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学视阈下基本人生观问题探析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追根溯源,哲学探究的真正主题和核心内容始终是围绕着人的问题展开的,从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对于人自身的反思与自问一直是哲学的中心主题,以至于很多哲学家提出,哲学就是人学。但从总体上看,传统哲学是对人的定义表现的是“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特点。而马克思人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精神,他以实践为主要出发点,以现实的人为思想起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是对基本人生观问题的现实关照。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109-01
  纵观历史,无数哲学家对马克思人学理论进行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实践探讨,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和不足。近代以来,哲学家所面对的挑战并非哲学自身,而是来自于日益增长的物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而导致的人类转向问题。在哲学的发展道路上,都试图以哲学的方式探寻人的真正本质,争取人的自我实现。对于人类应当如何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最开始的时期是以一种形而上学的态度来构建的,如:普若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阐释自从哲学诞生以来,人的存在就成为哲学反思的对象,虽然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但其突显出了对人的研究和重视。后来出现的社会批判理论仍旧不断的对人的完整趋向及基本人生观构建进行探索,如:卢梭认为人性本善,应该回到人的原始状态,在此岸建立理想国。但这些都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对基本人生观的构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马克思人学蕴含着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本文主要阐述马克思人学视阈下基本人生问题的概念、现实关照以及普世价值。
  一、马克思对基本人生观的解读
  人生观是人类对于自身价值实现的哲学反思,主要针对的是人类对自身存在价值及走向的选择,研究的是人在面对经历各种问题时呈现出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态度,如: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各种抉择时的观点。正确的人生观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个人所应该具有的并且应当是全社会所应该具有的生存态度。从某种角度讲,人学就是人生观,因为任何一种研究人的思想理论,都是对人的存在目的、存在价值以及存在态度所进行的不同解答而已。马克思人学同其它人学相比,所观察的角度更具体、挖掘更深入、方式更实用,马克思思考人生的方式和得出的答案也体现出独特的前瞻性和可行性。实践证明,马克思人学对基本人生观的指导是深层次的、科学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人生态度。马克思人学认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作为自然的一员,人是能动存在和被动存在的综合体,通过生活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丰富自身的内涵,但是大多实践活动是受外界因素的控制和影响的,如生产活动能够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即生产关系,但它同时也是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同样是个人存在、活动以及实际生活的体现方式之一。所以人的实践活动想要顺利进行,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历史客观规律,如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一方面从人的主体性方面介绍了人的类本质,认为这种类本质就是人的自然的活动;另一方面又从人的社会客观束缚性方面介绍了人的社会现实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谈论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问题时,都贯穿着人的主体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关系这一核心线索。
  (二)基本人生价值。一般是指人生的未来甚至是人生之后的价值体现,存在于人的主观心理中。人生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应有价值的综合体现。对于价值,不能单纯从效用方面来推定,“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效用方面来理解。”这里说明了关于人的价值的关键实现方式即实践,马克思提倡人以劳动的方式,通过实践来实现现实人的价值。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具有目的性及价值趋向,它们也是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当中的,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也正是因为动物的活动是没有价值指向的活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旨在追寻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人学从实践的角度说明了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源泉。因此,人生价值的真谛就在于作为人的人,对他人、社会所做出的奉献和承担的责任,发挥自身能力去创造和改变世界。
  二、马克思基本人生观的普世价值
  人生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人生的内容丰富多彩,人生的学问博大精深。马克思人学为人生观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大方向,指引人的前进方向。在现当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处境仍旧需要从“现实的人”角度出发以“实践”的方式来实现真正有价值的人生。马克思人学作为人对自身存在状况的自我意识的自然表达,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对当代人模糊的人生观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马克思人学对人生观的关怀从人类的生存状况、精神状况、价值取向等不同角度,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人的人生观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不长远的问题,人生观的真正定义还没有得到根本确立,人类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仍没有很好的解决。确立一个积极良好的人生观对社会、对人类自身都有着重大意义,当前社会的重要理论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分析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丰富人学资料,在人学视阈的角度下,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制定真正意义上符合人类发展的人生观准则。
其他文献
摘要:东汉继承西汉“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思想,广泛的宣传孝道观念,并发展成一种系统理论化的儒孝观——“义养”。其观念寓于道德实践中,表现为大多数孝子都能诚心的尽养父母,注重德行。但随着统治者对孝道标准的强化,“义养”行为逐渐被虚伪、神秘纲常化的孝行所取代。至东汉中后期,由于社会的腐化及儒学的变化,人们逐渐从虚伪形式化的孝观念中脱离出来,呼唤关注内心情感。  关键词:东汉;“义养”;孝行;形式化;情感
期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思维去思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时代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92-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
期刊
摘要:21世纪的中国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中国大地迅速回暖,并以稳健迅疾的步伐走入世界的前列,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儒家传统思想道德栉风沐雨,在历史的长河里吸收日月精华,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释放出蓬勃的生命力。  关键词:儒家思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修身养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迫切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而思想道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做好新时期职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摆在面前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职高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108-01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青年是祖
期刊
摘要:20世纪初,美国经济秩序混乱不堪、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罗斯福上台后,采取地颁布劳工立法、缓和劳资冲突、保护公共利益等一系列措施,称之为“公平施政”。“公正施政”有效缓和了劳资矛盾,维护了公共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罗斯福;劳资冲突;劳工立法  中图分类号:D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82-02  20世纪初,
期刊
摘要:虽然改造主义是从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中逐渐分化而来的一个教育流派,但是改造主义之所以能够在教育史上确立自己的地位,成为教育哲学思想的一大独立流派,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本文分析了改造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简要介绍了改造主义的主要课程观点,由此得出了改造主义对大学课程设置的启发。  关键词:改造主义;课程设置;启示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三个关系、四个任务和五个重点等几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影响成因,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71-02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高校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活
期刊
摘要: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相关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状况,探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的途径:一要加强理论教育,二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三要开展社会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现状;培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63-02  大学生社会主义观,主要指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
期刊
摘要:互联网技术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教育对象、教育方式的变化以及网络素养要求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解决这些困境必须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素质,高校也应加强网络监管,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素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85-02  随着互联网技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凸显。本文通过对我院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重点提出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二三四模式”,即组建一个小组;建立两个队伍;完善三级指标;做到四个结合。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88-02  一、利用班集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