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校史上的几位“国”字号人物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1372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师”黎锦熙
  “国师”是一个古旧的称谓,这里姑且用之。黎锦熙早年在长沙第一师范担任历史教员时,毛泽东是他的学生。毛泽东后来成为国家主席,不忘旧缘,仍尊黎锦熙为“我的老师”。因此,我们称黎锦熙为“国师”。
  黎锦熙,字邵西,湖南湘潭人,1890年2月出生,仅比毛泽东年长三岁多。他毕业于清末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一生从事文史教育和国语统一事业,著述甚丰。1931年任北师大文学院院长,抗战爆发后随北师大迁来西安,后至陕南城固,执教于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大,曾任国文系主任。
  黎锦熙与毛泽东交往密切,常通音信,并一直甘冒风险保存着毛泽东写给他的信件。1939年,毛泽东得知他在城固,曾从延安寄赠新著《论持久战》一书给他。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接见马师儒(时任西大文学院院长,后任校长)时,曾嘱托马师儒:“返陕南后,请代我问候我的老师黎邵西先生。”
  黎锦熙是无党派人士,一贯坚持进步立场。1939年在西大时,国民党区分部曾动员他入党,他坚决拒绝,将申请表掷于废纸篓中。为此区党部向来校视察的教育部次长说他的坏话,要求解聘他,因他资格老而未敢轻动。他常对人说:“一般人都说什么反动学生,我看他们功课都很好,相反地党团员则功课都不好。”一般人说的“反动学生”即地下共产党员、进步学生,他所说的“党团员”指国民党员、三青团员。现存档案有当时西大中共地下组织向省委的汇报材料,称黎锦熙“对共无成见,不顽固”。黎锦熙为西北联大撰写的校歌歌词保留至今,他还以歌词为纲,写了一部简明的西大校史,最先把西大校史溯源至晚清。
  解放前一年,黎锦熙返回北师大,仍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49年6月北京解放不久,毛泽东就亲临北师大看望他,一见面就喊“黎老师”。此后,毛泽东曾多次接黎锦熙到中南海叙谈,师生之间,情意绵长。
  黎锦熙于1978年3月谢世,终年88岁。
  二、“国史”侯外庐
  “国史”一词或指一国之史、一朝之史,或指古代的史官。现代不设史官之职,却有研究历史的专家。侯外庐作为史学泰斗、中国思想史方面的绝对权威,称他为“国史”似不为过。
  解放初期,侯外庐主持西大校政,大刀阔斧,高屋建瓴,政绩突出,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无须赘言。这里单从“国史”的角度,略述他的卓越成就和杰出贡献。侯校长在史学领域耕耘半个多世纪,他对上下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都有系统的研究,著作宏富,见解独到,自成体系,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开拓者。论者以为,他的治史生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早期(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为发轫期。代表作有《中国古代社会与孔子》《中国古典社会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船山学案》等,这期间他接受周恩来的建议,撰写了80万言的《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二、中期(40年代后至60年代初)为发展成熟期。个人著作有《三民主义与民主主义》《中国古代社会史》《孙中山到毛泽东》《汉代社会史绪论》《社会发展史的一些问题》《中国哲学史略》《中国历代大同理想》等,这期间他联络杜国庠、赵纪彬、邱汉生等老专家和一些青年学者,主持完成了一项“大工程”——260万言的五卷本巨著《中国思想通史》,这标志着“侯外庐学派”的形成,表明他在史学研究领域登上了一个无人比肩的高峰。三、晚期(70年代中至80年代中)为继续开拓总结期。著作有《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中国思想史纲》(上下册)等,特别是他和邱汉生、张岂之合著的130万言的《宋明理学史》(上下卷),填补了解放以来我国史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一代“國史”侯外庐于1987年9月谢世,终年84岁。他的遗愿是写一部100万言的《中国思想通史补编》和一部更完整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这个遗愿有待侯氏学派第二代、第三代去实现。
  三、“国手”王耀东
  体育界把国家队选手称为“国手”,足球国家队成员又称“国脚”。1921年5月,二十刚出头的王耀东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国家篮球队,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了第五届远东运动会,赢得了篮球比赛的金牌。他是名副其实的老“国手”。
  王耀东毕业于北师大体育专修科,后执教于北平大学,抗战之初来西安,历经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大各个时期,直到2007年以107岁高龄辞世,在西大整整工作了70个年头,为西大的体育教学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生前学校曾破例决定他为永不退休的终身教授。
  耄耋之年的王耀东曾担任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他是中华民族近百年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也是中国近百年体育发展史的参与者和见证人。1999年9月,西大为这位中国体坛世纪老人举行了百岁华诞暨执教80周年庆贺大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等亲临西大向王老祝贺,同时还宣布设立“王耀东奖学基金”,举行了《王耀东传》首发式。
