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有效地提高识字量,是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关键。创造恰当、丰富的识字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情趣,是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识字教学;创造情境;激发情趣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低段教学的识字目标,除了对识字量作了明确规定外,还要求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为有效落实识字教学目标,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识字形式,创造恰当、丰富的识字教学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情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识字教学谈谈不成熟的几点看法,赐教同行。
一、重视识字方法的训练
1.建立汉字音形义联系的概念。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从汉字的造字法看,其字音、字形与字义大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汉字的使用情况看,字音、字形与字义也是一一对应的。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建立汉字音形义的概念,在识字教学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一方面使学生在发现汉字规律中识记生字,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汉字规律有所感悟,使之产生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愿望。如教学生字:“可”、“青”,在学生掌握了汉字之后,就带出几组生字学习:可——河(河水)何(何老师) 荷(荷花);青——清(清水) 晴(晴天) 睛(眼睛) 情(心情) 请(请坐)。教学时启发学生根据字的意思记偏旁,如“太阳出来了,所以用日字旁,心情怎样所以用竖心旁,荷花是植物,花的一种,所以用草字头。”在教学另一组生字:白——怕(害怕)拍(拍手),我让学生用以上方法记住字形,学生很快说出心里害怕,所以用竖心旁,拍手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规律,再说说记住汉字的偏旁就记住了这个字的音、形、义,学生豁然开朗,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
2.找窍门识字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如:自大多一点——臭(口臭),一竖穿起两个口——串(羊肉串),几字心中点一点——凡(凡是),大口里面有小口——回(回家)。教师的积极引导,培养了学生多观察,多联想,多比较,多分析生字、熟字,字与字之间的联想,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这些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创编儿歌,在辨中识字
有的形近字,学生不好区分,难于记住,可以把这些字的细微差别编成儿歌,这样不仅能够辨别差异,还易记易用。如教学“辫、辩、瓣、辨”学生不好分辨掌握,我用编儿歌的办法让学生记住字形:四个姐妹长得像,左右两边都一样,中间可是有区别,读时用心细思量:大姐小辫系丝带——辫,二姐能言又善讲——辩,三姐切瓜手儿巧——瓣,四姐点撇中间放——辨。如教学:“渴、喝”这两个形近字时,可以让学生编歌诀识记:“口渴要喝水,喝水要张嘴。”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轻松记住了字形,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这种识字方法,他们不仅认识了字,而且逐步提高了语言的美。
4.趣味识字,变字魔术
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识字,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还锻炼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如,教学中我用“口”巧变填空,一个口字是开口的口,两个口字上下是“吕”,吕老师的“吕”,上面一个口下面两个口是“品”,品德的“品”,吕字上面加“宀”是“宫”,少年宫的“宫”,两口下面加个犬字是“哭”,哭笑的“哭”,四个口中间加一个“犬”是“器”机器的“器”。通过口字巧变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了字形,同时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
5.猜字谜学生字
创造字谜情景,在编字谜中识字,根据字形或义,编成字谜,让同学去读去猜。我在教学中就常采用这样的方法,增加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如,树木长在口上面——杏(杏花),人在山边住——仙(仙人),夕阳下山——岁(岁月),手合起来——拿(拿手),心上有你——您(您好),不字下面有个口,见谁他都直摇头——否(否定),学生觉得很有趣,如教学“妙”字,我让学生自编,怎样记住这个字:一个少女和一个少年坐一起好“妙”。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识字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识字
学生识字的途径不仅仅只在课堂上,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大舞台。我鼓励学生做识字的有心人,并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路标,店面的招牌,还有各种报刊、杂志、看电视、打游戏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做成小小的五颜六色的卡片或配上自己喜欢的图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每周再拿一点时间在课堂上先小组进行交流,在再班上交流,展示在生活中所学的字,看谁认得多。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了识字多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了他们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三、倡导自主识字
积极鼓励创新,倡导学生自主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感受。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者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让学生反复认知,反复认读,反复运用,就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每一个生字都可能有与众不同的识记方法,在教学中,师生共同研究,创造性地使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情景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逐渐掌握富有个性的识字方法。识字量的增多,会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为积累和表达丰富了语文元素。
