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课模式引入高中物理教学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标下,所有的教改、教研都是围绕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开展的。现今大学教育对研讨课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模式对高中物理教学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就研讨课模式引入高中物理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研讨课 高中物理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研讨课模式与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是平常老师理解的就是科学发现、科学发明这样一种科学探究能力,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这种科学能力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实践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学生的生存能力,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而研讨课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研究探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且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应用研讨课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把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研讨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敢于接受别人的质疑,在讨论中接受别人不同的看法,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升华自己的思想。在不断的讨论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找出自己在研讨课中做得不足的地方,确实学会学习。
  二、研讨课模式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组织策略
  1.研讨课的准备
  为了研讨课的顺利开展,取得应有的效果,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摆正教师的位置。研讨课是以学生为主,教師为辅,时间上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应用各种方式论证自己的观点,提倡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对错误宽容,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越俎代庖,鼓励学生发言,不断为学生创造机会。在讨论课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优秀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讨论出现偏差、离题的时候要及时把话题引回来。
  课题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是适合研讨课模式的。教师要精选课题,适合研讨课的课题应该注意:①课题的选择题目不宜过大,题目过大学生很难正确地把握信息,讨论方向容易出现偏差。②课题的难度要把握,难度太大学生需要花费的时间过长,不一定能探讨出结果,太容易则学生兴趣不大,达不到探讨的目的。③课题的选择应该容易获得相应的信息,学生能通过教材、互联网、课外书籍等通道获取得到信息。
  2.研讨课的组织形式
  目前,对于研讨课的教学方式,一些高校教师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摸索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比较典型的大致可以分为圆桌研讨式、小组报告式和师生角色互换式三种类型[1]。这三种组织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样是可以借鉴的。笔者通过研究实践,通过改进,这样的模式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首先,把班上的学生分成每6-8个学生一个小组,确定一个小组长。人数不宜过多,过多在讨论的时候,每个人都发言的话所用的时间太长,而且讨论的时候很难达成共识,而且会出现学生搭便车的现象。人数不要太少,人数少,势单力薄,讨论和汇报的时候容易胆怯。分组的时候要注意把成绩好的、中等生、后进生都搭配好,性格外向和内向的学生搭配好。预防有的组讨论激烈而有的组无所事事,等到发汇报的时候,有的组表现非常出色,而有的组没有任何成果,要确保每个组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争取在课堂中让所有学生都有进步。
  其次,开课前教师布置研讨课的课题,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铺垫,把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分配到每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研究选题制定任务,然后实施该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小组每个成员就本组课题进行研究,撰写报告交给小组长,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由中心发言人做好发言准备。这一环节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再次,开展研讨课。按分好的组围圆桌而坐,小组长组织对本组的研究课题进行再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在小组上发言讨论本小组的观点,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要在讨论中修改好本组的研究报告。然后每个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到讲台前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这个组的研究,在每个组的发言后,课程的参与者都可以就这个小组的发言进行质疑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全部小组汇报完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小结;课后,小组长要把本组的研究报告交给老师,老师根据上课讨论情况及研究报告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
  最后,组织做好研讨课的教学反思。老师的反思:反思自己课题设置的合理性,难易度及学生的参与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好反思,比较本组与其他组的得失,探讨自己组的研究的失误的地方,学习其他组的研究成果,为下一次的研讨课做好准备。
  三、结语
  通过研讨课的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研究探索的能力,在学生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查找资料、组织材料,而且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由于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时间成本较高,而且由于一些学生的讲授质量不高,导致一些学生无兴趣听课。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采用这种模式上课有很大的作用,但频率不宜过高,每个月两次效果是非常好的。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要在新课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笔者希望研讨课的模式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孙绍荣,主编.高等教育方法概论.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习迁移能力是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它的本质是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运用。将学习迁移理念合理运用到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还能够为职校学生的終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两个方面探究了影响学习迁移理念的因素,并进一步从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合理选择教材、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所学内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等方
摘 要: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实施激励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懂得怎样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高校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激励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学习实效,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应用 激励策略 学习兴趣  在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通过针对学生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摘 要: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界目前关注的热点。“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他科目一样,其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措施  江苏省早已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而课堂
摘 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文章从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语言情境,促进学生理解与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操作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新課改下最先进的理念之一。课堂情境的建立是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与具体的教学实
摘 要: 从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解决老师“教学难”和学生“学习难”的有效途径。政治课老师应该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努力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政治课 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  同样是思品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是一节课,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