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准确审题举隅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材料作文,其实就是传统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相结合的产物。它既区别于传统的材料作文,又吸收了话题作文的先进理念。这种有着鲜明特点的作文形式,因其高度的开放性给予了考生更多的写作自主权,为考生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因此受到不少省市命题者的青睐。面对这种新作文题型,怎样准确地审题呢?要准确地审题,必须把握三条“原则”,掌握四个“妙招”。
  下面首先简明地说说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
  原则一:熟悉材料类型,明确要求。
  原则二:通读材料,找准角度。
  原则三:联系社会现实,寻找材料主旨和现实的契合点。
  文字材料是指用文字叙述的材料,一般分为寓言性材料、评述性材料、事件性材料、文学性材料等。对文字材料审题的“妙招”是深挖材料,靠“抓手”,提炼观点。以下用文字材料作文为例子说说新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的“四个妙招”。
  妙招一——对寓言性材料的准确审题。
  如全国卷的作文材料: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叫着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针对这则有故事性的寓言材料,除了要抓住主体形象的特征分析其寓意外,还要抓准隐藏寓意的句子,以此为“抓手”,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妙招二——对评述性材料的准确审题。
  如宁夏高考作文试题材料: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了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地发现,别涅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关键在于你要用心发现。
  这就是一则典型的评述性材料,最后一句“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关键在于你要用心发现”的议论性句子即为“抓手”,抓住这一句,仔细推敲,认真品味,就不难提炼出观点:创新在于发现。
  妙招三——如果面对的是事件性材料,怎么办呢?
  请看下面材料: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更为猛烈地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睛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材料里面揭示结果的语句是:鳄鱼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揭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语句是:第一次进攻“它失败了”,第二次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通过分析,这“因”“果”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容易找准材料的主旨:在多次挫折与失败面前,我们不能半途而废,停止努力,而应冷静地分析,寻找到新的出口。
  妙招四——文学性材料的准确审题。
  一般来说,作为作文材料的文学性材料,都是十分简短而又蕴涵着丰富哲理的诗歌或散文片断。如卡之琳的小诗《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精粹而富有哲理的现代小诗,没有故事情节,但诗意盎然,极富哲理。其中的两个形象“你”、“别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主、客体互为相对、共生、双赢的哲学道理。通过对诗的解读,抓住其体现的哲理,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实现双赢。因此,对此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是以诗中或文中体现哲理的关键句为“抓手”,深入仔细地分析,从而提炼出写作主旨。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改“教授法”为“教学法”的主张,把教学的注意力放在“学”上,这一主张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语文教学空间拓宽了,语文课也就有了灵魂。那么语文课应该如何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呢?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过程,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始终在自信、自强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手段,来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命题上给学生以自信和兴趣  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作文的“主动权”。消除这一症结的方法是作文命题适当开放,搞活,相信学
期刊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因  1、学习压力大,这个问题相当普遍。遇到困难或考试前,显得精神恍惚,紧张不安。2、情绪易波动,没有自信心。3、人际关系不良,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事事希望别人服从他们的意志,不懂得宽容、理解、关心别人。不合群。4、早恋问题的困扰5、网络游戏的危害,网络的诱惑加之有的家长疏于管教,让孩子沉迷网吧,无心学习,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
期刊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一位善良的朋友,可以使你学会感恩;一个美好的环境,可以使你心旷神怡;一个优秀的集体,可以让你不断进取,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新老师,来到了临淄二中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有着众多优秀的老师在我的身边,让我犹如“入芝兰之室,染其香,得其美”,不断地提升自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与初一语文组的各位优秀老师朝夕相处,都让我受益匪浅。  她奉献,她美丽——苗金霞老师
期刊
写作能力,正如古语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有些教师,不注意平时的努力和积累,而认为写作能力的培养只是作文课上的事,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发挥学生平时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多种训练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技巧,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辅助工作,让写作真正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写作,学生一开始
期刊
没有创新意识的人生是苍白的,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悲哀的。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在强调创新,已经延伸到它的每一个领域,并且将要向细节渗透。阅读是教育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在阅读中更好的发挥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几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感同身受  “诗言志,歌咏言”,大部分诗歌和议论文往往是有感而发,因此
期刊
顶着凛冽的寒风,马年向我们飞奔而来。在万马奔腾之余,我们谈天说地,说国事,谈家风。因为人皆有家,有家就有家风,家风往小里说,可营造父慈子孝,婆媳和睦,子孙出息的幸福家庭;往大里说,可影响社会,造福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以德治家,重视家风,严以律己,管好家人。于国于家于个人,都将大受裨意,如果这样了,何愁我中华民族不能屹立于世界之巅?  那么家风到底是什么?古人把家风总结为五常八德。五常指仁
期刊
当夜如黑色锦缎般铺展而来,四下里一片寂静,一切都已进入甜蜜的梦乡,而我却激动得辗转难眠。悄悄凭窗临风,在静静聆听的那一刻,我用左手握着右手。苍穹中星光点点,那点点的星儿如一只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穿过左手,将满腔的柔情倾洒在我的右手上,我的手心顿时萌发出幸福的感觉。而那思想的潮水也澎湃激荡,铿然震慑着我的心灵。  隔着深深的郁闷的空间,我的昔日在哭:“唉,现在的学生,人情淡薄,总把老师的好心当作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特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而将信息技术与特校图书馆教育功能进行有效整合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目前,特校图书馆要打破传统的书刊资料馆藏观念,积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书刊,建立资源信息库,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有效促进教职工更新特殊教育知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促进学生超越残障,提高学习能力,平等参与社会。  一、让图书馆成为教职工的信息资源库  图书馆
期刊
阅读是人类接受前人文化的最基本手段。文化主要是靠文字来进行传递的。一个人在学习阶段,就主要是阅读各种教材和参考书籍,来接受前人所创造的文化遗产。张隆华主编的《语文教育学》认为:“阅读从认知文字呼号开始,经过大脑的分析,领会课文的含义,体会课文的感情,并凭着课文练习阅读的技能,发展阅读能力。”《语文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平“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