  2002年10月,西大百年校庆大会隆重举行,102岁的王耀东登台讲话,思维清晰,声音洪亮。他以自身的健康长寿有力地证明了“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至理名言。
  四、“国嘴”齐越
  国家大事,重大新闻,通过他的嘴、他的声音传播出去,故曰“国嘴”,齐越当之无愧。
  齐越,原名齐斌濡,河北高阳人。1942年来到城固,就读于西大外文系,学习俄文专业。他政治上追求进步,在校地下入党,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学习刻苦勤奋,专业成绩优异,在课外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朗诵和讲演的才能。
  1946年4月,西大发生震惊全国的学潮,齐越被诬为“暴徒”受到反动当局搜捕,在他的河北同乡、数学系魏庚人老师掩护下成功脱逃,进入华北解放区,不久调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担任播音员,这正是他的专长。他是新华台唯一的男播音员。当解放战争进入决战时刻,人民军队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我党我军的许多重要文告和新闻,都是通过齐越之口广播出去,传遍全中国、全世界的。当时新华台的女播音员钱家楣后来回忆说:“那时齐越一接到前线捷报,就高高举起,在院子里边跑边喊,把机务员都逗笑了,指着他:瞧,齐越!他当即就充满激情地把捷报播出去了。”   齐越播音生涯中最可圈可点的经历,就是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担任开国大典的播音员。从此,他长期坚守中央广播电台主播岗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嘴”,播音界同行则称他为“老头子”。他的一系列经典播音,人们记忆犹新。1975年齐越调任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是我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1980年齐越再次出现在万众瞩目的场合,为公审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宣读证词,似乎只有他最能发出义正词严的声音。“北广”现称中国传媒大学,一直奉齐越为宗师,塑立雕像,顶礼膜拜。为弘扬齐越精神,还设立了齐越朗诵艺术节,已办了十多届。
  1993年11月,齐越病故,享年71岁,新华社发了专电,给予高度评价。
  五、“国使”申健
  “国使”者,国家派出的使节也。申健早在中印建交之初就担任首任驻印度临时代办,随后又担任首任驻古巴大使,1980年又出任驻印度特命全权大使,是一位资深的“国使”。
  申健,原名申振民,化名陈松严,1937年至1939年在西大法商学院学习,1938年在校入党。他在西大虽只有短短三年,却经历了西大三变其名(临大、联大、西大)的全过程,这也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出发点。申健入党后,曾要求去延安,组织上决定他留校从事地下工作。在此期间,他与熊向晖、陈忠经一起打入胡宗南部“卧底”,同流而不合污,出污泥而不染,凭着大智大勇,出色完成任务,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多次嘉奖,被周恩来副主席誉为我党隐蔽战线“后三杰”(前三杰为李克农、钱壮飞、胡底)。1946年胡宗南派他们三人去美国深造,经请示上级党组织同意,将计就计,去了美国。后因国内有人被捕暴露了他们,遂断了经济来源。他们通过苏联驻美使馆资助,于1949年7月回国。回国后,三人均肩负重任。申健除多年担任驻外使节,还做过中联部副部长,一度主持中联部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杰出的外交家。
  刚从美国回来时,组织上指示他们改名,申振民原改为申建,取献身新中国建设事业之意,刘少奇主席在一张任命书上给“建”字加了个单人旁,从此就使用“申健”这个名字。
  他作为“国使”,头一个使命是出使印度,过了30年,他的最后一个外交使命,还是出使印度。人所共知,中印关系十分敏感,也十分棘手,一是达赖问题,二是边界问题,都是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难题。申健坚持原则,掌握政策,注意策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表现出精湛的斗争艺术,可谓不辱使命。
  “文革”中,忠良遭害,奸佞横行,工作局面异常艰难,申健受命主持中联部工作,经受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大量心血和精力,使中联部的工作正常运转,成为当时唯一对外继续活动的部门。后任中联部长耿飚曾特意书写“难能可贵”四个大字赠给申健。
  1987年,申建被推选为西大北京校友会会长。
  1992年3月,申健去世,享年77歲。
  来源:《西北大学报》第603期,有删节
其他文献
西乡县辖17个镇办、215个村居,总人口41.6万,有贫困村11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959户912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11251户14422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303户8252人。近年来,西乡县狠抓控辍保学、扶贫育人、均衡发展,努力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人人“有学上”“上好学”“学无忧”,从源头上斩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以控辍保学为目标,精准落实政策,确保“有学上、不
期刊
本刊讯 近日,中国(陕西)高等教育展开幕式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工业馆前广场举行。陕西省委副书记贺荣出席“中国节”开园仪式并致辞,宣布陕西高等教育展开幕,并与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图托娃·拉丽莎·尼古拉耶夫娜等人视察参展的陕西高校展位。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小龙对陕西高校进行了推介。  賀荣指出,教育是中俄人文交流的重要领域,希望陕西教育抓住莫斯科“中国节”机会,进一步加强与
