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塞万提斯先生说: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化。“艺术”一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词,“自然”我们伸手即能触碰。自然给予艺术最纯真的表现,这让我相信绘画与自然的不可分割。自然的地域性特征贯通了我的整幅作品,创作的灵感多半来自于大自然的给予。我们生活在养育我们的这片热土上,中华民族就是在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代代传承。而中华大地地域辽阔,大江南北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俗不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为每一寸黄土地勾勒了属于自己的容貌特征,而我被祖国陕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所吸引。我想以此开始,开启我的创作之旅。
【关键词】地域性;大自然;创作
一、陕西农村风景对我创作的影响
风景画有诸多流派和很多创作的大师,我最早开始接触的就是印象派的莫奈、西斯莱、列维坦、希施金、凡高等。这些画派以及绘画大师们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方向。我逐渐的开始喜欢上风景画,而油画创作和地域环境,思想文化不可分离。偶然的机会可以去陕西榆林的农村串亲戚,这里的风景以及一砖一瓦都在打动着我,放眼望去,错落的窑洞,一条蜿蜒的土路把我的视线带到了远方的天际,很美,很动人。所以我毫无理由的选择榆林农村一处的风景作为创作的题材。并且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来抒发我的绘画情感。
二、创作构思
法国艺术家米勒说过:所謂构图,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构思”这一步在创作任何一幅绘画作品以前,都起着格外重要的作用。在题材的选定上,我选用了陕西榆林村落里的一角,描绘大自然北方村落,这可能是一个北方女孩对于自然本能的呼唤和心灵的回归。而让我有更多创作欲望的是,一望无际的自然风光中,从远处的天空到眼前的院子,从远处的黄土坡到近处的黄土窑洞,都吸引着我。选角度时,午后闲暇时间在村子里参观富有生活气息的村居,很多地方都诱发我想画画的欲望。有机会爬上了一处居房的屋顶,发现换个视野欣赏到的风景又一番滋味,远处的风光,蜿蜒曲折的小路一直通到视线看不到的地方。我决定就画这边了。远景、中景、近景各有划分,一层一层的将局部中的复杂物象有所规划。
三、创作过程
首先是安排画面构图时,考虑并遵循了很多构图的基本原则,衡量如何安排院子的大小以及画面的节奏感、透视关系和疏密关系,根据景物形成点的疏密和线的疏密关系。将塑造的重点放在画面黄金分割线上,从前到后物体比例由大到小,前疏后密,都尽量安排考量。尤其是透视关系很难把握,所以起形时反复修改了很长时间。
前期开始用大量的松节油稀释颜料,用很薄的颜料将画面颜色铺满,以此确定色调是否符合当初构思。并且延续之间的作画习惯,随时保持画面的整体性,逐渐调整颜色之间的关系。稍干一点,再用厚实的颜料进行绘画表现。先从小院的大门着手进行绘画,运用直接画法塑造形体,每多画一遍都是为形体的更加充实而不断地进行调整。一直着迷于油画颜色的我,对于油画颜料质感产生的效果,和在画布上的半流动感都使我异常兴奋,我把它称为“舞动的颜色”。画笔上未调匀的颜色,直接画在画布上的随意感,以及颜色之间的相互挤压,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效果都是我力求的。
在整体颜色铺完以后,对近景和细节进行了深入刻画。我依然从小院开始,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陷入局部,要从整体考虑。暗部把握周围环境颜色添加较多,力求将暗部压下去,亮面和灰面塑造的较厚重,使得画面丰富,体积饱满。比较难区分的就是干枯的树枝和被砍下的树枝的区分,还有厚度问题,反复了很多遍。中景的色调要整体降低一个明度,这一部分最难把握的是遮挡部分的叠加,由于画得比较厚,所以等干了再塑造比较慢,导致有些地方没有处理的很到位。画远处的山坡时,也在不断地反复调整,所占的面积有多大,明度有多高。经过反复斟酌,参考其他作品,自己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画面当中。
最后调整阶段,做好从整体出发的准备,一切为画面考虑,深入不够的继续深入,太过细致的影响整体画面空间感的,马上减弱。逐步调整,使画面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四、遇到的问题
