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应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探究式学习正是这一经典的体现。所谓的“探究式学习”,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前辈化学家们的探索历程,体味他们的思维方法,学习他们的经验,学会自主学习。
  中学生学习时所实行的探究性学习,更多地是为了通过主动地观察和比较、思考和总结,更好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且逐步地有效地转化成为自己的经验。简单地说,其主要目的虽然仍然是认识世界,但是实行探究性学习会使这个过程变得更加有效,而且学习过程会充满着快乐。我们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新的教与学的方法,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以下仅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为例,将“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欲以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一、创设探究问题的范围,引领学生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预期目标,它的内容和实施水平应当是不同的。中小学生学习时所实行的探究性学习这个阶段,过高地要求学生,无异于揠苗助长,他们的兴趣和信心都将会受到损害。所以,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仍然应当成为教学改革中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在《二氧化碳的制取》一节课前的一周,给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探究问题:你知道的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有哪些?从原料装置操作收集等方面考虑是否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呢?让同学们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查阅和收集有关的知识,以备能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出探究实验来验证它。
  
  二 营造问题情景,引领进入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创新的起点。即借助实验、图片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这节课课堂上,按照学生完成的课前任务,分析了他们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后,取出准备好的大理石和稀盐酸放在一起,学生观察现象思考气泡是什么?怎样验证?固体和液体又是什么?学生在一连串问题的引导下,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急于探究.
  
  三、获得亲身参与探索的体验
  
  要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完成三项任务: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查到什么,即完成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的任务;积极思考、分析原因的任务;阅读教材、查寻资料的任务。这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一定的学习能力。
  如《二氧化碳的制取》的教学中,在药品的选择上由刚才给出的实验让学生查阅教材并要实验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这时学生会质疑为什么不用纯净的碳酸钙呢?液体还可以用稀硫酸吗?带着这些疑问让同学们设计几组对比实验,老师可以补充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学生分组按照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索,观察反应速率,验证生成气体,通过对比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最好,因为他们反应持续,进行速率适中易于收集.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学生不仅找到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还知道含有碳酸根的化合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选择制取气体的药品的方法.在探究对比中学习了科学的探究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设计都给以点评,充分肯定其设计中的优点。学生在完成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后,他们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和激动,这正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四、归纳整理小结 体悟探究成果
  
  学生学习完一个课题或一个单元后,让学生自己小结归纳整理,或者撰写小论文。该过程既是培养和提高同学们再探究的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由于每个课题同学们都有亲身体验,所以同学们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这种在和谐民主氛围中的交流,既让同学们体验到思索探究的心路历程,又使同学们获取真知,让心智得到了锻炼,体验一种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总之,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劳动过程,科学探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三的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习中的首要任务。我们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要教会他们亲自动手,亲自经历,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探究。要教会他们善于与人交流,取长补短,不怕失败,坚信成功。教师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获得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自己也会不断进步,教师角色的变化不但解放了传统的教学,在参与过程中亦不断获得快乐,对学生的变化会不断获得成功感。因此在引导学生探究之前对学生讲的始终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你探究,我快乐!”
  (作者单位:075400河北省怀来县沙城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的形式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然而,历史课作为有时代性,开放性,综合性,思想性等很强的学科,它本身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教法不能呆滞,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以师为主,以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真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深入教材,融入课堂,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
期刊
传统的考试阅卷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评卷评分主要靠手工作业,容易出错。1999年广西开始了网上阅卷试验,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去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全国共有广西、北京、上海、重庆、广东等23个省、市、自治区的高考采用网上阅卷。高考阅卷已经迈出了信息化改革的步伐。  本文简要谈谈网上阅卷所带来的新特点。  1、什么是网上阅卷?  网上阅卷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上
期刊
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教学信息负载少,教学手段单一等缺陷,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于当今教坛独领风骚。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有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这是不容质疑的。但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在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重形式,轻实效    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用比不用好,用得越多越好,以致忽视了教材,教学方法等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课堂变成了“
期刊
历代美文中,着一“横”字,形象凸现、意境全出的佳句如晴夜明星闪烁,使妙文更著品味。请先看几例:  一、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故乡》)  二、驼背五少爷的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鲁迅《药》)  三、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老舍《骆驼祥子》)  四、蓬乱的短发里夹着不少的白丝,腮很削,颧骨显得有点高耸,一
期刊
新时期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显然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手段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就数学教学而言,如果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物象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那么必将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中体会到数学的教学效果。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中体会到数学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必须注重发挥其以
期刊
我校有一位同学,前五个学期的期考成绩都十分优秀,而在中考备考时,面对第一次摸拟考试的数学试卷,先是心慌、心速加快,后是大脑一片空白,所有数学知识都想不起来,两小时后结果只考了45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怯场”,是一种严重的考试恐惧心理表现,在考试过程中,考生如果不克服这种现象,将会对他今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毁掉考生一身的前途。    一、考试恐惧产生的原因    考试恐惧是后天产生的心理障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必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理论、观念、体制、软硬件条件以及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当前某些地区或学校开展的整合水平不是很高,有的甚至存在着不少误区,这是学校和广大授课教师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对当前整合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整合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固有
期刊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应以此为主线开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给常规教学中“激、启、揭、练”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实践表明: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同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终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  激:就是激发动机。对大
期刊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所有的教育源于对学生的爱心。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更得这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精心授业,而且还表现在业余时间能主动去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兴趣等方面.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期刊
尽管我们这里是农村,但信息技术已经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如何让人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是目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信息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计划要有目的地进行,依据教学进度,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面对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虽然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和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课前的精心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