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全国“两会”从3月3日开始,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其提交的《关于以建设“智慧经济体”为抓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案》中建议,在我国供给侧改革中,应从全方位、全覆盖、产业链全过程、全社会管理等角度加快“智慧经济体”的建设。
所谓“智慧经济体”,在郭广昌看来就是将社会组织、经济发展及企业运营都架构在如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之上,打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直接、 低成本的信息传递渠道,并借助大数据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精准性。通过“智慧经济体”的打造,将有效提升各部门效率、减少库存、避免途中浪费、促使信息对称和满足个体的个性化、品质需求,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为此郭广昌提出三点建议:1.加大对智慧政府、智慧城市的投入和建设,为老百姓提供切实便利,并促进全社会向“智慧经济体”转型。2.国家层面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向“智慧经济体”转型的支持。尤其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比如继续简政放权、进一步推进财税改革、简化税制等,提升企业研发、创新和主动转型的积极性。3.鼓励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主动全球整合资源,并支持将这些海外项目带回中国发展。特别对与“智慧经济体”相关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资源整合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
以下是提案全文:
关于以建设“智慧经济体”为抓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案
郭广昌
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经从普遍供给不足或短缺经济发展到普遍供给过剩,尤其是大多数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和高额库存。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局部地区绝对供给数量的过剩,但更重要的是下游企业、个人消费者快速提升的需求与供给间结构性的失衡和错位。
在党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其中,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首需解决的问题。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是“破”,即需要解决当前高库存、过剩产能等一系列问题;二是紧跟着要“立”,集国家和各领先产业的优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形成我国在全球的新竞争力。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看,我国率先打造覆盖全社会的“智慧经济体”新模式,将是一破一立的重要抓手。
“智慧经济体”,就是将社会组织、经济发展及企业运营都架构在如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之上, 打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直接、 低成本的信息传递渠道,并借助大数据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精准性。
通过“智慧经济体”的打造,将有效提升各部门效率、减少库存、避免途中浪费、促使信息对称和满足个体的个性化、品质需求,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因此,我建议在我国供给侧改革中,应从全方位、全覆盖、产业链全过程、全社会管理等角度加快“智慧经济体”的建设。
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智慧经济体”建设的重视,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试点;以及加快我国智慧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全社会向“智慧经济体”升级奠定基础。
提案缘起
一、针对我国经济面临供给与需求间结构性失衡和错位的情况,必须要激活要素市场,最终以“新供给”淘汰“老供给”。
分析当前我国在供给侧主要集中有四大问题: 一是整体制造业仍具有外向型特点;二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口供给不足,产品和服务供给未能及时跟上国内中高收入群体迅速提升的消费需求;三是企业对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把握和应变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市场新增需求;四是的确存在部分产业特别是大多数落后、粗放型产业的产能已达峰值,且达到资源环境约束承载能力的极限。
故在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操作中,必须“以供给侧的视角、通过改革的手段、解决结构性的问题”。从具体路径来看,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先“破”后“立”,最终实现以“新供给”淘汰“老供给”,将过剩产能和劳动力在最短时间内转变为新兴产能的生产力。
二、以“新供给”淘汰“老供给”,需充分发挥国家和各领先产业的优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建设全社会“智慧经济体”。
最近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动我国一大批创新产业成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尤其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在过去通信、电子商务和社交等互联网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现在我国正迎来各产业以现代信息手段为契机的智慧化巨大机会。
未来,将不存在所谓的线上或线下之分,也没有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现代信息技术将与水、电等一样成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而且通过线上向线下以及线下向线上的转移,将最终形成全社会的“智慧经济体”。
