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使传授知识、情感交流、个性塑造、培养能力等方面得以兼顾,与我国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完全吻合。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更应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基础教育,才能促进学生今后更好、更有效率地学习知識。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策略,以期对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有效性 主体性 氛围
一、引言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又是教学最主要的渠道。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在课堂中完成和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因此,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因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本文才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其有效性展开探讨。
二、课堂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永远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自我学习的发起者和维持者,只有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活动才会持久地进行下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转变的具体表现。教师每节课都要安排足够的学生活动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结构、授课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安排上应尽力做到:可由学生思考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自行解决,切不可包办代替。比如:教授《鲸》时,可采取让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方法,自己选择学习伙伴,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成果汇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谈话,讨论、列表、绘画地形式,充分发掘其潜能。
三、做好课前备课
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是克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问题的关键。在新课程的理念之下,教师关于备课的观念一定要转变,要从传统的“教师怎么教”向“学生如何学”转变。当前,很多学校尝试或坚持“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效果明显。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的途径,集体研究课程计划、进度,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要求既不拔高也不降低。研究每周教学的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明确导学案的编制方案;针对不同学生、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再者,认真设计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要使所提问题既能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能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又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充分展开。需要教师熟悉教材外,还要对所教对象的性格个性和认知水平有较深刻的了解,还要借助以往所写的教学心得和建立的错题库。做到备课的立足点不是从“我想怎么教”出发,而是从“如果我是学生,我将怎么学的角度出发。”(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更多地考虑学法的指导,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改变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集体备课是教师们共同研究教学的过程,也是共同提高自身素质的平台。备课有统一,教学有个性。我们提倡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集体备课内容创造性地实施;课后再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借鉴经验,提高改进。
四、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和谐、宽松的课堂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外在保障。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仅是单纯地为了课堂纪律,严格限制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对学生思想的引导。现代教育的着眼点是学生的主动发展,纪律只是活跃思维、促进参与和个性发展的保证,绝不能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桎梏。我们提倡大胆破除课堂教学的陈规陋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允许大胆纠错、补充、发问、甚至争论;引导学生在老师讲课或同学回答问题时,边听边议,不随声附和,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创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充分利用实验导入、故事导入以及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法,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注重多元化的评价
长期以来,我们都对课堂评价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注重“教师讲得如何”,对于“学生学得怎样”却沒有一个准确评价标准。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不一定都能掌握,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完善多元化课堂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主体的评价,反映在学校内部评价中,就是学校行政领导、教师、学生等多种主体进行相互评价及自我评价。因此,要端正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坚持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主、以教师教的效果为辅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构建和落实以学、评、教为指导思想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主张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率,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容量和质量,而不是单纯地取决于教师讲的容量和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途径的探究是一项有实践意义的探究,随着又一轮新课改给语文教育教学注入的新鲜活力,有效教学则成为新课改前沿的一个主流话题。如何让语文教学变得有效?如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有效?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不断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广君、王玉凤、任辉.论课堂有效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02)
[2]梁炳钊.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课堂有效性[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
【关键词】有效性 主体性 氛围
一、引言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又是教学最主要的渠道。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在课堂中完成和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因此,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因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本文才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其有效性展开探讨。
二、课堂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永远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自我学习的发起者和维持者,只有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活动才会持久地进行下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转变的具体表现。教师每节课都要安排足够的学生活动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结构、授课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安排上应尽力做到:可由学生思考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自行解决,切不可包办代替。比如:教授《鲸》时,可采取让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方法,自己选择学习伙伴,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成果汇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谈话,讨论、列表、绘画地形式,充分发掘其潜能。
三、做好课前备课
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是克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问题的关键。在新课程的理念之下,教师关于备课的观念一定要转变,要从传统的“教师怎么教”向“学生如何学”转变。当前,很多学校尝试或坚持“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效果明显。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的途径,集体研究课程计划、进度,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要求既不拔高也不降低。研究每周教学的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明确导学案的编制方案;针对不同学生、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再者,认真设计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要使所提问题既能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能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又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充分展开。需要教师熟悉教材外,还要对所教对象的性格个性和认知水平有较深刻的了解,还要借助以往所写的教学心得和建立的错题库。做到备课的立足点不是从“我想怎么教”出发,而是从“如果我是学生,我将怎么学的角度出发。”(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更多地考虑学法的指导,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改变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集体备课是教师们共同研究教学的过程,也是共同提高自身素质的平台。备课有统一,教学有个性。我们提倡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集体备课内容创造性地实施;课后再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借鉴经验,提高改进。
四、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和谐、宽松的课堂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外在保障。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仅是单纯地为了课堂纪律,严格限制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对学生思想的引导。现代教育的着眼点是学生的主动发展,纪律只是活跃思维、促进参与和个性发展的保证,绝不能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桎梏。我们提倡大胆破除课堂教学的陈规陋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允许大胆纠错、补充、发问、甚至争论;引导学生在老师讲课或同学回答问题时,边听边议,不随声附和,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创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充分利用实验导入、故事导入以及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法,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注重多元化的评价
长期以来,我们都对课堂评价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注重“教师讲得如何”,对于“学生学得怎样”却沒有一个准确评价标准。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不一定都能掌握,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完善多元化课堂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主体的评价,反映在学校内部评价中,就是学校行政领导、教师、学生等多种主体进行相互评价及自我评价。因此,要端正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坚持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主、以教师教的效果为辅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构建和落实以学、评、教为指导思想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主张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率,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容量和质量,而不是单纯地取决于教师讲的容量和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途径的探究是一项有实践意义的探究,随着又一轮新课改给语文教育教学注入的新鲜活力,有效教学则成为新课改前沿的一个主流话题。如何让语文教学变得有效?如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有效?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不断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广君、王玉凤、任辉.论课堂有效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02)
[2]梁炳钊.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课堂有效性[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