识字教学是一门艺术,要使学生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量,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认字的情感,就能够使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变汉字难学为易学,苦学为乐学,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创造情境;激发情趣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低段教学的识字目标,除了对识字量作了明确规定外,还要求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为有效落实识字教学目标,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识字形式,创造恰当、丰富的识字教学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情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识字教学谈谈不成熟的几点看法,赐教同行。
一、重视识字方法的训练
1.建立汉字音形义联系的概念。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从汉字的造字法看,其字音、字形与字义大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汉字的使用情况看,字音、字形与字义也是一一对应的。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建立汉字音形义的概念,在识字教学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一方面使学生在发现汉字规律中识记生字,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汉字规律有所感悟,使之产生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愿望。如教学生字:“可”、“青”,在学生掌握了汉字之后,就带出几组生字学习:可——河(河水)何(何老师) 荷(荷花);青——清(清水) 晴(晴天) 睛(眼睛) 情(心情) 请(请坐)。教学时启发学生根据字的意思记偏旁,如“太阳出来了,所以用日字旁,心情怎样所以用竖心旁,荷花是植物,花的一种,所以用草字头。”在教学另一组生字:白——怕(害怕)拍(拍手),我让学生用以上方法记住字形,学生很快说出心里害怕,所以用竖心旁,拍手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规律,再说说记住汉字的偏旁就记住了这个字的音、形、义,学生豁然开朗,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
2.找窍门识字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如:自大多一点——臭(口臭),一竖穿起两个口——串(羊肉串),几字心中点一点——凡(凡是),大口里面有小口——回(回家)。教师的积极引导,培养了学生多观察,多联想,多比较,多分析生字、熟字,字与字之间的联想,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这些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创编儿歌,在辨中识字
有的形近字,学生不好区分,难于记住,可以把这些字的细微差别编成儿歌,这样不仅能够辨别差异,还易记易用。如教学“辫、辩、瓣、辨”学生不好分辨掌握,我用编儿歌的办法让学生记住字形:四个姐妹长得像,左右两边都一样,中间可是有区别,读时用心细思量:大姐小辫系丝带——辫,二姐能言又善讲——辩,三姐切瓜手儿巧——瓣,四姐点撇中间放——辨。如教学:“渴、喝”这两个形近字时,可以让学生编歌诀识记:“口渴要喝水,喝水要张嘴。”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轻松记住了字形,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这种识字方法,他们不仅认识了字,而且逐步提高了语言的美。
4.趣味识字,变字魔术
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识字,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还锻炼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如,教学中我用“口”巧变填空,一个口字是开口的口,两个口字上下是“吕”,吕老师的“吕”,上面一个口下面两个口是“品”,品德的“品”,吕字上面加“宀”是“宫”,少年宫的“宫”,两口下面加个犬字是“哭”,哭笑的“哭”,四个口中间加一个“犬”是“器”机器的“器”。通过口字巧变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了字形,同时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
5.猜字谜学生字
创造字谜情景,在编字谜中识字,根据字形或义,编成字谜,让同学去读去猜。我在教学中就常采用这样的方法,增加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如,树木长在口上面——杏(杏花),人在山边住——仙(仙人),夕阳下山——岁(岁月),手合起来——拿(拿手),心上有你——您(您好),不字下面有个口,见谁他都直摇头——否(否定),学生觉得很有趣,如教学“妙”字,我让学生自编,怎样记住这个字:一个少女和一个少年坐一起好“妙”。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识字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识字
学生识字的途径不仅仅只在课堂上,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大舞台。我鼓励学生做识字的有心人,并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路标,店面的招牌,还有各种报刊、杂志、看电视、打游戏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做成小小的五颜六色的卡片或配上自己喜欢的图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每周再拿一点时间在课堂上先小组进行交流,在再班上交流,展示在生活中所学的字,看谁认得多。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了识字多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了他们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三、倡导自主识字
积极鼓励创新,倡导学生自主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感受。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者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让学生反复认知,反复认读,反复运用,就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每一个生字都可能有与众不同的识记方法,在教学中,师生共同研究,创造性地使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情景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逐渐掌握富有个性的识字方法。识字量的增多,会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为积累和表达丰富了语文元素。
识字教学是一门艺术,要使学生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量,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认字的情感,就能够使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变汉字难学为易学,苦学为乐学,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