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悠久的竹刻艺术,发展至明代中晚期,成为专门的艺术。明中期最初仅仅是少数文化水平较高的艺术家致力于竹刻,以后,竹刻技艺日臻精湛,他们或父子相传、或师徒授受、或私自仿效,涌现出既具较高文化修养,又颇有艺术造诣的竹刻家,并雕刻出代表明代最高水平的作品,从而使竹刻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产业。同时在当时也形成了两个竹刻中心,一个是嘉定(今属上海),一个是江苏的金陵(今南京),后人遂按地域冠以派别,正如清嘉定人金元钰所著《竹人录》所载“雕竹有两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吾邑朱松邻”,因而就有了以朱松邻为代表的嘉定派和以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
一、嘉定派竹刻艺术
嘉定地处长江口,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又盛产竹子,为竹刻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嘉定派竹刻创始人朱松邻主要活动于明嘉靖至万历时期。其善诗文书画,故能以笔法运刀法,富有创造精神。朱松邻之子朱小松、孙朱三松都是当时竹刻的杰出艺术家,并称“嘉定三朱”或“朱氏三松”。他们对竹刻的杰出贡献,奠定了我国竹刻艺术的历史地位。
朱氏一门三代刻竹,有传承、有创新,通俗地讲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他们擅长圆雕、高浮雕、深雕、透雕,并以此形成了嘉定竹刻艺术的风格。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的竹根雕松树纹杯(图1),即是明晚期嘉定派的作品。
“嘉定三朱”早期雕刻刀法以纤巧工精见长,其后稍有变化,追求繁简适度的艺术效果,至朱三松时更臻技艺精湛,达到了以刀代笔的境界。其山水人物追求简朴古拙、逸趣横生的北宗风格,而花鸟的构图则透出清淡典雅之意境。无论山水、人物、花鸟皆表现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开创了明代以来竹刻结合绘画技法之先河,对后世竹木雕刻产生了巨大影响。
嘉定竹刻自朱氏三世之后,学刻竹的人越来越多,渐成时尚,并发展成为一门谋生的职业。《竹笔尊赋》序载:“朱去今未百年,争相摹拟,资给衣馔,遂与物产并著。”竹刻名人不断涌现,代表人物有侯崤曾、秦一爵、朱幼芳、王永芳、沈大生等;能在技法上有创新、又启迪于后学者的代表人物是吴之瑶、封锡禄、周颢等。
二、吴之瑶与“薄地阳文”
清初,嘉定仍是我国竹刻的中心,竹刻名家层出不穷,他们除继承遵循朱氏技法外还多有创新。吴之瑶是其杰出代表,他创“薄地阳文”浅浮雕,别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吴之瑶,字鲁珍,自号东海道人,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所创“薄地阳文”即去地浮雕,介于朱氏高浮雕与浅浮雕之间。在构图上,充分利用竹材之质,如画之留白,刻画图案只占全器之局部,其余皆刮及竹理,使作品有空灵简洁之神韵。画面传神之部位,只用坚实而润泽的表层竹肌来表现。加之吴之瑶绘画造诣颇深,善于用景物之遮掩压叠,所以能在浅浮雕有限的高度上,产生层次感,有透视力度。
吴之璠擅长多种刻法,立体圆雕、高浮雕造诣也很高。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皇帝看到他的一件黄杨木笔筒,爱不释手,并为笔筒题七言律诗一首,赞扬其精绝的雕刻技艺,从此吴之瑶名扬天下,并被誉为“三朱”之后嘉定派竹刻“第一高手”。
