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郑州日报》的副刊《郑风》为例,探讨了文学作品对当今对报纸的影响。
【关键词】党报 副刊文学 副刊
当今,传播科技的蓬勃发展,媒介的网络化、信息的数字化、传播的全球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媒介环境。近几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报业出现了艰难的命运抉择,尤其是美国和欧洲报业,很多有影响的报纸缩减版面、免费发行甚至有的被迫停刊、被迫关闭。我国的报业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中国报界宗师赵超构曾言:“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一张报纸有新闻、资讯、艺术作品、广告等,归结起来就是:报纸=新闻报道 文学作品。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和《时代》周刊前主编、CNN前董事长兼CEO沃尔特·艾萨克森,几乎同时认为现在报纸的问题在于内容,而不是经营。然而,在信息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今天,报纸只靠新闻信息的传播来参与市场是没有独特性的,只有报纸的副刊、报纸的文学性才能让各个报纸区别开来,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有效参与竞争。
本文选取《郑州日报》2011年2月1日到4月19日的八十期报纸(2月4日-2月8日春节假期休刊)的副刊来分析其文学性。《郑州日报》的主打副刊《郑风》除去周日版的十期报纸和特殊节假日没有设版,“郑风”共出刊48期,出刊率达60.0%。
“郑风”每期刊登内容主要有:散文,随笔,小小说,现代诗坛,新书架,赏碟,国画,摄影作品,书法作品,连载报告文学和历史故事著作,偶尔会有名人轶事、文史杂谈和漫画。
副刊文学性
加深党报新闻的延展性
党报副刊是正刊的延伸和深化,与正刊一样也有鲜明的立场和时代特征。副刊文学作品关注时代,紧跟当下的社会主旋律,注重社会信息的新闻性。这里的新闻性当然不是报纸新闻版里的一条条新闻,这里的信息是反映社会的现实常态和社会应该朝向的常态。
党报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中的主流媒体。党报副刊是报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副刊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文化主流。副刊文学始终秉着“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宗旨来彰显社会。
副刊文学的引导性
副刊文学具有补充正版新闻的导向作用。
4月2日的“郑风”里的诗《郑州》,向读者呈现的是郑州新区的新貌。《走阁》一文是对山西民间舞蹈的介绍,让读者对民间文艺等的保护和继承发扬有了新的认识。2月23日的文学评论《小小说的“热批评”》对热爱文学的读者来说,也是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副刊文学的贴近性
“郑风”刊登的作品多捕捉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3月3日刊登的散文《踏寻出来的春天》和3月9日的散文《我爱嵩山桃花美》,符合时令,正是踏春好时节,而且是地点是在郑州附近的嵩山,很有地域文化特色。
3月8日的随笔《我和母亲的三八节》和《自己的节日“自己”过》分别讲述了对女性的关爱。作为妇女节期间的版面内容再合适不过了。3月15日的随笔《郑州也有杏花村》,3月26日的诗《奔跑的春天》等都表现了作者的真实体验,贴近读者生活。
副刊文学的严肃性
2月19日的随笔《有种别考公务员》,讲述了两代人对公务员的不同看法,在考公务员高热不下的今天让读者对公务员又有了新的认识。
3月4日的《停车费》,讲述一个停车场里的农妇为5块钱的停车费,看守一辆车,在雨中大山深处苦苦守了6个小时。这篇文章揭示了城乡经济差异的社会现状,也敲响了警钟。
3月24日的随笔《要有点“传世意识”》告诫文化创作者要注重作品的质量,要多创作经典呈现给公众,要使作品有传世的价值。
这些话题,让人们对当下社会有了更多的思考,给人以启迪。
副刊文学增加党报新闻的丰富性
