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指出自由贸易的本质是资本的自由。从自由贸易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发达国家推动自由贸易的动因是维护其自身已经取得的工业垄断优势,获得垄断利益。欧洲的大萧条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现象印证了马克思的论断,使我们认识到自由贸易有可能导致贸易的贫困化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克服了金融危机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马克思的自由贸易观对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自由贸易 贸易条件 产业结构调整
一、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的论断
1848年1月9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的公众大会上发表了《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马克思除了继续肯定自由贸易外,也对自由贸易派的观点进行了批评。这个演说较为全面的反映了马克思自由贸易观的核心。在演说中,马克思针对自由贸易派所宣扬的所谓“廉价的面包,高额的工资”,指出:“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不管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条件如何有利,只要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继续存在,就永远会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存在。那些自由贸易的信徒认为,只要更有效地运用资本,就可以消除工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对抗,他们这种信任,这是令人莫解”;“自由贸易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条件。只有实行自由贸易,蒸汽机、电力、机器的巨大生产力才能够充分的发展”;“随着经济学家们的前提,即自由贸易的实现和成为现实,劳动商品的这一规律,即最低工资的规律也就显现出来。因此,二者必居其一:或者全部否定以自由贸易的假定作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或者就同意说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工人一定要经受经济规律的全部灾难”。并且,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自由贸易的实质,指出:“不管商品相互交换的条件如何有利,只要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继续存在,就永远会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存在”;“即使自由贸易在世界各国之间建立起友爱关系,这种友爱关系也未必更具有友爱的特色。把世界范围的剥削美其名曰普遍的友爱,这种观念只有资产阶级才能想得出来。在任何个别国家内的自由竞争所引起的一切破坏现象,都会在世界市场上以更大的规模再现出来”。马克思最后总结说:“……但总的说来,保护关税制度在现今是保守的,而自由贸易制度却起着破坏的作用。自由贸易引起过去民族的瓦解,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立达到了顶点。总而言之,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
总结马克思对自由贸易的论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自由贸易的本质是资本的自由。为了创造世界范围内的剥削。马克思透过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即资本的活动。按照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资本不是物,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从现象上看,自由贸易只是不同国家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易,或者扩大一些,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但从实质上看,自由贸易所代表的是资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的扩大,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广到世界各地。他强调“在每一个国家内,一个阶级是如何牺牲另一个阶级而致富的”,而在国外,则是“一国如何牺牲别国而致富”。
马克思认为自由贸易制度有助于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由于实行自由贸易,资本家可以得到更廉价的商品来维持工人的生活,而自由贸易政策有助于避免资本主义商业危机的产生。
最后,马克思指出,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也只有在这种革命的意义上马克思才赞成自由贸易。
二、从马克思的论断看自由贸易制度历史发展的动因
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的论断是针对19世纪英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历史上英国的“重商主义体制”,其本质特征是贸易保护和国家干预。19世纪中叶英国转向自由贸易。例如,英国在1841年~1846年间,共废除了605项关税,并降低了其他1035种关税的税率。又于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法”,1860年与法国签订了“科布登一舍瓦利耶条约”。英国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的动因就在于马克思指出的“垄断”二字,即英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所拥有的垄断性工业优势。才是其贸易政策发生转向的根本原因。
英国发生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英国经过发展已经取得了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显著工业优势。1815年,英国已经初步完成首轮工业化时,欧洲还几乎完全处于手工阶段。
其次,英国希望通过自由贸易缓解国内矛盾。由于遭受战争破坏的欧洲大陆无力消费英国制成品,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又未得到实质性的开发,导致资本主义危机的爆发。英国希望通过自由贸易借国际市场来缓解国内矛盾。
第三,英国希望通过自由贸易阻止其他国家对制造业的保护,维护自身的垄断地位。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许多欧洲大陆国家采用贸易保护手段来扶持自己的制造业。英国决策者期待利用自由贸易的规则,把其他国家吸引到一种只能以初级产品交换制成品的依附关系中,以达到长期垄断工业生产的目的。
三、自由贸易有可能导致贸易的贫困化增长
无论是英国主导的自由贸易还是美国主导的贸易自由化都声称,对于一国来说最佳贸易政策的选择是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和限制,允许商品自由输入和输出,在国内外市场自由竞争的自由贸易政策。它可以消除生产和消费的扭曲,避免保护政策带来的效益损失,使得贸易双方受益。但自由贸易发展的历史来看。欧洲的大萧条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下降都印证了自由贸易从根本上更有利于处于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发达国家只能利用自由贸易缓解商业危机,但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从根本上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这些现象都从不同方面印证了马克思对自由贸易的论断的正确性。
所谓“贫困化增长”是指:根据自由贸易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或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但如果一个国家程为某种商品的贸易大国,占有该商品的世界市场的大多数份额,当这个国家由于技术进步或资源供给的进一步增加使得出口商品供给大量增加时,在市场需求弹性不大甚至是完全无弹性的条件下,就会导致该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使得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福利水平下降。
