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高利圣咏的艺术魅力探究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d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进行概述,引出继叙咏《愤怒的日子》中“死亡”主题在西方音乐作品中的运用,阐释了格里高利圣咏对整个欧洲音乐所做的贡献,表现了格里高利圣咏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继叙咏《愤怒的日子》
  一、格里高利圣咏概述
  格里高利圣咏是使用于中世纪罗马教会礼拜仪式中的教会音乐。至今在西方音乐史上仍占据重要的地位,对欧洲音乐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在中世纪,宗教支配着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本来,基督教是作为被压迫的、穷苦无靠的人的精神寄托而产生的;但是,到了四世纪以后,它却经历了深刻的演变。中世纪封建制度社会从古代奴隶制度社会那里取得的,产生于多神教的古罗马帝国内部的基督教,已经不能体现被压迫阶级的思想意识,而成为封建主的主要的思想支柱。①在罗马,教会创立了格里高利圣咏。这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为宗教统治服务的音乐工具。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致力于对教会音乐的改革,收集东西教会的一切圣歌进行修改,加上自己创作的一些圣歌,共计600多首,编成了一套既丰富又统一的礼仪圣歌——《对唱歌集》,成为罗马教会音乐的经典歌集。因此,这套宗教礼拜仪式音乐以其名字得名为“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
  格里高利圣咏主要应用于日课和弥撒两种罗马教会的礼拜仪式中。在中世纪基督教礼拜仪式中,音乐是宗教的附属品,音乐必须以宗教仪式为最终目的。整个中世纪欧洲音乐是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中心的。格里高利圣咏为中世纪盛期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后来音乐家的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死亡”主题的运用
  在格里高利圣咏的曲调中,有些主题被后世的音乐家所喜爱,并在作品中得到广泛的利用,运用最多的是继叙咏《愤怒的日子》主题。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乐作品,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最重要的音乐作品之一。在这首交响曲的第五乐章“妖魔夜宴的梦”中的第一部分和最后部分都使用了“愤怒的日子”中的“死亡”主题。第一部分,在丧钟的背景衬托下,由大管和大号奏出中世纪宗教圣咏旋律《愤怒的日子》中的“死亡”主题。庄严、肃穆的圣咏主题,用在妖魔夜宴之中,鄙俗而轻佻,这也是作曲家对宗教的讽刺,也反映了主人公对现实社会不满的叛逆和反抗精神。第二部分是魔鬼的轮舞,狂欢的舞蹈越来越激烈荒诞。最后部分,和妖魔的歌舞形成的一种激昂、奔放、狂乱、恐惧的音乐氛围。柏辽兹运用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在急速而狂热的舞蹈中结束了全曲。这种震撼人心的音乐中使用“死亡”主题,更能反映出在反动政治年代中,艺术家内心的苦闷和精神生活上所受到的压迫。
  圣桑的《死神之舞》中也大量的引用了“死亡”旋律,其引子部分中减五度“魔鬼音程”,巧妙地运用不协和的减五度音程来描绘了妖魔鬼怪来临时带给我们的恐怖气氛。呈示部中,从33小节开始出现了来源于“愤怒日子”中的“死神旋律”主题。
  主题二同样是出自《愤怒的日子》中的另一段“死亡旋律”。提琴奏出较为抒情的旋律,双簧管、单簧管、大管等乐器各随发展,烘托骷髅起舞的怪诞气氛。
  圣桑在展开部又第三次的运用了一个全新的“死亡旋律”, 主题采用轻盈欢快的圆舞曲节奏,用交织多变的色彩组乐器来表现骷髅们疯狂的舞蹈,以及骷髅毛骨悚然的尖叫声。以《愤怒的日子》作为整部作品的结构核心,向两端衍展形成对称关系,与原诗文本中“午夜来临”、“群魔狂舞”、“黎明舞散”的表达顺序也十分吻合,更加突出作品想要表现出的“死亡主题”。《死神之舞》中,圣-桑使用了“富幽默感的表现死亡主题形式”,死亡的恐怖意味被弱化,给人以奇异诡怪之感。
  三、结语
  继叙咏《愤怒的日子》中的“死亡”主题除了被柏辽兹圣桑引用外,在拉赫瑪尼诺夫《死亡岛》、《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柴可夫斯基《曼弗雷特》巴赫的《b小调弥撒》等,都运用了死亡主题。来反映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反映作曲家内心的真实世界,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的无奈恐慌。各种思绪涌现出来,一种对“世界末日”颓废思想的反映,在作品中呈现出来。
  通过对作品中“死亡”主题的不同运用,不难发现,作曲家对格里高利圣咏主题的青睐,与当时所受的环境和个人因素都有极大的关系。而且,教会对欧洲中世纪音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格里高利圣咏作为中世纪罗马教会礼拜仪式中的教会音乐,对欧洲音乐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诸多灵感,为后世音乐家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对整个欧洲音乐史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正是格里高利圣咏的魅力之所在。
  注释:
  ①引自《欧洲音乐史》,张洪岛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1月,第74页。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杰里米·尤德金.欧洲中世纪音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与众不同的求爱和回复    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小伙子给他的一位同班女同学发了一封求爱信,这封信是用问答的方式写的。  亲爱的拉什米:  请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分值分别为(a)10分,(b)5分,(c)3分  1)无论我什么时候走进教室,你的眼光总是落在我的身上,这是因为:  (a)你一直暗自爱着我  (b)情不自禁想看我  (c)真的吗?是这样吗?  2)每当教授讲了一个笑话,你总是转过头来对我一笑,
