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这一世界的变革逻辑和基本规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处于重要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方法及“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历史性的人”的存在、普遍交往等内容的学习,对于结合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探讨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经济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世界历史 普遍交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变革逻辑和基本规律。该理论建立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考察的前提之上,为我们在整体上洞察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今天,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认真解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挖掘和研究这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现实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科学历史研究方法的形成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用了大量篇幅对施蒂纳的观点进行批判。施蒂纳将古代历史等同于古代哲学史,又将古希腊哲学归结为几个哲学学派观点和论述的简单结合。而马克思在解释古代历史时更多地立足于古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从而不可避免地对施蒂纳的观点加以批判:首先,施蒂纳对于人生阶段的划分归结为意识的作用,但却忽视了社会物质生活对于意识发展变化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施蒂纳抛开时代、阶级、民族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来谈论意识的作用,偏离了科学研究社会问题的轨道;最后,施蒂纳对于人生的描述只是对黑格尔观点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的转换。[1]马克思在对施蒂纳观点的批判中开始逐步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历史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更多地基于“现实的个人”及“现实的个人”真实的社会状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的矛盾运动来看待人生,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1.历史是不断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运动过程
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各民族国家缺乏交往,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逐步形成了相互隔离的生存状态。在各个群体互不联系、缺乏交往的状态下缓慢发展,在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下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前,历史是各民族国家独立发展的历史。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的程度也在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资产阶级对利益的追逐而向其他范围扩大,新大陆的发现,大工业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促使世界市场迅速形成。世界市场的不断推广与扩大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民族与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更加深入和普遍的交往,又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加强交流,促使了世界性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生产,历史开始转变为世界历史。
2.人的存在逐步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人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新的、先进的生产方式的推广,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开始受到世界性生产关系的影响,此时的人已不再是旧的生产关系的人,而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人,即“世界历史性的人”。这时的人拥有着前所未有的生产联系与普遍交往。
世界历史的发展突破了民族和地域的限制,扩大了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资本主义大工业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变革。伴随着15至16世纪的地理大发展,世界市场由此开始逐步形成。人类也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开始走向世界性的交流和融合,“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世界市场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也增进了人的普遍交往,使得各个民族国家的单个的个人快速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人,人的存在也成为了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在世界历史理论中,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是一个个人不断摆脱束缚,克服自身的片面性,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前提,而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就是要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因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
3.普遍交往推动了世界历史形成的助推作用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即人在交往中形成的一切关系。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普遍交往的历史。从交往的内容来说,它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社会交往、人员交往等等;从交往的广度来说,它将每一个个人、每个民族都纳入广泛的交往范围之中,形成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从交往的深度来说,它突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狭隘关系,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片面性。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普遍交往,世界上的各个民族才能认识到个民族之间生产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狭隘的、民族性的、地域性的个人才能成为世界历史性的现实的个人而存在,“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
“普遍交往”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伴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而不断前进的。大工业不仅扩大和发展了原有社会的分工,而且直接促成了世界性分工和全球性分工的产生。分工的普遍发展使得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愈发普遍,形成了具有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 世界历史 普遍交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变革逻辑和基本规律。该理论建立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考察的前提之上,为我们在整体上洞察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今天,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认真解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挖掘和研究这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现实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科学历史研究方法的形成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用了大量篇幅对施蒂纳的观点进行批判。施蒂纳将古代历史等同于古代哲学史,又将古希腊哲学归结为几个哲学学派观点和论述的简单结合。而马克思在解释古代历史时更多地立足于古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从而不可避免地对施蒂纳的观点加以批判:首先,施蒂纳对于人生阶段的划分归结为意识的作用,但却忽视了社会物质生活对于意识发展变化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施蒂纳抛开时代、阶级、民族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来谈论意识的作用,偏离了科学研究社会问题的轨道;最后,施蒂纳对于人生的描述只是对黑格尔观点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的转换。[1]马克思在对施蒂纳观点的批判中开始逐步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历史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更多地基于“现实的个人”及“现实的个人”真实的社会状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的矛盾运动来看待人生,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1.历史是不断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运动过程
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各民族国家缺乏交往,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逐步形成了相互隔离的生存状态。在各个群体互不联系、缺乏交往的状态下缓慢发展,在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下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前,历史是各民族国家独立发展的历史。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的程度也在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资产阶级对利益的追逐而向其他范围扩大,新大陆的发现,大工业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促使世界市场迅速形成。世界市场的不断推广与扩大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民族与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更加深入和普遍的交往,又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加强交流,促使了世界性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生产,历史开始转变为世界历史。
2.人的存在逐步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人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新的、先进的生产方式的推广,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开始受到世界性生产关系的影响,此时的人已不再是旧的生产关系的人,而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人,即“世界历史性的人”。这时的人拥有着前所未有的生产联系与普遍交往。
世界历史的发展突破了民族和地域的限制,扩大了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资本主义大工业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变革。伴随着15至16世纪的地理大发展,世界市场由此开始逐步形成。人类也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开始走向世界性的交流和融合,“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世界市场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也增进了人的普遍交往,使得各个民族国家的单个的个人快速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人,人的存在也成为了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在世界历史理论中,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是一个个人不断摆脱束缚,克服自身的片面性,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前提,而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就是要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因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
3.普遍交往推动了世界历史形成的助推作用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即人在交往中形成的一切关系。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普遍交往的历史。从交往的内容来说,它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社会交往、人员交往等等;从交往的广度来说,它将每一个个人、每个民族都纳入广泛的交往范围之中,形成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从交往的深度来说,它突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狭隘关系,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片面性。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普遍交往,世界上的各个民族才能认识到个民族之间生产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狭隘的、民族性的、地域性的个人才能成为世界历史性的现实的个人而存在,“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
“普遍交往”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伴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而不断前进的。大工业不仅扩大和发展了原有社会的分工,而且直接促成了世界性分工和全球性分工的产生。分工的普遍发展使得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愈发普遍,形成了具有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