地方党报副刊多刊登一些当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凸显新闻性。2月3日随笔《祝福》和民俗小品《多姿多彩的台湾春节》,2月17日文苑撷英《卯年猜“兔迷”》、绿城杂俎《元宵节里的古代女子》和文苑杂谈《元宵节与元宵诗》等,都有一定的新鲜性,也贴近市民生活,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副刊中的“新书架”和“赏碟”为读者提供一些动态信息,文化味较为浓。3月30日的“新书架”《垂钓于时间之河》在为读者介绍书籍的同时,还从该书作者创作此书时的文笔格调谈论了此书,无疑这也是一篇很好的文学评论。
副刊文学争取更多党报的读者
副刊刊登的作品适合大众趣味和需求,从大众熟悉的生活中取材,这能使大众认可作品,进而喜爱报纸。
副刊文学所创造的应该是大众喜爱和向往的世界。在纷繁复杂的当下,人们需要抚慰和激励,副刊文学恰恰开辟了这样一个平衡和谐的世界。
3月14日的随笔《笑它36000场》告诉人们笑对人间冷暖,小小说《赞美情敌》向人们展示宽广胸怀的可贵,3月15日“郑风”商都钟鼓《人生的布袋》告诫人们要高尚地生活。3月24日的《人生的物台》告诉人们要坚定信仰、乐观面对他人和社会,用实际行动使生活更精彩。
副刊文学对情感的关注,对思想的提炼,对读者心灵是一个很好的陶冶,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群。
副刊文学为党报打造文化品牌
副刊文学以其特有的功能为报纸撑起一片天。副刊文学以随笔、散文、小小说、诗歌等多种样式来呈现社会百态,以其清新的笔调评说日常生活话题,大众受其春风般无声的滋润,无形中为报纸拉来了众多读者。
“郑风”以其生动的文字为读者带来文化盛餐,来自各行各业的读者,也以其智慧和创造力书写人生、描摹生活,成了地道的传播主体,他们以其浓郁的主观色彩和情感样式,为“郑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佳作。“郑风”在报纸和读者之间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获得的受众认同感为报纸赢得了无形的巨大资产。
文学副刊是读者的精神家园,担当着抚慰心灵、启迪思想、拯救灵魂等社会责任,党报的文学副刊的导引性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喻国明:《拐点中的传媒抉择》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②田建平、俞运宏:《当代报纸副刊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党报 副刊文学 副刊
当今,传播科技的蓬勃发展,媒介的网络化、信息的数字化、传播的全球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媒介环境。近几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报业出现了艰难的命运抉择,尤其是美国和欧洲报业,很多有影响的报纸缩减版面、免费发行甚至有的被迫停刊、被迫关闭。我国的报业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中国报界宗师赵超构曾言:“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一张报纸有新闻、资讯、艺术作品、广告等,归结起来就是:报纸=新闻报道 文学作品。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和《时代》周刊前主编、CNN前董事长兼CEO沃尔特·艾萨克森,几乎同时认为现在报纸的问题在于内容,而不是经营。然而,在信息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今天,报纸只靠新闻信息的传播来参与市场是没有独特性的,只有报纸的副刊、报纸的文学性才能让各个报纸区别开来,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有效参与竞争。
本文选取《郑州日报》2011年2月1日到4月19日的八十期报纸(2月4日-2月8日春节假期休刊)的副刊来分析其文学性。《郑州日报》的主打副刊《郑风》除去周日版的十期报纸和特殊节假日没有设版,“郑风”共出刊48期,出刊率达60.0%。
“郑风”每期刊登内容主要有:散文,随笔,小小说,现代诗坛,新书架,赏碟,国画,摄影作品,书法作品,连载报告文学和历史故事著作,偶尔会有名人轶事、文史杂谈和漫画。
副刊文学性
加深党报新闻的延展性
党报副刊是正刊的延伸和深化,与正刊一样也有鲜明的立场和时代特征。副刊文学作品关注时代,紧跟当下的社会主旋律,注重社会信息的新闻性。这里的新闻性当然不是报纸新闻版里的一条条新闻,这里的信息是反映社会的现实常态和社会应该朝向的常态。
