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文教学的激励性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_e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过程,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始终在自信、自强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手段,来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命题上给学生以自信和兴趣
  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作文的“主动权”。消除这一症结的方法是作文命题适当开放,搞活,相信学生能够写好,让学生敢写、想写。教师命题时,务必“替作文者设身处地着想”,针对学生的写作特点,激发写作热情,引起写作冲动,使他们有一种写作的迫切要求,要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想说,有情可抒。命题要联系实际,有的放矢,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初中一二年级学生还保持着孩提时代的稚气,喜欢敞开他们纯真的心,这个时期称为开放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显得大胆、坦率、热情。他们考虑问题、认识事物不是那么深思熟虑,概括事物比较直观、具体。他们喜欢生动活泼的命题,命题的角度要小,而且要形象化。
  而到了初三称为学生的闭锁期。这个时期独立意识增强,考虑问题比初一二年级的学生成熟,上课不随便举手,要经深思熟虑,确有把握才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他们比初一二年级学生有着更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要求别人以成人的标准来看待自己,并强烈希望摆脱大人的束缚,独立地生活。反映在作文上,他们喜欢写一些富于思考性又带有点哲理的文章。
  二、批改中给学生以肯定和激励
  作文教学虽然一直是 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 究其原因,我想与长期以来单一的评价方式,千篇一律的评价 标准和俗套的评语不无关系。只要我们翻阅学生的习作 本,诸如:“内容不具体”、“语言不通顺”、“书写不工整”等“空、 泛、旧、浅”的评语比比皆是。教师们“呕心沥血”作的批改评语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也感到索然无味,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批改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国外有一项研究表明,学生能力的发挥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采取积极态度,则学生的能力可以发挥80-85%,而在一般情况下只能发挥25-40%,这说明其中40-45%的潜力能够通过积极评价激发学习动机而递增。
  现代教学论中所认为的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早已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尊重学生的劳动,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也就必须珍视放在教师案头的学生习作。我们要记住,这是学生写的作文,而不是书上的经典范文,站在我们面前的是十五六岁的幼稚的青少年,而不是行家里手。我们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运用他们易理解、乐接受的语言,力求准确地写出恰如其分的评语。带着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积极向上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的长处,激起他们不断前进的热情。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学生的缺点,以亲切的鼓励促进学生进步。力求突出学生的个性。
  三、讲评时要给学生以多层次表扬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其实作为教师自身也要善于发现,"沙里淘金",及时激励。在作文教学中,珍视他们独特的体验,保护他们稚嫩的童心,赞美他们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在作文讲评中,教师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应该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 要以鼓励为主,哪怕是一个用得好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种修辞都要给予表扬。每次作文讲评课,我总要先念一遍“光荣榜”:整篇作文写得好的有哪些同学,立意较高的有哪些同学,构思新颖的有哪些同学,书写规范的有哪些同学,开头和结尾较好的有哪些同学等等。不仅课上表扬,读一读精彩的语段,而且课后还把精彩的语段制成讲义,发给他们,互相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把能在作文评讲中被教师表扬,看成是莫大的荣誉,有的终生难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猛增,他们从老师的表扬中“直观”到自己的价值,获得美好的期待,认为“我能行”,进而转化为写作的动力。
  事实证明: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源于教师的鼓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保护好学生的写作热情,适当运用激励性评价,学生必将能树立写作信心,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来。
其他文献
“实践出真知”,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执教15年,当了15年的班主任,我一直思索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影响之中和他们融为一体,怎样才能在教育事业中成为一个成功者呢?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呢?从我的实践来看,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班主任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广博的文化知识。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句话足见阅读对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作用。其实推广开来,一个人真正的学习也正是从阅读开始的。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阅读即阅世”,这些名言形象的告诉我们: 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基础途径。因为只有善于阅读的学生才能从各种读物中吸取各种信息和精神养料,才能拓展视野,全面的
期刊
有效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一名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当然,“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有效的课堂”,这个问题是个见仁见智,为了追求这样的有效课堂,我们每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执著而认真地修炼自己。  一、你是语文教师,你就要修炼成为一名艺术家。  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是不可不注意科学艺术的。将艺术引进语文课堂,就能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教师在讲台上讲得费劲,学生却
期刊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一般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一口一口地去喂,学生一笔一笔地去记。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学得了一些书本知识,对应付考试可能也有一定的帮助,但学生往往学得很“死”,他们的知识不能转化成与之相等的能力。他们在理论上知道怎样去做,但面对实际操作却往往又一筹莫展。而实际上,这种传统教学法,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也索然无味,这种状况不能不让人深思。  经过与几位学生的促膝交
期刊
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随笔写作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怎样培养学生写随笔的兴趣和习惯呢?以下是我近几年的探索尝试。  培养兴趣:写好“我的一本书”  开学第一课,与学生交流我的想法,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写随笔是一件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告诉学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写随笔就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再介绍魏书生老师让学生写日记坚持“道德长跑”;最后以巴金先生的话作权威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时代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及学习方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正因如此,语文教学的散文化已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转变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都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无序的封闭状态之中,“满堂灌”教学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教师包讲,学生包听,教师讲完,学生听完。教与学两面的活动都围绕着一本课本在教室里进行,学生
期刊
[教学片断]  走进教室,本以为这又是一堂波澜不惊的语文课,却没有想到一“问”激起千层浪。  上《愚公移山》课时,当学生齐读完课文后,我请学生说说是否赞成愚公的做法?理由是什么。我预计学生多会说“赞成”,会围绕愚公持之以恒的毅力来谈,却没有想到会有以下的情景:  生:不赞成!  生:赞成!  (当我问题一出,学生马上反应,有“不赞成”的声音有“赞成”的声音。我一愣!怎么会这样呢?)  师:不管赞不
期刊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期待效应”的。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名叫皮革马利翁的王子,他雕塑了一尊女神像。他对自己的这件作品情有独钟,整天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天长日久,女神竟然神奇般地活了过来,并最终成为他的妻子。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是“皮革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这种神奇的力量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展现更大的优势。因为它能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台阶上获得自己
期刊
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学生巩固知识、丰富积累、增强语感的黄金时段,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  一、确立课程观念,强化早读意识。  “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老师要经常向学生传授关于早读重要性的知识,让学生记诵中外名人名家的关于语文诵读重要性的名言。如于漪说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改“教授法”为“教学法”的主张,把教学的注意力放在“学”上,这一主张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语文教学空间拓宽了,语文课也就有了灵魂。那么语文课应该如何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呢?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