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来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也不容乐观。以我国的外贸发展为例,我国的对外贸易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支持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进出口结构低级化、贸易条件总体下降、加工贸易增值链较短等问题,反映出贸易对经济和福利的较低的贡献度。有学者通过对1981年-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的测算发现: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每年下降的速度分别是4.6%、 2.6%和5.1%。中国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价格贸易条件就会恶化1.616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与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上升是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虽然我国贸易条件的下降并未显著影响到我国的贸易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贸易效率和贸易利益。所以学者提出,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我国必须趋利避害,避免对外贸易的贫困化增长。这一变动趋势也印证了马克思对自由贸易的论断即自由贸易的本质是资本的自由。
而从当今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来看,自由贸易的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最初人们认为,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学者们意识到美国不当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松懈只是这场危机的表面原因。运用经济技术学、经济管理学、消费心理学只能讲清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但无法讲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今天,它的基础仍然是雇佣劳动制度,一切纷繁复杂的现象并没有超越这个基础。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的矛盾并没有改变。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新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而其深层次原因还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基本矛盾的对抗性爆发才是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许多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的古典危机与当代危机并无本质不同,都是生产过剩危机。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的逻辑。
四、马克思自由贸易观对中国产业政策调整的现实意义
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捡钱领导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克服金融危机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实现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全面防范和规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
如前所述,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层次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和避免的。从总体思路而言,国内许多学者认为,要从制度、体制和操作技术三个层面全面防范和规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只注意体制层面而不注重制度层面的防范是无法扼制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全面防范和规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我们的冲击。”“应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市场经济自发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金融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二,认清自由贸易的本质,调整产业结构,防止贸易条件的下降。
马克思已经深刻的揭露了自由贸易的本质。虽然今天的世界政治经济与马克思的时代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但马克思的论断仍然具有积极的警示作用。自由贸易的本质是资本的自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张自由贸易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它们已经取得的优势垄断地位。作为发达国家。即使是在取得垄断利益之后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实用主义的,有选择的适用自由贸易政策。面对危机,新的马上抬头贸易保护主义的利器。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当灵活制定本国贸易政策。
另外,我国生产的产品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低附加值产品,这使得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的技术依赖度。要摆脱发达国家的技术控制和产能膨胀型的增长模式,就必须发展科技和教育,提供人力资源的质量。努力培育技术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应当正确认识中国已经取得的经济成就,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
2010年1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了一组远超人们预期的数据:中国2009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2072.7亿美元。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进口10056亿美元。而根据德国批发和外贸协会的估算,德国2009年出口总值为11700亿美元。
和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发展中采取了出口导向型战略,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出口一直支撑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中国从一穷二白到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基础提供了资本和技术要素的支持。我们不能否认出口的贡献,但是也要时刻铭记:中国的出口至今仍以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以及中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产品为主,实质上主要供给的是西方的廉价生活必需品和初级工业机电制成品。在全球产业链上,中国参与的是低利润的加工制造环节,巨额出口数据的背后是仅仅分得微利的尴尬事实以及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代价。所以,要科学发展,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是大势所趋。
综上,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当前应当积极及时地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发达地区应将单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扩大内需与发展外向型经济并重的双重模式,防止自由贸易的“逐利”本质导致的贸易贫困化现象的发生。切实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3]李汉君孙旭: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与出口商品结构——基于1891-2007年的时序数据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3)
[4]刘志永孙建中: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收益研究——基于贫困化增长理论的思考[J]理论探索,2009(1),
[5]舒展:我国学者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
[6]赵磊: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的逻辑[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9(2)