这次创作让我最吃力的地方就是画幅比较大,画面尺寸的增大导致画面内容安排上很容易不饱满,而复杂的内容使我难以控制画面的节奏以及对于未知结果的恐慌。创作初期为了后面更好的深入,在起素描稿时格外的细致。创作进行了多半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画面的颜色关系处理的不好,冷暖对比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我又重新调整心态,将画面的冷暖关系重新定位,耐心的调整一遍。与此同时又发现窑洞的墙、小院的木门及土地相互之间的微妙关系没有处理好,最后利用绘画材料的多种用法及肌理的塑造将其有所区分。
另外,在绘画过程中,最先塑造的是近景,将小院塑造完后,发现画面整体向左倾斜,右边画面明显太简单我想到用电线杆来弥补构图上的不足,再通过高压电线的“制作”来丰富画面。
在接下来的深入过程中很容易陷进局部塑造中,没能好的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而且由于画幅较大塑造时不能一气呵成,各部分之间不够连贯,有些地方由于相隔时间比较久,导致画面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没有产生联系。发现这一问题后,我马上将每大块之间的衔接处进行调整,使得中间部分相互产生联系,显得不那么生硬。
五、创作心得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让我学习到很多。真正的绘画,要用心去刻画,投入相当多的感情去创作。而这些真实的感受源于大自然的美,我们必须要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才能用心发现大自然的美,将感受用适合的途径表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带有感情的画面,才会打动观者,触及我们的内心深处。
通过此次创作,使我对风景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风景画不仅仅是对风景的再现,它也承载着画者对于大自然的憧憬,还有表达自我内心的渴望。此外,通过本次论文的写作思考,我深刻体会到油画风景的迷人之处。
参考文献:
[1]胡丰唐.油画风景的艺术表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50.
[2]车建全.现代绘画材料研究[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52.
作者简介:荆大为(1990-6-4),男,汉族,现在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16级美术学油画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油画。
【关键词】地域性;大自然;创作
一、陕西农村风景对我创作的影响
风景画有诸多流派和很多创作的大师,我最早开始接触的就是印象派的莫奈、西斯莱、列维坦、希施金、凡高等。这些画派以及绘画大师们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方向。我逐渐的开始喜欢上风景画,而油画创作和地域环境,思想文化不可分离。偶然的机会可以去陕西榆林的农村串亲戚,这里的风景以及一砖一瓦都在打动着我,放眼望去,错落的窑洞,一条蜿蜒的土路把我的视线带到了远方的天际,很美,很动人。所以我毫无理由的选择榆林农村一处的风景作为创作的题材。并且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来抒发我的绘画情感。
二、创作构思
法国艺术家米勒说过:所謂构图,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构思”这一步在创作任何一幅绘画作品以前,都起着格外重要的作用。在题材的选定上,我选用了陕西榆林村落里的一角,描绘大自然北方村落,这可能是一个北方女孩对于自然本能的呼唤和心灵的回归。而让我有更多创作欲望的是,一望无际的自然风光中,从远处的天空到眼前的院子,从远处的黄土坡到近处的黄土窑洞,都吸引着我。选角度时,午后闲暇时间在村子里参观富有生活气息的村居,很多地方都诱发我想画画的欲望。有机会爬上了一处居房的屋顶,发现换个视野欣赏到的风景又一番滋味,远处的风光,蜿蜒曲折的小路一直通到视线看不到的地方。我决定就画这边了。远景、中景、近景各有划分,一层一层的将局部中的复杂物象有所规划。
三、创作过程
首先是安排画面构图时,考虑并遵循了很多构图的基本原则,衡量如何安排院子的大小以及画面的节奏感、透视关系和疏密关系,根据景物形成点的疏密和线的疏密关系。将塑造的重点放在画面黄金分割线上,从前到后物体比例由大到小,前疏后密,都尽量安排考量。尤其是透视关系很难把握,所以起形时反复修改了很长时间。
