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理性透析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chen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首要地位。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在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真正之本、人的需求与价值应当得到尊重、人自身需要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了现阶段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培养新型农民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088-03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全党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1]。其中,民生话题备受关注。特别是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指导思想,让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盼之情更为高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个涵盖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的系统性工程,也是涉及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等多方面发展的综合性工程,要有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才能够高效快速的进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价值主体,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脚步。
  “以人为本”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与特殊的国际环境下提出的治国理念和发展战略,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借鉴了西方社会“人本主义”思潮中某些有益的东西,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一、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人的生活世界包含三个层面,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它们都是人类实践和创造的结果[3]。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际把握,也是人的存在方式,它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使人们之间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实践是人的实践,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世界的基础,人也是实践的主体,没有现实中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而作为生命个体和生命需求而存在的人,就不会有人的实践。
  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对于劳动力与劳动资料结合的方式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主体和决定性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4]
  从这些意义上来讲,“以人为本”是对世界本质的正确反映与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首肯和认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实践活动中,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广大的新型农民,这一主体地位既不能被取代也不能缺位。农民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新农村的兴衰,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如果忽略了农民这个主体,再完美的硬件条件,再优美的优良环境,也会使新农村建设失去最终意义。
  二、实现新型农民自身价值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除了是对世界本质的正确反映与认识外,还要求对人的尊严和价值予以尊重,本着人的价值和需求来决策与行事[3]。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应该把农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尊重农民的生命、情感、意志、本能的意义和价值。当农民的需求得到满足、自身得到尊重、个人价值得到体现,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才能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主体地位,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实现新型农民自身价值,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从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9年将一号文件落脚点锁定在“三农”领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对“三农”问题最长的关注周期[5]。可以说,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离不开新农村建设,其重点、难点仍在农村。即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而农村生产力是制约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对此,最根本的方法与措施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积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就要以农村体制改革为重点,消除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体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国家客观经济政策的战略性转变。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支持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城乡两大单元在利益分配上机会均等。同时,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共给。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6]。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积极探索与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1]根据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以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着重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改善农村公路,基本实现农村主干道路硬化,彻底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方便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和农副产品销售的交通运输。改善住房条件,政府应对农民建新房给予贷款,支援农民改善居住条件与环境,提高农民居住水平,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实施电网建设,由政府补助一部分,向农民提供低息贷款,进行农村电网建设,让农户都用上电灯,使农村家电得到普及[7]。新兴能源建设方面,以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为目的,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推广实施沼气、太阳灶等能源建设,提高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医疗卫生方面,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保障方面,完善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此外,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在进行硬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软环境,为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
  (三)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度,保证农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1]这段讲话强调了现阶段既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又要不断发展人民民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需更加注重政治体制改革,要不断完善与发展基层民主,保障农民完整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鼓励农民广泛参与,提高农民代表在基层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其主体作用,依靠农民的广泛参与和亲自劳动来推进农村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强化村民自治组织,使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强化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
  真正实现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制度,及时调整完善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创新公开方式,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四)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要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以实现循环经济。努力将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体系,实现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的目标。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坚定不移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通过生态移民、生态补偿、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坚决杜绝在生态脆弱区进行开发经营性活动,绝不以牺牲现有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发展。此外,要高度重视农村生活环境,帮助农民解决好人畜粪尿、乡镇企业生产环境污染等问题,处理好农村污水与生活垃圾[8],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注重新型农民全面发展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点
  在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即每一个人的各个方面的本质(即人的潜能、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自由、人的道德等各个方面)都应不受阻碍的得到全面发展。对于个人而言,就应该有健康的体魄、专业的技能、优良品格和高尚的道德。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新世纪的农民不再是落后愚昧的代名词,而应该是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一)重视农村教育,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新时代要要重视农村教育,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努力增强农民技能,不断更新农民观念,同时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动员全社会力量同时完成。
  继续加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与义务教育法相匹配的其他法律制度建设,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杜绝新文盲、半文盲的产生。
  大力发展技能教育,重视科技培训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围绕当地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搞好技能教育与科技培训,大力实施青年农民示范性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和农业生产技能。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宣传农村形势和改革成就,大力倡导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使农民树立科学观念,养成规范的道德行为,抛弃封建道德思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形成良好的新风尚。
  (二)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农村的和谐稳定需要健康文化的领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免费开放,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增强农民精神力量。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农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继续深化发展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传播现代文明信息和思想观念,使农民在满足物质生活后,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在休闲娱乐活动中获得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三)发展农村体育,塑造体魄健康的新型农民
  如今,我国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不仅需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还要有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其中体育健身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农村体育是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主要载体,是新型农民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9]。广泛开展农民健身运动,通过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减少农村居民的发病率,减少医疗开支,减少因病致贫现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发展新农村体育,还可以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转变农村落后的不健康生活观念,排斥黄、赌、毒等不良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优化农村社会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认真领悟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明确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通过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民自身价值、注重新型农民全面发展等措施,引导亿万农民投身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伟大事业上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2〕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65.
