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忧思录(1):粮食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来源 :粮食科技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hongmi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美国前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直言:“粮食和能源,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软肋。粮食依赖进口将给中国经济资源造成紧张,也使中国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打击。
  粮食是战略物资,是民生之本。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问题,是悠关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大问题,不仅关系人民生命健康,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随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逐步浮出水面,人们也越来越担心粮食问题是否会演变成中国人的厄运?中国现在粮食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何为“粮食安全”与“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粮农组织1974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当时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第二次界定: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做出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有充足的粮食(有效供给);要有充分获得粮食的能力(有效需求);以及这两者的可靠性。这三者中缺少任何一个或两个因素,都将导致粮食不安全。
  粮食危机,是指全球性的粮食短缺、产量锐减、价格涨幅过快,以至造成粮食恐慌,给人们生活和生存带来威胁的一种粮食紧缺状况。2008年,“全球米贵”让粮食安全成为与次贷危机并列的世界热点话题,以至造成了近40年来前所未有的粮食恐慌与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全球粮价上涨已在37个国家引起粮食危机。
  201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不安全状况2014》报告指出,世界饥饿人口已达10.2亿,创历史最高水平。该组织甚至宣称,这还不包括那些正在遭受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足和其他形式营养不良的人,遭遇粮食安全困扰的人其总人数可能接近3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中国人吃饱饭也就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的这二十余年,如今的中国人很久没有体会过饥饿的感觉,也很少有人为温饱问题担忧,当我们衣食无忧享受安乐生活的时候,当我们对小康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时候,或许,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正在向我们逼近,由粮食危机带来的饥饿和恐慌正在悄然降临。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脚下的大地养活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人。长期以为,中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3%的人口,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事,也是我们生存的保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个时候讲粮食危机会不会是杞人忧天或危言耸听?
  我们不妨先看一组数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对粮食的需求将增长50%以上,而到2025年将有36个国家的14亿人将陷入缺少食物的危机中。世界粮农组织则指出,未来10年农产品价格保持较高的态势将成为市场非常明显的特点,农产品和水产品的价格将达到历史高位水平。
  中国到2013年止,饥饿人口1.58亿,隐性饥饿人口3亿,中国仍是全球营养不足人口最集中国家之一。中国的粮食由出口到2002-2015年,进口量增长了780%!如今,中国已不可避免地迈进粮食进口国的行列。那么,是什么导致一个农业大国,必须依靠进口糧食才能生存?
  中国的粮食供需状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末中国总人口达13.9亿!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最新预测,到2020年,按14.3亿人口、人均消费409~414公斤计算,总需求量将达到58487万~59202万吨,按照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估算,届时国内粮食供给(不含大豆)的缺口将在4000万~5000万吨。若按国务院公布的粮食白皮书《中国的粮食问题》公布数据,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预测2030年中国的粮食总需求量达到64000万吨左右。
  人口的增长、消费需求的提升,产能的不足,致使无法满足内需。而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上升到5.54亿吨,但粮食需求大约为7亿吨,有近2亿吨的缺口。与此同时,中国的粮食价格也在不断增长,2009年至今小麦和大米的价格分别上涨59%和69%,粮价的上涨也进一步推高了食品价格。
  2017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3062万吨,同比增长13.9%。越来越多的进口粮涌入中国,引发了业界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样会引发世界性的粮食安全危机。
  根据人口预测,到达人口峰值时,我们的粮食产能要比2005年增高19.31%,如果要保障充分的供给则需增高28.3%,如果增高量低于10.33%,则将出现供应危机。19.2%的增长需求要求0.95亿吨左右的新增产能。农田减少不可逆转,而环境破坏亦呈扩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现有产能都相当困难,遑论增长?
  世界粮食危机依然严峻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今年年初联合发布最新《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受冲突和气候灾害影响,全球粮食危机依然十分严峻,2017年全球面临严重饥饿的人数较此前增加了15%。
  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有51个国家的1.24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较此前一年增加1100万人。
  报告发现,冲突和气候变化仍是造成全球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2017年由冲突所引发的粮食危机事件占全球总数的60%,影响了7400万人;而气候变化则致使大约3900万人受灾。同时,冲突和气候灾害往往与其他因素互相叠加,引发复杂的危机,对人们的生计造成毁灭性的长期影响。
  粮食危机是全球66亿人口共同面临的种种重负发出的一个警告。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l亿,而且新增人口全部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2008年,美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带来的恶果,大幅提高粮食和石油的价格,制造了一场世界级的粮食危机。由于粮价上涨,竞争对手的生产和生活成本大幅增加,进而带来物价全面上涨造成通货膨胀,阻碍其发展速度,削弱其竞争能力。
  不仅如此,粮价的快速上涨还会带来社会安全感的严重缺失,制造社会矛盾和国家危机。2008年这场粮食危机相继在海地、津巴布韦、菲律宾和埃及等一些国家引发抗议和骚乱就是很好的证明。
  据相关数据统计,本次世界粮食危机发生以后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水平普遍达到了发达国家的三倍以上,而欧美的通胀水平基本都在3%以下,另外,“金磚五国”的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则纷纷接近甚至达到了两位数,越南更是一度超过20%。
  换言之,美国推高粮食价格不但能促进全球通胀,全球贸易上涨,还能加快美元流通,增加世界对美元的需求,从而维持住美元的霸主地位。而这也是这么多年来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的根本原因。美国大米进军他国市场,从短期来看,的确有利于民众,但长期来看却不利于国家。
  20世纪末,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莱斯·布朗提出:2l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他根据美国工业化的农业模型计算,当中国人口达到16亿的时候,需要7亿吨粮食采购。但中国只有18亿亩农田,伴随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粮食产量会逐渐下降,而人口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会产生大量的肉禽蛋奶的副食品需求,对饲料的需求也会大大提高。结论就是中国的粮食供应会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巨大冲击,引发全球生态危机,乃至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崩溃。
  2016年,我国就已经将国际上能够流通粮食的50%(1亿多吨)进口到中国了,随着人口峰值的来临,世界还有多少余粮可供中国进口?尤其是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的国家,能否平稳让中国度过粮食难关?