期刊
17世纪,西方歌剧在意大利诞生;直到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的背景下,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本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并逐渐产生了“中西合璧”式的中国新歌剧艺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大量不同种类的歌剧作品,如:《小二黑结婚》、《红珊瑚》、《刘三姐》,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阿依古丽》。他们都是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加入西方歌剧元素,其中也有中国戏曲板腔
期刊
摘要:《太阳来的十秒钟》和《消失的爱人》分别是当代英美作家拉塞尔·塞林·琼斯和吉莉安·弗琳的代表作品,都具有独特的写作视角和深度的社会现实关照。本文拟從伦理批判角度对这两部作品在“情”与“法”上的表现手法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揭示当下文学作品中“情”与“法”呈现的颠覆性表现及其背后深层次的伦理批判,旨在引起文学伦理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情”与“法”; 颠覆;文学伦理;伦理批判  文学伦理作
期刊
寒冬过后,山上的檵藜漆花刚含苞,母亲挺不下来,病了,她在一个黎明前逝世了。父亲尚未平反,我也被地方造反派冠之以“具有纵火劣迹”而在部队汽车训练队中被迫退伍。第二年父亲官复原职,我也考上了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离县城四五公里的嶂屏村当中学教师。嶂屏嶂屏,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三面峰峦叠翠,一面朝向楠溪江。嶂屏中学共五六个教师,一百来个农村学生。学生全部通学,教师也全不住校都步行上下班。中饭时
期刊
摘要:《沉沦》和《芝加哥之死》分别为郁达夫与白先勇的短篇小说。它们都是留学生文学的重要作品,都聚焦于留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同时呈现出相异的大环境特征和具体肌理。本文将从他者目光的冰冷、性与爱的无依、文化与价值的失根等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论述,试图探究这两部作品中“零余”与“零落”之深层内核。  关键词:自我认同;留学生文学;零余者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曾出现五四时期新青年留学热潮以及五六十年代台
期刊
摘要:废名的《桥》其言语晦涩耐读,渲染故事的手法新奇——使得读者始终与书中人物情境始终保持着某种距离,本文旨从语言营造出的意念世界中的具象,陌生化语言带来新奇的美学感知以及断片化语言结构三个方面入手,展现其“废名私人化语言”所带来的雾里看花般的“距离美学”。  关键词:具象;陌生化语言;隐喻;私人化语言;断片化结构  “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它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废名自言如此,读过《桥》之
期刊
摘要: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大多是对故事中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的描写,很少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通过日常生活小细节的描写,使文章充满了各种意象、意念、幻觉和下意识,却引人入胜,让读者欲罢不能充满感概,在她的小说中,让人感受到散文的随意、诗歌的空灵、寓言的哲理。本文将对凯瑟林小说的这一独特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对其小说在淡化情节这一精湛的写作手法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科幻作品的蓬勃发展预示着社会前进和创新的道路不断的反思和展望;当下拥挤的都市中社会阶层矛盾已经凸显,以此为背景科幻作家郝静芳在《北京折叠》中构建出空间折叠的“三元金字塔结构社会”将成为未来都市发展的典范或是噩梦。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对空间折叠环境中人物的伦理困惑、伦理意识和伦理选择进行阐释以揭示其伦理悲剧成因并挖掘作品的伦理内涵,从而深刻体现作品的伦理教诲意义。  关键词:《北京折叠》
期刊
水煮童年趣事    考试考砸  陈勇考试成绩出来了,两科各得了59分。他去找算命先生,问回家要遭打不。那个算命的算了算,说肯定不得遭打。结果陈勇回去,遭他老汉暴打一顿。后来陈勇带领我们去砸那个算命先生的摊子:你这个狗日的骗子!还说我不得遭打,结果回家去比哪次都要遭的凶!    论功行赏  过生日,老汉给我买了个传说中的奶油蛋糕,我邀请了很多朋友来,当然也带了很多礼物来。分蛋糕的时候。丁小东拿了最大
期刊
摘要:人生恰似一次航行,每一个人都在利用有限的生命完成从此岸到彼岸的过渡,活法犹如彼岸的灯塔,指引着每个人驶向各自的终点。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每个人的活法也是独一无二的。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选择了自己的活法,去无限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广度,去活出生命的精彩。  关键词:人生;活法;生命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人往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