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何为高?顾名思义,即高度,既可为三维空间度量上下的尺度,又堪为一种层次,一方境界。正所谓,离海者,乃知海之壮阔;居巅者,方知峰之雄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高为一种层次。登高者,可穷千里目,可闻千里音,可晓天下事,可看破迷离。视野狭隘,不妨上一层楼;知遇难事,不妨迈高一步;颠沛流离,不妨从高出行。既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何不走出束缚自己的圈子,立处可临下的角度,以脱离蒙蔽,居处客观的位置,俯览全局,心怀理性,得以更近完美?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于万物乃至善至高者。高亦然,为一方境界:惊蛰之时,草色近无,而高者看到的是“春到人间草木知”;小暑之时,蝉虫烦扰,而高者看到的是“夏木阴阴正可人”;秋分之时,常言萧瑟,而高者看到的是“秋水共长天一色”;冬至之时,寒风透骨,而高者看到的是“山意冲寒欲放梅”。当雄鹰展翅翱翔,它不会注意到百谷中的一粒沙;当人腾达君临天下,也便不会烦扰尔虞我诈。褪去稚嫩外壳,敛下毕露锋芒,磨砺磕绊棱角,为更好与世相融,以至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自高层次观之,不受表面所拘,不被浮沉所蔽,洞若观火,参透本质。心怀青涩时,常自满于所见所闻,亦如井底之蛙不懂苍穹之广,只待随年轮流转渐于成熟,心性愈发内敛沉稳,桀骜不复,终成大器。步远一寸,可享春风拂面,步高一尺,便是十里桃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高,不仅为度量尺度,亦不仅为一种层次,更为一重淡泊成熟的境界。当处于越人的境界看待世态,心之高,何尝不为超脱世事的高度。老子的仙风道骨、不慕名利,陶渊明隐居山林的风雅志趣,均为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更不失为超脱俗尘束缚的高度。居高观之,天下皆小;居高观之,世事皆为道。
一枝牡丹徐徐绽放,自高而观便有“百般红紫斗芳菲”;一只蝴蝶轻舞羽翼,自高而观便有“北风卷地白草折”;一滴泉水迸溅水面,自高而观便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绒雪花飘然旋落,自高而观便有“千树万树梨花开”。
自高而观,风景独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指导教师:杨淑芳)
本文荣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5—2016)
高中组三等奖。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高为一种层次。登高者,可穷千里目,可闻千里音,可晓天下事,可看破迷离。视野狭隘,不妨上一层楼;知遇难事,不妨迈高一步;颠沛流离,不妨从高出行。既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何不走出束缚自己的圈子,立处可临下的角度,以脱离蒙蔽,居处客观的位置,俯览全局,心怀理性,得以更近完美?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于万物乃至善至高者。高亦然,为一方境界:惊蛰之时,草色近无,而高者看到的是“春到人间草木知”;小暑之时,蝉虫烦扰,而高者看到的是“夏木阴阴正可人”;秋分之时,常言萧瑟,而高者看到的是“秋水共长天一色”;冬至之时,寒风透骨,而高者看到的是“山意冲寒欲放梅”。当雄鹰展翅翱翔,它不会注意到百谷中的一粒沙;当人腾达君临天下,也便不会烦扰尔虞我诈。褪去稚嫩外壳,敛下毕露锋芒,磨砺磕绊棱角,为更好与世相融,以至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自高层次观之,不受表面所拘,不被浮沉所蔽,洞若观火,参透本质。心怀青涩时,常自满于所见所闻,亦如井底之蛙不懂苍穹之广,只待随年轮流转渐于成熟,心性愈发内敛沉稳,桀骜不复,终成大器。步远一寸,可享春风拂面,步高一尺,便是十里桃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高,不仅为度量尺度,亦不仅为一种层次,更为一重淡泊成熟的境界。当处于越人的境界看待世态,心之高,何尝不为超脱世事的高度。老子的仙风道骨、不慕名利,陶渊明隐居山林的风雅志趣,均为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更不失为超脱俗尘束缚的高度。居高观之,天下皆小;居高观之,世事皆为道。
一枝牡丹徐徐绽放,自高而观便有“百般红紫斗芳菲”;一只蝴蝶轻舞羽翼,自高而观便有“北风卷地白草折”;一滴泉水迸溅水面,自高而观便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绒雪花飘然旋落,自高而观便有“千树万树梨花开”。
自高而观,风景独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指导教师:杨淑芳)
本文荣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5—2016)
高中组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