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真情的味道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90后” 教育策略 案例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
  9889(B).2010.12.016
  
  ☆案例一:以创办班级文学刊物为触媒,凝聚众人的智慧,点燃学生的创造激情,让班集体在团结协作中焕发活力,让孩子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快乐和幸福……
  激情燃烧的故事
  那是一个冬日融融的傍晚,满怀着一天教育的收获,我正缓步走在学校操场上,忽然四个天使般的学生挥舞着手中的东西旋风般地飞到我面前,急匆匆地向我嚷道:“张老师,我们做好了!”望着学生们那充盈着幸福自信的笑靥,我赶紧接过他们递过来的散发着淡淡油墨清香、凝聚着智慧汗水的班刊。精致的封面、简洁鲜明的目录,还有那充满青春气息的首期卷首语,真让人难以置信这是由一群初中生自己创作的班级文学刊物。
  一个月前,为了改变有些学生不良的上网习气,引导学生们正确使用电脑资源,促进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记录班级成长的难忘故事,经班委认真研究决定,我们创办自己的班级刊物。接下来,在我的组织下,学生们迅速地推选出班刊的编辑委员会,经过竞聘,大家又投票选出了社长、主编、副主编、责编、美术编辑和电子编辑等人员……而今天,我捧着的这份班刊就是学生们一个月来,牺牲了休息日,用青春的汗水、智慧和激情谱写的爱的结晶。
  此后,每一期班刊发行的日子,班级就像过节一样兴奋和热闹。当班里每一个学生手捧着自己精心创造的“宝贝”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特别的自豪。那份充满着智慧和创新的青春激情在感动着学生们。
  一份看似普普通通的班级刊物,却坚实地承载着一个优秀班级对爱与美的追求,记录着这个优秀班级点点滴滴的成长历程,展示着这个优秀班级个性鲜明、健康向上的学生的才情理想……理所当然的,她一定会点燃每一个钟爱她的人的激情。
  ☆案例二:面对纷繁多变的现实世界,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和希望,真假、善恶、美丑无不与孩子们不期而遇……能在这种迷惘的时候,带给孩子心灵的力量,让他们坚信美好,坚守真善的,必定是成功教育。
  相信真情的味道
  一个秋天的上午,学生玲子生病了,我带玲子到医院打针。当我们进入病房时, 2号病床躺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妈妈,她身旁坐着她的几个子女。
  安排好后,我钱没带够,要回去取,就离开了病房。
  一个小时后,我从外边回来,发现玲子的病床旁多了一袋水果和一个饭盒,我惊讶地问玲子:“刚才家里有人来过?”
  玲子摇摇头,小声地对我说:“这些水果和快餐是这位阿姨帮我买的!”说着,玲子把目光投向了老妈妈的一个女儿。
  “噢,那我们可要好好地谢谢这位阿姨!”我感动地对玲子说。
  我把快餐送到玲子面前,玲子没有伸手来接,脸上显出很为难的样子。
  “怎么啦?你不是饿了吗?”我疑惑地看着玲子。
  玲子还是没接,过了半天,终于从嘴里吐出了一句话:“我……我……我怕……”“怕什么?”“我……我怕……里……里面……有毒!”
  我听了,很吃惊,愣了半天,玲子又吞吞吐吐地说了一句:“我爸说,在外面不许乱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我家隔壁的阿姐,就是因为吃了陌生人的东西……而被拐到外地去的……”
  听完玲子的话,我哑口无言,不知道要对玲子说些什么。过了半晌,我盖上快餐盒,对玲子说:“要不,我们回到学校食堂再吃午饭……但这些水果和快餐我们先把它拿回去,等今晚上自习课时,玲子帮老师把这些吃的拿到教室里,好吗?”
  玲子认真地点了点头。
  晚上,全班学生在上自习。当我和玲子把水果放到讲台上时,学生都感到很新奇。于是,我把白天发生在医院的事说了一遍,并让孩子们设想,如果他们是玲子的话,他们自己会怎么样。
  有的学生说,玲子做得对,因为她这样做是在保护自己。
  有的学生说,玲子做得不对,因为她回绝了一份真挚的情感。
  有的学生说,他不知道玲子做得对还是不对,因为她不知道这份情感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
  听完孩子们谈话,我说出我的看法:“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情感,都想得到真实情感的呵护与关爱,但每一个人都害怕付出真诚的情感,每一个人都在怀疑情感的真实性。张老师不知道水果里是否珍藏着美好的感情,但我愿为一份美好的情感去做一次冒险。愿这次冒险,能为我在往后的生活中收获更多真挚的情感,因为有了这些,人世间的生活才会更温暖。”
  说完,我从袋子里取出一颗葡萄,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当着所有孩子的面将它放到嘴里……教室里一片寂静,我知道,孩子们都在看着我。我睁开眼睛,葡萄的甜味化作美好的微笑绽放在我的脸上,我问:“谁愿和张老师一起经历这次冒险?”