比如在制造业中,C2M(客户到制造)的打通,使得产品智慧化;在物流产业中,物联网产生了物的智慧化;在社会管理中,通过智慧政府、智慧城市,让全社会智慧化、信息化程度大大提升。这即是“智慧经济体”的具体表现,也将有效提升社会各部门效率、减少库存、避免途中浪费、促使信息对称和满足个体的个性化、品质需求,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我在调研中了解到,上海某互联网大宗商品贸易平台,率先打破传统电子商务集中于个人消费领域的局限,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如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使得上游生产商和下游需求方信息对称、一体化,确保了交易和融资真实、可靠和安全,大大提升了供给需求匹配和物资流转效率。
还有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国内已有不少“互联网+医疗”的新模式、新服务迅速发展,比如挂号网等。这极大促进了我国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医生闲散时间的利用以及患者看病就医的便捷体验,提升了全行业的智慧化程度。
同时,“智慧经济体”还必须要基于大数据的建设,这不仅指数据本身的积累, 更是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比如,在智能制造行业中,不仅需要生产柔性化、智能化,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终端客户需求的大数据分析,及针对这些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可行性。这就让制造业不再基于人的能力,而将是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生产。
在调研中我发现,山东某男装企业在服装行业整体高库存、竞争激烈、整体业绩下滑的大环境中,创新推出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让客户成为设计师,也带动企业发展进入了全新蓝海。
该企业这一创新的背后,核心即是通过所积累的数百万中国人服装版型数据, 用大数据驱动规模化柔性生产线改造升级、生产运营和对客户的服务。从而实现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反向整合组织资源,以节点管理为核心的组织再造”的新“智慧经济体”模式。
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建议在我国供给侧改革中,应从全方位、全覆盖、产业链全过程、全社会管理等角度加快“智慧经济体”的建设,以此为抓手来推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实现。具体有:
(一)建议国家加大对智慧政府、智慧城市的投入和建设,以此为老百姓提供切实便利,并促进全社会向“智慧经济体”转型。
(二)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向“智慧经济体”转型的支持。尤其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比如继续简政放权、进一步推进财税改革、简化税制等,提升企业研发、创新和主动转型的积极性。
(三)建议进一步鼓励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主动全球整合资源,并支持将这些海外项目带回中国发展。特别对与“智慧经济体”相关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资源整合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
所谓“智慧经济体”,在郭广昌看来就是将社会组织、经济发展及企业运营都架构在如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之上,打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直接、 低成本的信息传递渠道,并借助大数据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精准性。通过“智慧经济体”的打造,将有效提升各部门效率、减少库存、避免途中浪费、促使信息对称和满足个体的个性化、品质需求,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为此郭广昌提出三点建议:1.加大对智慧政府、智慧城市的投入和建设,为老百姓提供切实便利,并促进全社会向“智慧经济体”转型。2.国家层面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向“智慧经济体”转型的支持。尤其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比如继续简政放权、进一步推进财税改革、简化税制等,提升企业研发、创新和主动转型的积极性。3.鼓励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主动全球整合资源,并支持将这些海外项目带回中国发展。特别对与“智慧经济体”相关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资源整合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
以下是提案全文:
关于以建设“智慧经济体”为抓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案
郭广昌
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经从普遍供给不足或短缺经济发展到普遍供给过剩,尤其是大多数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和高额库存。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局部地区绝对供给数量的过剩,但更重要的是下游企业、个人消费者快速提升的需求与供给间结构性的失衡和错位。
在党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其中,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首需解决的问题。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是“破”,即需要解决当前高库存、过剩产能等一系列问题;二是紧跟着要“立”,集国家和各领先产业的优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形成我国在全球的新竞争力。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看,我国率先打造覆盖全社会的“智慧经济体”新模式,将是一破一立的重要抓手。