“薄地阳文”刻法被广泛采用,而且影响深远,效法者众多。受吴之瑶嫡传并载入《竹人录》的就有朱文友、王之羽等人。康熙朝前期,吴之瑶所刻竹器,多署名吴之瑶,或槎溪吴之瑶,其作品流传至今者不多,而无款用“薄地阳文”刻法的作品却传世不少,皆为吴氏之弟子及其追随者所为。
三、“薄地阳文”竹刻艺术品赏析
装饰于文房雅玩的纹饰图案,多富有情趣,如历史故事、渔乐图、贤士图、山水、花鸟草虫等,较常见的是松、竹、梅,清雅清洁。马纹也是较常见的装饰图案。文人除喜欢松之高洁、竹之气节、梅之傲骨外,更需要骏马奔腾的气势来鼓舞自己。
“吴之瑶制”款松马图竹臂搁(图2),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长23.7厘米,宽6.7厘米,高1.5厘米。臂搁呈长方形,中间略鼓。采用“薄地阳文”的雕刻技法,于臂搁上部雕松枝,枝干由臂搁右边缘向左及左下方曲展入画面。刻画细腻的松针,似在风中摇曳,动感十足。松下一匹骏马沿山道作奔驰状,似向山下驰骋,马的神态轻松自然。臂搁下部雕玲珑太湖石。整个图案均为剔地浅浮雕。但流畅的线条,画面的布局意境,都无可争辩地说明其是一件高水平的艺术品。
松荫下骏马的躯体及松树杆枝,皆用竹的表层肤肌来表现,光洁润泽而有生机感。松之针叶剔刻细致入微,动感十足;马右侧双腿弯曲抬起,欲奔跑,颇具动感;臂搁其余部分皆刮露至竹丝肌里。质朴无华的素地与简勒几笔图纹,相映生辉。臂搁背面阴刻行书“吴之瑶制”竖款。此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吴之瑶竹雕对弈图笔筒的款识(图3)略有不同。主要区别在“吴”字“天”的一捺和“之”字的一捺的写法上。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多为清宫旧藏,毋庸置疑。于是有人认为北京艺术博物馆的这件臂搁可能是吴氏弟子及其追随者中的高手所刻。
竹雕松溪浴马图笔筒(图4),是清早期的竹刻艺术品。高16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14.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笔筒呈筒式,口及底镶紫檀木,下承三矮足。笔筒外壁刻有山溪流泉、松树人物及骏马。画面分为浴马、饲马、相马三组。浴马:一老者双手持缰绳,赤腿牵马出溪;另二老者侧身坐于山坡之上向前眺望,其身旁有一立一卧两匹马,憩息于山坡间。饲马:一老者双手端盆,俯身蹲地饲马,专注用心。相马:有三老者偎靠于松树旁,居高临下观马打滚翻身,神情颇为陶醉。
此器亦是吴之瑶的效仿者所刻,采用“薄地阳文”的浮雕技法,以画入竹,但画面布局有点繁、满。运刀快利,刻工娴熟,线条圆润生动。所刻松干布满鳞皴节疤,松叶繁茂,人马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是清初的竹刻精品。
竹雕滚马图笔筒(图5),是清早期嘉定人王易的作品。王易,字又白,精通书画和音律,擅长雕镂杂技,曾于京师从事雕刻业。后南归居吴门(今苏州)。笔筒高15.6厘米,口径10.4厘米。用一段竹节雕成,口沿及底微侈,底微内凹。外壁浅浮雕滚尘马,马的躯干盘曲、头向上仰起,四蹄或伸或曲呈翻滚状,翻滚姿态生动;眼睛用半透明的犀角嵌入。马旁侍立圉人,其身姿生动转向翻滚之马,其眉目、发髻刻划细腻。笔筒背面刻阴文行书诗句:“生桃林之野,出颇黎之谷。”左侧刻阴文行书款“嘉定王易抚赵松雪本,作于墨香小筑之南窗,时年七十有八”。
此器采用“薄地阳文”技法,刻工技艺精湛;书法遒劲流畅、婉转自然。构图简洁明快,把竹之纹理留作广阔空间,以表现竹之纹理的天然之美。