[7]王伟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2)
[8]逢锦聚: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8-11-26(7)
[关键词]马克思 自由贸易 贸易条件 产业结构调整
一、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的论断
1848年1月9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的公众大会上发表了《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马克思除了继续肯定自由贸易外,也对自由贸易派的观点进行了批评。这个演说较为全面的反映了马克思自由贸易观的核心。在演说中,马克思针对自由贸易派所宣扬的所谓“廉价的面包,高额的工资”,指出:“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不管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条件如何有利,只要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继续存在,就永远会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存在。那些自由贸易的信徒认为,只要更有效地运用资本,就可以消除工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对抗,他们这种信任,这是令人莫解”;“自由贸易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条件。只有实行自由贸易,蒸汽机、电力、机器的巨大生产力才能够充分的发展”;“随着经济学家们的前提,即自由贸易的实现和成为现实,劳动商品的这一规律,即最低工资的规律也就显现出来。因此,二者必居其一:或者全部否定以自由贸易的假定作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或者就同意说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工人一定要经受经济规律的全部灾难”。并且,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自由贸易的实质,指出:“不管商品相互交换的条件如何有利,只要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继续存在,就永远会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存在”;“即使自由贸易在世界各国之间建立起友爱关系,这种友爱关系也未必更具有友爱的特色。把世界范围的剥削美其名曰普遍的友爱,这种观念只有资产阶级才能想得出来。在任何个别国家内的自由竞争所引起的一切破坏现象,都会在世界市场上以更大的规模再现出来”。马克思最后总结说:“……但总的说来,保护关税制度在现今是保守的,而自由贸易制度却起着破坏的作用。自由贸易引起过去民族的瓦解,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立达到了顶点。总而言之,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
总结马克思对自由贸易的论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自由贸易的本质是资本的自由。为了创造世界范围内的剥削。马克思透过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即资本的活动。按照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资本不是物,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从现象上看,自由贸易只是不同国家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易,或者扩大一些,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但从实质上看,自由贸易所代表的是资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的扩大,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广到世界各地。他强调“在每一个国家内,一个阶级是如何牺牲另一个阶级而致富的”,而在国外,则是“一国如何牺牲别国而致富”。
马克思认为自由贸易制度有助于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由于实行自由贸易,资本家可以得到更廉价的商品来维持工人的生活,而自由贸易政策有助于避免资本主义商业危机的产生。
最后,马克思指出,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也只有在这种革命的意义上马克思才赞成自由贸易。
二、从马克思的论断看自由贸易制度历史发展的动因
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的论断是针对19世纪英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历史上英国的“重商主义体制”,其本质特征是贸易保护和国家干预。19世纪中叶英国转向自由贸易。例如,英国在1841年~1846年间,共废除了605项关税,并降低了其他1035种关税的税率。又于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法”,1860年与法国签订了“科布登一舍瓦利耶条约”。英国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的动因就在于马克思指出的“垄断”二字,即英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所拥有的垄断性工业优势。才是其贸易政策发生转向的根本原因。
英国发生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英国经过发展已经取得了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显著工业优势。1815年,英国已经初步完成首轮工业化时,欧洲还几乎完全处于手工阶段。
其次,英国希望通过自由贸易缓解国内矛盾。由于遭受战争破坏的欧洲大陆无力消费英国制成品,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又未得到实质性的开发,导致资本主义危机的爆发。英国希望通过自由贸易借国际市场来缓解国内矛盾。
第三,英国希望通过自由贸易阻止其他国家对制造业的保护,维护自身的垄断地位。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许多欧洲大陆国家采用贸易保护手段来扶持自己的制造业。英国决策者期待利用自由贸易的规则,把其他国家吸引到一种只能以初级产品交换制成品的依附关系中,以达到长期垄断工业生产的目的。
三、自由贸易有可能导致贸易的贫困化增长
无论是英国主导的自由贸易还是美国主导的贸易自由化都声称,对于一国来说最佳贸易政策的选择是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和限制,允许商品自由输入和输出,在国内外市场自由竞争的自由贸易政策。它可以消除生产和消费的扭曲,避免保护政策带来的效益损失,使得贸易双方受益。但自由贸易发展的历史来看。欧洲的大萧条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下降都印证了自由贸易从根本上更有利于处于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发达国家只能利用自由贸易缓解商业危机,但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从根本上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这些现象都从不同方面印证了马克思对自由贸易的论断的正确性。
所谓“贫困化增长”是指:根据自由贸易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或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但如果一个国家程为某种商品的贸易大国,占有该商品的世界市场的大多数份额,当这个国家由于技术进步或资源供给的进一步增加使得出口商品供给大量增加时,在市场需求弹性不大甚至是完全无弹性的条件下,就会导致该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使得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福利水平下降。