  〔3〕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J].哲学研究,2004,(5):11~1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9.
  〔5〕张新华,杨静美.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J].求知,2011,(5):9.
  〔6〕罗涛.从农村生产力的角度求索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之路[J].理论月刊,2008,(2):165.
  〔7〕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50):6.
  〔8〕张体伟.西部民族地区自发移民迁入地聚居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01~104.
  〔9〕李会增,赵晓红,王向东,李曙刚.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7,(4):41.
  (责任编辑 张海鹏)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中丰富意象和意境给中国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但也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分析了《红楼梦》林黛玉《咏白海棠》中的意象及意境,从保留意象、舍弃意象和改造原文意象三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象的处理和意境的再现。
期刊
摘要:崔白的《双喜图》在宋代花鸟画以“黄家富贵”为标准的体制中独立新风,对后世的花鸟画家影响深远。从这张画作中,既能够反映出宋代画家对花鸟绘画“求真尚意”的追求,同时又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及美学意蕴。本文从多角度探寻画作中诗词韵味的传达,笔墨语言的运用,以及画面构成方式的处理,深入剖析《双喜图》造境手法及美学意蕴特征。  关键词:崔白;《双喜图》;诗境;意象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儿子与情人》中男主人公保罗的父亲——瓦尔特·莫雷尔从未引起太多的关注,但他却是个最具悲剧性的人物。本文主要从社会出身的卑微、自身性格的缺陷、家庭的不合理构成三方面分析其真正的悲剧性人物的成因。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悲剧性;瓦尔特·莫雷尔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40-02  传统的文学批评在审视《儿子与情人》时,往往从
期刊
摘要:刘禹锡的《竹枝词》包含着一个古老而新鲜的哲理,音乐之声既是无哀乐的,又是有哀乐的,是无情与有情的辩证统一。音乐具有主客合一的性质,音乐既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是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弄清音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哲理,有利于推进音乐教学改革。  关键词:竹枝词;《乐记》;《声无哀乐论》;音乐自律;音乐他律;音乐教改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
期刊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地域辽阔,各民族在此聚居,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由此产生了既有相同之处又风格迥异的民歌器乐作品。
期刊
摘要: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中,奈保尔在希望、憧憬与哀怨绝望相交杂的氛围中为我们呈现了米格尔街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些人的共同点不仅在于他们都生活在同一条街上,更在于他们是这里政治、文化的局外人,难以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追求人生价值、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梦想,但又无一不成为注定的失败者、逃离者。  关键词:身份认同;梦想;米格尔街;奈保尔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的许多州要求其公立中小学成立校务委员会。并对这一机构的法律地位做出了界定,对校委会的职责、成员组成及其产生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和规定,为了保证校委会的高效运行,还制定了一些校委会规则。校委会对于优化学校的民主管理,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和环境,增进家长和社区对学校的支持,提高办学质量,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校委会;中小
期刊
摘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德拉小说中最为读者熟悉并为作家赢得声誉最多的一部小说。轻重选择的对立与两难,构成了人类的一个基本存在境况,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在这个哲学命题上找到印证。在这部作品中,米兰·昆德拉并没有给出生命究竟是轻是重的明确答案,他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给与了阐释。  关键词:昆德拉;生命;灵与肉;媚俗;轻与重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我国的主流媒体也为之做了不懈地努力,不断释放发现和推动以生态文明融贯于社会文明的为主核的“美丽中国”传播“正能量”。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以央视《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等节目和活动为例,解读主流媒体从务实、亲民和贴近的角度,扩展新闻传播功能,提升传播效果,以“正能量”传播来推动“美丽中国”是新传播趋向,这也是中国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的压力和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民间信仰以燎原之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民间信仰在历史延续和现代变革的双重作用中呈现出新的特点。庙宇重建是信仰复兴中最为显著的标识之一,庙宇重建工作反映的不仅是民众的精神诉求,而且涉及到参与者的不同权益、本土的文化传统、地方精英的权力配置、公共权力的运作模式等内容,本文以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两座庙宇重建过程为研究对象,从对比中探讨庙宇重建的原因。  关键词:民族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