燕文贵(967-1044年),北宋画家,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擅画山水、屋木。宋太宗时至汴梁于街头卖画,被画院待诏高益发现并加以举荐,后进入翰林图画院,甚得太宗赏识。作画常自出机杼,落笔命意不袭古人,所画景物清润秀雅,又善于把山水与界画相结合,将巍峨壮丽的楼观阁榭穿插于溪山之间,刻画精微,所画山石,破笔皴点。干擦淡染,细碎清雅,苍润秀媚,岸边水渚台榭相接,景致优美,富有变化,笔法峭丽,境界雄浑,人称“燕家景致”。
藏家电话:18503523365
一、嘉定派竹刻艺术
嘉定地处长江口,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又盛产竹子,为竹刻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嘉定派竹刻创始人朱松邻主要活动于明嘉靖至万历时期。其善诗文书画,故能以笔法运刀法,富有创造精神。朱松邻之子朱小松、孙朱三松都是当时竹刻的杰出艺术家,并称“嘉定三朱”或“朱氏三松”。他们对竹刻的杰出贡献,奠定了我国竹刻艺术的历史地位。
朱氏一门三代刻竹,有传承、有创新,通俗地讲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他们擅长圆雕、高浮雕、深雕、透雕,并以此形成了嘉定竹刻艺术的风格。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的竹根雕松树纹杯(图1),即是明晚期嘉定派的作品。
“嘉定三朱”早期雕刻刀法以纤巧工精见长,其后稍有变化,追求繁简适度的艺术效果,至朱三松时更臻技艺精湛,达到了以刀代笔的境界。其山水人物追求简朴古拙、逸趣横生的北宗风格,而花鸟的构图则透出清淡典雅之意境。无论山水、人物、花鸟皆表现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开创了明代以来竹刻结合绘画技法之先河,对后世竹木雕刻产生了巨大影响。
嘉定竹刻自朱氏三世之后,学刻竹的人越来越多,渐成时尚,并发展成为一门谋生的职业。《竹笔尊赋》序载:“朱去今未百年,争相摹拟,资给衣馔,遂与物产并著。”竹刻名人不断涌现,代表人物有侯崤曾、秦一爵、朱幼芳、王永芳、沈大生等;能在技法上有创新、又启迪于后学者的代表人物是吴之瑶、封锡禄、周颢等。
二、吴之瑶与“薄地阳文”
清初,嘉定仍是我国竹刻的中心,竹刻名家层出不穷,他们除继承遵循朱氏技法外还多有创新。吴之瑶是其杰出代表,他创“薄地阳文”浅浮雕,别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吴之瑶,字鲁珍,自号东海道人,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所创“薄地阳文”即去地浮雕,介于朱氏高浮雕与浅浮雕之间。在构图上,充分利用竹材之质,如画之留白,刻画图案只占全器之局部,其余皆刮及竹理,使作品有空灵简洁之神韵。画面传神之部位,只用坚实而润泽的表层竹肌来表现。加之吴之瑶绘画造诣颇深,善于用景物之遮掩压叠,所以能在浅浮雕有限的高度上,产生层次感,有透视力度。
吴之璠擅长多种刻法,立体圆雕、高浮雕造诣也很高。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皇帝看到他的一件黄杨木笔筒,爱不释手,并为笔筒题七言律诗一首,赞扬其精绝的雕刻技艺,从此吴之瑶名扬天下,并被誉为“三朱”之后嘉定派竹刻“第一高手”。
“薄地阳文”刻法被广泛采用,而且影响深远,效法者众多。受吴之瑶嫡传并载入《竹人录》的就有朱文友、王之羽等人。康熙朝前期,吴之瑶所刻竹器,多署名吴之瑶,或槎溪吴之瑶,其作品流传至今者不多,而无款用“薄地阳文”刻法的作品却传世不少,皆为吴氏之弟子及其追随者所为。
三、“薄地阳文”竹刻艺术品赏析
装饰于文房雅玩的纹饰图案,多富有情趣,如历史故事、渔乐图、贤士图、山水、花鸟草虫等,较常见的是松、竹、梅,清雅清洁。马纹也是较常见的装饰图案。文人除喜欢松之高洁、竹之气节、梅之傲骨外,更需要骏马奔腾的气势来鼓舞自己。