  中国如果不能改变粮食依赖进口的现状,如果不能守住耕地红线,如果不能实现粮食增产增收,粮食危机就在眼前。一旦遭受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粮食危机随时都会降临!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努力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当前,重点需要解决中国粮食领域的四大问题:种粮比较收益过低、粮食供需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以及建立完善综合性国家粮食战略。
  中国需要制定国际和国内的粮食综合战略,并与其他国家战略相配合。在战略实施上,需要编制种子研发、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加工、消费等方面的综合计划,并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等规定条例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立法规范。需要将粮食战略与国家能源战略、金融战略、贸易战略,甚至军事战略相配合,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作者微信号:HT20130415)
其他文献
摘要:做好新时期四川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工作,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笔者在通过认真学研中央经验工作、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年工作、研制当前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四川粮食和物资实际,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切实提高四川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
期刊
开学将近,我接到了任教九年一班的工作任.务。拿到这个班级上学期期末的物理成绩单时,我不禁苦恼:距离中考仅剩一年的时间了,九年级的教学任务要完成,八年级的知识要复习,加之学生基础薄弱,真是时间紧任务重,这样的任务要怎样才能完成呢?就在我茫然无助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篇短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
期刊
摘要:在创建特色普通高中实践中,打造人文教育特色是一大亮点。我校积极传承优秀文化,开启人文教育,构建包括德育校本课程、学科校本课程、环境校本课程、科研校本课程在内的人文课程体系,实施文化管理,夯实人文底蕴,人文成果显著,提升了办学品质。  关键词:人文教育;特色化办学;课程建设  在深入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底蕴深厚,办学传统优良。在创建特色普通高中过程中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   又是一个累累硕果的六月,又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时节!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为2018届同学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   我们携手走过的这三年,让你们遇见了最好的自己。这三年,点燃了你们的憧憬与渴望,抒写了你们的凝思与遐想,展示了你们的自信与昂扬;这三年,让你们沉浸在老师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的一招一式之中,领悟着老师于教育教学诸环节工作的“深研、广研、彻研”之“三研”精神;让你们沉浸在
期刊
访谈对象简介:郭秀艳,凌源市实验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首批中小学专家型校长,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沙盘游戏指导师,省教育系统、妇联系统家长学校特聘讲师,全国巾帼文明岗郭秀艳工作室主持人。  她矢志课改、立足当代,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广与践行,依托传统文化破解教育难题,挖掘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新路径,
期刊
摘要:专家型校长李欣欣在建设校长工作室过程中将理论学习与名著研读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同伴互助相结合、主题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跟岗学习与游学访学相结合、能力提升与成果展示相结合、现场指导与跟踪指导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小学校长;校长工作室;工作举措;实施建议韩民点评:  沈阳市启工二校建北教育集团李欣欣校长,是辽宁省首批专家型校长、教育部“国培计划”领航工程校长、沈阳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期刊
为了营造我省教育科研创新氛围,搭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与交流的平台,吸纳更多优质稿源,2017年,辽宁教育编辑部举办了首届“辽宁教育·新视野杯”教师论文大赛,参赛教师积极在论文中分享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和做法。这些论文在《辽宁教育》刊发后,反响热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应广大教师的强烈期盼,今年,辽宁教育编辑部举办了第二届“辽宁教育·新视野杯”教师论文大赛。本届大赛参赛教师人数与首
期刊
一个六年级男生拿着刚发下来的科学作业本,跑到办公室,气冲冲地质问科学老师郑维庆:“这是科学作业,又不是语文作业,为什么写错别字要扣分?”实际上,郑老师平时在批科学作业时,就经常“找茬”,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孩子们抱怨,说我又不是语文老师,这是多管闲事”,郑老师哈哈笑着说。(2月28日《钱江晚报》)   早在1992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就曾指出,“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
期刊
2018年“教育部一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在省、市干训部门的支持下落户本溪市明山区,项目始终在省教育行政学院的指导下稳步实施,校长们的领导力和学习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对区域深化课程改革,特别是明山区致力研究的基于核心素养的“生本核心”课堂教学改革产生了催化效应,在项目学习中真正实现了省教育行政学院为我区设定的“借梯登高,借水行舟,借力而为”的研修目标,成效显著。具体举措有四个方面。一、区域
期刊
摘要:管理底线是必须遵守的标线和不可触及的红线。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应着力守住法纪底线,保证学生资助工作的信誉和质量;守住安全底线,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守住政策底线,将各级各类学生资助项目全面、精准、理想地落到实处;守住业务底线,确保学生资助管理标准、规范、诚信、公正;守住道德底线,保障困难学生和非困难学生同样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资助;底线思维;教育管理  底线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临界点。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