前期开始用大量的松节油稀释颜料,用很薄的颜料将画面颜色铺满,以此确定色调是否符合当初构思。并且延续之间的作画习惯,随时保持画面的整体性,逐渐调整颜色之间的关系。稍干一点,再用厚实的颜料进行绘画表现。先从小院的大门着手进行绘画,运用直接画法塑造形体,每多画一遍都是为形体的更加充实而不断地进行调整。一直着迷于油画颜色的我,对于油画颜料质感产生的效果,和在画布上的半流动感都使我异常兴奋,我把它称为“舞动的颜色”。画笔上未调匀的颜色,直接画在画布上的随意感,以及颜色之间的相互挤压,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效果都是我力求的。
在整体颜色铺完以后,对近景和细节进行了深入刻画。我依然从小院开始,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陷入局部,要从整体考虑。暗部把握周围环境颜色添加较多,力求将暗部压下去,亮面和灰面塑造的较厚重,使得画面丰富,体积饱满。比较难区分的就是干枯的树枝和被砍下的树枝的区分,还有厚度问题,反复了很多遍。中景的色调要整体降低一个明度,这一部分最难把握的是遮挡部分的叠加,由于画得比较厚,所以等干了再塑造比较慢,导致有些地方没有处理的很到位。画远处的山坡时,也在不断地反复调整,所占的面积有多大,明度有多高。经过反复斟酌,参考其他作品,自己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画面当中。
最后调整阶段,做好从整体出发的准备,一切为画面考虑,深入不够的继续深入,太过细致的影响整体画面空间感的,马上减弱。逐步调整,使画面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四、遇到的问题
这次创作让我最吃力的地方就是画幅比较大,画面尺寸的增大导致画面内容安排上很容易不饱满,而复杂的内容使我难以控制画面的节奏以及对于未知结果的恐慌。创作初期为了后面更好的深入,在起素描稿时格外的细致。创作进行了多半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画面的颜色关系处理的不好,冷暖对比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我又重新调整心态,将画面的冷暖关系重新定位,耐心的调整一遍。与此同时又发现窑洞的墙、小院的木门及土地相互之间的微妙关系没有处理好,最后利用绘画材料的多种用法及肌理的塑造将其有所区分。
另外,在绘画过程中,最先塑造的是近景,将小院塑造完后,发现画面整体向左倾斜,右边画面明显太简单我想到用电线杆来弥补构图上的不足,再通过高压电线的“制作”来丰富画面。
在接下来的深入过程中很容易陷进局部塑造中,没能好的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而且由于画幅较大塑造时不能一气呵成,各部分之间不够连贯,有些地方由于相隔时间比较久,导致画面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没有产生联系。发现这一问题后,我马上将每大块之间的衔接处进行调整,使得中间部分相互产生联系,显得不那么生硬。
五、创作心得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让我学习到很多。真正的绘画,要用心去刻画,投入相当多的感情去创作。而这些真实的感受源于大自然的美,我们必须要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才能用心发现大自然的美,将感受用适合的途径表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带有感情的画面,才会打动观者,触及我们的内心深处。
通过此次创作,使我对风景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风景画不仅仅是对风景的再现,它也承载着画者对于大自然的憧憬,还有表达自我内心的渴望。此外,通过本次论文的写作思考,我深刻体会到油画风景的迷人之处。
参考文献:
[1]胡丰唐.油画风景的艺术表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50.
[2]车建全.现代绘画材料研究[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52.
作者简介:荆大为(1990-6-4),男,汉族,现在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16级美术学油画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