“智慧经济体”,就是将社会组织、经济发展及企业运营都架构在如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之上, 打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直接、 低成本的信息传递渠道,并借助大数据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精准性。
通过“智慧经济体”的打造,将有效提升各部门效率、减少库存、避免途中浪费、促使信息对称和满足个体的个性化、品质需求,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因此,我建议在我国供给侧改革中,应从全方位、全覆盖、产业链全过程、全社会管理等角度加快“智慧经济体”的建设。
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智慧经济体”建设的重视,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试点;以及加快我国智慧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全社会向“智慧经济体”升级奠定基础。
提案缘起
一、针对我国经济面临供给与需求间结构性失衡和错位的情况,必须要激活要素市场,最终以“新供给”淘汰“老供给”。
分析当前我国在供给侧主要集中有四大问题: 一是整体制造业仍具有外向型特点;二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口供给不足,产品和服务供给未能及时跟上国内中高收入群体迅速提升的消费需求;三是企业对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把握和应变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市场新增需求;四是的确存在部分产业特别是大多数落后、粗放型产业的产能已达峰值,且达到资源环境约束承载能力的极限。
故在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操作中,必须“以供给侧的视角、通过改革的手段、解决结构性的问题”。从具体路径来看,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先“破”后“立”,最终实现以“新供给”淘汰“老供给”,将过剩产能和劳动力在最短时间内转变为新兴产能的生产力。
二、以“新供给”淘汰“老供给”,需充分发挥国家和各领先产业的优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建设全社会“智慧经济体”。
最近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动我国一大批创新产业成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尤其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在过去通信、电子商务和社交等互联网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现在我国正迎来各产业以现代信息手段为契机的智慧化巨大机会。
未来,将不存在所谓的线上或线下之分,也没有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现代信息技术将与水、电等一样成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而且通过线上向线下以及线下向线上的转移,将最终形成全社会的“智慧经济体”。
比如在制造业中,C2M(客户到制造)的打通,使得产品智慧化;在物流产业中,物联网产生了物的智慧化;在社会管理中,通过智慧政府、智慧城市,让全社会智慧化、信息化程度大大提升。这即是“智慧经济体”的具体表现,也将有效提升社会各部门效率、减少库存、避免途中浪费、促使信息对称和满足个体的个性化、品质需求,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我在调研中了解到,上海某互联网大宗商品贸易平台,率先打破传统电子商务集中于个人消费领域的局限,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如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使得上游生产商和下游需求方信息对称、一体化,确保了交易和融资真实、可靠和安全,大大提升了供给需求匹配和物资流转效率。
还有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国内已有不少“互联网+医疗”的新模式、新服务迅速发展,比如挂号网等。这极大促进了我国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医生闲散时间的利用以及患者看病就医的便捷体验,提升了全行业的智慧化程度。
同时,“智慧经济体”还必须要基于大数据的建设,这不仅指数据本身的积累, 更是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比如,在智能制造行业中,不仅需要生产柔性化、智能化,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终端客户需求的大数据分析,及针对这些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可行性。这就让制造业不再基于人的能力,而将是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生产。
在调研中我发现,山东某男装企业在服装行业整体高库存、竞争激烈、整体业绩下滑的大环境中,创新推出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让客户成为设计师,也带动企业发展进入了全新蓝海。
该企业这一创新的背后,核心即是通过所积累的数百万中国人服装版型数据, 用大数据驱动规模化柔性生产线改造升级、生产运营和对客户的服务。从而实现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反向整合组织资源,以节点管理为核心的组织再造”的新“智慧经济体”模式。
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建议在我国供给侧改革中,应从全方位、全覆盖、产业链全过程、全社会管理等角度加快“智慧经济体”的建设,以此为抓手来推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实现。具体有:
(一)建议国家加大对智慧政府、智慧城市的投入和建设,以此为老百姓提供切实便利,并促进全社会向“智慧经济体”转型。
(二)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向“智慧经济体”转型的支持。尤其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比如继续简政放权、进一步推进财税改革、简化税制等,提升企业研发、创新和主动转型的积极性。
(三)建议进一步鼓励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主动全球整合资源,并支持将这些海外项目带回中国发展。特别对与“智慧经济体”相关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资源整合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