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贯彻校本教研的思想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个别差异性特别突出的课程,学生的身心发展,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求教育教学主体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探究并寻找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式,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去贯彻校本教研的思想呢?下面就本人的实践谈些粗浅的做法。
  一、一定要将自我反思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这也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首要要求。教学主体(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能使教师更能调动自己去理解教材,了解学生,思考教学方式和策略,也要能反省教学效果的优劣,从而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包括:
  (一)课前反思。包括对讲授的内容的难度、材料的呈现方式、学生的现在水平、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了解与激发、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反思。只有经过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课前思考,教师才能形成更加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并增加未来教学的效能感,从而增强对语文教学的信心。
  (二)课中反思。教师在教学当中如果发现自己教授内容的方式或时机不恰当,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好,或是课堂管理,师生互动产生了失误等等,就应对当前的教学进行积极审视,增强课中反思的意识,迅速寻找矫正的方法,及时纠正教学中的偏差,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课中反思教师既是遨游书海的水手,又是统领全军的船长,更是保证航向的舵手。三位一体的责任要求教师必须时时清醒,处处反思,既要活泼,又要严肃。
  (三)课后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一种现象是一堂课结束了,一个内容结束后,教师会长长地出一口气:终于结束了。而新课程标准要求,这并没有结束,这只是表示一个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告了一个段落,完整的教学活动还应有课后的积极反思,即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建立教学日志或成长记录袋,将教学经验化,以指导未来的教育教学。这也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的要求。
  二、积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开展多样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校本骨架中,学校状况决定了教研的规模和速度,教师的教研意识和研究能力决定了校本教研的范围和深度,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决定了校本教研的起点和目标。语文教师要在学生中开展校本教研,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态度和兴趣,语文基础的深浅及语文信息的占用量,甚至应掌握其因地域和文化环境而受到的影响。例如本人所任教的学校,因文化环境原因学生极热爱古诗词,但发音受地域口音的影响总是将“南”、“兰”混为一谈,“牛”、“刘”也不分,撮口音是清一色的不存在,以至“小鱼”都是“小姨”。闹出笑话还不说,却极大地影响了对诗词的学习和阻碍了口语交际的正常交流。在教学中,本人始终坚持“关注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采取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既自愿自觉地去纠正自己不正确、不准确的发音,又能以合作的主式去纠正他人的不规范的读音。从而一方面自己能采用探究的方式去积极掌握,另一方面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向上的班风。
  三、校本教研如能有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即专业引领,则校本教研向深入发展就有了重要保障。专业研究人员相对来说理论深厚,高屋建瓴,熟悉该专业的目前局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也懂得解决相对棘手的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经过了几轮的课程改革,语文学科在百家争鸣的大旗帜下也出现了各持一端的局面,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争论的目的是为了澄清事实统一思想,所谓“真理是越辩越明”。但对语文某些多义性和争议性极大的问题来讲,争论的结果却使人扑朔迷离,无所适从。当此时,专家指导和调研、教学指导和教师座谈、学术专题报告和讲座等等的专业引领就很有助于语文教学的校本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校本教研的思想,方式方法及渠道途径是很多的。校本教研是一项极有实际意义又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每一个教研主体都可以从学校存在的问题或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认真调查和研究,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的理论,并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案例,促进本专业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提高。
其他文献
何谓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或“题意作文”。新材料不是材料新,而是命题者的意图新,命题的样式新。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不像材料作文那样严格,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宽松。提供的材料思维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思考,同时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材料本身的功能主要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角度,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和拟定标题的环节。  关于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在笔者看来,新材料一是考审题
期刊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包括教师给学生作文的评语,也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作文所做的概括而具体的评价。对这两个方面如果置之不理或者是草草了之,作文教学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而要搞好这两个方面是必须要下一番功夫的。  首先,我们的头脑中要有这样一个观念:讲评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讲评时,以抓习作的“点”,来带习作的“面”,抓学生中“点”的问题,来促进学生“面
期刊
“啊哦……啊哦诶……啊嘶嘚啊嘶嘚……啊嘶嘚啊嘶嘚咯呓……啊哦……啊呀哟……啊呀哟……呔咯嘚呔咯嘚呔咯嘚……”  听罢,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颤, 这都是些什么呀?  这是网络上流传的“神曲”——《忐忑》的“歌词”。这是一首世人为之震惊的歌曲,这是一首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的歌曲,可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举世无双的“牛歌”。  这首歌的作曲者是一个外国人——“老锣”,此人也可以算作是研究中国风歌曲的专业人士;
期刊
写作文最让同学们伤脑筋,教你几招,让你轻松作文。  善于化大为小。  特别是话题作文,由于范围宽泛,给我们学生的把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写作前首先应学会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我们可以将话题化为几个契合话题的子话题,然后从这些子话题中选择一个易写好写的来写。简单地说就是采用大题小作的写法,从具体一点切入,然后调动自己的积累,在这个问题上聚焦、展开和提炼,把这一点说足说深说透。这样才能在600字左右的
期刊
一、现状  我们常常听汇报课、观摩课、示范课,这些课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现代文,很少有教师愿意选择文言文教学来展示。偶尔看到有老师上文言文,几乎整堂课都是由老师逐字逐句的翻译,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惟恐有所遗漏,甚至“字斟句酌”,讲完后再作所谓的分析,最后来点明中心进行归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忙着记笔记,课后再死记硬背,应对考试。整堂课没有学生的朗读,没有学生自行领悟和思考的时间,学生成了接
期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学习母语,不是靠传授,而是靠阅读积累”已成了古今中外教育的共识。张志公先生指出:“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多读”“广博”正是课外阅读所承载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广泛地
期刊
从教十几年,不少学生的面孔开始淡忘了,可那个近乎绝望的眼神仍然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警醒着我:要注意啊……  还记得那是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次公开课,面对那么多领导和同行,我只顾心慌意乱地盯着教案,生怕出点差错,真的是度秒如年。当坐在角落的那个瘦小的男生侃侃而谈之后,我淡淡地说了句“请坐”就赶快进入下个环节,只眼角的余光注意到,那张本来意气风发兴奋无比的脸庞立马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下去。熟了之后他告
期刊
从教十余载,让我最头疼的莫过于作文教学。每次上作文课,我总为学生的抓耳挠腮、一脸迷茫的样子而感到困惑,于是我不停地寻找让学生快乐作文的方法。我想要想让学生不再头疼作文课,并且快乐地作文,语文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把写作当作乐事、趣事,真正爱上写作,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期刊
多年任高年级班主任的我,首次当一个七年级的班主任,面对“乳臭未干”的孩子,还真有些束手无策。  两星期还不到,简直让我操碎了心:昨天肖世杰撕坏孙远达的书扭打事件刚平息;今天甘浩池在寝室乱踩别人床铺吵闹甚至斗殴被叫到学校政教处教育;班级卫生区域未扫、教室垃圾成堆无人清理,被学校点名批评;课堂纪律不好科任老师很有意见;经常有学生因鸡毛蒜皮小事在午休时敲门说话,室友很有意见……大事小事,事事让人头疼。 
期刊
问答,有问即要答,因此人们在教学中常喜欢以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这确实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但我从教学实践中,更感觉到这问中实在有许多学问,下面谈一点关于提问的体会。  一、问得关键,问开学生的思路。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学生是否作答,关键在于提问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问后学生一脸茫然,可能是失之宽泛;问后学生即答,可能失之浅露;问后学生于沉默中进入思考状态,那才是真正的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