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信息化的带动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迈入了信息化管理时代,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新时期下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90-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信息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高等院校作为社会重要的知识集聚、创造和传播中心,也感受着信息化的强烈冲击。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如何更快更好推进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思考与探索。
一、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的必然性
1.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是高校建设国际化的重要措施。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被联成一体。高等院校作为领先科技和前沿知识的汇聚体,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必然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进而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两大发展趋势,高校必须跟随这个趋势来确定教育体制或者管理体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国的高等教育被赋予国际化以新的内涵,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的国际化、学术水平的国际化和管理水平的国际化。其中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信息化程度高低对推动高校管理水平国际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是高校建设国际化的重要措施。
2.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讲实际、谋实招、抓实干、求实效,要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创新出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使工作效率和水平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和提高。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随着招生人数增加、校区范围扩大,旧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已经逐渐不再适应工作需要,信息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引入对提升高校学生工作效率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同时决定着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
3.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符合高校学生管理科学化高效化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校的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先的几千人到现在上万人的规模。高等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信息量庞大冗繁、信息传递的局限性和管理流程的滞后性等问题的存在需要引入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因此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把信息化手段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引领高校学生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高效化。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1.信息平台缺乏统筹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化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工作方式成为当代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为建立各自的信息系统重复采集学生信息,也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目前多数高校在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均出现各多部门信息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
2.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疲于事务,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到位。高校学生工作包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工作者除了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的日常事务外,往往同时担负着学校或学院大量的行政和后勤服务等事务性工作。而目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人员配备数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冗繁的事务性工作使得学生工作者更加疲于事务,而没有时间好好总结、学习和交流,对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认识得不到提升,导致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另外加之高校中各级学生工作者由于年龄结构和知识层次的不同,对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够主动和自觉,形成了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人员技术基础薄弱的现象。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坚持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注重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到高校就是以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工作,从而实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所谓“以生为本”,就是在高等院校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为目标。所以信息化管理要求建立交流平台,保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时时沟通与交流,管理过程中不仅仅将学生当做被动的对象来管理,而是充分考虑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在管理规章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能够考虑学生意志,让学生有参与意识和意志表达的途径,真正做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育人上的统一。
2.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建立高校学生工作大系统。高校管理中的各个信息系统是由各部门、各系统分散开发或独立引进的,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信息共享存在一定困难。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高校在实际工作中,以学工部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在学校现有的软硬件环境条件下,构建新的适用面更广的系统管理方案,建立全校学生工作大系统,充分利用和优化管理全校信息资源,形成层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整体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
3.建立信息化培训机制,提高学生管理团队的信息化水平。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管理团队的信息化水平。而要想提升整个学生管理团体的信息化水平,仅靠学生工作队伍中几个具有专业计算机能力的管理人员是不够的,必须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工作能力,所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提高学生管理团队信息化水平的最基本的途径。
4.制定安全防范预警机制,保障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学生信息化管理符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大量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高效化。但是随着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推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会随之产生。大量管理资料和学生信息都置于互联网上,一旦泄露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只有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预警机制,才能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确保学生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从而促进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不断推进。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到目前为止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难题与阻碍,但是在新时期下,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通过不断努力,与时俱进,调整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经验和战略,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管理团队信息化水平和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尽快将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到信息化、高效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来,必定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綦开军.高校管理的信息化与国际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2]赵琴.国内外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特点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7).
[3]谢荣华.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J].经营管理者,2009,(15).
作者简介:党姣(1984-),女,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90-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信息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高等院校作为社会重要的知识集聚、创造和传播中心,也感受着信息化的强烈冲击。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如何更快更好推进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思考与探索。
一、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的必然性
1.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是高校建设国际化的重要措施。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被联成一体。高等院校作为领先科技和前沿知识的汇聚体,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必然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进而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两大发展趋势,高校必须跟随这个趋势来确定教育体制或者管理体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国的高等教育被赋予国际化以新的内涵,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的国际化、学术水平的国际化和管理水平的国际化。其中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信息化程度高低对推动高校管理水平国际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是高校建设国际化的重要措施。
2.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讲实际、谋实招、抓实干、求实效,要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创新出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使工作效率和水平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和提高。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随着招生人数增加、校区范围扩大,旧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已经逐渐不再适应工作需要,信息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引入对提升高校学生工作效率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同时决定着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
3.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符合高校学生管理科学化高效化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校的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先的几千人到现在上万人的规模。高等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信息量庞大冗繁、信息传递的局限性和管理流程的滞后性等问题的存在需要引入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因此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把信息化手段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引领高校学生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高效化。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1.信息平台缺乏统筹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化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工作方式成为当代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为建立各自的信息系统重复采集学生信息,也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目前多数高校在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均出现各多部门信息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
2.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疲于事务,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到位。高校学生工作包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工作者除了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的日常事务外,往往同时担负着学校或学院大量的行政和后勤服务等事务性工作。而目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人员配备数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冗繁的事务性工作使得学生工作者更加疲于事务,而没有时间好好总结、学习和交流,对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认识得不到提升,导致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另外加之高校中各级学生工作者由于年龄结构和知识层次的不同,对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够主动和自觉,形成了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人员技术基础薄弱的现象。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坚持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注重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到高校就是以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工作,从而实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所谓“以生为本”,就是在高等院校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为目标。所以信息化管理要求建立交流平台,保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时时沟通与交流,管理过程中不仅仅将学生当做被动的对象来管理,而是充分考虑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在管理规章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能够考虑学生意志,让学生有参与意识和意志表达的途径,真正做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育人上的统一。
2.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建立高校学生工作大系统。高校管理中的各个信息系统是由各部门、各系统分散开发或独立引进的,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信息共享存在一定困难。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高校在实际工作中,以学工部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在学校现有的软硬件环境条件下,构建新的适用面更广的系统管理方案,建立全校学生工作大系统,充分利用和优化管理全校信息资源,形成层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整体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
3.建立信息化培训机制,提高学生管理团队的信息化水平。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管理团队的信息化水平。而要想提升整个学生管理团体的信息化水平,仅靠学生工作队伍中几个具有专业计算机能力的管理人员是不够的,必须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工作能力,所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提高学生管理团队信息化水平的最基本的途径。
4.制定安全防范预警机制,保障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学生信息化管理符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大量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高效化。但是随着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推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会随之产生。大量管理资料和学生信息都置于互联网上,一旦泄露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只有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预警机制,才能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确保学生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从而促进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不断推进。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到目前为止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难题与阻碍,但是在新时期下,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通过不断努力,与时俱进,调整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经验和战略,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管理团队信息化水平和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尽快将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到信息化、高效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来,必定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綦开军.高校管理的信息化与国际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2]赵琴.国内外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特点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7).
[3]谢荣华.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J].经营管理者,2009,(15).
作者简介:党姣(1984-),女,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