期刊
2020年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有效实施,加强高校网络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教育部的安排,陕西省高校将结合实际启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着力培育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网络育人工作骨干。  “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主要面向各高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员工,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党务工作干部和专业课教师等。入选培育支持计划的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将承担理论宣传教育、网络热点阐释、网
期刊
地处秦巴腹地,位于陕西南部的汉阴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是享誉世界的“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故里,享有油菜花乡、富硒之乡、陕菜之乡、书法之乡的美誉。该县采取“强化双线推动、落实三项保障、实施三大举措”的“233”模式,从2016年秋季起在全市率先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工作,把国学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让中小学生汲取国学经典中的营养,已成为新
期刊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严禁设立重点班、实验班,不得随意要求学校增加专题教育内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方案》要求,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严禁将培训
期刊
本刊讯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陕西师生通过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文艺汇演、诗词大赛、书画摄影展、观影等活动向祖国告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青春朝气和拳拳之心,礼赞亲爱的祖国,讴歌伟大的时代。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宝鸡市渭滨区职教中心举行了庆国庆文艺汇演,宝鸡市长岭中学举行以“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悦动青春、逐梦前行”为主题的庆祝国庆
期刊
9月16日至22日,陕西省教育系统开展2019年陕西省第六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9月17日,由省教育厅牵头组织,全省各中小学校和高校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陆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  陕西理工大学在线上和线下开展了一系列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学校在官方网站上开设了网络安全宣传专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从如何预防电脑病毒、国家网络安全法宣讲、
期刊
寸烛微光短,匠心师意长;无声春雨细,润物秀风光。“我的职业和我的学生是太阳最灿烂的一束光辉,我用心血呵护守望。”这是石泉县熨斗镇茨林教学点教师贾仕辅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诠释。贾老师三十六年如一日,执着而痴情地守望着他心中的那一束阳光,谱写了一曲乡村教师扎根山区促脱贫的动人之歌。  贾仕辅,1964年出生在石泉县熨斗镇板长村。该村地处石泉县最偏远的地区,土地贫瘠、闭塞偏僻、贫穷落后。为彻底改变童年苦涩
期刊
2019年7月,安康市汉滨区汉滨高级中学的张乐收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录取通知书,给整个家庭带来了阻断贫困的希望,张乐梦圆高考的背后是汉滨高级中学精准帮扶政策的成果体现,也是陕西省教育系统精准资助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陕西省教育厅把学生资助作为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建立精准化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机制为突破口,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全力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精准识别,落实“一
期刊
本刊讯 2019年9月20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全省高校、委厅直属单位和中等职业学校157名党支部书记,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全面深入开展。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乃霞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陈乃霞指出,第二批主题教育同师生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各种矛盾问题更复杂,师生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具体,工作任务更细致。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