  班里还是一片沉静……
  突然,一个男孩子高高地举起小手,大声地喊道:“老师,我愿意!”
  “我也愿意!”
  “老师,我和你一起……”
  接着,几个、十几个、二十几个,越来越多的孩子勇敢地举起他们的小手……
  不知过了多久,玲子慢慢地站起来,轻轻地说:“老师,我也要。”
  在班长的分配下,我们把水果分成52份,让班里每个孩子都品尝了这些水果的味道,这份情感的味道,这段生活的味道。
  ☆案例三:以“班主任寄语”作为孩子们的见面礼和节日礼物,传递快乐、温馨和祝福,架设师生心灵的桥梁……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上,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巧用寄语送温馨
  接手一个新班级,我给每个孩子精心准备了一份“班主任寄语”。让学生未见我人,先“闻”我“声”,明我“志”、知我“心”、感我“情”!
  亲爱的孩子:
  新的学期在融融的丽日中开始来了!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伴着你们共同走向未来三年的成长时光。我坚信,与你们在一起必定是快乐而充实的,这将是我生命中最珍贵最难忘的记忆。
  畅想与你们在一起的未来,我感到无限的温存和欣慰。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你将凭着自己的聪颖和理性、凭着自己的正直与坚韧,去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心智跨越,去实现越来越完美的学识创新。而我和老师们则在关注和分享你们成长的喜悦……
  寄语写出印好后,我委托一名学生分发给全班学生。当我正式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时,迎来的是孩子们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学生洋溢着期待与热切的笑脸。
  我所期待的不正是这种良好的效果吗?由于这“首因”效应的作用,接下来我的班级工作果然开展得很顺利。
  几个月后,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我又想到以给学生写新年寄语的方式传递我的祝愿与期待:《让理想与青春同行》——当你满怀喜悦与豪情跨入十二中这块洋溢着温馨与爱意、孕育着智慧与文明的沃土之时,每个人的心中就深深地种植下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梦想。
  为了让这些美丽的梦想能像那满山遍野的杜鹃一样,迎着朝阳,春暖花开,你像其他辛勤的学子一样,披星戴月,寒窗苦读。你与同学们风尘仆仆,脚踏着书山的坎坷;你与同学们激情满怀,横渡着学海的茫茫……
  在祥和喜气中,全班每位学生都收到了我的新年寄语。我对学生们说,就以这只言片语作为新年的礼物吧!学生们纷纷说,这就是今年最好最珍贵的礼物了。不久,我陆续地收到不少学生家长的短信和电话,他们说,看到我写给孩子们的新年寄语,很高兴,很感动。我只不过是以简单的方式传达一种关爱与温馨罢了。想不到,一份寄语竟然能让那么多孩子和家长备受感动。
  ☆案例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慎的失误与过错就像一粒粒苦涩的沙盐。更多的时候,如能以宽容与真爱去为孩子“收藏一粒盐”,也许是呵护其心灵,温润和培植真善的良方。
  为我收藏一粒盐
  大家都忙着期末备考,一切都在繁忙紧张之中。一天早上,我刚进办公室就看见桌面摆着一台MP3和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封上只写“张老师收”四个字。拆开一看,信用正楷字很工整地写着:
  张老师:
  您好!
  我又一次让您失望了,或是让您的心里非常翡(悲)痛了。在您那么好的教育下,我竟然犯下了一件不可铙(饶)恕的事。
  上周星期二中午,我刚刚吃完饭,洗了澡,口有点渴,想和(喝)点水,我走到饮水机的时候,发现了一台MP3正在充电,我想起了我被偷的那台MP3。其实那台MP3不是我的,是我问别人借的,被偷走后,我新买了一部MP3陪(赔)给它的主人。后来我也没去想那件事,更没想过去偷别人的东西。今晚不知怎么回事,我的思想很乱,忽然有一个想法:“人家进到我的班级拿我的东西,使我赔了钱,我为什么不让那些人尝尝我的感受呢?”我在一气之下做出了一个可怕的决定:拿走MP3。拿走以后,我一直都不敢动直到现在把它放回您这里。
  我知道您是一位认为做人比成绩重要的人,您曾经说过学习差没有关系,可是做人一定要厚德载物,要善良、诚实。老师,您可以原谅我吗?您曾经在全班上念过《我愿意为你收藏一粒盐》这篇文章,可现在,您能否也可以为我收藏这一粒苦涩的盐?如果可以,请写一封信来骂我,用您的知识来教育我,好吗?请您设法帮我把这台MP3还给失主。
  对不起,老师,我又一次让您生气了,又让您失望了。
  对不起,张老师!请您为我收藏一粒盐,好吗?
