普校读书,学校基于他们的问题,为其提供了适合的学习机会。例如,配备了资源教室、感统室、心理咨询室、团康室、社工工作室等专用场室,开设了系列“小苹果课程”(我们把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称作“小苹果”),找社工、义工(老师、家长、大学生)做导师;开设“天天向上学习营”课程,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学习,重点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训师针对特殊学生开展深度的训练课程……这些课程的显著特征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而设计,以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与生活。
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核心课程”夯实基础,凭借“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自主课程体系”启迪智慧,“以实践探索课程体系” 开阔视野,“以关注差异发展’个性化课程体系”激活潜能。在教育的漫长道路上,朗晴小学愿意为每一个孩子的精彩人生铺设最坚实的基石,让每一个孩子更具活力、张力和潜力,都能成为具备幸福力的人。
(作者单位均系广东省中山市朗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