党报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中的主流媒体。党报副刊是报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副刊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文化主流。副刊文学始终秉着“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宗旨来彰显社会。
副刊文学的引导性
副刊文学具有补充正版新闻的导向作用。
4月2日的“郑风”里的诗《郑州》,向读者呈现的是郑州新区的新貌。《走阁》一文是对山西民间舞蹈的介绍,让读者对民间文艺等的保护和继承发扬有了新的认识。2月23日的文学评论《小小说的“热批评”》对热爱文学的读者来说,也是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副刊文学的贴近性
“郑风”刊登的作品多捕捉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3月3日刊登的散文《踏寻出来的春天》和3月9日的散文《我爱嵩山桃花美》,符合时令,正是踏春好时节,而且是地点是在郑州附近的嵩山,很有地域文化特色。
3月8日的随笔《我和母亲的三八节》和《自己的节日“自己”过》分别讲述了对女性的关爱。作为妇女节期间的版面内容再合适不过了。3月15日的随笔《郑州也有杏花村》,3月26日的诗《奔跑的春天》等都表现了作者的真实体验,贴近读者生活。
副刊文学的严肃性
2月19日的随笔《有种别考公务员》,讲述了两代人对公务员的不同看法,在考公务员高热不下的今天让读者对公务员又有了新的认识。
3月4日的《停车费》,讲述一个停车场里的农妇为5块钱的停车费,看守一辆车,在雨中大山深处苦苦守了6个小时。这篇文章揭示了城乡经济差异的社会现状,也敲响了警钟。
3月24日的随笔《要有点“传世意识”》告诫文化创作者要注重作品的质量,要多创作经典呈现给公众,要使作品有传世的价值。
这些话题,让人们对当下社会有了更多的思考,给人以启迪。
副刊文学增加党报新闻的丰富性
地方党报副刊多刊登一些当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凸显新闻性。2月3日随笔《祝福》和民俗小品《多姿多彩的台湾春节》,2月17日文苑撷英《卯年猜“兔迷”》、绿城杂俎《元宵节里的古代女子》和文苑杂谈《元宵节与元宵诗》等,都有一定的新鲜性,也贴近市民生活,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副刊中的“新书架”和“赏碟”为读者提供一些动态信息,文化味较为浓。3月30日的“新书架”《垂钓于时间之河》在为读者介绍书籍的同时,还从该书作者创作此书时的文笔格调谈论了此书,无疑这也是一篇很好的文学评论。
副刊文学争取更多党报的读者
副刊刊登的作品适合大众趣味和需求,从大众熟悉的生活中取材,这能使大众认可作品,进而喜爱报纸。
副刊文学所创造的应该是大众喜爱和向往的世界。在纷繁复杂的当下,人们需要抚慰和激励,副刊文学恰恰开辟了这样一个平衡和谐的世界。
3月14日的随笔《笑它36000场》告诉人们笑对人间冷暖,小小说《赞美情敌》向人们展示宽广胸怀的可贵,3月15日“郑风”商都钟鼓《人生的布袋》告诫人们要高尚地生活。3月24日的《人生的物台》告诉人们要坚定信仰、乐观面对他人和社会,用实际行动使生活更精彩。
副刊文学对情感的关注,对思想的提炼,对读者心灵是一个很好的陶冶,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群。
副刊文学为党报打造文化品牌
副刊文学以其特有的功能为报纸撑起一片天。副刊文学以随笔、散文、小小说、诗歌等多种样式来呈现社会百态,以其清新的笔调评说日常生活话题,大众受其春风般无声的滋润,无形中为报纸拉来了众多读者。
“郑风”以其生动的文字为读者带来文化盛餐,来自各行各业的读者,也以其智慧和创造力书写人生、描摹生活,成了地道的传播主体,他们以其浓郁的主观色彩和情感样式,为“郑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佳作。“郑风”在报纸和读者之间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获得的受众认同感为报纸赢得了无形的巨大资产。
文学副刊是读者的精神家园,担当着抚慰心灵、启迪思想、拯救灵魂等社会责任,党报的文学副刊的导引性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喻国明:《拐点中的传媒抉择》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②田建平、俞运宏:《当代报纸副刊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