  学生:×××
  看完这些文字,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真恨不得立即找来这个学生狠狠地教训一番。但重新读到他所写的“请您为我收藏一粒盐,好吗”一句时,我的情绪渐渐平息且趋理智:这可是我曾经的承诺呀——“我愿意为你收藏一粒盐”!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必定是一个懂得包容学生过错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呵护学生心灵、善于培植孩子自信的人。他的教育应该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与厚爱之上,他所做的一切应该是“带给学生希望与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带给学生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和对于未来的信心”。这些教育理念难道不是我一直在努力追求与恪守的吗?
  想到这些,我赶紧在那封信里写下一段激励他的文字。
  下午课间,我也趁着那个学生不注意时悄然地把信压在他桌面的一本书下。第二天,遇到我时,他红着脸蛋笑着向我道谢:“谢谢您,张老师!”我则微笑着轻拍他的肩膀说:“你是好样的!”过后,我发现这个学生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班级工作、活动中,总是表现得非常认真积极,热情高涨。第二学期,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把他推荐为“优秀学生班干部”!
  我心里暗笑:呵呵,人生路漫漫,尘土乱飞扬,愿为孩子故,乐把“盐”收藏!
  (责编马超勤)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将教育这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做好,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近年来,玉林市玉州区通过实施有效教育(英文表达式:MS-EEPO)实验,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该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当地老百姓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    引入实验促教改    新课程改革开始了,玉州区也满怀激情地踏上了探索之路。然而,改革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经
期刊
在南宁市第三中学有这样一名政治教师,她在自己的岗位上诲人不倦、刻苦钻研,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最充沛的精力奉献给了学生,奉献给了教研,奉献给了她“敬畏”的教育事业。在她工作的26年里,先后获得了南宁市教坛明星、广西优秀政治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教师、中学政治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她就是李晓翎。    善用生活教政治    在近几年的元旦前夜,南宁市第三中学都会举办热热闹闹的元旦“美食街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启泉在接受记者访谈时指出(见《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期),课堂教学总是存在某种文化,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教师应当创造一种怎样的“课堂文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在这种课堂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储存信息,并且按照这些信息行动;教师是统治者、操纵者,学生是被统
期刊
一、教材分析    “关注食品安全”是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中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设计方案进行调查与实验,在指导健康生活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运用生物知识的兴趣、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对教材做了以下处理:把食品安全这个大问题变成学生身边的小问题;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把学生最关心的一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在与学生打交道,如何成功地走入学生的心灵,与他们进行良性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是值得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长期研究和探讨的。  在一般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较多是采取面对面直接交流的形式,这种沟通方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能让师生在第一时间内有效地了解对方传送的信息,喜、怒、哀、乐,一目了然。但它也有不好的一面,有时处置不当,极易加剧或诱
期刊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所引起和支配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首要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物理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教育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目的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否则很难坚持下去,更不用说把事情做好。所以,物理教师首先要根
期刊
梧州市第十五中学建立于2004年9月1日,是一所公立全日制初级中学。该校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德育先行,教学优质,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在短短六年时间里,荣获了梧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梧州市中小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梧州市中考成绩优秀学校奖等奖项,引起梧州市各兄弟学校的普遍关注。    提高探究课规格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要优质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新学校,梧州市第十五中学
期刊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高速运转的今天,我们的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他们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很容易在各种冲突和挫折面前出现心理的困扰和障碍。面对中学生的种种心理困扰,班主任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心理咨询师,承担着心理疏导的重任。然而,不可否认,中学生心理疏导是一项非常艰巨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要有效地实施心理疏导,就必须悉心掌握和灵活运用有关应对策略。  几年来,在班主任的实践工作中,我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预
期刊
有一天晚自习,轮到一位年轻、书卷味很浓的男教师坐镇初二(1)班。晚自习开始的读书时间,学生们故意把读的古文某些尾字重重地读,还不时笑一下。开始老师有些奇怪,手托着下巴一直看着学生,想看看他们会搞些什么鬼名堂。没想到,学生们越读越起劲,越笑越大声,他恍然大悟,学生们根本就是自娱自乐,没他啥事!他也就看着他们乐,被他们莫名的笑感染而跟着莫名地笑了许久!  这个老师就是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的副校长、特级教
期刊
前些日子,在《广西教育》杂志社当编辑的朋友送来一篇论文和一个教学案例,说是有些新意,让我读后谈谈感想。我向来怕读论文,尤其是政治老师写的论文,因为说教的成分太多,而且某些观点过于“正统”,让人不敢苟同。这次“受人之托”,只能“忠人之事”,硬着头皮把这两篇文章读完。  文章作者石向东,从教20年,去年评上了广西特级教师,现在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任教。石老师执教初中思想品德课,他在《生活即德育》一文中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