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来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也不容乐观。以我国的外贸发展为例,我国的对外贸易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支持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进出口结构低级化、贸易条件总体下降、加工贸易增值链较短等问题,反映出贸易对经济和福利的较低的贡献度。有学者通过对1981年-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的测算发现: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每年下降的速度分别是4.6%、 2.6%和5.1%。中国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价格贸易条件就会恶化1.616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与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上升是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虽然我国贸易条件的下降并未显著影响到我国的贸易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贸易效率和贸易利益。所以学者提出,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我国必须趋利避害,避免对外贸易的贫困化增长。这一变动趋势也印证了马克思对自由贸易的论断即自由贸易的本质是资本的自由。
而从当今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来看,自由贸易的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最初人们认为,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学者们意识到美国不当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松懈只是这场危机的表面原因。运用经济技术学、经济管理学、消费心理学只能讲清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但无法讲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今天,它的基础仍然是雇佣劳动制度,一切纷繁复杂的现象并没有超越这个基础。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的矛盾并没有改变。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新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而其深层次原因还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基本矛盾的对抗性爆发才是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许多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的古典危机与当代危机并无本质不同,都是生产过剩危机。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的逻辑。
四、马克思自由贸易观对中国产业政策调整的现实意义
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捡钱领导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克服金融危机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实现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全面防范和规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
如前所述,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层次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和避免的。从总体思路而言,国内许多学者认为,要从制度、体制和操作技术三个层面全面防范和规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只注意体制层面而不注重制度层面的防范是无法扼制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全面防范和规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我们的冲击。”“应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市场经济自发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金融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二,认清自由贸易的本质,调整产业结构,防止贸易条件的下降。
马克思已经深刻的揭露了自由贸易的本质。虽然今天的世界政治经济与马克思的时代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但马克思的论断仍然具有积极的警示作用。自由贸易的本质是资本的自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张自由贸易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它们已经取得的优势垄断地位。作为发达国家。即使是在取得垄断利益之后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实用主义的,有选择的适用自由贸易政策。面对危机,新的马上抬头贸易保护主义的利器。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当灵活制定本国贸易政策。
另外,我国生产的产品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低附加值产品,这使得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的技术依赖度。要摆脱发达国家的技术控制和产能膨胀型的增长模式,就必须发展科技和教育,提供人力资源的质量。努力培育技术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应当正确认识中国已经取得的经济成就,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
2010年1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了一组远超人们预期的数据:中国2009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2072.7亿美元。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进口10056亿美元。而根据德国批发和外贸协会的估算,德国2009年出口总值为11700亿美元。
和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发展中采取了出口导向型战略,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出口一直支撑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中国从一穷二白到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基础提供了资本和技术要素的支持。我们不能否认出口的贡献,但是也要时刻铭记:中国的出口至今仍以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以及中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产品为主,实质上主要供给的是西方的廉价生活必需品和初级工业机电制成品。在全球产业链上,中国参与的是低利润的加工制造环节,巨额出口数据的背后是仅仅分得微利的尴尬事实以及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代价。所以,要科学发展,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是大势所趋。
综上,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当前应当积极及时地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发达地区应将单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扩大内需与发展外向型经济并重的双重模式,防止自由贸易的“逐利”本质导致的贸易贫困化现象的发生。切实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3]李汉君孙旭: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与出口商品结构——基于1891-2007年的时序数据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3)
[4]刘志永孙建中: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收益研究——基于贫困化增长理论的思考[J]理论探索,2009(1),
[5]舒展:我国学者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
[6]赵磊: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的逻辑[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9(2)
[7]王伟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2)
[8]逢锦聚: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8-1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