“吴之瑶制”款松马图竹臂搁(图2),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长23.7厘米,宽6.7厘米,高1.5厘米。臂搁呈长方形,中间略鼓。采用“薄地阳文”的雕刻技法,于臂搁上部雕松枝,枝干由臂搁右边缘向左及左下方曲展入画面。刻画细腻的松针,似在风中摇曳,动感十足。松下一匹骏马沿山道作奔驰状,似向山下驰骋,马的神态轻松自然。臂搁下部雕玲珑太湖石。整个图案均为剔地浅浮雕。但流畅的线条,画面的布局意境,都无可争辩地说明其是一件高水平的艺术品。
松荫下骏马的躯体及松树杆枝,皆用竹的表层肤肌来表现,光洁润泽而有生机感。松之针叶剔刻细致入微,动感十足;马右侧双腿弯曲抬起,欲奔跑,颇具动感;臂搁其余部分皆刮露至竹丝肌里。质朴无华的素地与简勒几笔图纹,相映生辉。臂搁背面阴刻行书“吴之瑶制”竖款。此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吴之瑶竹雕对弈图笔筒的款识(图3)略有不同。主要区别在“吴”字“天”的一捺和“之”字的一捺的写法上。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多为清宫旧藏,毋庸置疑。于是有人认为北京艺术博物馆的这件臂搁可能是吴氏弟子及其追随者中的高手所刻。
竹雕松溪浴马图笔筒(图4),是清早期的竹刻艺术品。高16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14.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笔筒呈筒式,口及底镶紫檀木,下承三矮足。笔筒外壁刻有山溪流泉、松树人物及骏马。画面分为浴马、饲马、相马三组。浴马:一老者双手持缰绳,赤腿牵马出溪;另二老者侧身坐于山坡之上向前眺望,其身旁有一立一卧两匹马,憩息于山坡间。饲马:一老者双手端盆,俯身蹲地饲马,专注用心。相马:有三老者偎靠于松树旁,居高临下观马打滚翻身,神情颇为陶醉。
此器亦是吴之瑶的效仿者所刻,采用“薄地阳文”的浮雕技法,以画入竹,但画面布局有点繁、满。运刀快利,刻工娴熟,线条圆润生动。所刻松干布满鳞皴节疤,松叶繁茂,人马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是清初的竹刻精品。
竹雕滚马图笔筒(图5),是清早期嘉定人王易的作品。王易,字又白,精通书画和音律,擅长雕镂杂技,曾于京师从事雕刻业。后南归居吴门(今苏州)。笔筒高15.6厘米,口径10.4厘米。用一段竹节雕成,口沿及底微侈,底微内凹。外壁浅浮雕滚尘马,马的躯干盘曲、头向上仰起,四蹄或伸或曲呈翻滚状,翻滚姿态生动;眼睛用半透明的犀角嵌入。马旁侍立圉人,其身姿生动转向翻滚之马,其眉目、发髻刻划细腻。笔筒背面刻阴文行书诗句:“生桃林之野,出颇黎之谷。”左侧刻阴文行书款“嘉定王易抚赵松雪本,作于墨香小筑之南窗,时年七十有八”。
此器采用“薄地阳文”技法,刻工技艺精湛;书法遒劲流畅、婉转自然。构图简洁明快,把竹之纹理留作广阔空间,以表现竹之纹理的天然之美。
燕文贵(967-1044年),北宋画家,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擅画山水、屋木。宋太宗时至汴梁于街头卖画,被画院待诏高益发现并加以举荐,后进入翰林图画院,甚得太宗赏识。作画常自出机杼,落笔命意不袭古人,所画景物清润秀雅,又善于把山水与界画相结合,将巍峨壮丽的楼观阁榭穿插于溪山之间,刻画精微,所画山石,破笔皴点。干擦淡染,细碎清雅,苍润秀媚,岸边水渚台榭相接,景致优美,富有变化,笔法峭丽,境界雄浑,人称“燕家景致”。
藏家电话:1850352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